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農村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地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根本利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将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融合,积极发展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创建生态文明村,改善农村的生活方式,运用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加快实现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路径;分析
在当今社会,我国农村生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突显,生态环境问题在不断的恶化,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现状,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棘手难题。
一、新时期农村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1.1农村生活环境问题与日俱增
首先,农村报废、废旧电动车废旧蓄电池或废旧电瓶回收比较困难,这显然已经是未来污染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农村出现了很多的电动车和各种日光灯,其中含铅,汞,镉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的废旧电池和含汞的废旧灯管数量愈来愈多,并且存在回收较难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生活垃圾不能够被降解,直接造成了严重的生活环境污染。其次,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逐渐加重,农村安全饮水不仅与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人居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在当下,农村生活垃圾持续增多,使环境不断恶化。生活垃圾中的有毒物质降解过程缓慢,而且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将生活垃圾制作成农民所需要的农家肥,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出现了无人回收、不能被降解的现象,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1.2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
近年来,由于我国各种资源被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与日俱增,严重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首先,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引起了生态退化、生产力显著下降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生态危机。我国生态环境较弱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水土流失等问题,再加上土壤酸性增加,农村耕地逐渐变少等不良因素,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屡次发生,使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其次,森林的破坏使生态系统逐渐退化,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森林被大量破坏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1.3农业生产环境在不断恶化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效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田中大范围使用化肥,使农村田地的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也是导致耕地被污染的直接因素,造成粮食减产。再加上我国森林资源贫乏,使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中很多有机营养物质的缺失,使得粮食营养降低,农业生产环境在不断的恶化。
二、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
2.1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观
首先,应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探索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思路,通过绿色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转换与提升观念,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其次,从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通过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周等活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正能量”,使农民群众可以从内心深处深刻认识到污染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危害,积极引导农民运用文明科学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能够主动自觉地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做到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和化肥,坚决杜绝污染产业渗透到农村。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进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2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业生态化
通过各级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不断拓宽多方融资渠道,构建相关税收以及价格等方面的政策,给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如:1.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2.对采用秸秆还田、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率提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方案和相应施肥技术等措施保育农田的农民提供经济补偿;3.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确保饮水卫生安全,鼓励农民通过建立沼气池等有效措施,加快治理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4.落实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和农民有效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
2.3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多,不可再生资源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储量越来越少,长久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对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高度重视,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能源建设,可以大力推广风力发电,水能等清洁绿色能源技术。在新时期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开发可再生能源,能够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形势,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2.4发展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主要推行的是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联系逐步引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实现污染低排放或是零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的可持续发展。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对经济系统进行重构,使经济系统有效地融入到物质循环中,构建了新形态的经济,再循环的基本原则是对废品的再回收利用以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自然资源的输入量。发展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应积极创新农业技术,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生态环境得保护,创新农业技术主要对种植资源、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农业技术,对生态农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农业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是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动力源。 2.5建立健全生态法律體制
新时期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应构建完整的生态法律监督体制,以便于在农民群众中指定硬性规定,进而起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对此,第一,应积极构建生态法制预防体制,强化法制建设,针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给予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加强环境执法,强化数量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加快制定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等标准,对相关手续做到严格审批,进而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深入推进综合治理。第二,依据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应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制,使环境污染与综合防治能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完善执法监督体制,改变以往大规模的执法检查形式,把开展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在内容上有不同侧重,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在已有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的农村环境报告制度,进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在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中,应积极引导农民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明确良好的环境才是生存的资本,农村环境问题是直接造成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的重要因素,不断强化农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明白只有不断地改善环境,才能够提升农村生产力的道理,进而持续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法,推进农村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琪峰. 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78(045):009-021.
[2]张海波. 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000(798):260-369.
[3]孙斐. 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J]. 中国科技财富, 2018,072(044):005-091.
[4高吉喜, 张龙江. 新时期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战略研究[J]. 中国发展,2019,500(26):077-090.
作者简介:李观香,女,1980年11月生,汉,云南省昭通人,本科,讲师,中共镇雄县委党校,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路径;分析
在当今社会,我国农村生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突显,生态环境问题在不断的恶化,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现状,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棘手难题。
一、新时期农村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1.1农村生活环境问题与日俱增
首先,农村报废、废旧电动车废旧蓄电池或废旧电瓶回收比较困难,这显然已经是未来污染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农村出现了很多的电动车和各种日光灯,其中含铅,汞,镉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的废旧电池和含汞的废旧灯管数量愈来愈多,并且存在回收较难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生活垃圾不能够被降解,直接造成了严重的生活环境污染。其次,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逐渐加重,农村安全饮水不仅与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人居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在当下,农村生活垃圾持续增多,使环境不断恶化。生活垃圾中的有毒物质降解过程缓慢,而且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将生活垃圾制作成农民所需要的农家肥,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出现了无人回收、不能被降解的现象,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1.2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
近年来,由于我国各种资源被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与日俱增,严重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首先,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引起了生态退化、生产力显著下降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生态危机。我国生态环境较弱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水土流失等问题,再加上土壤酸性增加,农村耕地逐渐变少等不良因素,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屡次发生,使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其次,森林的破坏使生态系统逐渐退化,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森林被大量破坏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1.3农业生产环境在不断恶化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效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田中大范围使用化肥,使农村田地的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也是导致耕地被污染的直接因素,造成粮食减产。再加上我国森林资源贫乏,使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中很多有机营养物质的缺失,使得粮食营养降低,农业生产环境在不断的恶化。
二、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
2.1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观
首先,应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探索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思路,通过绿色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转换与提升观念,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其次,从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通过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周等活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正能量”,使农民群众可以从内心深处深刻认识到污染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危害,积极引导农民运用文明科学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能够主动自觉地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做到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和化肥,坚决杜绝污染产业渗透到农村。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进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2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业生态化
通过各级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不断拓宽多方融资渠道,构建相关税收以及价格等方面的政策,给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如:1.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2.对采用秸秆还田、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率提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方案和相应施肥技术等措施保育农田的农民提供经济补偿;3.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确保饮水卫生安全,鼓励农民通过建立沼气池等有效措施,加快治理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4.落实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和农民有效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
2.3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多,不可再生资源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储量越来越少,长久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对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高度重视,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能源建设,可以大力推广风力发电,水能等清洁绿色能源技术。在新时期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开发可再生能源,能够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形势,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2.4发展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主要推行的是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联系逐步引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实现污染低排放或是零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的可持续发展。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对经济系统进行重构,使经济系统有效地融入到物质循环中,构建了新形态的经济,再循环的基本原则是对废品的再回收利用以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自然资源的输入量。发展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应积极创新农业技术,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生态环境得保护,创新农业技术主要对种植资源、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农业技术,对生态农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农业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是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动力源。 2.5建立健全生态法律體制
新时期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应构建完整的生态法律监督体制,以便于在农民群众中指定硬性规定,进而起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对此,第一,应积极构建生态法制预防体制,强化法制建设,针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给予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加强环境执法,强化数量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加快制定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等标准,对相关手续做到严格审批,进而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深入推进综合治理。第二,依据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应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制,使环境污染与综合防治能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完善执法监督体制,改变以往大规模的执法检查形式,把开展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在内容上有不同侧重,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在已有的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的农村环境报告制度,进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在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中,应积极引导农民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明确良好的环境才是生存的资本,农村环境问题是直接造成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的重要因素,不断强化农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明白只有不断地改善环境,才能够提升农村生产力的道理,进而持续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法,推进农村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琪峰. 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78(045):009-021.
[2]张海波. 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9,000(798):260-369.
[3]孙斐. 新时期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J]. 中国科技财富, 2018,072(044):005-091.
[4高吉喜, 张龙江. 新时期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战略研究[J]. 中国发展,2019,500(26):077-090.
作者简介:李观香,女,1980年11月生,汉,云南省昭通人,本科,讲师,中共镇雄县委党校,研究方向: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