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已经引起高校的关注,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部分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井结合自己作为辅导员的深切体会,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发做出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力;开发
人们把大学比作是知识的海洋,大学生也曾经被称赞为天之骄子,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生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和激烈竞争才到大学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多数大学生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对知识是如饥似渴。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来到大学迷失了方向,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整天都处于徘徊和彷徨状态,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到毕业。为什么他们会在大学阶段失去学习动力呢?怎样才能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呢?
一、大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调查结果
本课题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8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大学生的座谈,共得到有效问卷727份,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261人,二年级学生204人,三年级学生262人,男生298人,女生42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7人。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有近88%的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有近83.4%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有85%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自信;有66%的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比较吃力。综合调查分析,有将近有40%左右的大学生是明显学习动力不足和生活缺乏激情。
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上网、睡觉和谈恋爱方面,他们经常无故缺课、旷课、酗酒等。归纳起来可以把这部分大学生称为: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的“三无”大学生。
二、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求学思想的冲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全国各高校也都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轻视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非理性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他们不知道怎么来应对各种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不知道怎么来摆脱各种价值观对他们的侵扰。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求知求学,在社会的潜移默化下不断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的弱化,束缚了大学生的成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庭承载着很多功能。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会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影响。有时人们把家庭比作是“创造人格的工厂”,所以说家庭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直接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个体个性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个体的好奇心、自尊心、独立性、自制力以及对挫折和困难的态度都与家庭环境有关。
(三)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
我国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是以考试论“英雄”的时代,而不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高考的指挥棒左右着我国的中学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是举步维艰。因此,有人说:应试教育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学习功利性的温床。部分大学也一味地强调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四有”人才,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顾明远教授曾经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的误区就在于功利主义太强,人文精神不足。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从职业的需要出发,就是从学科体系出发彳艮少考虑青年的全面成长。现代的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世界文化了解不多,于是缺乏历史的观念、发展的观念,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广阔的胸怀。”今天的大学。就业率成了判断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专业的设置也不尽合理,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学生当成机器来培养,几乎对他们不开设什么人文社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照本宣科,起不到多大效果。
缺少人文教育的大学将变成一潭死水,扼杀大学生的激情,使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大学的教室里应该多增加一些人文精神的阳光。
(四)大学生自身素质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
大学生入学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脱离了老师和父母的约束和管教,感到自己是解放了。新环境、新知识和新愿景开始不断地激发学生对自己自身进行探索和思考,将自我意识指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引导,则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的时代,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他们的情感日趋复杂,加上中学时代的一切包办,促使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差。一旦他们在学习或者其它方面遇到挫折时,就会怨天尤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动力。
大学生自身对专业不感兴趣,再加上现在大学生就业都是双向选择,学的专业和将来真正从事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现在学的知识没有用。如2005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校园频道联合实施了一项题为“你觉得大学生活有意思吗?”的在线调查。有245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35.4%的人认为大学生活“太没劲了”,如果再算上“偶尔感觉没劲”的人,比例就会高达80.1%。一位网友指出了大学生活索然无味的原因:“大学生活的郁闷和彷徨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应该上大学而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36%的人感觉“解放了,可以随心所欲了”,同时也有26.7%的人说他们有一种“没人管后失去目标的迷茫”。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学习动力开发的几点建议
1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无论是源于西方的博雅教育,还是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博学并且有教养的人才。提倡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所有大学办学的宗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是国家统一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忽视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忽视了社会和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参与作用,从而把大学生隔离起来教育。教育的结果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相脱节,或者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根本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样就大大挫伤了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积极营造宽松活跃的校园文化
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人文校园。校园文化包含了校风学风、校园政风和校园廉正等方面,是一种无形的“隐性课程”,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 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因此一个和谐的校园一定是充满人文和文化气息的校园。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教育的内部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们要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高度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顾明远教授也曾提到,“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课程上。高等教育分为许多专业,大的门类就有文、理、工、农、医、财经、师范、管理等,具体的专业有几百种。各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是。无论是何种专业都是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就有一些共同的课程,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西方称之为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叫做博雅教育课程…一内容包括语文、历史、文化、艺术、自然、哲学等领域。”要多搞一些科技创造和发明设计活动,一方面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最新科技动态,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优化心理品质,提高科技创造能力。学校应该开展多种活动。以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形式,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3 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目前,家校联系制度在中小学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的成长在家长、教师共同关心下成长。究竟大学生娈不要家庭教育?怎样开展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一直都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思考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我们通过发放成绩单让父母知道考试成绩外。还要电话与每一位家长联系,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情况,特别是要关心家庭困难的、学习上困难的、心理有障碍的和受过处分的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解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学生的学业成就感是直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与学生学业动机的提高密切相关,它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坚持性,激发学生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因此,高校应多管齐下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人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之心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组织学习、文艺、体育等多方面的竞赛,多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让每个大学生都有在这里生存的成就感,从而使全校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优良学风。让大学生不再把读书变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其次,让学生体验成功。成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学生在制定大学生涯规划的时候,引导大学生把大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这样小目标就容易实现,持续的增加大学生成功的机会。
再次,让学生调节精神疲劳,控制好精神状态。消除精神疲劳,引导学生要懂得自我调节,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的互相配合,校方要自上而下调整好学生的课程负担,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标准,增强他们的机体对疲劳的抵抗力。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更能增加大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力;开发
人们把大学比作是知识的海洋,大学生也曾经被称赞为天之骄子,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生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和激烈竞争才到大学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多数大学生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对知识是如饥似渴。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来到大学迷失了方向,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整天都处于徘徊和彷徨状态,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到毕业。为什么他们会在大学阶段失去学习动力呢?怎样才能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呢?
一、大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调查结果
本课题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8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大学生的座谈,共得到有效问卷727份,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261人,二年级学生204人,三年级学生262人,男生298人,女生42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7人。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有近88%的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有近83.4%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有85%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自信;有66%的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比较吃力。综合调查分析,有将近有40%左右的大学生是明显学习动力不足和生活缺乏激情。
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上网、睡觉和谈恋爱方面,他们经常无故缺课、旷课、酗酒等。归纳起来可以把这部分大学生称为: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的“三无”大学生。
二、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求学思想的冲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全国各高校也都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轻视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非理性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他们不知道怎么来应对各种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不知道怎么来摆脱各种价值观对他们的侵扰。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求知求学,在社会的潜移默化下不断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的弱化,束缚了大学生的成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庭承载着很多功能。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会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影响。有时人们把家庭比作是“创造人格的工厂”,所以说家庭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直接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个体个性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个体的好奇心、自尊心、独立性、自制力以及对挫折和困难的态度都与家庭环境有关。
(三)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
我国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是以考试论“英雄”的时代,而不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高考的指挥棒左右着我国的中学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是举步维艰。因此,有人说:应试教育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学习功利性的温床。部分大学也一味地强调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四有”人才,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顾明远教授曾经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的误区就在于功利主义太强,人文精神不足。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从职业的需要出发,就是从学科体系出发彳艮少考虑青年的全面成长。现代的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世界文化了解不多,于是缺乏历史的观念、发展的观念,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广阔的胸怀。”今天的大学。就业率成了判断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专业的设置也不尽合理,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学生当成机器来培养,几乎对他们不开设什么人文社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照本宣科,起不到多大效果。
缺少人文教育的大学将变成一潭死水,扼杀大学生的激情,使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大学的教室里应该多增加一些人文精神的阳光。
(四)大学生自身素质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
大学生入学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脱离了老师和父母的约束和管教,感到自己是解放了。新环境、新知识和新愿景开始不断地激发学生对自己自身进行探索和思考,将自我意识指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引导,则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的时代,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他们的情感日趋复杂,加上中学时代的一切包办,促使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差。一旦他们在学习或者其它方面遇到挫折时,就会怨天尤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动力。
大学生自身对专业不感兴趣,再加上现在大学生就业都是双向选择,学的专业和将来真正从事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现在学的知识没有用。如2005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校园频道联合实施了一项题为“你觉得大学生活有意思吗?”的在线调查。有245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35.4%的人认为大学生活“太没劲了”,如果再算上“偶尔感觉没劲”的人,比例就会高达80.1%。一位网友指出了大学生活索然无味的原因:“大学生活的郁闷和彷徨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应该上大学而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36%的人感觉“解放了,可以随心所欲了”,同时也有26.7%的人说他们有一种“没人管后失去目标的迷茫”。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学习动力开发的几点建议
1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无论是源于西方的博雅教育,还是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博学并且有教养的人才。提倡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所有大学办学的宗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是国家统一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忽视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忽视了社会和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参与作用,从而把大学生隔离起来教育。教育的结果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相脱节,或者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根本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样就大大挫伤了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积极营造宽松活跃的校园文化
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人文校园。校园文化包含了校风学风、校园政风和校园廉正等方面,是一种无形的“隐性课程”,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 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因此一个和谐的校园一定是充满人文和文化气息的校园。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教育的内部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们要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高度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顾明远教授也曾提到,“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课程上。高等教育分为许多专业,大的门类就有文、理、工、农、医、财经、师范、管理等,具体的专业有几百种。各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是。无论是何种专业都是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就有一些共同的课程,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西方称之为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叫做博雅教育课程…一内容包括语文、历史、文化、艺术、自然、哲学等领域。”要多搞一些科技创造和发明设计活动,一方面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最新科技动态,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优化心理品质,提高科技创造能力。学校应该开展多种活动。以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形式,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3 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目前,家校联系制度在中小学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的成长在家长、教师共同关心下成长。究竟大学生娈不要家庭教育?怎样开展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一直都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思考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我们通过发放成绩单让父母知道考试成绩外。还要电话与每一位家长联系,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情况,特别是要关心家庭困难的、学习上困难的、心理有障碍的和受过处分的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解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学生的学业成就感是直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与学生学业动机的提高密切相关,它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坚持性,激发学生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因此,高校应多管齐下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人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之心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组织学习、文艺、体育等多方面的竞赛,多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让每个大学生都有在这里生存的成就感,从而使全校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优良学风。让大学生不再把读书变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其次,让学生体验成功。成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学生在制定大学生涯规划的时候,引导大学生把大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这样小目标就容易实现,持续的增加大学生成功的机会。
再次,让学生调节精神疲劳,控制好精神状态。消除精神疲劳,引导学生要懂得自我调节,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的互相配合,校方要自上而下调整好学生的课程负担,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标准,增强他们的机体对疲劳的抵抗力。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更能增加大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