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镀锌过程中锌粉运动的模拟分析

来源 :电镀与涂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机械镀锌过程,研究了冲击介质以不同速率冲击时锌粉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机械镀锌过程中,锌粉先被纵向压缩,最后通过在纵、横方向进行重排和压缩变形得到镀锌层.上层锌粉主要发生变形和重排,中、下层锌粉以重排为主.当冲击速率为1.0 m/s时,所得机械镀锌层光滑平整,附着力为0级.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
结晶器铜板作为连铸设备的关键备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热裂纹、磨损、腐蚀等问题,因此结晶器铜板需通过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性能.本文结合其主要失效形式总结论述了连铸结晶器铜板近几年的电镀技术生产实践,主要包括电镀前处理技术、电镀非均一性镍硼合金和电镀镍基陶瓷复合镀技术生产实践.电解刻蚀前处理技术能有效提高铜板表面粗糙度并进一步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镍硼合金生产实践表明通过控制合适的工艺能够制造出硬度梯度较大的镀层,复合镀生产实践表明能够在铜板表面制造出镍基复合镀层,但陶瓷颗粒的加入对电镀
采用由10 g/L NiCl2·6H2O、30 g/L NH4Cl和310~390 g/L Ni(NH2SO3)2·4H2O(氨基磺酸镍)组成的镀液(pH=3.8),在温度35°C和电流密度3 A/dm2的条件下电镀30 min,获得镍电极.研究了镀液中氨基磺酸镍质量浓度对镍镀层表面形貌和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氨基磺酸镍质量浓度为350 g/L时,镍镀层结晶最细致,析氢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佳.
针对因镀层质量而引起的电接触转换失效现象,分析了电接触材料上镀层存在的缺陷对电接触转换可靠性的影响.通过调整镀层结构以及采取适当的后处理措施,此类失效故障明显降低.
分别以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和紫铜为基体,采用丁二酸钠?乙酸钠复合配位体系化学镀镍.通过正交试验对化学镀镍液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配方为:NiSO4·6H2O 20 g/L,NaH2PO2·H2O 10 g/L,CH3COONa 9 g/L,丁二酸钠5 g/L,乳酸6 g/L,苹果酸4 g/L.采用该镀液在温度70°C、pH=5的条件下对FPCB化学镀镍70 min,所得镍镀层呈非晶态结构,厚度约为3μm,磷质量分数为7.263%,耐蚀性较优.
金属波导内腔空间小,电镀时存在严重的浓差极化现象,导致镀层厚度分布不均.在电镀金时通过增加导流装置来加快波导内腔镀液的流动和更新,获得的电镀金层厚度在1μm以上,并且分布均匀.
通过酸性盐雾试验研究了经苹果酸?硫酸体系阳极氧化处理的7050-T7451铝合金在模拟舰载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测量和疲劳性能测试分析了经酸性盐雾腐蚀不同时间后阳极氧化膜结构和基体疲劳寿命的变化.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对铝合金基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保护铝合金基体在酸性盐雾试验的4个周期(192 h)内免受腐蚀.随着酸性盐雾试验时间的延长,阳极氧化7050-T7451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逐渐衰减,其演化规律与腐蚀行为的变化基本吻合.
添加剂是芯片电镀铜过程中实现无空隙填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镀液成分复杂,各类添加剂如加速剂、抑制剂以及整平剂在电镀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揭示芯片电镀铜添加剂的反应机理,本论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工作,对电镀铜添加剂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氮化铝陶瓷基板在化学镀镍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局部区域起泡、腔体部位发黑的现象.通过故障复现试验,发现原因有二:(1)化学镀前基材钨金属化层在四周边存在亮斑色差,亮斑区域属于二次相聚集,与中间正常区域相比,钨层连续性较差,导致镀层与基材咬合力不足而起泡;(2)在烘干过程中,由于产品倒扣,腔体内部兜水,大量高温下形成的水蒸气在腔体处无法排出,氮化铝与热的水蒸气长时间接触而发生水解反应,导致腔体周围表面变黑.通过对镀前来料的筛选,并在烘干时切水和腔体朝上放置,该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解决干式高频变压器存在的绝缘劣化和散热性能较差的缺陷,拟采用SF6气体作为高频变压器的绝缘材料与冷却媒介,而沿面放电通常是导致变压器绕组匝间绝缘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搭建气-固沿面放电实验平台,选取聚酯薄膜及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高频方波下SF6气体中绝缘薄膜的沿面放电特性,分析电压频率以及气体压强对闪络电压的影响.基于二次电子发射崩模型分析SF6气体中与空气中高频闪络规律的差异,基于沿面闪络实验数据拟合出SF6气体中闪络电压的工程计算公式,对SF6填充高频变压器的绝缘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采用过硫酸铵?柠檬酸钠体系化学退镀坡莫合金纤维表面的铜层.研究了退镀液中不同组分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退镀速率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过硫酸铵75~100 g/L,柠檬酸钠40~50 g/L,氯化钠30~40 g/L,温度30~35°C.在该条件下坡莫合金表面铜层完全退除,且对基体基本无腐蚀作用,退镀后的纤维丝自然分散、柔性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