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但有很多民族,却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侗族便是这样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用唱歌的方式记录历史,装点生活。凡有鼓楼处,便能唱侗歌。而有鼓楼和侗歌的地方,则少不了牛腿琴。
侗族有句谚语“饭养身、歌养心”。老人们唱叙事歌时用牛腿琴配乐,姑娘们唱琵琶歌时怀揣着侗家琵琶起舞,这曾经是侗族人的生活日常,天籁般的旋律滋养了侗族,而侗歌歌者、侗乐乐师和隐在侗寨的乐器工匠们,则用自己的手艺做“嫁衣”,默默地把侗歌滋养成世界级民乐。
贵州省榕江县有个名叫宰荡的村庄,很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了聆听享誉世界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而我们翻山越岭而来,是为了寻一对80高龄的姐弟。他们一个唱侗族大歌,一个人用牛腿琴拉叙事歌,用自己的嗓音记录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村庄的生活。
来宰荡这天,是农历正月十八。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农村,村民过完元宵节后,都纷纷外出务工。这是农村最冷清的时候,宰荡也不例外。
进村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绕村而过的马路,一条是穿村而过的石板路。我们沿石板路进村,一路只听见脚步声和溪流响。
行过百步后,有歌声穿过木屋飞檐而来,让宁静的村庄迅速苏醒。寻声而去,进入村寨中央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中央搁放了十几只长桌,每张桌上都摆满了酒肉。
“看来,今天撞上了谁家办喜事啊,能蹭饭幺?”看着眼前欢迎的场景,我已经开始磨拳擦掌。
“今天是全村人的喜事,有朋友自远方来,当然得唱歌喝酒!”村长把我们拉到长桌上。原来,今天不是谁家办喜事,而是全村人一起来过“月也”。
月也,是流传在侗寨的风俗:每年年头岁尾,侗族各个支系寨子之间随便找个理由相互走动以增强感情。青年男女借机恋爱,老人小孩走亲访友。
大年初三,有个其它支系的侗寨请宰荡村的男女老少去“月也”。寨里去了60多人,演侗戏,唱大歌,喝酒狂欢了三天三夜。礼尚往来,今天那寨子里派了15人回访,给寨子里送锦旗。于是全村人,又借机会在小广场上吃起长桌宴。
吃完饭碗筷还没收拾完,妇女们已经穿上盛装站上了广场中央的戏台。七八个三四十岁的侗家女,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便是村里的侗族大歌传承人罗俾云,今年已经81岁,唱侗族大歌已经70多年。而她的弟弟,便是我们要寻找的侗族叙事歌师罗幸礼,今年已经79岁,现在正在鼓楼里教徒弟拉牛腿琴唱叙事歌。
叙事歌和侗族大歌歌师,在侗族村寨一直都是最受人尊敬者。侗家人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歌者,但像杨家姐弟俩,从10多岁开始唱,一直唱到80岁“封王”“称后”者,在侗家也极为罕见。杨家姐弟虽然老了,腿脚不利索,背也驼了,但依然时常穿过村庄,赴侗家鼓楼唱歌。
姐弟俩每天练歌的地方,是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鼓楼。以前,鼓楼是侗寨的中心,这里是寨老、长老决策村寨大小事务的场所,是年轻人传习侗歌的地方,也是年轻人谈恋爱“行歌坐月”的场所。但如今,这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大门紧锁。只有罗家姐弟俩每天都到这里教叙事歌,风物无阻近70年。
弟弟罗幸礼12岁那年,一位黎平来的歌师游方至此教会了他技艺后就继续云游去了。歌师罗幸礼却守在村里,拉牛腿琴唱叙事歌,一晃时间已过去了67年。
拉牛腿琴,唱侗歌,不仅仅是侗族记事的方式,更是侗族年轻男女恋爱的方式。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以前,谁的牛腿琴拉得越好,叙事歌唱得越动听,越容易被姑娘垂青,因而寨子里每个年轻人学起来都很积极。在村里歌声最鼎沸时,每天在侗寨跟罗幸礼学拉牛腿琴的有十多人。但如今,寨子里的男女谈恋爱再也无需围着鼓楼唱歌弹琴,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定。于是,不再有学生愿意跟着罗幸礼拉牛腿琴唱叙事歌。
曾经侗寨人人都会拉的牛腿琴,竟然“沦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至于政府只能指派一位名叫罗宾利的年轻人专门跟着罗幸礼学习。
罗宾利今年已经33岁,已经过了学叙事歌最好的年龄。还好,如今拉牛腿琴唱叙事歌,不再是侗族男人恋爱的“刚需”,只是一门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罗宾利是村里为数不多在学习叙事歌的年轻人。以前,他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一直到20来岁对叙事歌都一窍不通。直到后来,他返乡做村里的安全员,开始做侗族的文化保护工作,和这对姐弟接触多了就喜欢上了。
侗族的习俗,一般在鼓楼聚会时,都会先燃起一堆火,大家围坐在一起,边拉边唱。罗宾利是村里年轻一辈少有的叙事歌爱好者,因而他每天都和师傅罗幸礼一起到鼓楼练歌。
今天罗幸礼要教的曲目名叫《珠郎娘美》,教导侗族人恋爱要自由。但现在全村人都觉得这曲目过时了:现在恋爱早自由了,用手机恋爱,自由都有点过度。
看歌师拉牛腿琴,是一件很穿越的事情,因为拉牛腿琴的姿势和我们见到的中国各民族拉弦乐器都不一样:要将琴尾端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这和小提琴异曲同工。因而牛腿琴,又被大家戏称为“侗族小提琴”。
罗宾利说自己对牛腿琴的兴趣,正是来源于小提琴:“有一次,在外面打工时,看到有人拉小拉琴,总感觉他拉琴的样子格外熟悉,思来想去后发现,原来这不就是小时候父亲每天在家里打的‘果吉’(侗语对牛腿琴的称呼)吗?”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当自己每天身处其中时,并不在意。當失去后,才发现对它的记忆,其实已经潜移默化融入了骨子里。后来返乡后,罗宾利被指派来做侗族大歌的保护工作和牛腿琴的传承,也算是冥冥中注定。罗宾利现在名义上是保障村庄的治安,但做得更多的却是在护佑侗族大歌和牛腿琴在村寨里的流传。
每天在鼓楼里和师傅交流后,罗宾利就拿着牛腿琴自己回家练习。这天回家时,正好赶上父亲闲着无事,坐在门前拉曲子。以前,父亲拉牛腿琴时,罗宾利总是跑得远远的。而现在,父亲拉琴时,他会搬起板凳坐在旁边听,甚至会清清嗓子唱一段。 当叙事歌唱起来时,有老人从二楼探出头来,一边叼着烟斗,一边随着音乐打节拍。当琴音歌声正劲时,一位“杀马特”打扮的年轻人从他们眼前走过。年轻人都没正眼瞧拉牛腿琴的父子。而拉牛腿琴的人则停下了手上的琴,看年轻人飘过。仿佛年轻人是T型台上的超模,而父子则是台下的观众。
问“杀马特”为何对侗歌这么不待见。他说,没有不待见,只不过和《小苹果》之类比起来,太不带劲。他说完,骑上了摩托车,边骑边把声音开得最大,一曲《小苹果》把所有的牛腿琴音都“镇压”了。
以前,村里老一辈多少都会一些侗族叙事歌。当牛腿琴拉响,叙事歌唱起时,歌声就慢慢把村里人聚起来。侗歌,自古以来,一直是联络侗家人情感的纽带。
罗宾利当初返乡时,他的理想是组建一只侗歌队,不仅仅让侗家人重新紧密团结在一起,还要把侗歌队拉到全国开巡回演唱会。但如今,年轻一代不仅不会拉牛腿琴,甚至连叙事歌的意思都无法理解,全村的歌者已经无法聚成一圈。罗宾利对整个侗歌都很担心。
这时,姐姐俾云已经在鼓楼练完侗族大歌,步履蹒跚地走回家做饭。问她担不担心侗歌会失传,她说,当饭养身养够了,大家就会想到用歌来养心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看完了拉牛腿琴的乐师,我们让牛腿琴学徒罗宾利带我们寻找做牛腿琴的工匠。拉牛腿琴的人少,做牛腿琴的工匠应该更不好寻。我暗自祈祷不要像以前一样,找到工匠家后,工匠摇摇头说:“我已经不做手艺很多年了!”
没想到罗宾利把我们从村里的石板路带到水泥路上后,指了指前方说:“到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正好拉上了!”
我朝他指的方向望去,这是位60多岁的大爷,正端着一把牛腿琴站在自家大门口,他身边站着一位小女孩。大爷一拉牛腿琴,女孩就跟着节拍跳舞。
我们表示来意后,大爷把肩上的牛腿琴往身前的长凳上一放,小女孩就拿起牛腿琴绕过我身边跑开了。我欲拉住她:“小姑娘,小心别把琴弄坏了!”大爷拍了拍身前的长凳说:“由她去吧,大不了再做一把就是啰!”
这时,我们才发现,这木工凳上正放了一条抛光的木条。大爷俯下身来,拿起斧头,开始给我们演示制作牛腿琴。
大爷名叫杨秀森,今年已经67岁。从20岁开始学做牛腿琴,至今已有47个年头。问他为什么要学做牛腿琴,老人不说话,手拿着烟斗猛吸了一口烟,吐出了团浓浓的烟雾后裂开嘴呵呵一笑:“做牛腿琴还能为啥,为了讨个媳妇呗!”
原来,在杨秀森年轻时,侗族姑娘评判小伙子的最高标准,是谁的叙事歌唱得好,牛腿琴拉得棒。唱叙事歌、拉牛腿琴,小伙子们都是从小开始练。虽然有些人天赋异禀,但绝大部分人都是半斤八两。要在讨姑娘欢心的路上一骑千里,就只能独辟蹊径。杨秀森想到了一条捷径:自己学做牛腿琴,做出最好的牛腿琴,在拉琴唱歌追姑娘时,就能一骑绝尘。
杨秀森最终终于凭借自己做牛腿琴的绝活,讨到了理想中的媳妇。从那以后,每当春暖花开谈恋爱的季节,杨秀森家就挤满了来订做牛腿琴的小伙子。
“一把牛腿琴好不好,关键要看共鸣箱。”只见杨秀森骑在木工凳上,拿起一把凿子开始在一块瓢状的杉木上凿起来。杉木凿空后,把内壁用砂纸打磨平,上面盖上一层薄板,共鸣箱就完工。然后从琴头到琴尾,拉上两根棕丝做琴弦,琴身就做好了。
接下来,就进入做制琴弓阶段。只见他取出一根一米来长的竹片,把竹片大约九分之一处,放在炭火上来回烘烤后,把竹片取下用手轻轻折动,待竹片变弯后,拿出准备好的棕绳,分别绑在竹片两端,竹片便从烘烤处开始变弯,成为一个不对称的弓型,这样牛腿琴的琴弓便做好了。一幅牛腿琴也大功告成。
这时,杨秀森把琴身架在左肩上,右手把琴的棕绳强按在琴弦的棕丝上开始试音。棕绳遇见棕丝,发出纤柔而嘶哑的声响,音量小得差点听不见。有点像二胡的忧伤却又少一丝浑厚。听到这声音,我对牛腿琴有丝失望:“传说中的‘把妹’神器,声音就这样?”
杨秀森似乎查觉到我的失望,深吸了一口气后竟然开始边拉边唱,歌声和琴声神同步:音量虽然比琴音略大,但音调嘶哑却如出一辙。
一曲终了,杨秀森迫不及待地问我这唯一的观众:“感觉怎么样?”我很尴尬地笑了:“一拉一唱都有配角神韵!”
我以为杨秀森对我的直言会很生气,没想到他却向我伸出大拇指:“这就对了,拉牛腿琴时,都是边拉边唱。在逢年过节,琴师一般都是为侗戏和侗歌伴奏。就算是在行歌坐月时,小伙子们拉牛腿琴追姑娘,姑娘和她们的歌声,也是绝对的主角。牛腿琴,本身就是一直做配乐的份!但如果没有这些配乐,舞台上一直是主角在独唱,那该多无聊啊!”
杨秀森说,虽然他是一位牛腿琴匠,但做牛腿琴也只是他的副业。每年,他只有到农闲时,才会在自家门前支起工具开始制琴,告诉村里的年轻人到恋爱的季节了,姑娘们得练歌小子们得练琴了:年少不练琴,无妻徒伤悲。
但最近几年,轮到杨秀森伤悲了:最开始时,村里会制琴的人越来越少,他的订单随着琴匠们陆续地死去而越来越多,最多时他一年卖过的牛腿琴有上百把。最近几年,制琴匠越来越少,但找他制琴的人减少得更快,因为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了,即使过年时在家呆几天,他们也几乎都不会拉琴,也就不需要买牛腿琴了。
以前來买琴的,主要是本村的小伙子。现在来订购的,都是周边村寨的老头子。一把琴根据音质好坏,能卖300~800元不等,一般都是500元一把。如今,杨秀森每年能卖十来把,他心里有一本账:通过每年卖出去的牛腿琴,他就知道周边还有哪些寨子有人在唱叙事歌传唱侗家历史。
虽然最近几年,能卖出的牛腿琴每年都会少一两把,但杨秀森已经很知足:闲时做琴换烟酒,梦里琴声配侗音。
(本文选自:中国周刊 2018年10期)
侗族有句谚语“饭养身、歌养心”。老人们唱叙事歌时用牛腿琴配乐,姑娘们唱琵琶歌时怀揣着侗家琵琶起舞,这曾经是侗族人的生活日常,天籁般的旋律滋养了侗族,而侗歌歌者、侗乐乐师和隐在侗寨的乐器工匠们,则用自己的手艺做“嫁衣”,默默地把侗歌滋养成世界级民乐。
歌至八十意未已
贵州省榕江县有个名叫宰荡的村庄,很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了聆听享誉世界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而我们翻山越岭而来,是为了寻一对80高龄的姐弟。他们一个唱侗族大歌,一个人用牛腿琴拉叙事歌,用自己的嗓音记录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村庄的生活。
来宰荡这天,是农历正月十八。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农村,村民过完元宵节后,都纷纷外出务工。这是农村最冷清的时候,宰荡也不例外。
进村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绕村而过的马路,一条是穿村而过的石板路。我们沿石板路进村,一路只听见脚步声和溪流响。
行过百步后,有歌声穿过木屋飞檐而来,让宁静的村庄迅速苏醒。寻声而去,进入村寨中央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中央搁放了十几只长桌,每张桌上都摆满了酒肉。
“看来,今天撞上了谁家办喜事啊,能蹭饭幺?”看着眼前欢迎的场景,我已经开始磨拳擦掌。
“今天是全村人的喜事,有朋友自远方来,当然得唱歌喝酒!”村长把我们拉到长桌上。原来,今天不是谁家办喜事,而是全村人一起来过“月也”。
月也,是流传在侗寨的风俗:每年年头岁尾,侗族各个支系寨子之间随便找个理由相互走动以增强感情。青年男女借机恋爱,老人小孩走亲访友。
大年初三,有个其它支系的侗寨请宰荡村的男女老少去“月也”。寨里去了60多人,演侗戏,唱大歌,喝酒狂欢了三天三夜。礼尚往来,今天那寨子里派了15人回访,给寨子里送锦旗。于是全村人,又借机会在小广场上吃起长桌宴。
吃完饭碗筷还没收拾完,妇女们已经穿上盛装站上了广场中央的戏台。七八个三四十岁的侗家女,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便是村里的侗族大歌传承人罗俾云,今年已经81岁,唱侗族大歌已经70多年。而她的弟弟,便是我们要寻找的侗族叙事歌师罗幸礼,今年已经79岁,现在正在鼓楼里教徒弟拉牛腿琴唱叙事歌。
叙事歌和侗族大歌歌师,在侗族村寨一直都是最受人尊敬者。侗家人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歌者,但像杨家姐弟俩,从10多岁开始唱,一直唱到80岁“封王”“称后”者,在侗家也极为罕见。杨家姐弟虽然老了,腿脚不利索,背也驼了,但依然时常穿过村庄,赴侗家鼓楼唱歌。
姐弟俩每天练歌的地方,是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鼓楼。以前,鼓楼是侗寨的中心,这里是寨老、长老决策村寨大小事务的场所,是年轻人传习侗歌的地方,也是年轻人谈恋爱“行歌坐月”的场所。但如今,这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大门紧锁。只有罗家姐弟俩每天都到这里教叙事歌,风物无阻近70年。
弟弟罗幸礼12岁那年,一位黎平来的歌师游方至此教会了他技艺后就继续云游去了。歌师罗幸礼却守在村里,拉牛腿琴唱叙事歌,一晃时间已过去了67年。
当牛腿琴遇见《小苹果》
拉牛腿琴,唱侗歌,不仅仅是侗族记事的方式,更是侗族年轻男女恋爱的方式。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以前,谁的牛腿琴拉得越好,叙事歌唱得越动听,越容易被姑娘垂青,因而寨子里每个年轻人学起来都很积极。在村里歌声最鼎沸时,每天在侗寨跟罗幸礼学拉牛腿琴的有十多人。但如今,寨子里的男女谈恋爱再也无需围着鼓楼唱歌弹琴,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定。于是,不再有学生愿意跟着罗幸礼拉牛腿琴唱叙事歌。
曾经侗寨人人都会拉的牛腿琴,竟然“沦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至于政府只能指派一位名叫罗宾利的年轻人专门跟着罗幸礼学习。
罗宾利今年已经33岁,已经过了学叙事歌最好的年龄。还好,如今拉牛腿琴唱叙事歌,不再是侗族男人恋爱的“刚需”,只是一门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罗宾利是村里为数不多在学习叙事歌的年轻人。以前,他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一直到20来岁对叙事歌都一窍不通。直到后来,他返乡做村里的安全员,开始做侗族的文化保护工作,和这对姐弟接触多了就喜欢上了。
侗族的习俗,一般在鼓楼聚会时,都会先燃起一堆火,大家围坐在一起,边拉边唱。罗宾利是村里年轻一辈少有的叙事歌爱好者,因而他每天都和师傅罗幸礼一起到鼓楼练歌。
今天罗幸礼要教的曲目名叫《珠郎娘美》,教导侗族人恋爱要自由。但现在全村人都觉得这曲目过时了:现在恋爱早自由了,用手机恋爱,自由都有点过度。
看歌师拉牛腿琴,是一件很穿越的事情,因为拉牛腿琴的姿势和我们见到的中国各民族拉弦乐器都不一样:要将琴尾端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这和小提琴异曲同工。因而牛腿琴,又被大家戏称为“侗族小提琴”。
罗宾利说自己对牛腿琴的兴趣,正是来源于小提琴:“有一次,在外面打工时,看到有人拉小拉琴,总感觉他拉琴的样子格外熟悉,思来想去后发现,原来这不就是小时候父亲每天在家里打的‘果吉’(侗语对牛腿琴的称呼)吗?”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当自己每天身处其中时,并不在意。當失去后,才发现对它的记忆,其实已经潜移默化融入了骨子里。后来返乡后,罗宾利被指派来做侗族大歌的保护工作和牛腿琴的传承,也算是冥冥中注定。罗宾利现在名义上是保障村庄的治安,但做得更多的却是在护佑侗族大歌和牛腿琴在村寨里的流传。
每天在鼓楼里和师傅交流后,罗宾利就拿着牛腿琴自己回家练习。这天回家时,正好赶上父亲闲着无事,坐在门前拉曲子。以前,父亲拉牛腿琴时,罗宾利总是跑得远远的。而现在,父亲拉琴时,他会搬起板凳坐在旁边听,甚至会清清嗓子唱一段。 当叙事歌唱起来时,有老人从二楼探出头来,一边叼着烟斗,一边随着音乐打节拍。当琴音歌声正劲时,一位“杀马特”打扮的年轻人从他们眼前走过。年轻人都没正眼瞧拉牛腿琴的父子。而拉牛腿琴的人则停下了手上的琴,看年轻人飘过。仿佛年轻人是T型台上的超模,而父子则是台下的观众。
问“杀马特”为何对侗歌这么不待见。他说,没有不待见,只不过和《小苹果》之类比起来,太不带劲。他说完,骑上了摩托车,边骑边把声音开得最大,一曲《小苹果》把所有的牛腿琴音都“镇压”了。
以前,村里老一辈多少都会一些侗族叙事歌。当牛腿琴拉响,叙事歌唱起时,歌声就慢慢把村里人聚起来。侗歌,自古以来,一直是联络侗家人情感的纽带。
罗宾利当初返乡时,他的理想是组建一只侗歌队,不仅仅让侗家人重新紧密团结在一起,还要把侗歌队拉到全国开巡回演唱会。但如今,年轻一代不仅不会拉牛腿琴,甚至连叙事歌的意思都无法理解,全村的歌者已经无法聚成一圈。罗宾利对整个侗歌都很担心。
这时,姐姐俾云已经在鼓楼练完侗族大歌,步履蹒跚地走回家做饭。问她担不担心侗歌会失传,她说,当饭养身养够了,大家就会想到用歌来养心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做把果吉讨媳妇
看完了拉牛腿琴的乐师,我们让牛腿琴学徒罗宾利带我们寻找做牛腿琴的工匠。拉牛腿琴的人少,做牛腿琴的工匠应该更不好寻。我暗自祈祷不要像以前一样,找到工匠家后,工匠摇摇头说:“我已经不做手艺很多年了!”
没想到罗宾利把我们从村里的石板路带到水泥路上后,指了指前方说:“到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正好拉上了!”
我朝他指的方向望去,这是位60多岁的大爷,正端着一把牛腿琴站在自家大门口,他身边站着一位小女孩。大爷一拉牛腿琴,女孩就跟着节拍跳舞。
我们表示来意后,大爷把肩上的牛腿琴往身前的长凳上一放,小女孩就拿起牛腿琴绕过我身边跑开了。我欲拉住她:“小姑娘,小心别把琴弄坏了!”大爷拍了拍身前的长凳说:“由她去吧,大不了再做一把就是啰!”
这时,我们才发现,这木工凳上正放了一条抛光的木条。大爷俯下身来,拿起斧头,开始给我们演示制作牛腿琴。
大爷名叫杨秀森,今年已经67岁。从20岁开始学做牛腿琴,至今已有47个年头。问他为什么要学做牛腿琴,老人不说话,手拿着烟斗猛吸了一口烟,吐出了团浓浓的烟雾后裂开嘴呵呵一笑:“做牛腿琴还能为啥,为了讨个媳妇呗!”
原来,在杨秀森年轻时,侗族姑娘评判小伙子的最高标准,是谁的叙事歌唱得好,牛腿琴拉得棒。唱叙事歌、拉牛腿琴,小伙子们都是从小开始练。虽然有些人天赋异禀,但绝大部分人都是半斤八两。要在讨姑娘欢心的路上一骑千里,就只能独辟蹊径。杨秀森想到了一条捷径:自己学做牛腿琴,做出最好的牛腿琴,在拉琴唱歌追姑娘时,就能一骑绝尘。
杨秀森最终终于凭借自己做牛腿琴的绝活,讨到了理想中的媳妇。从那以后,每当春暖花开谈恋爱的季节,杨秀森家就挤满了来订做牛腿琴的小伙子。
“一把牛腿琴好不好,关键要看共鸣箱。”只见杨秀森骑在木工凳上,拿起一把凿子开始在一块瓢状的杉木上凿起来。杉木凿空后,把内壁用砂纸打磨平,上面盖上一层薄板,共鸣箱就完工。然后从琴头到琴尾,拉上两根棕丝做琴弦,琴身就做好了。
接下来,就进入做制琴弓阶段。只见他取出一根一米来长的竹片,把竹片大约九分之一处,放在炭火上来回烘烤后,把竹片取下用手轻轻折动,待竹片变弯后,拿出准备好的棕绳,分别绑在竹片两端,竹片便从烘烤处开始变弯,成为一个不对称的弓型,这样牛腿琴的琴弓便做好了。一幅牛腿琴也大功告成。
这时,杨秀森把琴身架在左肩上,右手把琴的棕绳强按在琴弦的棕丝上开始试音。棕绳遇见棕丝,发出纤柔而嘶哑的声响,音量小得差点听不见。有点像二胡的忧伤却又少一丝浑厚。听到这声音,我对牛腿琴有丝失望:“传说中的‘把妹’神器,声音就这样?”
杨秀森似乎查觉到我的失望,深吸了一口气后竟然开始边拉边唱,歌声和琴声神同步:音量虽然比琴音略大,但音调嘶哑却如出一辙。
一曲终了,杨秀森迫不及待地问我这唯一的观众:“感觉怎么样?”我很尴尬地笑了:“一拉一唱都有配角神韵!”
我以为杨秀森对我的直言会很生气,没想到他却向我伸出大拇指:“这就对了,拉牛腿琴时,都是边拉边唱。在逢年过节,琴师一般都是为侗戏和侗歌伴奏。就算是在行歌坐月时,小伙子们拉牛腿琴追姑娘,姑娘和她们的歌声,也是绝对的主角。牛腿琴,本身就是一直做配乐的份!但如果没有这些配乐,舞台上一直是主角在独唱,那该多无聊啊!”
杨秀森说,虽然他是一位牛腿琴匠,但做牛腿琴也只是他的副业。每年,他只有到农闲时,才会在自家门前支起工具开始制琴,告诉村里的年轻人到恋爱的季节了,姑娘们得练歌小子们得练琴了:年少不练琴,无妻徒伤悲。
但最近几年,轮到杨秀森伤悲了:最开始时,村里会制琴的人越来越少,他的订单随着琴匠们陆续地死去而越来越多,最多时他一年卖过的牛腿琴有上百把。最近几年,制琴匠越来越少,但找他制琴的人减少得更快,因为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了,即使过年时在家呆几天,他们也几乎都不会拉琴,也就不需要买牛腿琴了。
以前來买琴的,主要是本村的小伙子。现在来订购的,都是周边村寨的老头子。一把琴根据音质好坏,能卖300~800元不等,一般都是500元一把。如今,杨秀森每年能卖十来把,他心里有一本账:通过每年卖出去的牛腿琴,他就知道周边还有哪些寨子有人在唱叙事歌传唱侗家历史。
虽然最近几年,能卖出的牛腿琴每年都会少一两把,但杨秀森已经很知足:闲时做琴换烟酒,梦里琴声配侗音。
(本文选自:中国周刊 201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