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行动逻辑:三个维度

来源 :人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hm9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它鲜明地映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权利保障的深刻行动逻辑。在价值观念层面,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权利逻辑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确立生存权、发展权在权利体系中的优先导向;重视公民权、民主权的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倡导团结权、参与权的中国人民共同事业;落实领导者、管理者维护人权的责任担当。在实践操作层面,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保障逻辑主要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渐进升级是人权系统协调的可靠程式;其次,法治导向是人权稳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再次,勇于探索是人权实践成功的可贵品质;最后,求同存异是人权文明互鉴的关键共识。在时空方位层面,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功,为中国人权事业继往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追求共同的人权理想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其他文献
小苏打作为磨擦剂应用在牙膏中,不仅具有清除牙渍、洁白牙齿的基础功效,还有去除牙菌斑、健康牙龈、缓冲牙菌斑p H值、防蛀等功效。本研究将对小苏打上述功效进行总结,并对小苏打在牙膏中应用配方稳定性问题做出一定的分析。
<正>自“双减”政策提出之后,各学科都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学生认识数学、感知数学魅力的关键学科,要从“双减”视角出发探索小学数学课程提质增效的具体方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旨在打造“智慧数学课堂”,用以支撑现代数学课堂的发展。
期刊
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的写作,不再是训练学生掌握文体写作技巧的工具或方式,而是学生用写作知识完成项目任务、展示成果、解决问题的学习行动或手段。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的写作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需求本位,要从重视训练功能转向重视学习功能,要从教的立场转向学的立场,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功能的发挥,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多种适宜的学习支架,指导学生有效管理任务并调控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沉浸感是衡量博物馆体验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以immersion概念为核心的沉浸感理论探讨。沉浸式展示帮助观众产生沉浸感,然而,对其不清晰的认识导致当下部分展览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应明确沉浸感的概念和沉浸式展示的实质,深入分析作为观众的“人”和达成沉浸式展示的“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身体”是产生沉浸感的核心媒介。沉浸式展示的意义也由此被揭示,它并非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深远。为高效组织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教师需要巧用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总结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策略,在语篇教学期间帮助学生得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浸润、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正>原文阅读赤壁赋【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
期刊
汉代图像中的风伯以及风伯拔屋图,与西王母所代表的昆仑有重要意义关联,且其位置可在昆仑上下较大幅度变换:风伯出现在西王母昆仑景致中,意指风伯率领逝者灵魂升天时路经昆仑;在与西王母昆仑相对举的祠堂东壁顶部风伯拔屋图中,所谓屋宇,应是天门的象征,借助墓门画像石资料可知,此时的风伯与天门尚处于昆仑之内、西王母悬圃之下,它们共属于昆仑语境。而陕北壁画墓星象图内出现的简化式风伯拔屋图中,风伯被作为太一队伍返回
沈周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开创者以及代表性人物在绘画方面有不凡的艺术造诣,其绘画作品在整个中国美术长河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沈周的“粗沈”绘画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风格和主要风格,是沈周绘画研究的重点。同时沈周作为继承赵孟頫以来文人画传统的画家,其“粗沈”绘画风格也是对宋元文人画传统的延续。本文通过对沈周书法取法的角度来讨论沈周书法取法和其“粗沈”画风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沈周“粗沈”这一艺术风格的发生及其特
机器人手术的大力开展,不仅对手术室管理和手术室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也促使我们开始思考护士在整个医护团队中为助力医生完成学习曲线、规范机器人有序开展能发挥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针对主刀医生的策略、针对床旁助手的策略、其他因素加强三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探讨手术室护理团队对改善机器人手术医疗团队学习曲线可以提供的帮助。
《修辞立其诚》阐述的是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真”,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现实问题深入分析与批判,但文字本身并未因话题的宏大、论述的深刻而晦涩难懂。因此,把文本作为一般议论文处理可能会导致对文本的浅读,故而从文本初读“深入浅出”的感受出发设计主问题,带着学生由此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