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素质是语言文字方面的素质,指经过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及长期的实践所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素养。近些年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强调道德修养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忽略语文素质的培养,这是错误的。语文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没有语文素质,就谈不上人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素质 人文素质 核心 提高
1 大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全符合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目的的,也是与时代合拍的。但近些年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方面的人文素质,而对能力方面的语文素质则有所忽视。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素质,没有语文素质,根本谈不上人文素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认识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中学就应解决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像讲中学语文那样讲大学语文。这是无可厚非的。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正如陈洪教授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所说的,大学语文应“姓‘语’”、“姓‘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摆脱应试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素质。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虽然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都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程度要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大学语文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语文要求更高;同时根据他们心智已基本成熟的特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评论判断的能力。正如20世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文中写道:“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瞭望[1]。”有了这种思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是受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影响。有人把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 - 1994年)为起步补课阶段。1980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徐中玉教授首倡开设大学语文,并得到教育部的认同。当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是有感于大学生语文素质缺乏。当时包括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内的许多自然科学家和教授都曾抱怨过自己的研究生语文素质太低。那时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读写能力较差,语言文學知识匮乏。 第二阶段(1995 - 1999年)为强化文化素质阶段。这个阶段大学语文被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为百家争鸣阶段。本阶段以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颁发为标志。该决定强调要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教育。许多人片面认为“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的东西,也是大学语文教学应放在第一位的东西。这个思想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影响极大,大多数教材的编者选择篇目时都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这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目录中就可以看出来。如影响较大的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和第十版,尽管主编在序言中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说成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双重任务”,但十二个单元的标题“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给人的印象就是强调思想道德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尽管其中也在个别单元中穿插了四篇“学文例话”,但总的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就不那么突出了。
2 素质教育是大文化教育,不是大学语文一门课能够完成的。大学语文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人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无可非议,也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的。但大学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绝不能因注重人文精神而上成思想品德课。20世纪60年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曾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这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徐中玉教授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版修订前言中指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能力的标志能力当然是听说读写,不过在现代信息社会还应该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化选择的能力等等[2]。 ”徐先生这段话中提出了大学语文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并不等于学生掌握了基础教育阶段所要求的语文知识。也许那些一本的大学生能掌握,但对于二本,尤其是三本的大学生,可以说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中学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本人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总的感受是现今大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并不比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大学语文定位的第一阶段的大学生掌握得多,甚至还呈下降趋势。我们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来做一些分析。
由于中学阶段应掌握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没能很好地掌握,因此一些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本来在中学阶段就学过的一些属常识性的语文知识和文学知识学生都不知道。如在征求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中,有的学生竟然说“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语”,影响他们听课的效果。其实,老师所说的词语都是中学阶段学过并应该记住的。在学生的作业,尤其是作文中,许多常用字不会写,词不达意、句子不通顺更是普遍现象。课堂提问,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不令人满意。大学生在应聘中,因为言词不妥或写作水平欠佳而被拒之门外的事不在少数。本来,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学生没有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把这项中学没有完成的任务继续完成。因为语文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正如小孩学走路一样,路都走不稳就要他跑是不可能的。语言文字的规范都做不到,要做到具有个性特色的语言运用、灵活多样的篇章结构谈何容易。
3 语文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只有以扎实的语文素质为基础,才能形成较高的人文素质。前面我们说过,现在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并不比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大学语文定位的第一阶段的大学生掌握得多,甚至还呈下降趋势。当时开设大学语文的初衷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有补课性质。既然现在大学生的语文知识现状还不如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么我们就得正视这种情况。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能因为强调人文素质而忽视语文素质。对于中学阶段没能很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运用及常规的句法、章法等,语文素质较差的三本学校的学生,我们必须为他们补课,让他们把中学应具备的语文素质基础打扎实,否则他们的人文素质也是无法提高的。学习毕竟是循序渐进的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并不是否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恰恰相反,我们强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最终还是在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只不过是为了强调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要忘记大学生语文素质较差的实际,要加强对他们语文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新英.关于大学语文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2):38.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十版[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1.
[3]魏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学校大学语文研讨会专稿,2006(6):5.
关键词:语文素质 人文素质 核心 提高
1 大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全符合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目的的,也是与时代合拍的。但近些年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方面的人文素质,而对能力方面的语文素质则有所忽视。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素质,没有语文素质,根本谈不上人文素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认识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中学就应解决的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像讲中学语文那样讲大学语文。这是无可厚非的。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正如陈洪教授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所说的,大学语文应“姓‘语’”、“姓‘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摆脱应试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素质。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虽然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都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程度要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大学语文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语文要求更高;同时根据他们心智已基本成熟的特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评论判断的能力。正如20世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文中写道:“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瞭望[1]。”有了这种思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是受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影响。有人把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 - 1994年)为起步补课阶段。1980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徐中玉教授首倡开设大学语文,并得到教育部的认同。当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是有感于大学生语文素质缺乏。当时包括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内的许多自然科学家和教授都曾抱怨过自己的研究生语文素质太低。那时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读写能力较差,语言文學知识匮乏。 第二阶段(1995 - 1999年)为强化文化素质阶段。这个阶段大学语文被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为百家争鸣阶段。本阶段以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颁发为标志。该决定强调要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教育。许多人片面认为“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的东西,也是大学语文教学应放在第一位的东西。这个思想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影响极大,大多数教材的编者选择篇目时都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这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目录中就可以看出来。如影响较大的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和第十版,尽管主编在序言中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说成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双重任务”,但十二个单元的标题“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给人的印象就是强调思想道德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尽管其中也在个别单元中穿插了四篇“学文例话”,但总的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就不那么突出了。
2 素质教育是大文化教育,不是大学语文一门课能够完成的。大学语文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人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无可非议,也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的。但大学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绝不能因注重人文精神而上成思想品德课。20世纪60年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曾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这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徐中玉教授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版修订前言中指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能力的标志能力当然是听说读写,不过在现代信息社会还应该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化选择的能力等等[2]。 ”徐先生这段话中提出了大学语文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完成”并不等于学生掌握了基础教育阶段所要求的语文知识。也许那些一本的大学生能掌握,但对于二本,尤其是三本的大学生,可以说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中学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本人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总的感受是现今大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并不比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大学语文定位的第一阶段的大学生掌握得多,甚至还呈下降趋势。我们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来做一些分析。
由于中学阶段应掌握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没能很好地掌握,因此一些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本来在中学阶段就学过的一些属常识性的语文知识和文学知识学生都不知道。如在征求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中,有的学生竟然说“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语”,影响他们听课的效果。其实,老师所说的词语都是中学阶段学过并应该记住的。在学生的作业,尤其是作文中,许多常用字不会写,词不达意、句子不通顺更是普遍现象。课堂提问,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不令人满意。大学生在应聘中,因为言词不妥或写作水平欠佳而被拒之门外的事不在少数。本来,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学生没有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把这项中学没有完成的任务继续完成。因为语文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正如小孩学走路一样,路都走不稳就要他跑是不可能的。语言文字的规范都做不到,要做到具有个性特色的语言运用、灵活多样的篇章结构谈何容易。
3 语文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只有以扎实的语文素质为基础,才能形成较高的人文素质。前面我们说过,现在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并不比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大学语文定位的第一阶段的大学生掌握得多,甚至还呈下降趋势。当时开设大学语文的初衷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有补课性质。既然现在大学生的语文知识现状还不如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么我们就得正视这种情况。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能因为强调人文素质而忽视语文素质。对于中学阶段没能很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运用及常规的句法、章法等,语文素质较差的三本学校的学生,我们必须为他们补课,让他们把中学应具备的语文素质基础打扎实,否则他们的人文素质也是无法提高的。学习毕竟是循序渐进的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并不是否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恰恰相反,我们强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最终还是在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只不过是为了强调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要忘记大学生语文素质较差的实际,要加强对他们语文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新英.关于大学语文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2):38.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十版[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1.
[3]魏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学校大学语文研讨会专稿,20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