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交际意识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中英语要在适用上下功夫。强调职业中学的适用性并不是要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而是客观实际的需要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交际意识,以满足未来上岗顶班的需要。
   关键词:交际 文化 语言
  
   对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无关紧要的、特别难对付的学科。但英语作为职业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要想立稳脚跟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研课题,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职中英语要在适用上下功夫。强调职业中学的适用性并不是要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而是客观实际的需要、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交际意识,以满足未来上岗顶班的需要。
  文化交际涉及面非常广,以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多的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尤为重要。
  
  一、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文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2.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3.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4.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5.社会文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孩子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同一个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西方人的理解与中国人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昵的称呼,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中国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可是英美国家对此却不习惯。
  禁忌语和体态语言也是交际文化范畴。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 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眼里却是“二”。就是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中闹过不少笑话。
  通过对交际中错误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二、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lo/Hi/Sorry/Pardon/Thank 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自己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那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交际,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时刻不忘初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外语交际的能力这个根本目标。
  2.教师要理智的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介绍一种文化内容时,要持中立态度,不要轻易地说别人的如何不好,我们的如何好。反之亦然。
  3.要充分利用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这套教材将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交织在一起,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交际文化差异的教学。
  4.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美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有限的三年学习时间,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传授知识,要花足够的精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进修必要的专业英语知识的热情,帮助学生在校内掌握文化知识,以便到校外独立吸收知识的营养,自我开发潜能,随时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跟上飞速发展的形式,受用终身。
其他文献
[摘要]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赋予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全新的概念。但是,在传统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模式中,由于教师对英语服务于“职业教育”的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忽略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思想,难以突破原有的应试教学。为此,本文拟从就业导向为核心,谈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就业;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1.问题的提出
期刊
摘要: 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设论述了情感变化对语言吸收的作用。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可理解为对语言输入的吸收和输出,在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因素中,情感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降低情感过滤,对教师和学生,对语言输入和语言的吸收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篇文章就英语教师的课堂行為对学生所造成的情感变化以及最终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对英语工作者和学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已多年,初中英语教学不再是起始教育。面对第一批初中新生,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归纳中小学衔接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衔接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方法。如了解教材、教法的异同,归纳选编课堂用语,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实施分层教学等。  关键词:英语衔接教材 教法 分层教学    2005年9月笔者执教初一英语,这是小学教学英语以来的第
期刊
《新目标英语》在要求教师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Go For I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把这作为基本理念,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但由于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缺乏全面而深
期刊
摘要:肯尼思.J.杰根指出,在教育问题中,最关键的概念就是“知识”。显然。不同的知识概念会导致对教育过程的不同理解。建构主义者对“知识”概念的全新理解对于建构主义全新教学观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关于知识的建构性、发展性、适应性、社会性和非结构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同传统的客观主义教学观的区别,引出了建构主义“知识”概念指导下的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
期刊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中学英语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学习策略。表面上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甚为热烈,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构成了英语“学习共同体”。其实不然,有些英语教师只是迎合新课标,搞搞花架子,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假象,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以下对合作学习中的这种现象作一剖析。  一、合作学习小组
期刊
从事英语教学十几年来,每天早晨踩着悠扬的音乐,迈入沐浴在晨光中的菁菁校园,在感受着学生清朗入耳的读书声的同时,时常也会捕捉到一些不协调的“音符”:有的学生读书只张口不出声,读书有气无力,犹如蚊子叫;有的心不在焉,漫无目的,一旦发现老师在看他,马上高声读几句应付了事;也有的用手撑着头,看似在读书实则在打瞌睡…………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改革如火如荼,新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晨读虽不属正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位老师执教的高三英语的一堂阅读课《Guinness》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究了任务型课堂教学在高三英语课堂的运用,尤其对如何体现任务型课堂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任务设计的真实性进行了探究,强化了英语教学面向生活实际的教学理念,以期给高三英语教学开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三英语 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国家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需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
期刊
【内容摘要】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讨论中餐菜单的英译问题,以期对改善、提高中餐菜单的英译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餐菜单英译;翻译原则与技巧 
期刊
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日积月累是学习成功的要素之一,初中英语词汇的积聚更是如此。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了词汇人们就无法正确表达思想。对英语学习者而言,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无法有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毕业学生词汇的学习和掌握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