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当前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在推行“校财局管”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健全和完善“校财局管”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财务管理
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中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校财局管”,自从推行“校财局管”以来,农村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教育经费的正确使用。
一、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的现实意义
(一)使会计审核工作更加规范
“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实行会计的集中核算的,因此在核算时,统一的将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对数据进行核算。在核算时,严格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标准,在电算化的会计系统中核算会计业务,确保核算精确度,大大提高了核算效率和会计业务的核算质量,因此,能够及时的向相关部门反馈会计信息。
(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自从推行“校财局管”模式后,学校的相关资金集中在统一的账户上,教育部门能更加准确和实时的掌握各个农村中小学的财务收支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开展的紧急性和资金需求的迫切性安排教育资金,能够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的建设缺口更加及时和有效的得到增补,资金调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更高。
二、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在实行“校财局管”的管理模式后,并没有改变各预算单位原先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及理财机制等,最大的改变是将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的管理权向核算中心的转移,这一改变能形成对单位的支出行为的有效约束。在实际的“校财局管”管理中,会计管理人员、核算、报账人员素质不高,对财务规章制度等了解不够等导致其推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校财局管”的集中核算模式,将会计核算向核算中心转移,但是原单位仍然管理会计核算的财务资产,导致财产物资管理和会计核算相分离,进而引发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等问题;其次是预算单位会计业务内容真实性与核算中心相脱节。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个别单位和法人对会计业务的认知存在偏差,核算中心难以辨别会计业务内容的真实性,从而使得与会计业务的会计核算相脱节,从而可能为虚报账务提供机会。
(二)中心学校无经费保障
中心学校是管理全乡镇中小学校的一个机构,即原乡镇教委,在当前的机构设置中并没有单独设置中心小学这一机构,但其却在真实管理机构中存在。随着“校财局管”的推行及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确立,财政部门下拨的学校经费一般直接到各完小进行报账核算。中心学校得不到经费支持,运转困难。因此,中心学校为了运转正常,边利用各学校分担其支出,因此使得各学校的实际支出远远大于预算支出,不利于学校财务的正常运转。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一)重视培养高水平的教育会计队伍
一要重视建设核算中心的会计队伍,开展专业的管理和会计人员的培训讲座及相关课程,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目标加强会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二要重视建设会计报账队伍,要提高预算单位法人和报账人员的会计业务意识,相关人员要明确预算单位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会计主体、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都和预算单位相关。对于报账人员,应该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如财务、会计制度、财经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报账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还必须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资质,必须具备会计证和电算化证书,并且要确保会计人员统一参加财政部门一年一度的会计继续教育。
(二)强化教育经费支出管理
农村中小学在实施“校财局管”模式时,应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范经费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在这套管理办法中应该对支出范围与标准进一步细化,要切实将实物消耗结算工作力度加强,以促使其预算时效的提升。为了确保教育经费支出管理效果,学校应该明确建立现金账、银行账、物品采购登记台账等,还要对物品的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等有明确规定。在學期末进行账账、账证核对,严格按照明细表进行核对,确保账账、账物一致。
(三)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完善和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是指在危房改造、布局调整、校舍维修改造时的资产管理。首先要按照相应的固定资产设立专门账簿清晰的反映校产的存量和增减,要对减量特别注意。为了不出现虚报现象,确保固定资产投入有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校舍的监控,要求校方定时报告固定资产状况,并由相关部门抽查。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拨教育部下发的资金,确保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四)要进一步提高学校资金使用的自主权
当前影响农村中小学资金使用自主权的重要因素是多环节审批和部门干预,同时使得资金周转步伐减慢。学校在使用和申请相关资金和报销时,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使得学校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大大降低,增加了农村中小学资金支出难度,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尽可能的削减审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门槛。
四、结语
农村中小学推行“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其资金管理水平,并增加了和教育部门的资金联系,提高了教育部门财政资金下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行“校财局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冉晓芳.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7,02:36-39.
[2]徐进.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2014,01:79.
[3]柳聪明,朱琳.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财务管理探析[J].齐鲁珠坛,2009,02:40-41.
(作者单位:曲靖市麒麟区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财务管理
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中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校财局管”,自从推行“校财局管”以来,农村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教育经费的正确使用。
一、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的现实意义
(一)使会计审核工作更加规范
“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实行会计的集中核算的,因此在核算时,统一的将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对数据进行核算。在核算时,严格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标准,在电算化的会计系统中核算会计业务,确保核算精确度,大大提高了核算效率和会计业务的核算质量,因此,能够及时的向相关部门反馈会计信息。
(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自从推行“校财局管”模式后,学校的相关资金集中在统一的账户上,教育部门能更加准确和实时的掌握各个农村中小学的财务收支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开展的紧急性和资金需求的迫切性安排教育资金,能够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的建设缺口更加及时和有效的得到增补,资金调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更高。
二、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在实行“校财局管”的管理模式后,并没有改变各预算单位原先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及理财机制等,最大的改变是将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的管理权向核算中心的转移,这一改变能形成对单位的支出行为的有效约束。在实际的“校财局管”管理中,会计管理人员、核算、报账人员素质不高,对财务规章制度等了解不够等导致其推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校财局管”的集中核算模式,将会计核算向核算中心转移,但是原单位仍然管理会计核算的财务资产,导致财产物资管理和会计核算相分离,进而引发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等问题;其次是预算单位会计业务内容真实性与核算中心相脱节。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个别单位和法人对会计业务的认知存在偏差,核算中心难以辨别会计业务内容的真实性,从而使得与会计业务的会计核算相脱节,从而可能为虚报账务提供机会。
(二)中心学校无经费保障
中心学校是管理全乡镇中小学校的一个机构,即原乡镇教委,在当前的机构设置中并没有单独设置中心小学这一机构,但其却在真实管理机构中存在。随着“校财局管”的推行及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确立,财政部门下拨的学校经费一般直接到各完小进行报账核算。中心学校得不到经费支持,运转困难。因此,中心学校为了运转正常,边利用各学校分担其支出,因此使得各学校的实际支出远远大于预算支出,不利于学校财务的正常运转。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一)重视培养高水平的教育会计队伍
一要重视建设核算中心的会计队伍,开展专业的管理和会计人员的培训讲座及相关课程,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目标加强会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二要重视建设会计报账队伍,要提高预算单位法人和报账人员的会计业务意识,相关人员要明确预算单位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会计主体、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都和预算单位相关。对于报账人员,应该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如财务、会计制度、财经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报账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还必须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资质,必须具备会计证和电算化证书,并且要确保会计人员统一参加财政部门一年一度的会计继续教育。
(二)强化教育经费支出管理
农村中小学在实施“校财局管”模式时,应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范经费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在这套管理办法中应该对支出范围与标准进一步细化,要切实将实物消耗结算工作力度加强,以促使其预算时效的提升。为了确保教育经费支出管理效果,学校应该明确建立现金账、银行账、物品采购登记台账等,还要对物品的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等有明确规定。在學期末进行账账、账证核对,严格按照明细表进行核对,确保账账、账物一致。
(三)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完善和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是指在危房改造、布局调整、校舍维修改造时的资产管理。首先要按照相应的固定资产设立专门账簿清晰的反映校产的存量和增减,要对减量特别注意。为了不出现虚报现象,确保固定资产投入有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校舍的监控,要求校方定时报告固定资产状况,并由相关部门抽查。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拨教育部下发的资金,确保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四)要进一步提高学校资金使用的自主权
当前影响农村中小学资金使用自主权的重要因素是多环节审批和部门干预,同时使得资金周转步伐减慢。学校在使用和申请相关资金和报销时,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使得学校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大大降低,增加了农村中小学资金支出难度,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尽可能的削减审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门槛。
四、结语
农村中小学推行“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其资金管理水平,并增加了和教育部门的资金联系,提高了教育部门财政资金下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行“校财局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冉晓芳.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7,02:36-39.
[2]徐进.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2014,01:79.
[3]柳聪明,朱琳.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财务管理探析[J].齐鲁珠坛,2009,02:40-41.
(作者单位:曲靖市麒麟区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