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福建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分析台湾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中的特色,福建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逐步构建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标、完善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推动新时期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或 liberal educa-tion)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广博知识、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情感、道德、理智、意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通识教育”一词在19世纪以前仅为各类中小学教育统称,并不包含高等教育。1828年《耶鲁报告》提出“高等教育需將广博的知识传授与人文素养的教育放在首位”,由此引起美国高等教育学者的关注。19 世纪初欧美学者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融会贯通相关知识,最终培养知识全面的人才。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 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A.S.parkard) 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并指出“通识教育应保证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在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后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台湾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呈现开放化与多元化特征,欧美等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开始影响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台湾通识教育最早是从民间发展,自上而下逐步展开。198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专案小组”,重新审视大学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1984年发布《关于大学通识教育及共同科目之综合建议》报告书,1984年4月发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规定台湾所有公私立大学都必须开展通识教育,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 “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7大领域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必须修满4-6学分。至此,台湾高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1994年,一批学者成立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创办《通识教育季刊》。2001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开展“通识教育改进计划”。2003年,台湾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2006年,台湾制订《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对台湾通识教育进行奖励和补助。在30多年探索中,台湾高校逐步形成极富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
一、闽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福建高校通识课程多包含在公共课程中,一般为公共必须课和公共选修课,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台湾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差别化通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国立高校所实施的“大而全”的通识课程体系,一些历史悠久的私立高校所实施的“特而全”通识课程系,如逢甲大学结合自身理工优势实施的“通识沙龙”实作课程平台,东海大学实施的“劳作教育”、“艺文东海”、“人文之风”通识实作体系,亚洲大学将通识教育与实景、实境、实作相融合的“三品情境教育”,世新大学实施的学生校园传媒实体制作。
福建高校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一般不涉及非正式通识课程,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学生社团一般由各院(系)自行安排。台湾高校则由通识教育中心统一计划实施,形式多样,所开设课程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注重中西文化共通、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共同培养,课程体系一般可分为核心通识和非核心通识,其中核心通识包含数学、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学、公民道德素养等,非核心通识包含其他多元化的学习课程,学生可选性强。台湾高校通过社区服务、人文沙龙、荟萃书房、博雅书院、校园美化、环境生态保护、体育活动、乡土文化巡礼、志工服务、创新创业竞赛、探索教育等通识课程的学习,毕业时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能力优秀证明。
(二)通识教育课程理念
闽台高校教育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全面性知识结构。但台湾高校更侧重全方位人格养成教育,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涉及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社会生存技能、自然科学素养等,这些课程贯穿大学生涯,且在课外时间还有通识教育讲座、讨论及活动等。台湾对通识教育从管理机构到课程设置均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指导,对通识教育进行统一顶层制度设计。而福建高校在通识教育的深化推广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侧重思想政治学习为主的素质教育,忽略了基本公民素质培养。
(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
福建高校通识课程审查流程一般为:教师申报授课计划,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负责学分设置和组织选课,开课各院(系)录入系统排课。台湾高校则为:教师撰写授课提纲,各院(系)“课委会”审查通过,通识教育中心“课委会”审查通过,各院(系)填好开课申请表并上传选课系统,学生网络选课。闽台高校课程管理都有严格的申报、审查机制,但台湾高校一般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共同教育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福建高校则由教务处统筹安排,通识教育师资以兼职为主。
二、台湾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中的特色与经验
(一)台湾高校普遍设置通识教育专门机构,实施特色化通识教育实践
台湾高校均设置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如亚洲大学及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东海大学成立共同学科及通识教育中心、台湾大学成立共同教育中心、台湾清华大学及逢甲大学成立通识中心等,台湾高校规范理论及实践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选聘、教学督导等流程,每年向社会发布通识教育发展年报。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人才要求,台湾高校还不断修订通识教育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涵盖从体系构建、制度规范、学分设置、教师审查、课程分布、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 台湾清华大学坐落于新竹市,其通识教育中心隶属“共同教育委员会”,由相关院(系)负责人及通识教育领域专家组成,主要职责为审核通识教育中心的工作计划、制订通识教育规章制度,沟通、协调各院(系)间的通识课程;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坐落于自然生态环境丰富、风景优美的台中南投县的埔里镇,多民族在长期融合发展中孕育出多元性文化,其通识教育中心结合当地人文自然资源,开设“绿色环保”、“生态城乡”、“东南亚文化”三大特色主题课程,另有马场马术课、射箭课、高尔夫球课、日月潭游湖风帆课及垒球、游泳、国标舞等特色运动课程,丰富有趣的通识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同时学校每年都会评选“通识教育中心教学奖”,分为“教学贡献奖”和“教学绩优奖”,以表彰做出杰出贡献的通识课程教师;台湾中原大学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天、人、物、我”四大类;东海大学实施博雅教育,成立博雅书院,将通识课程分为知识面、生活面及辅导面,并进行小班教育;南华大学注重经典教育,将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单独分类并设为必修通识课程。
(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共享互通
台湾高校实施“台湾通识网”开放式课程共享平台,收录各高校“优质通识课程资料库”中的社会科学、文史哲艺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综合领域等五大向度课程科目,供师生学习使用。
台湾高校建立“高校区域联盟”,彼此签订通识教育合作协议,互认通识课程学分,实现通识课程的跨校选修,甚至延伸到通识课程面向所在社区公众的开放选修。如逢甲大学与邻近的中国医药学院实现高校与社区课程共享与互动,将《医学与人生》等课程向临近社区开放,双方互换教学资源、互开通识课程。台湾大学与国立台湾大学联盟签订校际选课合作协议,每学期开放对等的通识课程修课名额给学士班学生跨校选课。
(三)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相长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将课堂从校内逐步延伸至企业、工厂、社区、村镇、乡村等基层,以参与企业发展、工厂生产、成果转化、作品创作等代替书面考试,解决了新时期学生崇尚信息化、智能化、開放化、生活化等多元价值取向问题,增强了通识课程发展的基础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提倡多元化教学方法,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远距离辅助教学等方式融入日程教学实践中,推进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引入教学助理制度
“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指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负责协助教师备课、参与批改作业、与学生课后网络互动、设计维护课程网页、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及试验等的在校生。2005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为落实“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针,台湾高校制订教学助理培训、认证、竞聘、管理和考核机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优秀教学助理遴选委员会”,举办“教学助理研习会”,实施“授课教师+学生+学术单位”三方考核机制,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品质和学生学习成效。教学助理是教学者,它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吸收课程知识;同时也是学习者,它能不断提升助理的个人能力。教学助理较好的发挥了教师、学生和课程的沟通桥梁作用,担当教师协助者、学生辅导者和自我成才促进者的角色。台湾高校教学助理一般可分为讨论类、试验类、网络类、外文类、艺术类、实践类等类型,台湾高校根据不同通识课程内容制定严格的教学助理配置比例及专业要求,并在通识教育网站首页设立专题板块,发布教学助理竞聘信息及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师生在线交流平台。
(五)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探索“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模式
目前高校教育中专业和实践教育仍处于重要地位,人文关怀和通识教育等仍处于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从专业化视角对产品进行设计与加工,忽略产品本身的工艺美、生态美、人文美等价值需求。居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台湾高校对通识教育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提出了“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的更高要求。“专业教育通识化”要求专业课程教师主动与通识教育教师合作,联合授课,推动融渗式教学,如在医学伦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培养社会化服务意识,克服专业工具化弊端。“通识教育专业化”要求通识教育教师主动推进通识课程核心化,系统性研究和设计通识教育方案,如在中华文化经典学习中强调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对福建高校的启示
(一)构建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标
福建高校虽都已制定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但普遍较抽象,而通识教育目标则具体化为分类通识课程目标、单门课程目标,结合通识教育教学实践贯彻其中,较容易进行量化评价。福建高校应遵循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标,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价值导向,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念,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地域优势,形成独树一帜的通识教育特色理念,构建别具一格的通识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制定可操作性的通识课程具体目标,建立院(系)与行政部门联动机制,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
福建高校多数没有建立通识教育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由教务处和院(系)共同管理,应考虑适时成立“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统筹行政与教学工作,做好课程规划、考核、申请、协调与教学质量评鉴等事宜,将通识教育教师制度化、稳定化,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参加通识教育领域各类比赛,实现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营造学校良好校风、学风。
通识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在通识课程学分设置中,应考虑适当减少必修课比例,加强文化素质修养课、生活常识课和公民教育课等,大力打造非正式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教学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入学后就每学期滚动开设通识课程。 (三)构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福建高校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差异不大,都是以试卷作答或小论文进行课程打分。应重视抓好通识课程设计到教学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鼓励教师将通识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课程评价内容应实现多元化,如课程论文、书面报告、试验数据、调查研究、上台演讲、主题讨论等形式综合运用。应协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渗式教育体系、评鉴和反馈机制,力争实现通识课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实现质性与量化、过程与结果、直接与间接评价相结合,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师生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信息时代发展突飞猛进,资源开放共享势在必行,福建高校具有独特的比邻台湾地域优势,传统的通识课程封闭建设理念已经落后,福建高校通识课程可以借鉴“台湾通识网”开放式课程共享平台,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制度化评价、跨学校、跨地区共建共享。近年来,“数字福建”发展迅速,福建高校应加快通识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课程建设,将人文素养、自然科学、文明情感等知识以现代化、多媒体形式让更多学生欣然接受,提升师生主动参与通识教育改革的能动性。
(五)加强对传统文化、社会服务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今社会功利思想与快餐文化深度影响学生,通识教育难以在短期内给学校及师生带来效益,通识课程受学校及师生重视不够,但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因价值评判标准有所失衡影响工作,用人单位又感慨学校通识教育缺失、学生素质不高。因此,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高校更应深度发掘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内涵,强调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感教育,强调为大众服务、奉献社会理念;加强对学生生命安全与伦理教育,强调理想信念与人格教育。福建高校应考虑逐步将志愿服務、社会实践、公民意识、传统文化传承等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
作者简介:刘明聪,男,(1984—),硕士,闽江学院科研处讲师,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A类社科研究项目计划(两岸职业教育专项)“基于PDCA循环的闽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AS14552)的研究成果。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或 liberal educa-tion)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广博知识、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情感、道德、理智、意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通识教育”一词在19世纪以前仅为各类中小学教育统称,并不包含高等教育。1828年《耶鲁报告》提出“高等教育需將广博的知识传授与人文素养的教育放在首位”,由此引起美国高等教育学者的关注。19 世纪初欧美学者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融会贯通相关知识,最终培养知识全面的人才。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 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A.S.parkard) 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并指出“通识教育应保证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在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后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台湾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呈现开放化与多元化特征,欧美等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开始影响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台湾通识教育最早是从民间发展,自上而下逐步展开。198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专案小组”,重新审视大学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1984年发布《关于大学通识教育及共同科目之综合建议》报告书,1984年4月发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规定台湾所有公私立大学都必须开展通识教育,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 “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7大领域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必须修满4-6学分。至此,台湾高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1994年,一批学者成立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创办《通识教育季刊》。2001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开展“通识教育改进计划”。2003年,台湾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2006年,台湾制订《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对台湾通识教育进行奖励和补助。在30多年探索中,台湾高校逐步形成极富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
一、闽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福建高校通识课程多包含在公共课程中,一般为公共必须课和公共选修课,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台湾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差别化通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国立高校所实施的“大而全”的通识课程体系,一些历史悠久的私立高校所实施的“特而全”通识课程系,如逢甲大学结合自身理工优势实施的“通识沙龙”实作课程平台,东海大学实施的“劳作教育”、“艺文东海”、“人文之风”通识实作体系,亚洲大学将通识教育与实景、实境、实作相融合的“三品情境教育”,世新大学实施的学生校园传媒实体制作。
福建高校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一般不涉及非正式通识课程,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学生社团一般由各院(系)自行安排。台湾高校则由通识教育中心统一计划实施,形式多样,所开设课程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注重中西文化共通、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共同培养,课程体系一般可分为核心通识和非核心通识,其中核心通识包含数学、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学、公民道德素养等,非核心通识包含其他多元化的学习课程,学生可选性强。台湾高校通过社区服务、人文沙龙、荟萃书房、博雅书院、校园美化、环境生态保护、体育活动、乡土文化巡礼、志工服务、创新创业竞赛、探索教育等通识课程的学习,毕业时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能力优秀证明。
(二)通识教育课程理念
闽台高校教育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全面性知识结构。但台湾高校更侧重全方位人格养成教育,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涉及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社会生存技能、自然科学素养等,这些课程贯穿大学生涯,且在课外时间还有通识教育讲座、讨论及活动等。台湾对通识教育从管理机构到课程设置均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指导,对通识教育进行统一顶层制度设计。而福建高校在通识教育的深化推广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侧重思想政治学习为主的素质教育,忽略了基本公民素质培养。
(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
福建高校通识课程审查流程一般为:教师申报授课计划,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负责学分设置和组织选课,开课各院(系)录入系统排课。台湾高校则为:教师撰写授课提纲,各院(系)“课委会”审查通过,通识教育中心“课委会”审查通过,各院(系)填好开课申请表并上传选课系统,学生网络选课。闽台高校课程管理都有严格的申报、审查机制,但台湾高校一般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共同教育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福建高校则由教务处统筹安排,通识教育师资以兼职为主。
二、台湾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中的特色与经验
(一)台湾高校普遍设置通识教育专门机构,实施特色化通识教育实践
台湾高校均设置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如亚洲大学及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东海大学成立共同学科及通识教育中心、台湾大学成立共同教育中心、台湾清华大学及逢甲大学成立通识中心等,台湾高校规范理论及实践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选聘、教学督导等流程,每年向社会发布通识教育发展年报。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人才要求,台湾高校还不断修订通识教育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涵盖从体系构建、制度规范、学分设置、教师审查、课程分布、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 台湾清华大学坐落于新竹市,其通识教育中心隶属“共同教育委员会”,由相关院(系)负责人及通识教育领域专家组成,主要职责为审核通识教育中心的工作计划、制订通识教育规章制度,沟通、协调各院(系)间的通识课程;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坐落于自然生态环境丰富、风景优美的台中南投县的埔里镇,多民族在长期融合发展中孕育出多元性文化,其通识教育中心结合当地人文自然资源,开设“绿色环保”、“生态城乡”、“东南亚文化”三大特色主题课程,另有马场马术课、射箭课、高尔夫球课、日月潭游湖风帆课及垒球、游泳、国标舞等特色运动课程,丰富有趣的通识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同时学校每年都会评选“通识教育中心教学奖”,分为“教学贡献奖”和“教学绩优奖”,以表彰做出杰出贡献的通识课程教师;台湾中原大学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天、人、物、我”四大类;东海大学实施博雅教育,成立博雅书院,将通识课程分为知识面、生活面及辅导面,并进行小班教育;南华大学注重经典教育,将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单独分类并设为必修通识课程。
(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共享互通
台湾高校实施“台湾通识网”开放式课程共享平台,收录各高校“优质通识课程资料库”中的社会科学、文史哲艺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综合领域等五大向度课程科目,供师生学习使用。
台湾高校建立“高校区域联盟”,彼此签订通识教育合作协议,互认通识课程学分,实现通识课程的跨校选修,甚至延伸到通识课程面向所在社区公众的开放选修。如逢甲大学与邻近的中国医药学院实现高校与社区课程共享与互动,将《医学与人生》等课程向临近社区开放,双方互换教学资源、互开通识课程。台湾大学与国立台湾大学联盟签订校际选课合作协议,每学期开放对等的通识课程修课名额给学士班学生跨校选课。
(三)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相长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将课堂从校内逐步延伸至企业、工厂、社区、村镇、乡村等基层,以参与企业发展、工厂生产、成果转化、作品创作等代替书面考试,解决了新时期学生崇尚信息化、智能化、開放化、生活化等多元价值取向问题,增强了通识课程发展的基础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提倡多元化教学方法,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远距离辅助教学等方式融入日程教学实践中,推进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引入教学助理制度
“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指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负责协助教师备课、参与批改作业、与学生课后网络互动、设计维护课程网页、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及试验等的在校生。2005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为落实“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方针,台湾高校制订教学助理培训、认证、竞聘、管理和考核机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优秀教学助理遴选委员会”,举办“教学助理研习会”,实施“授课教师+学生+学术单位”三方考核机制,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品质和学生学习成效。教学助理是教学者,它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吸收课程知识;同时也是学习者,它能不断提升助理的个人能力。教学助理较好的发挥了教师、学生和课程的沟通桥梁作用,担当教师协助者、学生辅导者和自我成才促进者的角色。台湾高校教学助理一般可分为讨论类、试验类、网络类、外文类、艺术类、实践类等类型,台湾高校根据不同通识课程内容制定严格的教学助理配置比例及专业要求,并在通识教育网站首页设立专题板块,发布教学助理竞聘信息及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师生在线交流平台。
(五)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探索“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模式
目前高校教育中专业和实践教育仍处于重要地位,人文关怀和通识教育等仍处于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从专业化视角对产品进行设计与加工,忽略产品本身的工艺美、生态美、人文美等价值需求。居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台湾高校对通识教育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提出了“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的更高要求。“专业教育通识化”要求专业课程教师主动与通识教育教师合作,联合授课,推动融渗式教学,如在医学伦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培养社会化服务意识,克服专业工具化弊端。“通识教育专业化”要求通识教育教师主动推进通识课程核心化,系统性研究和设计通识教育方案,如在中华文化经典学习中强调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对福建高校的启示
(一)构建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标
福建高校虽都已制定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但普遍较抽象,而通识教育目标则具体化为分类通识课程目标、单门课程目标,结合通识教育教学实践贯彻其中,较容易进行量化评价。福建高校应遵循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目标,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价值导向,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念,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地域优势,形成独树一帜的通识教育特色理念,构建别具一格的通识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制定可操作性的通识课程具体目标,建立院(系)与行政部门联动机制,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
福建高校多数没有建立通识教育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由教务处和院(系)共同管理,应考虑适时成立“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统筹行政与教学工作,做好课程规划、考核、申请、协调与教学质量评鉴等事宜,将通识教育教师制度化、稳定化,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参加通识教育领域各类比赛,实现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营造学校良好校风、学风。
通识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在通识课程学分设置中,应考虑适当减少必修课比例,加强文化素质修养课、生活常识课和公民教育课等,大力打造非正式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教学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入学后就每学期滚动开设通识课程。 (三)构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福建高校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差异不大,都是以试卷作答或小论文进行课程打分。应重视抓好通识课程设计到教学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鼓励教师将通识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课程评价内容应实现多元化,如课程论文、书面报告、试验数据、调查研究、上台演讲、主题讨论等形式综合运用。应协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渗式教育体系、评鉴和反馈机制,力争实现通识课程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实现质性与量化、过程与结果、直接与间接评价相结合,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师生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信息时代发展突飞猛进,资源开放共享势在必行,福建高校具有独特的比邻台湾地域优势,传统的通识课程封闭建设理念已经落后,福建高校通识课程可以借鉴“台湾通识网”开放式课程共享平台,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制度化评价、跨学校、跨地区共建共享。近年来,“数字福建”发展迅速,福建高校应加快通识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课程建设,将人文素养、自然科学、文明情感等知识以现代化、多媒体形式让更多学生欣然接受,提升师生主动参与通识教育改革的能动性。
(五)加强对传统文化、社会服务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今社会功利思想与快餐文化深度影响学生,通识教育难以在短期内给学校及师生带来效益,通识课程受学校及师生重视不够,但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因价值评判标准有所失衡影响工作,用人单位又感慨学校通识教育缺失、学生素质不高。因此,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高校更应深度发掘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内涵,强调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感教育,强调为大众服务、奉献社会理念;加强对学生生命安全与伦理教育,强调理想信念与人格教育。福建高校应考虑逐步将志愿服務、社会实践、公民意识、传统文化传承等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
作者简介:刘明聪,男,(1984—),硕士,闽江学院科研处讲师,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A类社科研究项目计划(两岸职业教育专项)“基于PDCA循环的闽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AS1455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