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赵勇老师:
您好!我是励耘文科班的曾子涵。冒昧给您写下这封信,希望就近期的学习研究向您汇报一些我的想法。
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出于对小说的兴趣,我开始从事商业小说写作,主要为《飞·魔幻》这一类的杂志供稿。目前纸媒不断萎缩,少数几个刊物如同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大企业一样,垄断着自己掌握的一方领域。《飞·魔幻》是一本典型的垄断级少女古风言情杂志,所有的故事都是建立在古代时代基础上(无论是真实还是架空),落脚点都是言情,主要针对的是12—18岁的少女群体,文章风格以“虐”为主。
在不断地被退稿、反思再至写新小说的过程中,我逐渐摸清了其中的规律。之前只觉得怪异,但在上了您的课,以及读了一些书之后,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关于复制性与伪个性化的问题。
复制性问题非常明显。《飞·魔幻》的每一篇小说,看似每篇都有特色,但其实框架是完全相同的。
1.追求极端戏剧性,一环套一环,最后一环一定要对情节大反转。不允许任何“废情节”的出现。(字数要求甚至都是非常死的8600字)至少要有三次小反转,还要有一次大反转。
2.由于思想上的控制(审稿流程:编辑—大主编—出版社)以及篇幅、题材的极端限制,全文的核心只能是,也只可能是:男女主角的误会。而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误会后发现,“原来男主角这么爱女主角啊”,从而满足少女们的需求。
3.《飞·魔幻》的副标题是《武侠故事》。它原本是一本纯粹的武侠杂志,但由于商业化的加剧,现在武侠的色彩已经全无,变成了彻底的少女言情。这一点,与您在书中举例的《百家讲坛》非常相像。
至于伪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一个新奇的点引领全文,如“小妖精当翻译”“小姑娘是卖烧饼的”这样,形成一种“创新”。有意思的是,所有的流行刊物的要求皆是“创新”,但这个唯一的创新点,却是服从于更大的复制性的。这一点同阿多诺论述流行音乐时是一样的。
2.所有的流行刊物在征稿函上都写着“以情动人,须知编辑也是人,动人才能成文”。也是,言情小说的核心不就是情吗?但是,我因为写作需求,痛苦地一口气看了好几本杂志之后,终于发现:我的感情被不断地唤醒,而我最终却麻木了。我哭了,但却是安全地哭。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唤起一种安全的情感。它不会涉及对社会的批判(事实上,为了避免借古讽今的问题,编辑专门强调“尽量不要写真实历史”,而一味采用架空朝代)。这些廉价的情感让我悲伤,却悲伤到文章的结束就无所谓了:是啊,皇上为了女主角死了,多难过啊……哦。
也正如我在写的过程中的情况。我的确写得非常投入,也确实为我主角的命运哭了。我投入进去,但我却是先听着音乐,唤起了情绪之后,再写文。我写出来,也感动,但它不会涉及更复杂的东西。我曾想写一篇小说,里面会涉及民族问题,但编辑最后让我回去修改,而我也只能修改。
所以问题来了:我明知这些小说都是一些复制的“垃圾”,为什么我还是在一边骂,一边写,就像是阿多诺所说的“孩子”一样呢?
1.我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之后以写作养活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不能不涉及商业小说。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最关键的是———
2.这确实是我的兴趣所在。非常令人悲哀,也非常令我痛苦。我选择这个领域切入商业写作,以及我不选择写作纯文学,也是这个令我绝望的原因:我确实喜欢这个,一边觉得不该这样写,一边又确实热爱这些题材。我不认同,却又无法挣脱。
我觉得这应该是有共性的。我们这一代的人,虽从小接触各类名著,但却不具备名著的实际体验。我们的生活大多是平静的中产阶级生活,没有波折,也没有过多的见识。束缚在有限生活中的我们,也许能通过阅读开阔眼界,但却不会有一种强烈的“立言”的表达欲。比如《平凡的世界》这样的题材,我不可能写,写也不真实。我们一边吐槽着玄幻、言情、传奇的糟心和千篇一律,另一方面,我们又确实对这些感兴趣。甚至于在我构思小说的时候,要么是奇幻的幻想世界,要么便是我的学生生活。我想不出父辈们在田间工作的情景,也写不出来。既然写不真实,我便很难写出来。我们已经被大众文化所养大,我们反感它,却无法挣脱它。我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我估计此生也写不出来那种苦难。这一点必须承认。
3.这些小说,事实上,当你扔掉节操之后,你会发现,除了“萌梗”有些难想之外,是非常好写、非常好批量生产的。
以上这些话,一方面是我在从事写作实践中真实想到,怎么也无法说服我自己的痛苦之源;另一方面,我也想问问老师:可否以《飞·魔幻》去年一年的杂志文章和我的体验为样本,分析“大众文化生产者的悲哀”?因为我感觉,在这些文章的分析中,有评论家对受众的分析,有受众对评论家的反抗,却独独缺少大众文化生产者本身这一部分的分析———为什么,他们一边痛苦,却仍一边生产?他们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曾有反抗?如何挣脱罗网,在如此多的锁链中仍然翩然起舞,正如明代八股文写作士人在重重阻碍中仍穿插自己的主张?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有学术价值,以及是否能成文。我的想法也比较混乱,很难归纳出一个核心。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可以成文,我应该借助什么样的理论呢?我非常喜欢法兰克福学派的论点,但也许我的思想还不全面,希望老师能够推荐更多的作品,使我能够走出思想的死结,“解脱”痛苦。
思考了很久很久,实在是不得解。用语颠三倒四,请老师见谅,以及,希望老师能够解惑。
谢谢您,祝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曾子涵
2016年4月21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责任编辑魏建宇)
您好!我是励耘文科班的曾子涵。冒昧给您写下这封信,希望就近期的学习研究向您汇报一些我的想法。
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出于对小说的兴趣,我开始从事商业小说写作,主要为《飞·魔幻》这一类的杂志供稿。目前纸媒不断萎缩,少数几个刊物如同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大企业一样,垄断着自己掌握的一方领域。《飞·魔幻》是一本典型的垄断级少女古风言情杂志,所有的故事都是建立在古代时代基础上(无论是真实还是架空),落脚点都是言情,主要针对的是12—18岁的少女群体,文章风格以“虐”为主。
在不断地被退稿、反思再至写新小说的过程中,我逐渐摸清了其中的规律。之前只觉得怪异,但在上了您的课,以及读了一些书之后,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关于复制性与伪个性化的问题。
复制性问题非常明显。《飞·魔幻》的每一篇小说,看似每篇都有特色,但其实框架是完全相同的。
1.追求极端戏剧性,一环套一环,最后一环一定要对情节大反转。不允许任何“废情节”的出现。(字数要求甚至都是非常死的8600字)至少要有三次小反转,还要有一次大反转。
2.由于思想上的控制(审稿流程:编辑—大主编—出版社)以及篇幅、题材的极端限制,全文的核心只能是,也只可能是:男女主角的误会。而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误会后发现,“原来男主角这么爱女主角啊”,从而满足少女们的需求。
3.《飞·魔幻》的副标题是《武侠故事》。它原本是一本纯粹的武侠杂志,但由于商业化的加剧,现在武侠的色彩已经全无,变成了彻底的少女言情。这一点,与您在书中举例的《百家讲坛》非常相像。
至于伪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一个新奇的点引领全文,如“小妖精当翻译”“小姑娘是卖烧饼的”这样,形成一种“创新”。有意思的是,所有的流行刊物的要求皆是“创新”,但这个唯一的创新点,却是服从于更大的复制性的。这一点同阿多诺论述流行音乐时是一样的。
2.所有的流行刊物在征稿函上都写着“以情动人,须知编辑也是人,动人才能成文”。也是,言情小说的核心不就是情吗?但是,我因为写作需求,痛苦地一口气看了好几本杂志之后,终于发现:我的感情被不断地唤醒,而我最终却麻木了。我哭了,但却是安全地哭。这些文章的目的都是唤起一种安全的情感。它不会涉及对社会的批判(事实上,为了避免借古讽今的问题,编辑专门强调“尽量不要写真实历史”,而一味采用架空朝代)。这些廉价的情感让我悲伤,却悲伤到文章的结束就无所谓了:是啊,皇上为了女主角死了,多难过啊……哦。
也正如我在写的过程中的情况。我的确写得非常投入,也确实为我主角的命运哭了。我投入进去,但我却是先听着音乐,唤起了情绪之后,再写文。我写出来,也感动,但它不会涉及更复杂的东西。我曾想写一篇小说,里面会涉及民族问题,但编辑最后让我回去修改,而我也只能修改。
所以问题来了:我明知这些小说都是一些复制的“垃圾”,为什么我还是在一边骂,一边写,就像是阿多诺所说的“孩子”一样呢?
1.我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之后以写作养活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不能不涉及商业小说。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最关键的是———
2.这确实是我的兴趣所在。非常令人悲哀,也非常令我痛苦。我选择这个领域切入商业写作,以及我不选择写作纯文学,也是这个令我绝望的原因:我确实喜欢这个,一边觉得不该这样写,一边又确实热爱这些题材。我不认同,却又无法挣脱。
我觉得这应该是有共性的。我们这一代的人,虽从小接触各类名著,但却不具备名著的实际体验。我们的生活大多是平静的中产阶级生活,没有波折,也没有过多的见识。束缚在有限生活中的我们,也许能通过阅读开阔眼界,但却不会有一种强烈的“立言”的表达欲。比如《平凡的世界》这样的题材,我不可能写,写也不真实。我们一边吐槽着玄幻、言情、传奇的糟心和千篇一律,另一方面,我们又确实对这些感兴趣。甚至于在我构思小说的时候,要么是奇幻的幻想世界,要么便是我的学生生活。我想不出父辈们在田间工作的情景,也写不出来。既然写不真实,我便很难写出来。我们已经被大众文化所养大,我们反感它,却无法挣脱它。我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我估计此生也写不出来那种苦难。这一点必须承认。
3.这些小说,事实上,当你扔掉节操之后,你会发现,除了“萌梗”有些难想之外,是非常好写、非常好批量生产的。
以上这些话,一方面是我在从事写作实践中真实想到,怎么也无法说服我自己的痛苦之源;另一方面,我也想问问老师:可否以《飞·魔幻》去年一年的杂志文章和我的体验为样本,分析“大众文化生产者的悲哀”?因为我感觉,在这些文章的分析中,有评论家对受众的分析,有受众对评论家的反抗,却独独缺少大众文化生产者本身这一部分的分析———为什么,他们一边痛苦,却仍一边生产?他们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曾有反抗?如何挣脱罗网,在如此多的锁链中仍然翩然起舞,正如明代八股文写作士人在重重阻碍中仍穿插自己的主张?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有学术价值,以及是否能成文。我的想法也比较混乱,很难归纳出一个核心。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可以成文,我应该借助什么样的理论呢?我非常喜欢法兰克福学派的论点,但也许我的思想还不全面,希望老师能够推荐更多的作品,使我能够走出思想的死结,“解脱”痛苦。
思考了很久很久,实在是不得解。用语颠三倒四,请老师见谅,以及,希望老师能够解惑。
谢谢您,祝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曾子涵
2016年4月21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责任编辑魏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