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质量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为手段,实现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质量信息的集成化管理,为质检机构的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支持。文章论述了计算机在质检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了计算机技术在质检中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样品及企业信息录入、检验数据输入、检验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生成等。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质检管理 ;质量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44-01
一、引言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增加质检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是质检管理工作目前面临的重要内容,质检信息化、数字化已是质检事业的发展趋势。把计算机引入质检,使其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解决长期以来质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复杂、繁琐、不便进行动态管理、且统计查询效率极为低下,又容易出现错误等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将计算机应用于质检管理工作中,使其进入了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效之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质检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水平已经很高,质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已十分广泛。而在我国,由于对质检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我国在这一方面一直比较落后。
二、计算机在质检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数据收集。电子计算机数据收集分为人工收集数据和自动收集数据两种方式。人工数据收集是通过人工来收集数据,然后,由终端设备输入计算机中,经处理或直接为整个系统共享。自动数据收集是通过自动化仪表设备自动地采集相关的质量数据,并且自动地输入计算机中。
2.工序控制。电子计算机对工序(或过程)的控制系统通常有:直接数字工序控制系统、计算机监督工序控制系统、计算机操作指导的工序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和计算机监督控制相结合的工序控制系统。
3.质量检验和分析。计算机用于质量分析时,其中预置有固定的计算程序与统一的计算方法,把质量数据输进去,就可以通过计算或绘图等进行统计质量分析。
4.质量仿真与研究。质量仿真就是用系统模型结合实际的环境或模拟的环境条件,或者是用实际的系统结合模拟的环境条件进行实验、分析和研究,进而寻找客观规律的方法。仿真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实际系统建立之前,求得與其相一致的结果。
三、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一)需求及对应要求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质检业务量大增,原来的手工、半手工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系统应具有相当程度地自动化。
2.本着抽检分离及公平、公正原则,系统应设置相关管理权限,如检验科室不能了解样品相关企业的信息,业务部门不能了解样品检验数据及是否合格等。
3.为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需要,系统应具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
4.质检机构投资大回收慢,系统投资不宜过多,软、硬件选型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便于进行二次开发;应具有良好的可继承性和可扩展性;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水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应适当考虑发展余地;产品成熟、可靠,最好有成功的应用经验;具有强大的汉字功能;能选用微型机则不选用工作站;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功能;只购所需模块;尽量减少选用种类,降低集成的难度;具有良好的图形界面;考虑现有资源的重用问题。
(二)方案设计
开发策略:与有技术、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单位联合开发。
开发模式:基于现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现阶段的需要,有条件的可以升级到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开发方法:采用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混合法。
开发工具:选用Delphi,为编程人员提供了可视化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高效优化的原代码编译器等。
四、系统配置
系统的软件配置: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NT,提供文件和打印共享、通信、网络连接、应用程序服务等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ybase SQLServer System,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中文版,为应用系统提供操作平台,通过Sybase Open Client与服务器连接。
系统硬件选型: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系统硬件配置本着“投资少、有实效、兼顾一定先进性”的原则进行。在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同时,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设备。基本配置如下:服务器:2GHz以上双核CPU,8GB以上内存,500G以上容量SCSI硬盘两块(组成磁盘阵列,其中一块用于备份数据),LED显示器,DVD刻录机(用于数据备份及导出),不间断电源UPS;推荐使用品牌服务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客户端:2GHz以上CPU,4GM 内存,500G硬盘,LED显示器。
五、工作流程及系统功能
(一)工作流程
业务部门接收样品并录入样品及企业信息,打印样品流转单据,与样品共同交付相关检验科室,检验科室检验完成后,输入检验数据并审核,由业务部门打印检验报告。签发检验报告后一个月,业务部门将该检验数据归档。
1.管理权限:工作人员使用专属加密盘登陆系统,拥有各自部门的相关管理权限。业务部门录入样品及企业信息,检验数据不可见;各检验科室不能浏览其它检验科室的任务,且样品及企业信息中的生产单位、委托单位、商标等信息不可见。
2.记录功能:业务部门录入样品及企业信息、退回检验报告及检验科室输入、审核检验数据时,记录相关人员及时间(调用服务器系统时间,不受客户端影响);因数据输入错误,需将报告退回检验科室时,记录错误类型(业务室录入错误、检验室输入错误或无错误需再次打印报告)及报告退回前状态(合格、不合格或不予判定)。
3.查询功能:各部门可输入关键词查询相关权限内的信息,方式多种多样,如按日期查询、按检验科室查询、按状态(登记、检验、审核、打印、档案)查询、按是否合格查询等,档案状态信息因不能再次更改,设为全局共享信息,无权限限制。
(二)系统特点
1.先进性。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ybase SQL Server,前台开发工具选用使用方便且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开发工具Delphi,系统操作平台选取Windows NT和Windows XP。从系统的平台到开发方式和工具都具有领先水平。
2.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磁盘阵列和DVD刻录机对数据库的备份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发生故障可迅速恢复。UPS能有效预防突发断电情况。
3.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具有DOS环境下开发所无法具有的界面优好的特性,良好的中文操作界面,统一的分类编码,方便、实用、操作简单、直观,为操作者提供了熟悉的中文对话环境,使操作者能很容易正确地操作。
4.硬、软件的开放性。系统从软硬平台到应用程序均采用开放结构,对用户今后系统升级和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5.自动化。输入样品名称,自动显示检验项目及检验费用;根据检验项目及类型,自动计算检验费用;自动生成样品编号;自动显示当前任务数量及检验合格率;自动打印样品流转单据;自动生成报告;自动生成统计报表;自动提示近期应检定设备。
综上,质检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省去了人工抄写、查询、统计的繁重工作,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差错,提高了管理质量,使质检管理工作向着更快、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綦亮.企业网络安全设计 [J]. 科技信息. 2011 (1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质检管理 ;质量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44-01
一、引言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增加质检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是质检管理工作目前面临的重要内容,质检信息化、数字化已是质检事业的发展趋势。把计算机引入质检,使其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解决长期以来质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复杂、繁琐、不便进行动态管理、且统计查询效率极为低下,又容易出现错误等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将计算机应用于质检管理工作中,使其进入了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效之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质检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水平已经很高,质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已十分广泛。而在我国,由于对质检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我国在这一方面一直比较落后。
二、计算机在质检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数据收集。电子计算机数据收集分为人工收集数据和自动收集数据两种方式。人工数据收集是通过人工来收集数据,然后,由终端设备输入计算机中,经处理或直接为整个系统共享。自动数据收集是通过自动化仪表设备自动地采集相关的质量数据,并且自动地输入计算机中。
2.工序控制。电子计算机对工序(或过程)的控制系统通常有:直接数字工序控制系统、计算机监督工序控制系统、计算机操作指导的工序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和计算机监督控制相结合的工序控制系统。
3.质量检验和分析。计算机用于质量分析时,其中预置有固定的计算程序与统一的计算方法,把质量数据输进去,就可以通过计算或绘图等进行统计质量分析。
4.质量仿真与研究。质量仿真就是用系统模型结合实际的环境或模拟的环境条件,或者是用实际的系统结合模拟的环境条件进行实验、分析和研究,进而寻找客观规律的方法。仿真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实际系统建立之前,求得與其相一致的结果。
三、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一)需求及对应要求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质检业务量大增,原来的手工、半手工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系统应具有相当程度地自动化。
2.本着抽检分离及公平、公正原则,系统应设置相关管理权限,如检验科室不能了解样品相关企业的信息,业务部门不能了解样品检验数据及是否合格等。
3.为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需要,系统应具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
4.质检机构投资大回收慢,系统投资不宜过多,软、硬件选型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便于进行二次开发;应具有良好的可继承性和可扩展性;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水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应适当考虑发展余地;产品成熟、可靠,最好有成功的应用经验;具有强大的汉字功能;能选用微型机则不选用工作站;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功能;只购所需模块;尽量减少选用种类,降低集成的难度;具有良好的图形界面;考虑现有资源的重用问题。
(二)方案设计
开发策略:与有技术、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单位联合开发。
开发模式:基于现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现阶段的需要,有条件的可以升级到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开发方法:采用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混合法。
开发工具:选用Delphi,为编程人员提供了可视化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高效优化的原代码编译器等。
四、系统配置
系统的软件配置: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NT,提供文件和打印共享、通信、网络连接、应用程序服务等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ybase SQLServer System,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中文版,为应用系统提供操作平台,通过Sybase Open Client与服务器连接。
系统硬件选型: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系统硬件配置本着“投资少、有实效、兼顾一定先进性”的原则进行。在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同时,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设备。基本配置如下:服务器:2GHz以上双核CPU,8GB以上内存,500G以上容量SCSI硬盘两块(组成磁盘阵列,其中一块用于备份数据),LED显示器,DVD刻录机(用于数据备份及导出),不间断电源UPS;推荐使用品牌服务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客户端:2GHz以上CPU,4GM 内存,500G硬盘,LED显示器。
五、工作流程及系统功能
(一)工作流程
业务部门接收样品并录入样品及企业信息,打印样品流转单据,与样品共同交付相关检验科室,检验科室检验完成后,输入检验数据并审核,由业务部门打印检验报告。签发检验报告后一个月,业务部门将该检验数据归档。
1.管理权限:工作人员使用专属加密盘登陆系统,拥有各自部门的相关管理权限。业务部门录入样品及企业信息,检验数据不可见;各检验科室不能浏览其它检验科室的任务,且样品及企业信息中的生产单位、委托单位、商标等信息不可见。
2.记录功能:业务部门录入样品及企业信息、退回检验报告及检验科室输入、审核检验数据时,记录相关人员及时间(调用服务器系统时间,不受客户端影响);因数据输入错误,需将报告退回检验科室时,记录错误类型(业务室录入错误、检验室输入错误或无错误需再次打印报告)及报告退回前状态(合格、不合格或不予判定)。
3.查询功能:各部门可输入关键词查询相关权限内的信息,方式多种多样,如按日期查询、按检验科室查询、按状态(登记、检验、审核、打印、档案)查询、按是否合格查询等,档案状态信息因不能再次更改,设为全局共享信息,无权限限制。
(二)系统特点
1.先进性。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ybase SQL Server,前台开发工具选用使用方便且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开发工具Delphi,系统操作平台选取Windows NT和Windows XP。从系统的平台到开发方式和工具都具有领先水平。
2.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磁盘阵列和DVD刻录机对数据库的备份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发生故障可迅速恢复。UPS能有效预防突发断电情况。
3.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具有DOS环境下开发所无法具有的界面优好的特性,良好的中文操作界面,统一的分类编码,方便、实用、操作简单、直观,为操作者提供了熟悉的中文对话环境,使操作者能很容易正确地操作。
4.硬、软件的开放性。系统从软硬平台到应用程序均采用开放结构,对用户今后系统升级和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5.自动化。输入样品名称,自动显示检验项目及检验费用;根据检验项目及类型,自动计算检验费用;自动生成样品编号;自动显示当前任务数量及检验合格率;自动打印样品流转单据;自动生成报告;自动生成统计报表;自动提示近期应检定设备。
综上,质检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省去了人工抄写、查询、统计的繁重工作,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差错,提高了管理质量,使质检管理工作向着更快、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綦亮.企业网络安全设计 [J]. 科技信息. 20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