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夜跑已经风靡全国,成为了一种流行于城市居民间的新型晚间活动。中小城市夜跑人群基数众多,人民夜跑热情高涨,但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却是由空间压缩、行为不规范等引起的安全隐患。为此,本研究以夜跑运动现状为出发点,以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为落脚点,旨在通过对桐乡市夜跑人群的调查来反映现实问题,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对策,为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夜跑;安全;策略
1.城市夜跑运动的意义
1.1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打破了长久以往贫困的枷锁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渐从吃饱穿暖转移到幸福生活、健康生活上来。此外,疾病的增多也使得人民群众对健身运动更加重视。同时,夜跑相比于其他健身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促进功能更具优势。跑步更加简单,不需要经过漫长的训练,其效果也更为显著。
1.2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以工作作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每个阶层均存在着不同的压力,日常工作需要更高的效率来完成,这都是大城市上班族高节奏工作下的产物。由此也引发了许多职业病,如脊椎病、心肺功能减弱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这类人群不得不重视自身的健康,促使他们走出办公室,通过运动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1.3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夜跑在其价值定义上逐渐成为了城市人对自我的一种突破,它不再具备单一的即锻炼这一元素,更成为城市年轻人标榜自己生活态度的标签。更有甚者将其视为迈向理想生活的必备品,是彰显自我奋斗的一种外在形式。对于这些都市上班族而言,夜跑不仅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下班时间来进行锻炼,同时也能够在夜跑中放松心情,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1.4扩大人际交往圈子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夜跑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通过微信、虎扑以及各种论坛APP,夜跑成员组织化,人们通过网络组成了一个个夜跑团体。这对夜跑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让夜跑变得能够分享,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另一方面,夜跑组织的出现,让一些城市人在逼仄的生存环境中得到了喘息,通过夜跑组织找寻群体认同,满足其内心的多元诉求。
2.城市夜跑运动存在的安全隐患
2.1科学锻炼意识缺乏
据调查显示,在夜跑过程中受到外伤的最多,受到外伤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由于跑的太急或者没注意脚下的路而摔倒导致的擦伤、扭伤,强度太大导致的肌肉拉伤、损伤。然而在夜跑人的主观思想中,这些小伤不足为提,不会造成更大的后果,导致思想行为上的松懈,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从而在日后的此类事故频频发生,更有甚者酿成大错。
2.2人身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夜跑人群的人身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夜跑路线的选择比较偏僻、昏暗,并且缺少组织性常常单独夜跑,给不法分子们打造了可乘之机。另外,忽视交通安全也是夜跑人群安全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在夜跑过程中有横穿马路、无视交通信号灯、占用机动车道等不文明行为,这些现象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由于车辆避让不及而导致的惨痛案件。
2.3城市运动空间有限
即便目前许多大城市以及开始重视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然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依旧不足,建设速度赶不上人们对健身场地日益增长的需求。接踵而来的问题便是夜跑人群大面积自由开拓夜跑路线。这些不规范的夜跑路线是安全隐患的滋生点,这些路段往往灯光不足,也缺乏管理,为一些不法分子犯罪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2.4城市公共服务缺失
夜跑运动的参与人数不定、活动时间较晚、活动范围广的情况,给社会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挑战。当前,政府服务部门还未对夜跑运动引起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夜跑公共服务的缺失。
3.促进城市夜跑运动发展的对策
3.1重视夜跑的安全问题
要改变目前夜跑开展中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夜跑的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到夜跑的初衷。如今大多数夜跑人忘记了初衷停留在如何更加方便或如何滿足当下的利益这一层面上,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引发安全隐患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能看到长远利益,从重视夜跑的安全问题开始,逐渐改善整个社会现在的这种在夜跑安全问题重视方面的不良风气,安全隐患就会大幅度减少。
3.2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城市夜跑空间
在城市规划时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市民的实际健身需求,在城市的各个地点就人口及需求建立相应的公共空间,并力求做到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且富有人性化。例如建造地下、“空中”等体育活动场地,对城市的活动空间进行结构性调整。这让各活动群体之间不互相干扰,各活动群体与社会单位不产生冲突。最后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健身空间结构。在城市规划之后就要对夜跑道路的设计进行优化,从改善路面材质、优化照明路灯、设置相应指示牌、美化周围环境等方面着手,打造舒适安全的夜跑环境。
3.3完善夜跑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应对此类事件上,首先要做的便是有据可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这需要出台、补充、健全一系列与夜跑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与夜跑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界定夜跑群体的活动责任与权力,规范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的法律同样也是保障夜跑人群权益的重要措施,目前还没有专门应对各社会群体纠纷的法律条款,这致使许多夜跑人在此事件的应对上处于劣势,陷入被迫认错的尴尬境地。因此出台针对此类事件的法律条款,明确责任,为有关部门在处理夜跑权力越轨事件上做到公平公正。
3.4政府加强监督、调控工作
公共服务贯彻在整个夜跑过程中,这是由于日益增长且多样的公共诉求造成的。日常生活中各个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都在各司其职,但政府往往有能力在购买社会力量时加入监督的条款,这并不是“狗打耗子多管闲事”,各部门只需在日常经营中多加注意提醒,带来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近几年,出现许多运动软件,他们都有统一的功能那就是可以记录跑步的距离、速度及路线,如果有关部门能对路线进行整合处理,分析夜跑人流量,也能在出现失踪案件后找到事发地点,并推送相关信息,夜跑人也能在发生事故时一键报警,这无疑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监管。
3.5各方协同宣传、引导
政府应联合各类职能部门、组织、媒体及教育机构对夜跑的安全知识展开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大量开展倡导文明、健康夜跑会议,引导好人民群众对安全夜跑的认识并培训相关的急救技能。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新闻,推送消息传递给人们一种安全科学的夜跑模式。
4.小结
城市夜跑运动作为一项极具城市风格的全民运动形式,符合全民健身的需求,释放了城市人群对健身的渴望,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拓展了人际交往圈,有助于人类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保障夜跑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是推动夜跑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夜跑运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需要夜跑人群自身引起重视,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城市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夜跑人群及市民的意见对夜跑道路进行修整及完善;政府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对夜跑进行监督与调控;社会各界需要协同宣传夜跑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吴迪,刘志民.城市夜跑快速兴起的社会动因及推动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03:30-33
[2]王易.夜跑族当心跑丢健康[J].江苏卫生保健,2015,19:49.
[3]吴健.大学生夜跑运动的优劣性讨论[J].体育师友,2018,41(06):54-56.
[4]张博.“夜跑”好处多锻炼需注意[J].家庭医学,2014,12:33.
作者简介:陈斌(1991.9-),男,汉族,浙江嘉兴,硕士,二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
【关键词】夜跑;安全;策略
1.城市夜跑运动的意义
1.1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打破了长久以往贫困的枷锁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渐从吃饱穿暖转移到幸福生活、健康生活上来。此外,疾病的增多也使得人民群众对健身运动更加重视。同时,夜跑相比于其他健身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促进功能更具优势。跑步更加简单,不需要经过漫长的训练,其效果也更为显著。
1.2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以工作作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每个阶层均存在着不同的压力,日常工作需要更高的效率来完成,这都是大城市上班族高节奏工作下的产物。由此也引发了许多职业病,如脊椎病、心肺功能减弱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这类人群不得不重视自身的健康,促使他们走出办公室,通过运动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1.3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夜跑在其价值定义上逐渐成为了城市人对自我的一种突破,它不再具备单一的即锻炼这一元素,更成为城市年轻人标榜自己生活态度的标签。更有甚者将其视为迈向理想生活的必备品,是彰显自我奋斗的一种外在形式。对于这些都市上班族而言,夜跑不仅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下班时间来进行锻炼,同时也能够在夜跑中放松心情,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1.4扩大人际交往圈子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夜跑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通过微信、虎扑以及各种论坛APP,夜跑成员组织化,人们通过网络组成了一个个夜跑团体。这对夜跑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让夜跑变得能够分享,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另一方面,夜跑组织的出现,让一些城市人在逼仄的生存环境中得到了喘息,通过夜跑组织找寻群体认同,满足其内心的多元诉求。
2.城市夜跑运动存在的安全隐患
2.1科学锻炼意识缺乏
据调查显示,在夜跑过程中受到外伤的最多,受到外伤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由于跑的太急或者没注意脚下的路而摔倒导致的擦伤、扭伤,强度太大导致的肌肉拉伤、损伤。然而在夜跑人的主观思想中,这些小伤不足为提,不会造成更大的后果,导致思想行为上的松懈,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从而在日后的此类事故频频发生,更有甚者酿成大错。
2.2人身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夜跑人群的人身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夜跑路线的选择比较偏僻、昏暗,并且缺少组织性常常单独夜跑,给不法分子们打造了可乘之机。另外,忽视交通安全也是夜跑人群安全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在夜跑过程中有横穿马路、无视交通信号灯、占用机动车道等不文明行为,这些现象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由于车辆避让不及而导致的惨痛案件。
2.3城市运动空间有限
即便目前许多大城市以及开始重视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然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依旧不足,建设速度赶不上人们对健身场地日益增长的需求。接踵而来的问题便是夜跑人群大面积自由开拓夜跑路线。这些不规范的夜跑路线是安全隐患的滋生点,这些路段往往灯光不足,也缺乏管理,为一些不法分子犯罪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2.4城市公共服务缺失
夜跑运动的参与人数不定、活动时间较晚、活动范围广的情况,给社会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挑战。当前,政府服务部门还未对夜跑运动引起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夜跑公共服务的缺失。
3.促进城市夜跑运动发展的对策
3.1重视夜跑的安全问题
要改变目前夜跑开展中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夜跑的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到夜跑的初衷。如今大多数夜跑人忘记了初衷停留在如何更加方便或如何滿足当下的利益这一层面上,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引发安全隐患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能看到长远利益,从重视夜跑的安全问题开始,逐渐改善整个社会现在的这种在夜跑安全问题重视方面的不良风气,安全隐患就会大幅度减少。
3.2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城市夜跑空间
在城市规划时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市民的实际健身需求,在城市的各个地点就人口及需求建立相应的公共空间,并力求做到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且富有人性化。例如建造地下、“空中”等体育活动场地,对城市的活动空间进行结构性调整。这让各活动群体之间不互相干扰,各活动群体与社会单位不产生冲突。最后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健身空间结构。在城市规划之后就要对夜跑道路的设计进行优化,从改善路面材质、优化照明路灯、设置相应指示牌、美化周围环境等方面着手,打造舒适安全的夜跑环境。
3.3完善夜跑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应对此类事件上,首先要做的便是有据可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这需要出台、补充、健全一系列与夜跑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与夜跑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界定夜跑群体的活动责任与权力,规范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的法律同样也是保障夜跑人群权益的重要措施,目前还没有专门应对各社会群体纠纷的法律条款,这致使许多夜跑人在此事件的应对上处于劣势,陷入被迫认错的尴尬境地。因此出台针对此类事件的法律条款,明确责任,为有关部门在处理夜跑权力越轨事件上做到公平公正。
3.4政府加强监督、调控工作
公共服务贯彻在整个夜跑过程中,这是由于日益增长且多样的公共诉求造成的。日常生活中各个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都在各司其职,但政府往往有能力在购买社会力量时加入监督的条款,这并不是“狗打耗子多管闲事”,各部门只需在日常经营中多加注意提醒,带来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近几年,出现许多运动软件,他们都有统一的功能那就是可以记录跑步的距离、速度及路线,如果有关部门能对路线进行整合处理,分析夜跑人流量,也能在出现失踪案件后找到事发地点,并推送相关信息,夜跑人也能在发生事故时一键报警,这无疑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监管。
3.5各方协同宣传、引导
政府应联合各类职能部门、组织、媒体及教育机构对夜跑的安全知识展开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大量开展倡导文明、健康夜跑会议,引导好人民群众对安全夜跑的认识并培训相关的急救技能。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新闻,推送消息传递给人们一种安全科学的夜跑模式。
4.小结
城市夜跑运动作为一项极具城市风格的全民运动形式,符合全民健身的需求,释放了城市人群对健身的渴望,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拓展了人际交往圈,有助于人类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保障夜跑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是推动夜跑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夜跑运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需要夜跑人群自身引起重视,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城市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夜跑人群及市民的意见对夜跑道路进行修整及完善;政府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对夜跑进行监督与调控;社会各界需要协同宣传夜跑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吴迪,刘志民.城市夜跑快速兴起的社会动因及推动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03:30-33
[2]王易.夜跑族当心跑丢健康[J].江苏卫生保健,2015,19:49.
[3]吴健.大学生夜跑运动的优劣性讨论[J].体育师友,2018,41(06):54-56.
[4]张博.“夜跑”好处多锻炼需注意[J].家庭医学,2014,12:33.
作者简介:陈斌(1991.9-),男,汉族,浙江嘉兴,硕士,二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