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是像往常一样,我带着微笑走进了课堂。今天要上的是《量体重》。这节课主要是在量体重这个情境中,教学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在我的印象中,学生读四年级了,应该都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所以,一上课,我就指名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体重。然而,令我意外的是,没有一个学生能快速回答出来。要么就是模凌两可,要么就是回答的数字与学生本身相差甚远。我的脸色有晴转阴了。心里想:这帮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连自己的体重也不清楚?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在三年级体检时量过身高,称过体重,但是都过了一年了,我们都长高了一点,长胖了一点,体重不一样了啊。”台下的学生一听,马上小声议论起来,并且有不少人附和。看着一脸无辜的学生,我也在想,是啊,人都会长大,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这节课该怎么上呢?
其实,我完全可以用一句话带过去,然后启发学生带回我原本设计好的“教案”中去。可是,如果就这样把这节课上完,是不是少了一些“学”,而多了一些“教”呢?这是不是所谓的教本主义呢?
我做了一个让我也感到意外的决定:我叫学生先暂时看书。然后快速跑到体育室搬来一台磅秤。我要和学生一起“称”出一节课来。
学生看到我搬来磅秤,都很兴奋,都纷纷举手要上来称体重。我挑了2个学生上来来称体重,我也称了一下我自己的体重,并让这2个学生把自己的的体重写在黑板上:
A32.1千克
B28.2千克
老师68千克(我的体重是67.5千克,为了教学需要写成68千克。我的体重是自己写的。)
我让他们根据这三个数据提数学问题,这时候,学生兴致都很高。提的问题是“A比B重多少千克?”;“A与B一共重多少千克?”;“老师比A重多少千克”;“老师比B重多少千克”……
“那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能!”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学生们很快就动起手来,列式,讨论。孩子们都很积极,课堂气氛真的很热烈。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几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在这个称体重、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小组的讨论当中,很快就讨论出了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我很开心,因为整节课我根本就没有讲什么话,都是学生自己在质疑、讨论、归纳。细细想想,如果我按照着原来的教学设计——走教案,用课本的情境图,也许也可以把这节课上好,学生也能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但是,能否有这样的课堂效果呢?能否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呢?我想答案可想而知。我内心暗暗为自己的教法叫好,更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叫好。一句话,内心有个小得意,很难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窃喜。
“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我的用意是,还能不能根据这三个数据提加减法的计算题。又令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问了个很雷人的问题:“3个A一共有多重?”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我也跟着笑起来。我也没有打断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列式计算,并汇报。大部分学生是列加法算式,但是学生C列了乘法算式:32.1×3=96.3。我又感到很意外,毕竟小数乘法是后面的内容,他们那么快就掌握了?这并不是本节课的内容,是让C说下去呢?还是用我们的“教学智慧”打发他呢?我觉得可以让他尝试一下把小数乘法的方法介绍一下。我让C到黑板上,板书演算,并让他把他的方法教给大家。那个学生像老师一样,在黑板列竖式,把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而他竟然在我的点拨下说得头头是道。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一节课在开心、愉快中度过了。下课了,又不少的学生跑到讲台来,要称称自己的体重,有个女生说:“老师,我要画个圈圈,诅咒你变胖点!”(这是《喜洋洋与灰太狼》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
“为什么啊?”我很意外地问。
“因为我爸爸跟你一样高,但是他有80多千克,你太瘦了!”
听到这,我很感动,原来学生也是在关心着我呢。
虽然我备好的课泡汤了——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教案去上课,但是我很庆幸,因为通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让我“称”出以生为本,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学生才能学到知识。课堂才真正属于学生。我很激动,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自主探究,那热闹的场景让我激动,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教学效果反应(外出听课,看到大师组织的课堂,学生积极讨论的场景我是多么的羡慕)。我觉得我这样“称”出来的课,竟然收获那么大。
其实,“意外”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一意念,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心中有对教材的理解,再加上我们多点用心去观察,多点用心去思考,多点以学生为本,多点“称一称”,那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无数的“意外”与惊喜。
在我的印象中,学生读四年级了,应该都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所以,一上课,我就指名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体重。然而,令我意外的是,没有一个学生能快速回答出来。要么就是模凌两可,要么就是回答的数字与学生本身相差甚远。我的脸色有晴转阴了。心里想:这帮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连自己的体重也不清楚?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在三年级体检时量过身高,称过体重,但是都过了一年了,我们都长高了一点,长胖了一点,体重不一样了啊。”台下的学生一听,马上小声议论起来,并且有不少人附和。看着一脸无辜的学生,我也在想,是啊,人都会长大,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这节课该怎么上呢?
其实,我完全可以用一句话带过去,然后启发学生带回我原本设计好的“教案”中去。可是,如果就这样把这节课上完,是不是少了一些“学”,而多了一些“教”呢?这是不是所谓的教本主义呢?
我做了一个让我也感到意外的决定:我叫学生先暂时看书。然后快速跑到体育室搬来一台磅秤。我要和学生一起“称”出一节课来。
学生看到我搬来磅秤,都很兴奋,都纷纷举手要上来称体重。我挑了2个学生上来来称体重,我也称了一下我自己的体重,并让这2个学生把自己的的体重写在黑板上:
A32.1千克
B28.2千克
老师68千克(我的体重是67.5千克,为了教学需要写成68千克。我的体重是自己写的。)
我让他们根据这三个数据提数学问题,这时候,学生兴致都很高。提的问题是“A比B重多少千克?”;“A与B一共重多少千克?”;“老师比A重多少千克”;“老师比B重多少千克”……
“那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能!”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学生们很快就动起手来,列式,讨论。孩子们都很积极,课堂气氛真的很热烈。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几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在这个称体重、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小组的讨论当中,很快就讨论出了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我很开心,因为整节课我根本就没有讲什么话,都是学生自己在质疑、讨论、归纳。细细想想,如果我按照着原来的教学设计——走教案,用课本的情境图,也许也可以把这节课上好,学生也能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但是,能否有这样的课堂效果呢?能否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呢?我想答案可想而知。我内心暗暗为自己的教法叫好,更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叫好。一句话,内心有个小得意,很难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窃喜。
“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我的用意是,还能不能根据这三个数据提加减法的计算题。又令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问了个很雷人的问题:“3个A一共有多重?”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我也跟着笑起来。我也没有打断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列式计算,并汇报。大部分学生是列加法算式,但是学生C列了乘法算式:32.1×3=96.3。我又感到很意外,毕竟小数乘法是后面的内容,他们那么快就掌握了?这并不是本节课的内容,是让C说下去呢?还是用我们的“教学智慧”打发他呢?我觉得可以让他尝试一下把小数乘法的方法介绍一下。我让C到黑板上,板书演算,并让他把他的方法教给大家。那个学生像老师一样,在黑板列竖式,把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而他竟然在我的点拨下说得头头是道。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一节课在开心、愉快中度过了。下课了,又不少的学生跑到讲台来,要称称自己的体重,有个女生说:“老师,我要画个圈圈,诅咒你变胖点!”(这是《喜洋洋与灰太狼》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
“为什么啊?”我很意外地问。
“因为我爸爸跟你一样高,但是他有80多千克,你太瘦了!”
听到这,我很感动,原来学生也是在关心着我呢。
虽然我备好的课泡汤了——没有按照设计好的教案去上课,但是我很庆幸,因为通过一年多的教学经历,让我“称”出以生为本,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学生才能学到知识。课堂才真正属于学生。我很激动,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自主探究,那热闹的场景让我激动,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教学效果反应(外出听课,看到大师组织的课堂,学生积极讨论的场景我是多么的羡慕)。我觉得我这样“称”出来的课,竟然收获那么大。
其实,“意外”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一意念,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心中有对教材的理解,再加上我们多点用心去观察,多点用心去思考,多点以学生为本,多点“称一称”,那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无数的“意外”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