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拾忆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宝饭”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在千灯中心小学念书。
  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全校师生都在闹饥荒。
  那时城镇户口凭证购粮。学生每月口粮定量20斤,教师28斤,其中大米跟面粉需按比例搭配供应。农村户口学生口粮更少,用当时流行的说法称作“四两头”,即一个人平均每天口粮只有四两。我们十二三岁的孩子,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吃不饱肚子连上课都没有心思。其实老师也一样,特别是学校里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20岁出头的男教师们,同样天天经受饥饿煎熬。
  与镇上同学相比,农村同学每天口粮虽然只有四两,但大人们利用屋前屋后等十边地,见缝插针种植青菜、蚕豆、山芋、胡萝卜等菜蔬瓜果充代食品,填饱全家肚子。遇到青黄不接,孩子们也会拎着篮子,手拿小刀,去田头、岸边挑草头,帮助大人分忧解难。
  从五年级开始,我们班上来了七八位农村同学,是从乡下小学转到镇上中心小学来念书的。受“街上人,乡下人”世俗观念影响,镇上同学与农村同学尽管同处一间教室,但相互之间似乎存有一堵隐形的墙。当然,产生“墙”的原因,主要是镇上同学自我感觉比农村同学有着诸多“优势”……然而,随着饥饿的到来,这堵“墙”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那时学校食堂只供应住校教师伙食,农村学生一律自带午饭。我们班上的农村同学,每天步行三四里路上学,书包里除了课本、学习用品,还带着一只饭盒子。饭盒里从未见过白米饭,通常装的是菜饭,且往往菜多米粒少;有的装着面衣饼,掺和着各种草头……他们还在衣兜里装着炒熟的硬蚕豆,晒干的毛豆、毛豆节、洗净的胡萝卜等等,常常在课余时间拿出来填饥。听着硬蚕豆放进嘴里发出的咯嘣声,看着躺在豆壳里诱人的毛豆粒,以及大口咀嚼胡萝卜发出爽脆的豁嚓声……令我们镇上同学十分眼馋和向往。
  于是,平常早饭只吃一碗薄粥汤的我们镇上男同学,跑了几次厕所后,已是饥肠辘辘,肚子唱起了“空城计”。见农村同学这么“富有”,我们按捺不住心里的痒痒,只得舍去镇上同学的所谓优势,伸手向他们要一点尝尝。乡下同学有求必应,抓一把蚕豆、毛豆,拗一截胡萝卜……慷慨施予。
  一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同学们走出教室,在走廊上闲聊。因为饥饿,我们不再在操场上追逐奔跑嬉戏。
  邵同学从课桌里拿出饭盒,午饭带的是花草面衣饼,一定是肚子饿了,他从饭盒里拿出一块面衣饼,坐在座位上默默吃了起来。
  我走过他座位时,邵同学掰下一块面衣饼悄悄递给我。我先是一怔,当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便欣喜地接过面衣饼,来不及说声“谢谢”,立刻塞进嘴里,痛快地咀嚼起来。草头面衣饼虽然没有一点菜油味,但硬香、耐嚼,味道好极了。
  走廊上眼尖的同学,透过窗户发现了我和邵同学的举动,很快冲进教室。
  “呀,怎么一个人独享啊?”有人向邵同学大声嚷嚷着,伸出手来。
  邵同学像自己做错了事,不好意思地掰下一块面衣饼,递给同学。
  “给我一点!”
  “给我一点!”
  ……
  闻讯而来的男同学,纷纷围了上去。他们在人丛中踮着脚,伸长手,大声讨要着。有的甚至唯恐面衣饼落入别人手中,猴急地一把夺过邵同学正在分发的面衣饼,塞进自己嘴里。
  邵同学手里的面衣饼分发完了,但是眼前好多只小手还在不停地晃动着。善良的他只得从课桌里拿出饭盒,掀开盖子,继续掰下一块块面衣饼,一一分给大家。
  不一会,他饭盒里的面衣饼全部分发完了。望着空空如也的饭盒,邵同学这才想起:“呀,我的午饭没了,午饭没了……”
  然而,镇上的男生们才不管呢,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大家满足地抹着嘴巴,一哄而散。
  第三节课结束,放午学。因为肚子饿得慌,镇上男同学大都是一路奔回家去吃午饭的。尽管老师一再关照,路上必须排队,然而一出校门,饥饿即刻驱散了秩序。
  我回到家,中午吃的是稀饭和包子。一阵呼汤呷水,狼吞虎咽,饿瘪的肠胃终于得到了舒缓。放下碗筷,我猛然想起邵同学的午饭没了,不吃午饭怎么行,下午还得上课呢。我把这事跟妈妈说了,妈妈叹了口气说:“你们这帮小馋鬼……”说着,她把准备留作晚饭的包子,拿出两个,让我带去学校。
  我急匆匆赶到学校,走进教室,邵同学正趴在课桌上做作业。我把两个白包子递到他面前,说:“给你!”
  邵同学抬起头来,惊讶地问:“做,做啥?”
  我说:“给你吃午饭呀!”
  邵同学摆着手说:“我已经吃过了呀!”
  这回轮到我奇怪了:“你的午饭不是早就让我们吃掉了?”
  邵同学故作神秘地笑着,说:“今天我可吃到了好东西。”
  “啥好东西?”
  “八宝饭!”
  “八宝饭?”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八宝饭,哪来的八宝饭?”
  原来,放午学后,农村同学留在教室里吃午饭,他们见邵同学的饭盒空了,便将自己饭盒里的饭食挑出一些,放进邵同学饭盒,有菜饭、胡萝卜饭、面衣饼、菜塌饼……果然,邵同学名副其实吃上了一顿“八宝饭”。
  邵同学接过我的白包子,说声“谢谢”,然后转身忙着分给班上农村同学去了。
  米粉惹的祸
  1963年我小学毕业,考入县七中,因为校址设在千灯镇,故当地人也称县七中为千灯中学。
  千灯中学所辖学区为四个乡镇,除了千灯本镇学生,其余三个乡镇距离千灯镇有10来里路,因而学生平时都得寄宿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
  当时,国家尚未摆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困境,特别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每天面临最大难题,仍然是吃不饱肚子。于是,那些寄宿同学,每每回家,星期天傍晚返校,父母总会设法让孩子们带去一些吃食,如炒米粉、爆米花、山芋干、硬蚕豆等等,以便肚子饿时可以填饥。
  一次课堂上,教语文的徐老师提问,被点名回答问题的高同学站起来后却一言不发。因为问题并不难,一阵沉寂过后,其他同学忍不住窃窃私议起来。同学们传递的信息,答案已经很明白,可是高同学充耳不闻,仍然低着头,不吱声。   这是怎么啦,高同学不是那种脑子不开窍的人啊。是他刚才开小差,被老师逮着了,没听到提问?我不由得回过头去,只见高同学紧抿嘴唇,脸孔通红,一副死不开口的样子。渐渐地,我发觉高同学脸上表情有了异样的变化,双眉紧皱,眼珠子暴突,一脸痛苦状,随即他举起双手,紧紧捂住嘴巴——
  高同学是病了?不等我继续猜测下去,只见高同学仰起头来,只听“扑——”一声,教室里顿时烟雾弥漫,惊叫声四起,秩序一片混乱。
  “啊……”
  “什么东西?”
  “烟雾弹!”
  ……
  坐在高同学前排的男女同学,蓦地像触了电似的,突然从座位上蹦跳起来。
  我看清了,他们头发上、衣领里、课桌上笼上了一层白乎乎的东西,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香味。
  哦,是炒米粉!炒米粉需用开水冲泡后,调制成米浆食用。高同学上课时偷偷吃东西,嘴里塞满了干米粉,老师提问,开不了口,憋在喉咙里,奇痒难忍,因而才喷发而出。
  同学们叽叽喳喳,莫衷一是。
  徐老师摆了摆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徐老师对高同学并未多加指责,只是关照以后上课不要吃东西。
  其实,上课不能吃东西,大家都明白。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证明课余时间也是不能随便吃东西的。
  每天夜自修结束,便是宿舍里最热闹的时刻,你会听到一阵铝制饭盒、搪瓷杯子的碰撞声、敲击声——乒乒乓乓、叮叮当当,那是同学们幸福的夜宵生活开始了。
  时近9点,晚餐三两米饭早已消耗殆尽,食欲旺盛的男同学们此刻已是腹中空空。有同学在用开水泡制炒米粉,宿舍里氤氲着扑鼻的香味;有同学从热水瓶里倒出焐熟的米粥,就着瓜条呼噜噜吃得欢畅;也有同学呷着开水,耐心咀嚼着韧性的山芋干和坚硬的米糕……是的,如果没有这一顿加餐,同学们晚上是绝对睡不安稳的。
  那是个冬天的早上,北风呼号,天气十分寒冷,校园里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不停地颤抖。同学们穿着棉袄、棉鞋,头戴棉帽,女同学脖颈里大多围起了围巾,进了教室。他们不约而同跳跃着,跺脚取暖。
  第一节是数学课,铃声响过,吴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过“立正”,同学们向老师问好后坐下。时届中年的吴老师富有教学经验,并未像年轻教师那样匆匆授课,而是双目炯炯扫视全班同学,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面对着严厉的吴老师,同学们不敢懈怠,端正地坐着,两眼直视前方。
  显然,这一回吴老师发现了情况,点名后排的王同学。
  王同学默默地站了起来。
  全班同学的目光,唰——射向王同学。只见他头上戴着黑色棉帽子,两侧毛茸茸的棉耳紧紧包裹住了尖瘦的脸颊,只露出两只惶恐的眼睛和一个红红的鼻子。
  吴老师严肃批评王同学,竟然怕冷到这种程度,一点没有男孩子的气概,并叫他把帽子棉耳收起。
  可是,王同学迟疑着并未行动。
  见王同学不从,吴老师恼火了,他提高分贝,重申了一遍:
  “把帽子耳朵收起来!”
  无奈,王同学抬起手臂,磨磨蹭蹭解开扣子,把两个棉耳支了起来。
  刹那间,教室里发出一阵“嘘——”声,同学们大为吃惊,王同学左边脸颊又红又肿,隐隐可见斑斑血迹。
  显然,吴老师也吃了一惊,问:“你脸上——跟同学打架了?”
  “没有……”王同学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回答。
  吴老师走上前去,放缓了口气,询问着:“是怎么回事啊?”
  王同学的脸似乎更红了,低着头,竟然哽咽起来……
  同宿舍的周同学自告奋勇站起来替王同学回答。
  原来昨晚临睡前,王同学用开水泡了一碗炒米粉,吃过米粉后钻进被窝睡觉。夜半,同样饥饿的老鼠出洞找食,循着香味爬到王同学床上。王同学嘴角留存的米粉余香,刺激了老鼠食欲,于是老鼠啃了王同学的脸。
  吴老师心情沉重地说道:“王同学,老师错怪你了,你现在可以把棉帽耳朵放下来,下了课去医务室请老师检查一下。”
  这件事看来很搞笑,可是同学们听了,鼻子酸酸的,没人笑得出来。
  图·王伊婷
其他文献
三年级的时候,我沉迷在《少年文艺》五彩缤纷的花园中。一篇篇充滿幻想的童话让我身临其境,一首首清新的小诗让我心旷神怡,一章章奇幻的小说让我也萌发了冒险猎奇的激情。每次看到新奇的故事,我便手舞足蹈地讲给爸爸妈妈听,于是越来越喜欢讲故事,也爱上了朗诵,还被老师推荐去参加朗诵比赛。  慢慢地,我看了一期又一期,写文章的水平节节攀升。有次作文比赛,老师让我参赛。写作过程中,我如有神力,写起来游刃有余,心中那
期刊
1  谷天天没想到车站居然有那么多的人。他一边紧张地看着石小福在人群中窜来窜去,一边寻思着是不是该去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  可是,打通了说什么?说我要和同学去锡博玩几天?可是,为什么偏偏选择去锡博?石小福回锡博,是因为他的老家在那里的乡下,他和父母也曾经在锡博县待了六年,而自己在半年前还不知道这个地方呢。要不,就直接说去找白乌鸦?  “走,票买好了。”谷天天还在犹疑时,石小福却从人群中窜了出来,
期刊
别梦里的村庄  依然长着童年时的模样  小河日夜流淌  小野兔抬起前腿望风  老蟾蜍慌张跳进了池塘  安静的小青蛙  轻轻蹲在荷叶上看月亮  梦里的村庄  依然有着古朴的模样  木窗棂分割着缓慢的时光  木门轴会吱呀呀地唱  穿红兜肚的女孩儿  刚刚学会了剪红红的窗花  脸蛋儿红红,眼眸儿闪亮  梦里的村庄  依然有着天真的模样  小胖猪的呼噜声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都打得很响,很香  叽叽喳喳
期刊
带伤的绿鸟飞向何方  作品的发端源于梅特林克的《青鸟》,窗前,孩子在望着星空,那双孤独、忧虑且仍然清澈的眼睛总是让我不平静,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希望世上真有那只青鸟,并把它还给孩子。  那只青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美好,而有一种绿鸟属于我的童年。我们管那种鸟叫“柳树叶”。除了它长得瘦瘦的,绿色的羽毛,就是它总在柳树丛中穿飞或奔跑,从不飞向天空。现在想来它会飞向天空的,因为它也是候鸟。我们举起脏
期刊
最初你跪着,十分钟左右,膝盖就麻木了。  你借助龟裂的树干站起,不经意触到一只急急忙忙向上攀爬的绿色小胖虫,它是青先生的孩子。  你双手合十,气喘吁吁。“青先生,我再也受不了啦!天底下,怎么会有爸爸这样的家长!我们家姓青,也有人尊称他‘青先生’。尽管他不能说话,但他很开心和你同名。可是……”你开始咆哮,“名字相同,别人那么敬重你,可是爸爸呢?身体缺陷已经使他很难适应社会,他居然一点不自重,居然做出
期刊
十年前,我还是个电视人,拍摄了很多纪录片和专题片,其中有个系列的纪录片是和武汉市妇联合作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关注城市弱势儿童并提供给他们助学金。在这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处境艰难的孩子,他们肩负重压而倍感迷茫,他们孤单无助而倍感恓惶,但我常被他们脸上的笑容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感动——由此而来的希望就像经历严冬正在抽芽的枝叶,就像穿越黑云雾霾破云怒射的阳光。  常常是,在了解他们的处境之后,我
期刊
1  小银娣的弟弟来喜,正在跟他妈妈到上海城隍庙去烧头香,路上,他们一路走一路说……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嘭……啪……”今年年初一大清早,就有店家忙着开门做生意了。  过年对我们小孩子来讲,是顶开心的日子,不管我们家里多穷,新衣裳做不起,旧改新,还是有得穿的。我过年穿的一套褂裤,就是我爸爸结婚时穿过的蓝布袍子翻个身改的。我姐姐那件大襟小褂子,也是我妈妈那件阴丹士林布旗袍改的。  我7岁了
期刊
虽然它不会发出声音,  总听见歌声在耳边回响;  虽然看不见它的色彩,  一幅幅图画在眼前流淌……  它不是夜空的一颗流星,  只留下了瞬间的光亮,  也许它扎根在心的沃土,  才开出奇花异葩,吐露芬芳。  虽然岁月从身边流逝,  它永远那么年轻、健壮,  哪怕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它却在新一代人的心上绽放。  图·沈骋宇
期刊
(一)  宽子把老屋旁边馒头似的小山当成自己的宫殿。  挺拔的松树和桦树错落有致地构成宫殿里大大小小的顶梁柱,而层层相叠的树冠则是天然的绿琉璃顶,不仅遮阳,还通风透气。脚下丝绒般延展开的嫩草是上好的地毯,踩上去痒痒地挠脚心窝,让宽子忍不住撒欢。  胖鱼指着馒头山脚下宽子家的老宅问:“这里是宫殿,那儿算什么?”  “要塞你懂不?”宽子打了个比喻。  胖鱼哈哈大笑:“没见过‘国王’天天拆要塞的。”  
期刊
一、指导思想  被誉为“人民的喉舌”的邹韬奋,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和文化人的最高境界。他热爱祖国和人民,忠于自己的事业,永怀一颗赤子之心。本大赛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在新时代继续学习“韬奋精神”,以文字为武器,抒发真情,感悟人生,同时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二、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韬奋纪念馆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  承办单位:《少年文艺》编辑部  协办单位:广东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