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普及给传统的班级管理和学校德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冲击,这要求学校必须转变观念,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自觉认识和研究网络的特点,因势利导,依托网络平台,及时构筑班级管理的防火墙,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一站式班级网页,搭建全景平台
“一站式”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项全新服务要求,就是让顾客享受到一次性完成或一步到位的便捷(俗称一条龙服务),不再需要东奔西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在班级网页建设中,学校也遵循了“一站式”服务理念,力求网页栏目多样、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反馈便捷,搭建起班级德育的全景化平台。
1.班级主页,内容丰富
为使班级网页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和兴趣爱好,学校及时召开了班级动员大会和 “小诸葛”会议,广泛征集金点子,经过民主投票确定了“我爱我班、班级小灵通、校园连连看、放眼看世界”等十余个栏目。
“我爱我班”栏目设置了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班级铭言、温馨大家庭等内容和照片;“班级小灵通”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班级新闻等;“校园连连看”将校园一周大事小情新鲜事汇编其间;“放眼看世界”则将每天国内外重要新闻搜录其中滚动播放;“网上课堂”既有德育行规要求、团队知识,又有学科答疑解难、名师讲坛;“我的精彩我展示”是孩子们的舞台,这里有他们的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幅幅精美绘画、一张张精致证书,无不展现着阳光、自信的风采……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富有吸引力的班级主页,使之成为了班级管理的新窗口。
2.网络互动,情景交融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它能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向交流,达到情景交融、平等对话、娓娓道来的教育效果。
QQ聊天:情感热线快车道。网络让“天涯若比邻”变成了现实,班主任可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因势利导,让他们在虚拟中敞开心扉,在现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此,班主任们建立了班级QQ群,闪烁的头像成了师生间默契的约定,孩子们有什么悄悄话,家长们有什么疑难事,都愿和老师倾诉——老师也不遗余力地给予答复。有了班级QQ群,考试后,教师能及时与孩子或家长沟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孩子生病没来学校,一声关切的问候、一束网络传达的康乃馨送去了多少温情……悄然的点拨、温馨的提示、母亲般的关爱、诗一样的语言,有效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帮孩子们走出成长的困惑,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帮家长指点迷津,使其享受教育子女的快乐与收获……这里成了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搭建情感交流的直通快车。
班级论坛:一语激起千层浪。班级论坛作为师生交流的新纽带,其即时性、公开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是传统班级管理无法比拟的,论坛交流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它还是同学间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由,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主人翁,班主任可随时设定讨论话题,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缓解了心理的闭锁性,拓宽了交往面,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班级论坛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对于形成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促进班级面貌改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家长频道:家校之桥一线牵。家校配合是班级德育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因此,在班级网页建设中,设置了“家长频道”栏目,为家校架起了一座情感沟通之桥、学习交流之桥、信息反馈之桥。其中下设的“家教课堂”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教子的案例和方法;“课改前沿”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教子有方”与家长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家长说吧”,让家长发表意见和建议,积极献言献计,使班主任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及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加以改进。“家长频道”大大激发了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形成了一支班级德育的强大同盟军。
二、交互式主题班会,实现全员参与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给单调的班会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为班会课注入新的元素,赋予了班会活动新的意义。
笔者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优势,开展交互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班级德育的全员化参与。
1.自主搜集网络资源,展示学习成果
面对网络海量的信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利用互联网搜集网络资源,进行再处理和加工,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是班主任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
为此,班主任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班主任事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全班,然后各小组的同学在组长安排下利用一周的时间,各司其职,有的负责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有的负责将资料分类整理,还有的同学负责将所需资料进行多媒体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有目的地漫游网络知识海洋,搜集、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活动,互联网成为了主题班会的新平台。
2.自主交流主题观点,提升自主能力
有时,我们可以转变育人思路,在网络教室召开班会课,在班级论坛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如针对某些突发事件,由于没有时间让小组准备,或者有些主题适合进行集体讨论,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开学初的班级环境布置方案、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每期黑板报的主题及内容确定意见,以及对某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建议等等,都可采取这种形式。
基于网络的班会课新颖多样,学生参与班会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无形中也得到了增强。
三、专题式德育活动,创新鲜活载体
面对网络的冲击,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破解德育难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班级道德教育的鲜活化载体,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电子作品大家秀
在教师节、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到来之际,班主任在班级中发起了“互赠电子贺卡”活动,倡导减少纸张浪费,同学们纷纷响应。他们根据主题目标,在网上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制成了不同形式的电子作品,发送到老师、同学的QQ或邮箱,并上传到班级网页,便于相互浏览学习。色彩明丽、动感十足的贺卡、温馨的问候语在鼠标轻轻一点之际也将温情传递到了网络的另一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电子贺卡,更是一份浓浓的情谊,道德在情感传递间悄然生成……
在少代会来临之际,大队部发起了“红领巾心向党”电子队报设计大赛,笔者因势利导进行了班级初赛,展开小组竞赛。小组内各成员分工合作,他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设计板块,有的下载插图,有的进行文字审阅……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电子队报诞生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同时也明白了,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获取大量的有用资源,进而规范自己的上网习惯。
2.网上祭扫慰英烈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每年清明前后,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等网站都会联合举办“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受此启发,笔者适时开展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点击相关网站,在网上模拟真实场景祭奠先烈,浏览网上革命烈士纪念馆,学习英烈们的英雄事迹;为先烈送一束鲜花,表达一种崇高的敬意;点上一首歌曲,讴歌一段丰功伟绩;留下一段心语,表达一片深切的怀念之情;点上一支香烛,寄托一片深深的哀思……
“网上祭先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了青少年参与祭奠的愿望,网络成为了学生祭奠先烈的新方式,他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
3.绿色书吧进行时
网络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学校尝试在班级构建绿色书吧,书吧中有发布最新、最畅销图书的新书资讯栏目;有师生、生生交流读书感受的读书随笔栏目;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读书指导栏目等。这是一片纯净的读书环境,这是一个心灵沉淀的伊甸园,学生可以读到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老师可以增长教育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网上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孩子们踊跃参与,形成了赶学比超的良好阅读氛围。
例如,本学期学校开展了《海底两万里》《丁丁历险记》读书征文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写下了丰富的内心感受。在绿色书吧中,师生共同徜徉在优秀的文化长廊里,获取丰富的人文滋养,丰盈着精神世界。
四、自主式德育阵地,拓展多元途径
网络跨越时空,纵横四海,浩如烟海的德育资源蕴藏其间,如何进行充分挖掘、有效拓展考验着教育工作者们的智慧;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德育阵地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阵地更具有现实性,更需要学校因势利导,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教育阵地。为此,学校努力创设系列自主式德育阵地,拓展班级德育的多元途径。
学校以“拿来主义”精神,在班级网页上设置友情链接,与一些主题网站如民族魂、“九一八”网、禁毒教育网、心域网等站点链接。这些站点都是非常优秀的网上德育资源,对于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牢记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和培养学生远大理想抱负、爱国奉献的精神以及进行良好行为规范教育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学校还尝试自建网上德育阵地,如建立泗泾名人史量才故居简易专题网页,将一些故居照片、史量才生平介绍等内容制作成PPT挂在网上供学生浏览;制作反映松江现代工业企业发展历程的专题网页。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参观、浏览不同的网上德育阵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通过访问网上德育阵地,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净化了心灵,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自主式德育阵地建设开辟了新的德育课堂,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调动了多样化的德育资源,有效拓展了德育时空。
基于网络的班级德育通过传播道德、体验道德与实践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班级道德教育体验场,它犹如强大的道德磁场,不断激发置身其间的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其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内化其道德品质,使网络成为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又一个空间。
网络世界,精彩无限,诱惑无限,它是一个自由、开放、共享、个性化的广阔平台。我们应以积极、开放、理性的心态来应对它,让德育走进网络,通过网络开展德育,积极探索基于网络提高班级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新路径,联合多方教育力量,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为学生道德成长导航,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小学
上海 20160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一、一站式班级网页,搭建全景平台
“一站式”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项全新服务要求,就是让顾客享受到一次性完成或一步到位的便捷(俗称一条龙服务),不再需要东奔西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在班级网页建设中,学校也遵循了“一站式”服务理念,力求网页栏目多样、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反馈便捷,搭建起班级德育的全景化平台。
1.班级主页,内容丰富
为使班级网页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和兴趣爱好,学校及时召开了班级动员大会和 “小诸葛”会议,广泛征集金点子,经过民主投票确定了“我爱我班、班级小灵通、校园连连看、放眼看世界”等十余个栏目。
“我爱我班”栏目设置了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班级铭言、温馨大家庭等内容和照片;“班级小灵通”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班级新闻等;“校园连连看”将校园一周大事小情新鲜事汇编其间;“放眼看世界”则将每天国内外重要新闻搜录其中滚动播放;“网上课堂”既有德育行规要求、团队知识,又有学科答疑解难、名师讲坛;“我的精彩我展示”是孩子们的舞台,这里有他们的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幅幅精美绘画、一张张精致证书,无不展现着阳光、自信的风采……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富有吸引力的班级主页,使之成为了班级管理的新窗口。
2.网络互动,情景交融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它能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向交流,达到情景交融、平等对话、娓娓道来的教育效果。
QQ聊天:情感热线快车道。网络让“天涯若比邻”变成了现实,班主任可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因势利导,让他们在虚拟中敞开心扉,在现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此,班主任们建立了班级QQ群,闪烁的头像成了师生间默契的约定,孩子们有什么悄悄话,家长们有什么疑难事,都愿和老师倾诉——老师也不遗余力地给予答复。有了班级QQ群,考试后,教师能及时与孩子或家长沟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孩子生病没来学校,一声关切的问候、一束网络传达的康乃馨送去了多少温情……悄然的点拨、温馨的提示、母亲般的关爱、诗一样的语言,有效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帮孩子们走出成长的困惑,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帮家长指点迷津,使其享受教育子女的快乐与收获……这里成了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搭建情感交流的直通快车。
班级论坛:一语激起千层浪。班级论坛作为师生交流的新纽带,其即时性、公开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是传统班级管理无法比拟的,论坛交流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它还是同学间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由,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主人翁,班主任可随时设定讨论话题,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缓解了心理的闭锁性,拓宽了交往面,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班级论坛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对于形成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促进班级面貌改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家长频道:家校之桥一线牵。家校配合是班级德育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因此,在班级网页建设中,设置了“家长频道”栏目,为家校架起了一座情感沟通之桥、学习交流之桥、信息反馈之桥。其中下设的“家教课堂”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教子的案例和方法;“课改前沿”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教子有方”与家长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家长说吧”,让家长发表意见和建议,积极献言献计,使班主任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及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加以改进。“家长频道”大大激发了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形成了一支班级德育的强大同盟军。
二、交互式主题班会,实现全员参与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给单调的班会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为班会课注入新的元素,赋予了班会活动新的意义。
笔者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优势,开展交互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班级德育的全员化参与。
1.自主搜集网络资源,展示学习成果
面对网络海量的信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利用互联网搜集网络资源,进行再处理和加工,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是班主任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
为此,班主任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班主任事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全班,然后各小组的同学在组长安排下利用一周的时间,各司其职,有的负责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有的负责将资料分类整理,还有的同学负责将所需资料进行多媒体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有目的地漫游网络知识海洋,搜集、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活动,互联网成为了主题班会的新平台。
2.自主交流主题观点,提升自主能力
有时,我们可以转变育人思路,在网络教室召开班会课,在班级论坛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如针对某些突发事件,由于没有时间让小组准备,或者有些主题适合进行集体讨论,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开学初的班级环境布置方案、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每期黑板报的主题及内容确定意见,以及对某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建议等等,都可采取这种形式。
基于网络的班会课新颖多样,学生参与班会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无形中也得到了增强。
三、专题式德育活动,创新鲜活载体
面对网络的冲击,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破解德育难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班级道德教育的鲜活化载体,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电子作品大家秀
在教师节、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到来之际,班主任在班级中发起了“互赠电子贺卡”活动,倡导减少纸张浪费,同学们纷纷响应。他们根据主题目标,在网上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制成了不同形式的电子作品,发送到老师、同学的QQ或邮箱,并上传到班级网页,便于相互浏览学习。色彩明丽、动感十足的贺卡、温馨的问候语在鼠标轻轻一点之际也将温情传递到了网络的另一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电子贺卡,更是一份浓浓的情谊,道德在情感传递间悄然生成……
在少代会来临之际,大队部发起了“红领巾心向党”电子队报设计大赛,笔者因势利导进行了班级初赛,展开小组竞赛。小组内各成员分工合作,他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设计板块,有的下载插图,有的进行文字审阅……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电子队报诞生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同时也明白了,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获取大量的有用资源,进而规范自己的上网习惯。
2.网上祭扫慰英烈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每年清明前后,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等网站都会联合举办“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受此启发,笔者适时开展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点击相关网站,在网上模拟真实场景祭奠先烈,浏览网上革命烈士纪念馆,学习英烈们的英雄事迹;为先烈送一束鲜花,表达一种崇高的敬意;点上一首歌曲,讴歌一段丰功伟绩;留下一段心语,表达一片深切的怀念之情;点上一支香烛,寄托一片深深的哀思……
“网上祭先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了青少年参与祭奠的愿望,网络成为了学生祭奠先烈的新方式,他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
3.绿色书吧进行时
网络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学校尝试在班级构建绿色书吧,书吧中有发布最新、最畅销图书的新书资讯栏目;有师生、生生交流读书感受的读书随笔栏目;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读书指导栏目等。这是一片纯净的读书环境,这是一个心灵沉淀的伊甸园,学生可以读到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老师可以增长教育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网上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孩子们踊跃参与,形成了赶学比超的良好阅读氛围。
例如,本学期学校开展了《海底两万里》《丁丁历险记》读书征文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写下了丰富的内心感受。在绿色书吧中,师生共同徜徉在优秀的文化长廊里,获取丰富的人文滋养,丰盈着精神世界。
四、自主式德育阵地,拓展多元途径
网络跨越时空,纵横四海,浩如烟海的德育资源蕴藏其间,如何进行充分挖掘、有效拓展考验着教育工作者们的智慧;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德育阵地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阵地更具有现实性,更需要学校因势利导,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教育阵地。为此,学校努力创设系列自主式德育阵地,拓展班级德育的多元途径。
学校以“拿来主义”精神,在班级网页上设置友情链接,与一些主题网站如民族魂、“九一八”网、禁毒教育网、心域网等站点链接。这些站点都是非常优秀的网上德育资源,对于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牢记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和培养学生远大理想抱负、爱国奉献的精神以及进行良好行为规范教育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学校还尝试自建网上德育阵地,如建立泗泾名人史量才故居简易专题网页,将一些故居照片、史量才生平介绍等内容制作成PPT挂在网上供学生浏览;制作反映松江现代工业企业发展历程的专题网页。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参观、浏览不同的网上德育阵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通过访问网上德育阵地,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净化了心灵,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自主式德育阵地建设开辟了新的德育课堂,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调动了多样化的德育资源,有效拓展了德育时空。
基于网络的班级德育通过传播道德、体验道德与实践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班级道德教育体验场,它犹如强大的道德磁场,不断激发置身其间的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其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内化其道德品质,使网络成为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又一个空间。
网络世界,精彩无限,诱惑无限,它是一个自由、开放、共享、个性化的广阔平台。我们应以积极、开放、理性的心态来应对它,让德育走进网络,通过网络开展德育,积极探索基于网络提高班级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新路径,联合多方教育力量,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为学生道德成长导航,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小学
上海 20160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