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自传 一代人的缩影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真地拜读过高级记者、曾任河南日报驻安阳市记者站站长李根林老师的新闻专著,细细品味过他的回忆录,但近日当看到他即将出版的画传《一路走来》的电子稿时,我再次被深深地触动了。
  《一路走来》这部画传,收录了作者从童年至今的350多幅图片,名为“足迹”,使其66个春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足迹”之外,还有“静思”“观感”两部分;“观感”中的文章实为书评,而“静思”中的12篇则全部是作者退休以后的所感所思,让我们能够更深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这是一部立体的自传,无论从篇幅还是分量上看,图片都是这部画传的重头戏,因为它更形象、更真实、更直观地反映了作者从童年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一张照片的作用,有时胜过千言万语,从那一幅幅图片里,我看到了作者天真稚气的童年、青春昂扬的青年、成熟稳健的中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与大学同窗的合影,还是与新婚妻子的结婚照,胸前都戴着毛主席像章,手里都捧着一本“红宝书”,时代的印记清晰可见。一个农家子弟,考上了兰州大学经济系,在乡亲们眼里,那就等于鲤鱼跳进了龙门。大学毕业后先到部队农场锻炼,在那里学会了做饭、种菜、喂猪,学会了自理、自立。这是艰苦的锻炼,又是丰厚的收获。
  一年半后,他被分配到新疆自治区广播电台,学经济的转行新闻,服从分配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抉择。天山南北留下了作者采访的足迹,有一张作者骑马在采访途中的照片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他和老乡们顶着迷漫的风沙前行,怀里还抱着一个牧民的小孩……而另一张他深入部队穿着军装牵着马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作者的青春与自豪。
  远离故土,父母妻儿是他永远的思念和牵挂,边疆工作8年,终于可以调回家乡了。但人就像一棵树,已经在那块土地上扎下了根须,一旦连根拔起,会牵扯得浑身都疼。与单位的领导、同事一一话别、合影,13年的青春岁月啊,真的让人难舍难分。从火车的车厢里伸出头来,泪水再一次湿了眼眶。感谢有人发明了摄影这门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凝固的历史瞬间。
  终于能和慈爱的老母亲、美丽温柔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子女团聚了——照片再一次让我们与作者一起体味到这种温暖与幸福。
  在河南省会郑州,他又一次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广播电台记者变成报社记者。全省抗洪救灾等重大事件,每一次他都深入采访。6年之后,他又放弃优越的省会生活,主动要求下基层,回到安阳当驻站记者。
  从此,安阳这块土地的脉搏在他的心头跳动,安阳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成了他关注的对象。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留下了他的身影,安阳市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细小然而典型的事件,从他的笔尖流出,登上《河南日报》的版面和头条。高高的太行山上留下他拄着拐杖采访的身影;安钢的高炉旁有他戴着安全帽采访的面容;滑县的塑料大棚里有他问询的话语;内黄的失学儿童拉住了他伸来的援助之手。殷墟申遗报道,采访许东仓,走进渔阳村,每一个典型事件里,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甚至在豫南洪涝灾区,也留下了他的身影,“豫北记者支援豫南,河南日报的作风好!”时任省委书记的侯宗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画传的作者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失去灯火之后不必慌乱,你还可以看见满天的繁星。”正是有了这种心态,退休后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失落,在职场谢幕之后的不长时间,便顺势进入了晚霞人生的另一场大戏。除了公益、社交、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外,更是充分发挥专业之长,继续服务社会。
  他带头发起成立了安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使退下来的老同志又添了一个“新家”。获悉已创刊10年的内刊号《夕阳红》报有可能停办时,抓住机遇,与其他领导一起奔走协调,终获主管单位的同意,从2012年1月开始由“老记协”正式主办《夕阳红》,从而使协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敏锐、执着和果断,一时在新闻圈内传为美谈。
  “足迹”的最后部分“缤纷夕阳”,即是他这6年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与亲爱的哥哥姐姐们相聚,帮二哥出版了《亲历抗美援朝》的回忆录,与乡亲父老、老同学、老朋友欢聚一堂,与安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同行们登上太行极顶,与老伴去陕西、走宁夏、上内蒙古、游海南……有他与朋友们在公园和小区内跑步、打拳、下棋、聊天的笑容,更有他与家人相聚、含饴弄孙的美景。
  每周在夕阳红报社的编前会上,他谈报纸改版的计划,憧憬《夕阳红》的发展前景……我从来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一个人的眼神,那里有自信、有睿智,更有理性的辉光闪烁。他脸上洋溢的永远是笑容,这时候的他,哪像是66岁的老人?
  这是一部大写的人生自传,又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画卷,从一幅幅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的图片里,我仿佛看到了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奋斗史、心灵史,也看到了我们新中国60多年的成长史、发展史。
  是啊,一个人,努力过了,奋斗过了,他才无悔,他才自豪,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才能对现在的生活甘之如饴,他才能毫无愧色地写出一本大写的传记。
  (作者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大型年播栏目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电视栏目类型,已经成为国家话语表达、民族文化传播的主流平台。本文通过探析央视著名栏目《感动中国》基于不同类别的具体节目而构建的多重媒介镜像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多维舆论导向,总结了大型年播栏目打造中华文化典型、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基本传播规律。  【关键词】大型年播栏目;感动中国;媒介镜像;舆论导向  本文探讨的大型年播栏目,指的是一种类型化、栏目化、年度化的大型电视节目
期刊
【摘要】分析当下舆论监督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及必须改变的理由。主张从清理违背宪法的陈旧规制入手,构建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强调构建舆论监督法律体系要在更新新闻理念上下功夫,重点有三:一要牢固地树立当好哨兵的观念;二要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给予一定的约制;三要实行公众、传媒、公权三者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舆论监督;依法治国;理念更新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期刊
中央台和各卫视台近年来不断加快的栏目优化和创新,将地方电视台本已很小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在机制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地方电视台保持正常运营都举步维艰,更谈不上发展与壮大。如何改变被动局面,走出一条多重压力下的生存之道,一直是地方台和业内人士思考的现实难题。事实上,解决这个难题的共识并非没有,近年来就提出过许多解决办法,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解放思想、转换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在内部形成创新创优
期刊
【摘要】2013年3月22日至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亚非四国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对于习主席的首访,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新华社利用官方微博平台对其所进行的网络“直播”式报道,更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时政类新闻报道的新突破,做“活”了时政新闻内容,打造出了新闻报道“第一现场”。本文对新华社官方微博对此次“习主席首访”的报道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所呈现的报道新特点,探究其给当前时政类新闻报道
期刊
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相传苏格拉底一直将其奉为人生箴言,并依此为希腊哲学注入了新的生机。而这句话也成为继苏格拉底之后,一直贯穿西方哲学发展的主题: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你自己”的历史。  这本是一个古老且遥远的话题,却不知为何在我做完对赵月枝教授的访谈之后盘旋不去。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对话中,这位身份多元的华裔传播学者展现了惊人的逻辑思辨能力以及鲜明的话语主
期刊
【摘要】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把红十字会推到了慈善丑闻的风口浪尖;2013年4月芦山地震,红会再一次失掉了公众的信任。面对公众质疑,如何利用危机重塑公信力,是红会当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而在众多解决途径中,网络舆情利用其在公共领域中的监督作用,为红会提供了一条合理化的道路。  【关键词】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网络舆情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灾难发生的第
期刊
【摘要】号外是报社报道突发新闻或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的新闻纸。历史上,报纸号外是报纸记录、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最快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的时效性已经远不及微博等新媒体,报纸号外的形态也随着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报纸号外作为重大突发事件记录者、见证者的作用并没有改变。本文以“四川雅安4·20地震”后发行的报纸号外为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形态的嬗变以及它在
期刊
【摘要】微博客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以及舆论聚集地,也给政府危机应对带来了挑战。2011年“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发生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舆情压力直逼“7·23”动车追尾事故。不过此次事故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迅速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事件初步调查情况;此外地铁管理部门首次充分借助新媒体渠道,通过官方微博滚动发布危机事件进展,阻断谣言的传播链条,迅速疏导了负面舆情,笔者认为这可作为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国BBC电视台创作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BBC;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方式  自然类纪录片,是指以记录影像的方式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人类之间关系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保理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自然类纪录片已成为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米利亚姆·奥莱莉事件”将长期浸淫在BBC文化中的对女性主持人的年龄歧视公之于众。这一历史性的裁决不仅使BBC在年龄歧视案件中第一次败诉,也对英国广播电视界的主持人选拔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BBC这样一个严肃的公共媒体内部,皇家宪章的庇护和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近年来丑闻频发,其新闻从业准则及媒体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指责。尽管英国政府已就此推出媒体监管新协议,但BBC因此失去的媒体公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