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高频热词,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转为偏重供给侧。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对高等教育有着深远影响,供给侧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事,也是教育领域的事,社会及市场是需求侧,高等学校就是供给侧,在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职也要实时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 改革 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创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进设计教育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满足对专业人才需求密度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要求。这有利于高校设计教育的长远发展,符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
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位置,但随着改革发展,相应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基于改革创新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不十分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说明如下:第一,课程体系设置比较陈旧,很多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市场的高速发展接轨;第二,教学模式依然沿袭“引进、模仿、吸收、融合”的西方教学模式,并没有把我国教育教学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考虑在范围中。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教学管理、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应该同我国供给侧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大背景相适应,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现代型人才。这也是目前各大高校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所在。在当前教育教学不断革新的形势面前,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亦是大势所趋。
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要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借鉴作用角度,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专业课程改革、师资队伍组合、教育信息平台构建等实践目标,为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无錫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结合地域特色开展视觉传达专业创新改革,重构视觉传达设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宜兴地方特色融入视觉传达教学体系,强调通过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潜能,以及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平台应用、校企合作等改革路径,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色发展,构建起了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式,具体如下。
研究构建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综合学习效率,结合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目标及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规律,修订完善教学体系,合理编排课程顺序。
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拓展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面对媒体融合的大环境和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求,总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与交叉新进展,从以需求为导向逐渐发展过渡到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供给侧改革”,培养发散式创意思维与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以产学研为基础,结合设计学专业课程群的教学特色,研究校企合作课程、校际合作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制订合理的实践方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实践探究,通过“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模式,用新颖的方式表达实践成果。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创造力,通过不断学习,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创新水平。只有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创造力,才能教育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引进企业兼职导师,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相互流动制度,推行特聘教授、特聘客座教授和人才培养“双导师制”迫在眉睫。此外,密切校企联合也是重中之重。企业兼职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和机遇,培养学生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思维,为更好地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研究数字化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快高校教学资源对外开放,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同时强化学生发现、处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学院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结合微信、QQ等工具,借助“站酷”“虎课”等行业设计网站和资源平台,使“互联网+”教学资源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撑,优化对学生个体的精准服务。
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地域特色、人文传统等开展视觉传达专业创新改革,重构视觉传达设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定位宜兴,将“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的宜兴地方特色,“教授之乡”的人文情怀,无锡工艺悠久的“陶校情结”融入视觉传达教学体系,在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品牌设计等课程中,强调通过宜兴特色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潜能,服务地方经济。
重视国内和国际行业学术交流,不断开拓视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派出两名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到英国提赛德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进修,寒暑假期间有50%以上的专业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行业培训。不定期外派无课教师参加行业最新专项培训和高职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培训,参加各地画展、双年展等活动,开拓视野,促进交流,实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创新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应用最新资讯和最前沿创新理念。
充分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向复合型、实用性人才的方向培养与发展。学院开展了各种创新创业形式培养学生能力,比如连续多年开展大学生创梦广场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大学生创业园输送了两批创业成功的项目。本人指导的视觉传达专业“印象数艺”“纸多不少”“云视觉”项目,得到了宜兴市场和全校师生的认可,在服务毕业设计、学校宣传、服务地方的过程中,项目注册了品牌商标,为申请专利、推动教学、带动科研、促进创新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探讨“以赛促教”,将理论课程与技能比赛相互结合开展教学实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类比赛、作品征集的主题和标准作为课程标准,按实际项目发布课程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的同时,也熟悉了参赛流程和比赛要求,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不胜枚举,提升了学生专业水平,提高了课程质量,成为课程体系创新的核心内容。
探讨教育资源的供给端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进入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学生毕业设计中引入民间资本,将其注入教学课程应用领域。通过为桥豆干、紫砂陶、竹海等企业提供品牌建设、产品包装等方面服务,解决企业需求,化解学生经济困境,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品质和实际应用价值,真正实现了双方互利双赢。高职教育社会办学的供给多元化,社会资本的个性化、多样化教育服务是供给侧改革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重要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10835);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研课题“‘印像·数艺’创梦项目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项目编号:6217KT106) ;2018年江苏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印象数艺”研究(项目编号:6418CY215)。
(作者简介:侯静,女,研究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绘画)(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供给侧 改革 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创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进设计教育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满足对专业人才需求密度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要求。这有利于高校设计教育的长远发展,符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
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位置,但随着改革发展,相应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基于改革创新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不十分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说明如下:第一,课程体系设置比较陈旧,很多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市场的高速发展接轨;第二,教学模式依然沿袭“引进、模仿、吸收、融合”的西方教学模式,并没有把我国教育教学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考虑在范围中。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教学管理、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应该同我国供给侧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大背景相适应,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现代型人才。这也是目前各大高校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所在。在当前教育教学不断革新的形势面前,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亦是大势所趋。
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要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借鉴作用角度,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专业课程改革、师资队伍组合、教育信息平台构建等实践目标,为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无錫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结合地域特色开展视觉传达专业创新改革,重构视觉传达设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宜兴地方特色融入视觉传达教学体系,强调通过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潜能,以及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平台应用、校企合作等改革路径,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色发展,构建起了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式,具体如下。
研究构建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综合学习效率,结合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目标及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规律,修订完善教学体系,合理编排课程顺序。
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拓展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面对媒体融合的大环境和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求,总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与交叉新进展,从以需求为导向逐渐发展过渡到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供给侧改革”,培养发散式创意思维与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以产学研为基础,结合设计学专业课程群的教学特色,研究校企合作课程、校际合作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制订合理的实践方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实践探究,通过“做中学、做中教”课程模式,用新颖的方式表达实践成果。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创造力,通过不断学习,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创新水平。只有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创造力,才能教育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引进企业兼职导师,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相互流动制度,推行特聘教授、特聘客座教授和人才培养“双导师制”迫在眉睫。此外,密切校企联合也是重中之重。企业兼职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和机遇,培养学生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思维,为更好地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研究数字化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快高校教学资源对外开放,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同时强化学生发现、处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学院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结合微信、QQ等工具,借助“站酷”“虎课”等行业设计网站和资源平台,使“互联网+”教学资源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撑,优化对学生个体的精准服务。
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地域特色、人文传统等开展视觉传达专业创新改革,重构视觉传达设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定位宜兴,将“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的宜兴地方特色,“教授之乡”的人文情怀,无锡工艺悠久的“陶校情结”融入视觉传达教学体系,在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品牌设计等课程中,强调通过宜兴特色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潜能,服务地方经济。
重视国内和国际行业学术交流,不断开拓视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派出两名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到英国提赛德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进修,寒暑假期间有50%以上的专业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行业培训。不定期外派无课教师参加行业最新专项培训和高职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培训,参加各地画展、双年展等活动,开拓视野,促进交流,实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创新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应用最新资讯和最前沿创新理念。
充分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向复合型、实用性人才的方向培养与发展。学院开展了各种创新创业形式培养学生能力,比如连续多年开展大学生创梦广场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大学生创业园输送了两批创业成功的项目。本人指导的视觉传达专业“印象数艺”“纸多不少”“云视觉”项目,得到了宜兴市场和全校师生的认可,在服务毕业设计、学校宣传、服务地方的过程中,项目注册了品牌商标,为申请专利、推动教学、带动科研、促进创新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探讨“以赛促教”,将理论课程与技能比赛相互结合开展教学实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类比赛、作品征集的主题和标准作为课程标准,按实际项目发布课程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的同时,也熟悉了参赛流程和比赛要求,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不胜枚举,提升了学生专业水平,提高了课程质量,成为课程体系创新的核心内容。
探讨教育资源的供给端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进入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学生毕业设计中引入民间资本,将其注入教学课程应用领域。通过为桥豆干、紫砂陶、竹海等企业提供品牌建设、产品包装等方面服务,解决企业需求,化解学生经济困境,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品质和实际应用价值,真正实现了双方互利双赢。高职教育社会办学的供给多元化,社会资本的个性化、多样化教育服务是供给侧改革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重要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10835);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研课题“‘印像·数艺’创梦项目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项目编号:6217KT106) ;2018年江苏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印象数艺”研究(项目编号:6418CY215)。
(作者简介:侯静,女,研究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绘画)(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