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是为广东工业大学动画(中外合作)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广东工业大学动画(中外合作)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于2013年开办的,依托国际交流合作,跨学院协同创新的中外合作试点教学项目。
与普通动画专业相比,动画(中外合作)有很大不同——招收文理科普高考生,而非艺术类考生。而《动画造型设计》从课程前期所需技能基础来说,是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的,面对一群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相当于一门全新的课程。
这里我将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关键之处与心得稍作整理概括,抛砖引玉与诸位分享。
一、学生分析
粗略来看,普通文理高考生大部分几乎没有美术基础。仔细分析,本专业学生与艺术类学生有如下两方面优势:一是较好的文化基础,各种设计学科所需的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较好;二是文理生由于没有经过当今流行的美术高考应试型集中培训,因此反而能更好地衔接上大学阶段的设计学教育。
同时劣势也非常明显:一是文理招生的学生美术造型能力基本功几乎为零;二是由于前30年整个中国应试教育模式对于音、体、美基础素质教育的忽略,导致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低下,除非家庭从小培养重视或受过专门的教育。一小部分艺术类考生由于从小兴趣爱好,因此情况稍好;而一般文理类普通考生,绝大部分都极度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培养。
二、教学设计
本課程学分3学分,课时为48课时,每周每次4课时,共上12周(次)。
根据学习主体的特征分析,课程设计如下:
第一模块,设计洗脑,时长约2周。内容:讲解艺术与设计关系,给学生理清绘画、美术、设计、艺术等概念与其相互关联,明确设计学的学科基本规律特征,同时衔接本课程中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模块,美术基础,时长约3周。内容:着重对于动画造型设计所必须的一部分美术基础作为重点教学。教学中注意因势利导,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应试美术高考,虽然美术基础薄弱,但学生在绘画风格上却是百花齐放(有些同学的手绘风格让我很惊喜,很意外)。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审美上做好引导,而不限制学生的天性表达,多多鼓励,为后面的命题设计项目实训环节打好基础。
第三模块,命题设计,时长约5周。该环节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设计思维、设计表达以及其他各项专业知识融入到设计项目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和运用知识。本模块的教学应该注意控制好项目的工作量,整体工作量不宜以艺术生动画专业的工作量为标准,应相对较少一些。但是在项目难度上倒不必过多担心,适中难度的任务才能产生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强调整个设计工作的规范、流程、标准,同时也要保护学生在设计思维中的创造力,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难点。
三、问题与总结
总的来看,课程教学效果不错,也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绝大部分同学通过“解剖麻雀”方式的学习过程,基本掌握了动画造型设计中的知识、技巧以及要领。进行到中期看到孩子们的作品,也打消了我在上课前的一些担心。事实证明,只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正确引导,普通文理类高中生,一样能衔接好大学设计学专业课程,并且,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其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甚至更强于目前的艺术类学生。
面对这样一批对于艺术与设计学科犹如白纸的学生,一方面,教学过程略有难度与阻力——许多基础知识需要从零开始普及讲解;另一方面,也感觉责任与压力巨大——毕竟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涯,本专业相关的学习方法等等都将由此课程开始。这样一来,问题也发生了——由于课程前期的过于保守,导致教学进度稍嫌滞后,事后复盘反思,第一模块理论知识稍嫌冗余,应更改为针对本课程直接相关的理论概念知识;第二模块教学效果最差,一方面限于教学空间教学设备的硬件局限,另一方面本人过于执念于强调传统的美术造型基本功的作用,事实上在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观念与想法比工具与技法要更重要;第三模块最大的遗憾是课时不够。
所幸地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克制不揠苗助长,没有急功近利地一味追究课程作品的最终效果。毕竟一颗颗刚刚发芽的种子,谁也不知道它们将来会不会成为苍天大树。
希望本课程分享对文理学生在专业上能有些小帮助,另外也希望各位同行多多给予指导与建议。
附一:命题设计详细要求(暨课程考查作业)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一、角色设计符合以下几项基本需求
1.以同班同学作为角色设计原型,特征明显。
2.该角色是某种动物。
3.角色设计须注入一定的风格、情感以及符合角色的气质特征。
4.为角色设计至少两种鲜明的职业(社会角色)。
二、具体要求
1.设计作品须体现原创性,不可使用剽窃、借用等学术不端行为。
2.最低要求包括五个部分:a.人物原型设计;b.动物原型设计;c.情感氛围参考与关键词;d.角色草图(各种草图、三视图、透视图);e.角色正稿(两个职业、六个表情、一张带动态的角色效果图)。
附二:学生作品节选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高校“质量工程”一般教改类项目“数字媒体专业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建设”支持(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5〕173号)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动画(中外合作)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于2013年开办的,依托国际交流合作,跨学院协同创新的中外合作试点教学项目。
与普通动画专业相比,动画(中外合作)有很大不同——招收文理科普高考生,而非艺术类考生。而《动画造型设计》从课程前期所需技能基础来说,是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的,面对一群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相当于一门全新的课程。
这里我将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关键之处与心得稍作整理概括,抛砖引玉与诸位分享。
一、学生分析
粗略来看,普通文理高考生大部分几乎没有美术基础。仔细分析,本专业学生与艺术类学生有如下两方面优势:一是较好的文化基础,各种设计学科所需的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较好;二是文理生由于没有经过当今流行的美术高考应试型集中培训,因此反而能更好地衔接上大学阶段的设计学教育。
同时劣势也非常明显:一是文理招生的学生美术造型能力基本功几乎为零;二是由于前30年整个中国应试教育模式对于音、体、美基础素质教育的忽略,导致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低下,除非家庭从小培养重视或受过专门的教育。一小部分艺术类考生由于从小兴趣爱好,因此情况稍好;而一般文理类普通考生,绝大部分都极度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培养。
二、教学设计
本課程学分3学分,课时为48课时,每周每次4课时,共上12周(次)。
根据学习主体的特征分析,课程设计如下:
第一模块,设计洗脑,时长约2周。内容:讲解艺术与设计关系,给学生理清绘画、美术、设计、艺术等概念与其相互关联,明确设计学的学科基本规律特征,同时衔接本课程中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模块,美术基础,时长约3周。内容:着重对于动画造型设计所必须的一部分美术基础作为重点教学。教学中注意因势利导,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应试美术高考,虽然美术基础薄弱,但学生在绘画风格上却是百花齐放(有些同学的手绘风格让我很惊喜,很意外)。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审美上做好引导,而不限制学生的天性表达,多多鼓励,为后面的命题设计项目实训环节打好基础。
第三模块,命题设计,时长约5周。该环节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设计思维、设计表达以及其他各项专业知识融入到设计项目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和运用知识。本模块的教学应该注意控制好项目的工作量,整体工作量不宜以艺术生动画专业的工作量为标准,应相对较少一些。但是在项目难度上倒不必过多担心,适中难度的任务才能产生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强调整个设计工作的规范、流程、标准,同时也要保护学生在设计思维中的创造力,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难点。
三、问题与总结
总的来看,课程教学效果不错,也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绝大部分同学通过“解剖麻雀”方式的学习过程,基本掌握了动画造型设计中的知识、技巧以及要领。进行到中期看到孩子们的作品,也打消了我在上课前的一些担心。事实证明,只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正确引导,普通文理类高中生,一样能衔接好大学设计学专业课程,并且,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其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甚至更强于目前的艺术类学生。
面对这样一批对于艺术与设计学科犹如白纸的学生,一方面,教学过程略有难度与阻力——许多基础知识需要从零开始普及讲解;另一方面,也感觉责任与压力巨大——毕竟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涯,本专业相关的学习方法等等都将由此课程开始。这样一来,问题也发生了——由于课程前期的过于保守,导致教学进度稍嫌滞后,事后复盘反思,第一模块理论知识稍嫌冗余,应更改为针对本课程直接相关的理论概念知识;第二模块教学效果最差,一方面限于教学空间教学设备的硬件局限,另一方面本人过于执念于强调传统的美术造型基本功的作用,事实上在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观念与想法比工具与技法要更重要;第三模块最大的遗憾是课时不够。
所幸地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克制不揠苗助长,没有急功近利地一味追究课程作品的最终效果。毕竟一颗颗刚刚发芽的种子,谁也不知道它们将来会不会成为苍天大树。
希望本课程分享对文理学生在专业上能有些小帮助,另外也希望各位同行多多给予指导与建议。
附一:命题设计详细要求(暨课程考查作业)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一、角色设计符合以下几项基本需求
1.以同班同学作为角色设计原型,特征明显。
2.该角色是某种动物。
3.角色设计须注入一定的风格、情感以及符合角色的气质特征。
4.为角色设计至少两种鲜明的职业(社会角色)。
二、具体要求
1.设计作品须体现原创性,不可使用剽窃、借用等学术不端行为。
2.最低要求包括五个部分:a.人物原型设计;b.动物原型设计;c.情感氛围参考与关键词;d.角色草图(各种草图、三视图、透视图);e.角色正稿(两个职业、六个表情、一张带动态的角色效果图)。
附二:学生作品节选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高校“质量工程”一般教改类项目“数字媒体专业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建设”支持(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5〕173号)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