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园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都公园在植物配置上力求体现以人为本、注重生态效应,应用植物造景手法合理配置,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
关键词 植物;配置;许都公园
许昌市许都公园位于许昌东城区建安大道东段,是一座以音乐喷泉为主体的开放式、广场式公园。在种植选择上,充分尊重公园的功能,以降低广场热效应、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为出发点,避免过去出现的以纯装饰城市为目的、忽视城市空间应当属于城市的主人——市民的现象,结合气候、土壤、地形,以生态为出发点,以生物多样性为特点,运用现代植物造景的原则,按公园不同的分区,因地制宜进行种植,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公园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1.1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多种因素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好环境中各种因素对植物的关系是植物成活与形成景观效果的理论基础。即根据本地区的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和种植距离,组成各种各样的园林空间,供人们游玩观赏。
1.2因时制宜的原则
园林空间的艺术特点是形象随着时间而变化,园林植物随树龄的增长而改变其形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季相特色。因此,植物配置要注意保持景观的相对稳定性。即使为了早日取得绿化效果,采取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配置时,从近处着手还得从远处着眼,同时还要考虑在不同季节里所表现的效果。
2许都公园植物配置
2.1乔、灌、花草相结合“立体栽植”
许昌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日照2 280h,无霜期217d,年降水量727cm,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因此,广场上冬季有充足的日照和夏季避荫成为首要考虑。我们选择高大的银杏作主行道树,中心喷泉两侧栽植常绿的香樟,小路两侧栽植莘荑、枇杷和广玉兰等作为骨架树种。绿地内依据植物品种的兼容性和多样化,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立体绿化,以增加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稳定性。如上层采用柿树、木瓜、枣树、大叶女贞、水杉等,中层采用石楠、樱花、桂花、火棘、红叶李、腊梅、梅花、红叶等,下层采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酢浆草、草坪等。
2.2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相结合,注重生态效应
莘荑、银杏、柿树等本地树树形优美,不易生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与引进的芭蕉、棕榈、香樟等南方树种配置。花灌木选用多年生耐修剪的黄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木槿、海桐等。这些树种有良好的滞尘效果,大面积的草坪能有效降低广场内的温度并涵养水分。
2.2.1注重植物的季相搭配。在种植时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运用中国园林的造景手法,远、中、近景层次丰富,疏密有致,四季景观不同。人们既可以欣赏到银杏、柿树、栾树的秋色,又能观雪松、白皮松、腊梅、梅花的冬姿;既能欣赏百日红、夹竹桃、石榴的夏花,又能观莘荑、樱花、迎春、海棠的春景,能充分领略植物季相交替演奏的交响曲。
2.2.2赏花观果并重,形成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城市公园是缓解拥挤的都市生活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场所,这种缓解是通过将原始自然的环境引入城市,提供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让久居闹市的人们暂且忘却喧嚣的城市,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清新空气、满目翠绿和无穷乐趣。在植物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到鸟嗜植物的配置,使鸟类从远郊走向城市。鸟嗜植物应包括鸟愿意栖息的树种和鸟嗜食其嫩芽、果实和种子的树种,以及鸟营巢喜选的树种。
落叶树种如银杏、梧桐是鸟最喜欢筑巢的树种,而杏树、枇杷、柿树、枣树、大叶女贞、构骨、火棘等观果植物是鸟类最嗜食的树种。我们在广场东侧栽植了大片的大叶女贞林,以期吸引更多的鸟类飞到这里栖息,达到人在其中如在森林,领略到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2.2.3浓墨重彩,营造五彩缤纷的植物景观。建安大道是东城区的主干道,周围是政府及商务中心,建设在中段的许都公园游人多,尤其是在节假日游人如织,夜幕下的喷泉吸引来无数人观赏。因此,在植物配植时要多姿多彩,突出祥和、热烈的气氛。
公园大门两侧由时令花卉组成长约300m的图案,金叶女贞及红叶石楠修剪而成的波浪形色块动感足。喷泉南侧翠绿的瓜子黄杨和红宝石月季带,红绿相间,简洁明快,广场两侧由前排各色月季、中排黄色美人蕉、后排绯红色百日红组成的宽近20m的彩带,鲜艳夺目。东西花架栽植木香,木香花香而多,开花时似云如雾,花架前空地栽植数丛艳丽的美人蕉,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引人注目。
3参考文献
[1] 胡京榕.园林设计感悟录[J].中国园林,2007(1):53-57.
[2] 顾文仪.让城市绿地“动”起来[J].园林,2003(3):60-61.
关键词 植物;配置;许都公园
许昌市许都公园位于许昌东城区建安大道东段,是一座以音乐喷泉为主体的开放式、广场式公园。在种植选择上,充分尊重公园的功能,以降低广场热效应、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为出发点,避免过去出现的以纯装饰城市为目的、忽视城市空间应当属于城市的主人——市民的现象,结合气候、土壤、地形,以生态为出发点,以生物多样性为特点,运用现代植物造景的原则,按公园不同的分区,因地制宜进行种植,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公园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1.1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多种因素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好环境中各种因素对植物的关系是植物成活与形成景观效果的理论基础。即根据本地区的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和种植距离,组成各种各样的园林空间,供人们游玩观赏。
1.2因时制宜的原则
园林空间的艺术特点是形象随着时间而变化,园林植物随树龄的增长而改变其形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季相特色。因此,植物配置要注意保持景观的相对稳定性。即使为了早日取得绿化效果,采取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配置时,从近处着手还得从远处着眼,同时还要考虑在不同季节里所表现的效果。
2许都公园植物配置
2.1乔、灌、花草相结合“立体栽植”
许昌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日照2 280h,无霜期217d,年降水量727cm,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因此,广场上冬季有充足的日照和夏季避荫成为首要考虑。我们选择高大的银杏作主行道树,中心喷泉两侧栽植常绿的香樟,小路两侧栽植莘荑、枇杷和广玉兰等作为骨架树种。绿地内依据植物品种的兼容性和多样化,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立体绿化,以增加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稳定性。如上层采用柿树、木瓜、枣树、大叶女贞、水杉等,中层采用石楠、樱花、桂花、火棘、红叶李、腊梅、梅花、红叶等,下层采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酢浆草、草坪等。
2.2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相结合,注重生态效应
莘荑、银杏、柿树等本地树树形优美,不易生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与引进的芭蕉、棕榈、香樟等南方树种配置。花灌木选用多年生耐修剪的黄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木槿、海桐等。这些树种有良好的滞尘效果,大面积的草坪能有效降低广场内的温度并涵养水分。
2.2.1注重植物的季相搭配。在种植时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运用中国园林的造景手法,远、中、近景层次丰富,疏密有致,四季景观不同。人们既可以欣赏到银杏、柿树、栾树的秋色,又能观雪松、白皮松、腊梅、梅花的冬姿;既能欣赏百日红、夹竹桃、石榴的夏花,又能观莘荑、樱花、迎春、海棠的春景,能充分领略植物季相交替演奏的交响曲。
2.2.2赏花观果并重,形成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城市公园是缓解拥挤的都市生活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场所,这种缓解是通过将原始自然的环境引入城市,提供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让久居闹市的人们暂且忘却喧嚣的城市,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清新空气、满目翠绿和无穷乐趣。在植物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到鸟嗜植物的配置,使鸟类从远郊走向城市。鸟嗜植物应包括鸟愿意栖息的树种和鸟嗜食其嫩芽、果实和种子的树种,以及鸟营巢喜选的树种。
落叶树种如银杏、梧桐是鸟最喜欢筑巢的树种,而杏树、枇杷、柿树、枣树、大叶女贞、构骨、火棘等观果植物是鸟类最嗜食的树种。我们在广场东侧栽植了大片的大叶女贞林,以期吸引更多的鸟类飞到这里栖息,达到人在其中如在森林,领略到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2.2.3浓墨重彩,营造五彩缤纷的植物景观。建安大道是东城区的主干道,周围是政府及商务中心,建设在中段的许都公园游人多,尤其是在节假日游人如织,夜幕下的喷泉吸引来无数人观赏。因此,在植物配植时要多姿多彩,突出祥和、热烈的气氛。
公园大门两侧由时令花卉组成长约300m的图案,金叶女贞及红叶石楠修剪而成的波浪形色块动感足。喷泉南侧翠绿的瓜子黄杨和红宝石月季带,红绿相间,简洁明快,广场两侧由前排各色月季、中排黄色美人蕉、后排绯红色百日红组成的宽近20m的彩带,鲜艳夺目。东西花架栽植木香,木香花香而多,开花时似云如雾,花架前空地栽植数丛艳丽的美人蕉,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引人注目。
3参考文献
[1] 胡京榕.园林设计感悟录[J].中国园林,2007(1):53-57.
[2] 顾文仪.让城市绿地“动”起来[J].园林,2003(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