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感言:十年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我还是个电视人,拍摄了很多纪录片和专题片,其中有个系列的纪录片是和武汉市妇联合作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关注城市弱势儿童并提供给他们助学金。在这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处境艰难的孩子,他们肩负重压而倍感迷茫,他们孤单无助而倍感恓惶,但我常被他们脸上的笑容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感动——由此而来的希望就像经历严冬正在抽芽的枝叶,就像穿越黑云雾霾破云怒射的阳光。
  常常是,在了解他们的处境之后,我自己都心灰意冷而滋生绝望,他们却目望远方,天真地跟我描摹他们的梦想,我常常看见他们抹掉眼泪后眸子里熠熠而生的光。
  那个系列的片子断断续续拍摄了五年,前后采访了三百多个孩子,他们是静静散落在城市或乡村的花儿。只是,他们要么身在瓦砾堆,要么长在悬崖,阳光照耀的时候少,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多。但是,和我们所有幸福的孩子一样,他们的头顶是一片广袤的天,他们的梦想从来都不比我们的小,他们的内心也一样比天空更宽广。
  十年过去了,我仍时常想起他们,仍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眼泪和忧伤,他们的孤单和彷徨,仍记得他们抹掉眼泪之后的倔强,他们稚嫩双肩的力量,他们无所畏惧的担当……
  于是,心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那就是想知道十年之后,那些花儿是否依旧在开放,他们是否还记得年少时的梦。所以我决定用笔写下他们的十年!我为自己这个想法而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我翻开当年的采访笔记,通过各种渠道来寻找他们现在的联系方式 ,来打听他们现在的处境和生活……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找到他们,其次是怎样说服他们接受我的再次访问。那些曾居住在城中村的城市务工人员子女,早已
  不知道漂泊何方。有些虽然已经获得了联系方式,但长大了的他们不愿意再接受我的访问。我尊重他们的决定,虽然不能形成文字,但起码知道了他们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特别感谢武汉市妇联,他们为我提供了很多孩子的联系方式。特别感谢吴懿,她是第一个接受我再次访问的孩子。
  我常问自己,为什么不闭门虚构 ,而是如此艰难地来写“非虚构”?我想,不仅是为了纪念那些孩子的十年,也是为了告慰和激励自己——当我访问他们时,我觉得,我是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感同身受,脚踩泥泞,身陷沼泽,但我和孩子们约定,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得仰望星空。
  舒辉波,中国作协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现已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多万字,出版近20部文学作品。曾获第二十五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武汉市政府首届文艺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第五届、第八届作家擂台赛金奖,首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
其他文献
对于任何一个少年来说,“江湖”都是一个很诱人的字眼,那里有沙包大的拳头,有大碗酒和大块肉,有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相比之下,“粮食”实在是有点没劲,粮食有什么好说的呢?在苟天晓的小说里,粮食大有乾坤。两位少年的成长,就是满腔的干云豪气重新接回大地的过程。作者更大的一份野心在于:揭示粮食与我们这个民族之间更为深刻的内在联系——粮食塑造了人,也塑造了我们含蓄质朴、谦逊隐忍的民族性格。  从这个角度来
期刊
本期与7期為合期
期刊
来到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以后,我开始接触马术,跟着学校的马术队参加过各种比赛。后来去英国大学交流,我也参加了大学的马球俱乐部。马术为我打开了一道崭新的门。  我爱学校马厩里的每一匹马。白色,枣色,灰色,黑色,或者榛仁一样甘甜的棕色。我学着照顾每一匹马,就像对待一位相识已久的友人。冬天,我踏着寒冷的暮色走进马厩,为马披上御寒的厚垫子。我搓着冻得僵硬的手指,伸开双臂环绕着它们的长脖子,把脸贴在它們的皮毛上
期刊
历史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鼻梁上眼镜和脚上皮鞋完  美照应  头发间的银丝是岁月霜雪  的痕跡  他嘴唇上挂着一句口头  禅:从理论上讲……  教师节我们送给他共同制  作的贺卡  他很感动:从理论讲这是  最珍贵的  他习惯夹着一幅地图走上  讲台  悬挂起遥远的年代给我们  看  他的指尖仿佛缠绕风云特  别吸引眼球  好多历史故事随着他的话  声奔涌而来  我们用心灵跟着他演绎过  去、现在
期刊
一  姚湾像一道鼻梁,镶嵌在陈家村和花溪村之间,但这鼻梁不好看,都是石头。陈家村和花溪村可就不一样了,像两个漂亮的花脸蛋,一边一个打扮着姚湾。  姚湾都是山地,风调雨顺的年头,播下半袋子玉米种,能收获一袋子玉米。遇见大旱的年景,连种子带化肥都赔在山地里。泥一把汗一把的姚湾人开始流行一句话——春天种一坡,秋天收一锅。  都说姚湾的穷根又深又硬,是因为有三大不争气。姚湾的不争气,首先体现在姚河水,别的
期刊
三年级的时候,我沉迷在《少年文艺》五彩缤纷的花园中。一篇篇充滿幻想的童话让我身临其境,一首首清新的小诗让我心旷神怡,一章章奇幻的小说让我也萌发了冒险猎奇的激情。每次看到新奇的故事,我便手舞足蹈地讲给爸爸妈妈听,于是越来越喜欢讲故事,也爱上了朗诵,还被老师推荐去参加朗诵比赛。  慢慢地,我看了一期又一期,写文章的水平节节攀升。有次作文比赛,老师让我参赛。写作过程中,我如有神力,写起来游刃有余,心中那
期刊
1  谷天天没想到车站居然有那么多的人。他一边紧张地看着石小福在人群中窜来窜去,一边寻思着是不是该去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  可是,打通了说什么?说我要和同学去锡博玩几天?可是,为什么偏偏选择去锡博?石小福回锡博,是因为他的老家在那里的乡下,他和父母也曾经在锡博县待了六年,而自己在半年前还不知道这个地方呢。要不,就直接说去找白乌鸦?  “走,票买好了。”谷天天还在犹疑时,石小福却从人群中窜了出来,
期刊
别梦里的村庄  依然长着童年时的模样  小河日夜流淌  小野兔抬起前腿望风  老蟾蜍慌张跳进了池塘  安静的小青蛙  轻轻蹲在荷叶上看月亮  梦里的村庄  依然有着古朴的模样  木窗棂分割着缓慢的时光  木门轴会吱呀呀地唱  穿红兜肚的女孩儿  刚刚学会了剪红红的窗花  脸蛋儿红红,眼眸儿闪亮  梦里的村庄  依然有着天真的模样  小胖猪的呼噜声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都打得很响,很香  叽叽喳喳
期刊
带伤的绿鸟飞向何方  作品的发端源于梅特林克的《青鸟》,窗前,孩子在望着星空,那双孤独、忧虑且仍然清澈的眼睛总是让我不平静,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希望世上真有那只青鸟,并把它还给孩子。  那只青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美好,而有一种绿鸟属于我的童年。我们管那种鸟叫“柳树叶”。除了它长得瘦瘦的,绿色的羽毛,就是它总在柳树丛中穿飞或奔跑,从不飞向天空。现在想来它会飞向天空的,因为它也是候鸟。我们举起脏
期刊
最初你跪着,十分钟左右,膝盖就麻木了。  你借助龟裂的树干站起,不经意触到一只急急忙忙向上攀爬的绿色小胖虫,它是青先生的孩子。  你双手合十,气喘吁吁。“青先生,我再也受不了啦!天底下,怎么会有爸爸这样的家长!我们家姓青,也有人尊称他‘青先生’。尽管他不能说话,但他很开心和你同名。可是……”你开始咆哮,“名字相同,别人那么敬重你,可是爸爸呢?身体缺陷已经使他很难适应社会,他居然一点不自重,居然做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