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罗斯毫无疑问是当代投资领域的争议性人物。人们总把索罗斯称为金融大鳄,但索罗斯的梦想却是金融哲学家。他所推崇的两个最重要的哲学原则便是著名的“易错性”(fallibility)和“反身性”(reflexivity)。在索罗斯看来,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人的认识天生就不完美,获取的知识并不足以指引其行动,这便是“易错性”。
索罗斯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我有认错的勇气。当我一觉得犯错,马上改正,这对我的事业十分有帮助。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
任何人都会犯错,而且是经常犯错,在生活中如此,在投资中亦是如此。将索罗斯的“易错性”理论推而广之,我们不仅要经常有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通俗地说,也就是知错能改。
知“错”
首先在于认知上的局限性。投资市场本身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它又同时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影响,有时候投资者本身的行为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尽管金融投资家们无数次试图使用模型、理论来推演市场的发展,但是“为了能把接触到的信息减少到能够处理的程度,不得不需要借助各种技巧,这些技巧扭曲了所要处理的信息,甚至会把现实变得更为复杂,认识的难度也加大了”。因此,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便是再经典的定价理论、再有力的指标,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参考值”的角色,它们无法与最终的事实完全契合。
推及到投资者个人,局限性就更为普遍。知识上的局限性,与专业人士相比较,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知识更贫乏,难以准确地对市场走势加以判断。经验尽管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但是难以否认的是,很多错误往往正是基于过往的经验而产生的,毕竟投资市场并没有真正的规律可循。更难以左右的是投资心理的影响,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仓位决定观点”。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自己希望获得的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因此,“易错性”理论的第一要义便在于,勇敢承认了错误发生的“常态性”,错是一种常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都会犯错,而且会经常犯错,普通投资者是这样,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投资大师、大鳄都是如此。
认“错”
尽管错误的发生具有“常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并不那么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
在大多数散户身上,似乎总是发生着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卖出的永远是正在赚钱的优质股,持有的却总是在亏损的股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通常得到的答案是:卖出赚钱的股票,多赚少赚都是盈利;可是卖出亏损的股票,就等于确认了亏损,我们将不得不去与错误面对面。因此,很多人宁可用赚钱的股票来贴补亏损的股票。可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其实质就是:我们轻易割舍了正确的投资,却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错误的投资上。最终得到的结果便是“一错再错”:我们持有的错误股票越来越多,在第一个错误中越走越深;同时,我们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卖出的股票很有可能继续保持良好的走势,但它们已经与我们无关了。
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飞速增长,其增长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想象。在这个一路上行的市场上,既造就了一批靠房地产投资获利的富翁,也让不少“观望”和寄望于房价下跌的买房人一再错失机会。在经历近10年的上涨后,房价与收入之比大幅攀升,买房从一个“够一够可以实现的目标”变成了经济上巨大的负担。
职场经历亦是如此。很多步入职场的人士在遇到职场瓶颈或发现自己“入错行”时往往会犹疑不定,尤其在一个行业内的从业年限越长,越是不敢轻易认错转行。因为转行意味着放弃此前的积累,一切都要重头开始。然而有时,死守职场“垃圾股”带来的结果却是“越套越深”。
改“错”
“认错的好处,是可以刺激并增进批判力,让你进一步重新检视决定,然后修正错误。我以承认错误为荣,甚至我骄傲的根源来自于认错。”索罗斯这样说。
在投资市场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然而在投资市场上,“对”与“错”的检验标准直白地体现在“赚”与“亏”上。如果说认错体现在判断力上,那么改错所体现的则是行动力。
改错的第一要义是善于审视,没有一项投资能够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不断地审视、发现和修正。很多人在投资的过程中往往过度依赖于过往的经验,过去的某一种成功的模式给自己带来过良好的体验或回报,便希望在投资中“模式化”。事实上,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历史无法代表未来,即使最傻瓜、最便捷的投资方式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正、调整。尽管没有绝对的“正确”存在,但修正和调整能够让我们与“正确”更加贴近。
其次,为自己建立一些投资中的纪律,例如止损。由于投资决定的失误难以避免,但如果不及时纠正错误,就会让自己遭遇致命的危险。特别是在证券市场这样波动较大的市场中,这一点就更加显得不可或缺了。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改正了错误,也须认识到改错是个不断累进的过程。不断犯错,不断承认,不断修正,投资之路上错误是绊脚石,却也是成功之源。
索罗斯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我有认错的勇气。当我一觉得犯错,马上改正,这对我的事业十分有帮助。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
任何人都会犯错,而且是经常犯错,在生活中如此,在投资中亦是如此。将索罗斯的“易错性”理论推而广之,我们不仅要经常有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通俗地说,也就是知错能改。
知“错”
首先在于认知上的局限性。投资市场本身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它又同时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影响,有时候投资者本身的行为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尽管金融投资家们无数次试图使用模型、理论来推演市场的发展,但是“为了能把接触到的信息减少到能够处理的程度,不得不需要借助各种技巧,这些技巧扭曲了所要处理的信息,甚至会把现实变得更为复杂,认识的难度也加大了”。因此,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便是再经典的定价理论、再有力的指标,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参考值”的角色,它们无法与最终的事实完全契合。
推及到投资者个人,局限性就更为普遍。知识上的局限性,与专业人士相比较,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知识更贫乏,难以准确地对市场走势加以判断。经验尽管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但是难以否认的是,很多错误往往正是基于过往的经验而产生的,毕竟投资市场并没有真正的规律可循。更难以左右的是投资心理的影响,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仓位决定观点”。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自己希望获得的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因此,“易错性”理论的第一要义便在于,勇敢承认了错误发生的“常态性”,错是一种常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都会犯错,而且会经常犯错,普通投资者是这样,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投资大师、大鳄都是如此。
认“错”
尽管错误的发生具有“常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并不那么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
在大多数散户身上,似乎总是发生着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卖出的永远是正在赚钱的优质股,持有的却总是在亏损的股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通常得到的答案是:卖出赚钱的股票,多赚少赚都是盈利;可是卖出亏损的股票,就等于确认了亏损,我们将不得不去与错误面对面。因此,很多人宁可用赚钱的股票来贴补亏损的股票。可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其实质就是:我们轻易割舍了正确的投资,却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错误的投资上。最终得到的结果便是“一错再错”:我们持有的错误股票越来越多,在第一个错误中越走越深;同时,我们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卖出的股票很有可能继续保持良好的走势,但它们已经与我们无关了。
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飞速增长,其增长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想象。在这个一路上行的市场上,既造就了一批靠房地产投资获利的富翁,也让不少“观望”和寄望于房价下跌的买房人一再错失机会。在经历近10年的上涨后,房价与收入之比大幅攀升,买房从一个“够一够可以实现的目标”变成了经济上巨大的负担。
职场经历亦是如此。很多步入职场的人士在遇到职场瓶颈或发现自己“入错行”时往往会犹疑不定,尤其在一个行业内的从业年限越长,越是不敢轻易认错转行。因为转行意味着放弃此前的积累,一切都要重头开始。然而有时,死守职场“垃圾股”带来的结果却是“越套越深”。
改“错”
“认错的好处,是可以刺激并增进批判力,让你进一步重新检视决定,然后修正错误。我以承认错误为荣,甚至我骄傲的根源来自于认错。”索罗斯这样说。
在投资市场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然而在投资市场上,“对”与“错”的检验标准直白地体现在“赚”与“亏”上。如果说认错体现在判断力上,那么改错所体现的则是行动力。
改错的第一要义是善于审视,没有一项投资能够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不断地审视、发现和修正。很多人在投资的过程中往往过度依赖于过往的经验,过去的某一种成功的模式给自己带来过良好的体验或回报,便希望在投资中“模式化”。事实上,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历史无法代表未来,即使最傻瓜、最便捷的投资方式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正、调整。尽管没有绝对的“正确”存在,但修正和调整能够让我们与“正确”更加贴近。
其次,为自己建立一些投资中的纪律,例如止损。由于投资决定的失误难以避免,但如果不及时纠正错误,就会让自己遭遇致命的危险。特别是在证券市场这样波动较大的市场中,这一点就更加显得不可或缺了。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改正了错误,也须认识到改错是个不断累进的过程。不断犯错,不断承认,不断修正,投资之路上错误是绊脚石,却也是成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