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真地拜读过高级记者、曾任河南日报驻安阳市记者站站长李根林老师的新闻专著,细细品味过他的回忆录,但近日当看到他即将出版的画传《一路走来》的电子稿时,我再次被深深地触动了。
《一路走来》这部画传,收录了作者从童年至今的350多幅图片,名为“足迹”,使其66个春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足迹”之外,还有“静思”“观感”两部分;“观感”中的文章实为书评,而“静思”中的12篇则全部是作者退休以后的所感所思,让我们能够更深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这是一部立体的自传,无论从篇幅还是分量上看,图片都是这部画传的重头戏,因为它更形象、更真实、更直观地反映了作者从童年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一张照片的作用,有时胜过千言万语,从那一幅幅图片里,我看到了作者天真稚气的童年、青春昂扬的青年、成熟稳健的中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与大学同窗的合影,还是与新婚妻子的结婚照,胸前都戴着毛主席像章,手里都捧着一本“红宝书”,时代的印记清晰可见。一个农家子弟,考上了兰州大学经济系,在乡亲们眼里,那就等于鲤鱼跳进了龙门。大学毕业后先到部队农场锻炼,在那里学会了做饭、种菜、喂猪,学会了自理、自立。这是艰苦的锻炼,又是丰厚的收获。
一年半后,他被分配到新疆自治区广播电台,学经济的转行新闻,服从分配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抉择。天山南北留下了作者采访的足迹,有一张作者骑马在采访途中的照片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他和老乡们顶着迷漫的风沙前行,怀里还抱着一个牧民的小孩……而另一张他深入部队穿着军装牵着马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作者的青春与自豪。
远离故土,父母妻儿是他永远的思念和牵挂,边疆工作8年,终于可以调回家乡了。但人就像一棵树,已经在那块土地上扎下了根须,一旦连根拔起,会牵扯得浑身都疼。与单位的领导、同事一一话别、合影,13年的青春岁月啊,真的让人难舍难分。从火车的车厢里伸出头来,泪水再一次湿了眼眶。感谢有人发明了摄影这门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凝固的历史瞬间。
终于能和慈爱的老母亲、美丽温柔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子女团聚了——照片再一次让我们与作者一起体味到这种温暖与幸福。
在河南省会郑州,他又一次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广播电台记者变成报社记者。全省抗洪救灾等重大事件,每一次他都深入采访。6年之后,他又放弃优越的省会生活,主动要求下基层,回到安阳当驻站记者。
从此,安阳这块土地的脉搏在他的心头跳动,安阳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成了他关注的对象。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留下了他的身影,安阳市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细小然而典型的事件,从他的笔尖流出,登上《河南日报》的版面和头条。高高的太行山上留下他拄着拐杖采访的身影;安钢的高炉旁有他戴着安全帽采访的面容;滑县的塑料大棚里有他问询的话语;内黄的失学儿童拉住了他伸来的援助之手。殷墟申遗报道,采访许东仓,走进渔阳村,每一个典型事件里,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甚至在豫南洪涝灾区,也留下了他的身影,“豫北记者支援豫南,河南日报的作风好!”时任省委书记的侯宗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画传的作者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失去灯火之后不必慌乱,你还可以看见满天的繁星。”正是有了这种心态,退休后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失落,在职场谢幕之后的不长时间,便顺势进入了晚霞人生的另一场大戏。除了公益、社交、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外,更是充分发挥专业之长,继续服务社会。
他带头发起成立了安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使退下来的老同志又添了一个“新家”。获悉已创刊10年的内刊号《夕阳红》报有可能停办时,抓住机遇,与其他领导一起奔走协调,终获主管单位的同意,从2012年1月开始由“老记协”正式主办《夕阳红》,从而使协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敏锐、执着和果断,一时在新闻圈内传为美谈。
“足迹”的最后部分“缤纷夕阳”,即是他这6年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与亲爱的哥哥姐姐们相聚,帮二哥出版了《亲历抗美援朝》的回忆录,与乡亲父老、老同学、老朋友欢聚一堂,与安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同行们登上太行极顶,与老伴去陕西、走宁夏、上内蒙古、游海南……有他与朋友们在公园和小区内跑步、打拳、下棋、聊天的笑容,更有他与家人相聚、含饴弄孙的美景。
每周在夕阳红报社的编前会上,他谈报纸改版的计划,憧憬《夕阳红》的发展前景……我从来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一个人的眼神,那里有自信、有睿智,更有理性的辉光闪烁。他脸上洋溢的永远是笑容,这时候的他,哪像是66岁的老人?
这是一部大写的人生自传,又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画卷,从一幅幅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的图片里,我仿佛看到了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奋斗史、心灵史,也看到了我们新中国60多年的成长史、发展史。
是啊,一个人,努力过了,奋斗过了,他才无悔,他才自豪,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才能对现在的生活甘之如饴,他才能毫无愧色地写出一本大写的传记。
(作者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编校:董方晓
《一路走来》这部画传,收录了作者从童年至今的350多幅图片,名为“足迹”,使其66个春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足迹”之外,还有“静思”“观感”两部分;“观感”中的文章实为书评,而“静思”中的12篇则全部是作者退休以后的所感所思,让我们能够更深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这是一部立体的自传,无论从篇幅还是分量上看,图片都是这部画传的重头戏,因为它更形象、更真实、更直观地反映了作者从童年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一张照片的作用,有时胜过千言万语,从那一幅幅图片里,我看到了作者天真稚气的童年、青春昂扬的青年、成熟稳健的中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与大学同窗的合影,还是与新婚妻子的结婚照,胸前都戴着毛主席像章,手里都捧着一本“红宝书”,时代的印记清晰可见。一个农家子弟,考上了兰州大学经济系,在乡亲们眼里,那就等于鲤鱼跳进了龙门。大学毕业后先到部队农场锻炼,在那里学会了做饭、种菜、喂猪,学会了自理、自立。这是艰苦的锻炼,又是丰厚的收获。
一年半后,他被分配到新疆自治区广播电台,学经济的转行新闻,服从分配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抉择。天山南北留下了作者采访的足迹,有一张作者骑马在采访途中的照片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他和老乡们顶着迷漫的风沙前行,怀里还抱着一个牧民的小孩……而另一张他深入部队穿着军装牵着马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作者的青春与自豪。
远离故土,父母妻儿是他永远的思念和牵挂,边疆工作8年,终于可以调回家乡了。但人就像一棵树,已经在那块土地上扎下了根须,一旦连根拔起,会牵扯得浑身都疼。与单位的领导、同事一一话别、合影,13年的青春岁月啊,真的让人难舍难分。从火车的车厢里伸出头来,泪水再一次湿了眼眶。感谢有人发明了摄影这门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凝固的历史瞬间。
终于能和慈爱的老母亲、美丽温柔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子女团聚了——照片再一次让我们与作者一起体味到这种温暖与幸福。
在河南省会郑州,他又一次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从广播电台记者变成报社记者。全省抗洪救灾等重大事件,每一次他都深入采访。6年之后,他又放弃优越的省会生活,主动要求下基层,回到安阳当驻站记者。
从此,安阳这块土地的脉搏在他的心头跳动,安阳这块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成了他关注的对象。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留下了他的身影,安阳市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细小然而典型的事件,从他的笔尖流出,登上《河南日报》的版面和头条。高高的太行山上留下他拄着拐杖采访的身影;安钢的高炉旁有他戴着安全帽采访的面容;滑县的塑料大棚里有他问询的话语;内黄的失学儿童拉住了他伸来的援助之手。殷墟申遗报道,采访许东仓,走进渔阳村,每一个典型事件里,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甚至在豫南洪涝灾区,也留下了他的身影,“豫北记者支援豫南,河南日报的作风好!”时任省委书记的侯宗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画传的作者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失去灯火之后不必慌乱,你还可以看见满天的繁星。”正是有了这种心态,退休后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失落,在职场谢幕之后的不长时间,便顺势进入了晚霞人生的另一场大戏。除了公益、社交、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外,更是充分发挥专业之长,继续服务社会。
他带头发起成立了安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使退下来的老同志又添了一个“新家”。获悉已创刊10年的内刊号《夕阳红》报有可能停办时,抓住机遇,与其他领导一起奔走协调,终获主管单位的同意,从2012年1月开始由“老记协”正式主办《夕阳红》,从而使协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敏锐、执着和果断,一时在新闻圈内传为美谈。
“足迹”的最后部分“缤纷夕阳”,即是他这6年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与亲爱的哥哥姐姐们相聚,帮二哥出版了《亲历抗美援朝》的回忆录,与乡亲父老、老同学、老朋友欢聚一堂,与安阳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同行们登上太行极顶,与老伴去陕西、走宁夏、上内蒙古、游海南……有他与朋友们在公园和小区内跑步、打拳、下棋、聊天的笑容,更有他与家人相聚、含饴弄孙的美景。
每周在夕阳红报社的编前会上,他谈报纸改版的计划,憧憬《夕阳红》的发展前景……我从来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一个人的眼神,那里有自信、有睿智,更有理性的辉光闪烁。他脸上洋溢的永远是笑容,这时候的他,哪像是66岁的老人?
这是一部大写的人生自传,又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画卷,从一幅幅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的图片里,我仿佛看到了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奋斗史、心灵史,也看到了我们新中国60多年的成长史、发展史。
是啊,一个人,努力过了,奋斗过了,他才无悔,他才自豪,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才能对现在的生活甘之如饴,他才能毫无愧色地写出一本大写的传记。
(作者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