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人工作的劳碌,老年人岁月的磨蚀,生理上的需求大多已经让位于精神需求,可是生命的反应仍不可或缺,缺少了肌肤感觉,自然满足不了精神上对于性的需求。长期以来,老年生活常常回避性,似乎中老年人谈到性就是道德败坏,品质不端。谈性并非不道德,而回避性问题才是最违背人性的。人一生对于性的需求是不分年龄的,只是年轻人侧重于生理感觉,中老年人需要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满足。
孤独是健康的最大敌人,中老年人再婚,不仅仅只是生理需要与生活需要,也是健康的需要。大多数中老年人再婚,更大意义上是鳏寡孤独人生路上携手互助,共渡时艰。客观上给儿女减轻养老负担。
伴随着中国社会开放度的加深,中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一般源于个人观念与儿女态度两方面因素。而这两方面的因素又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先从观念讲,现在中老年人再婚,仍然受着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中老年女性,都还秉承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陈规陋俗,而不能接受平等婚姻观。把婚姻当成一种纯粹的交易。这是中老年婚姻质量普遍低下的深刻意识根源。其实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有了交点,能够结伴人生,哪怕只共同走一小段人生旅途,也是难得的缘分。尤其是经历了人生坎坷的再婚中老年男女,更应该倍加珍惜。
中老年人再婚的质量普遍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太“精明”了,过于贪婪,欲壑难填。如果中老年人能够以一个平等的理念对待再婚,至少能够有一段相对幸福的晚年生活。笔者生活里就有一个老教师,丧妻多年,因为生活孤独,儿女鼓励老人再找个伴儿,结果朋友给介绍来的,几乎都附带“条件”,都想从老人身上占便宜。正当老人心灰意冷时,一个退休的药剂师看中了这位退休的老教师,她没有提任何要求,得到老教师的认同后,就自己买了张床与电淋浴器送到老教师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十几年前,这位药剂师凭着老教师给的600元生活费,把日子过得稳稳当当,甚至还能从这些钱里攒出供热费。十多年的和谐日子后,老药剂师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拒绝老教师一家的挽留,主动离开老教师,回到自己的小房独自生活。老人临离开时说,趁着身体还能动,自己离开,免得将来病在老教师那儿,会给两个家庭带来许多矛盾。后来,因为老教师与其子女频频到老药剂师那儿照顾她,老人便以需要照顾仍在世的母亲为由离开本市。这位善解人意的老人,因其善良为自己赢得了晚年难得的十几年的幸福生活,也赢得了老教师一家的尊敬与怀念。
再婚的中老年人,不用说自身阅历丰富,洞悉人心,其家人也不会对老人再婚不闻不问。儿女的态度是中老年人再婚的又一大障碍。儿女反对老人再婚,有的基于对于另一方(父或母)的情感;有的出于个人的面子;有的担心老人再婚,财产外流;有的担心父母再婚上当受到伤害;还有的不愿意父母去侍候别人。林林总总,就是不能从人性的角度理解中老年人,不能站在中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大多数父母在儿女面前不能把自己的生理需求说出口,儿女们往往也把老人有这种需求看成是丢脸的事有意回避,把老人再婚说成是给孙辈丢脸,或要老人等孙辈成人后再考虑婚事。
中老年人的个人观念与儿女态度的内在联系就是,许多再婚的中老年人,往往是为了儿女或个人不可预知的未来欲占对方便宜的。可不管为了什么,这都是条走不通的路。倘若真的有这方面的忧虑,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真心对待对方,使对方念及这份情,在自身与儿女需要帮助时主动施以援手。
老年人再婚,最现实的做法,就是遵守公平的原则。到了中老年,开口就与人家谈“情”说“爱”,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虚伪。所以要现实些。此外,还应该就具体生活问题达成协议。
中老年男女双方见面,对自然条件互相接受后,就应该先商定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在此,提供几种中老年再婚生活模式,供中老年朋友再婚参考。
模式一:AA制,婚前商定再婚后的生活费用、家务均实行AA制,二人共同承担,除双方约定外,不许附带任何条件。婚前所有,各归原主。
这种模式,不易被女性接受。若男方提出,应该注重方式与语态,最好是两人单独商定;此方式由女方提出,成功率较高。不过,现实中必须主动履行约定,如果有增进彼此情感的意愿,还应该主动分担对方所需承担的家务。
此模式最大的忌讳就是,再婚的中老年人,千万不要把生活上的这种分工及履行分工的情绪带到房事中。房事上,应该忘记所有生活中的不愉快,全身心地投入。这即是互慰,也是种享受,更是解决生活分工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消极对待,会使生活中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婚姻终结。这是付出多少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辛劳都无法替代的。
模式二:日常生活费用由男方出(确定日常生活费用标准),女方负责日常生活中的买菜、做饭、收拾卫生、洗衣服等家务。这种方式,女性的牺牲较大。较易被男方接受,但女方接受比较困难。
许多中老年女性,对于原配的生活付出比较能够接受,对于再婚的配偶则不情愿做这些。以为这不是嫁人,是在做老妈子,此乃人之常情。可是如果理性地对待这种关系,就会明白正常情况下任何收获都是用付出换来的。如果在双方感情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女方的经济付出比男方多,常常会滋生男性的贪婪,会让男人把注意力用在榨取女人钱财上(尽管有时这只是一种潜意识),反而会冲淡再婚夫妻的感情。所以,再婚女性最好多付出点辛劳,如果自己有钱就攒着,留在婚姻出现意外(对方先故)、有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时雇人照料自己。当然,婚后两人在生活中产生感情,愿意主动付出那就另当别论了。
特别提醒,再婚的中老年夫妻必须尊重彼此的个人隐私,尊重彼此的隐私是最明智的。
再婚的中老年夫妻,能否共同走到人生的终点。能否经得起人生的考验,要看两人感情达到什么程度。千万别在这上面耍小聪明,这是再婚中老年夫妻的大忌,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再婚中老年夫妻的共性。所以,现在中老年夫妻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再婚中老年夫妻,彼此存戒心是正常的。这种戒心,只能靠增进夫妻感情来冲淡消蚀。只有二人在生理本能上过出亲情来,才能互相搀扶走向人生的终点。
中老年人再婚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仅关乎小家庭,还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中老年再婚应该成为时下社会成人教育的一个科目,这对于弥补中国现行养老体制的缺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孤独是健康的最大敌人,中老年人再婚,不仅仅只是生理需要与生活需要,也是健康的需要。大多数中老年人再婚,更大意义上是鳏寡孤独人生路上携手互助,共渡时艰。客观上给儿女减轻养老负担。
伴随着中国社会开放度的加深,中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一般源于个人观念与儿女态度两方面因素。而这两方面的因素又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先从观念讲,现在中老年人再婚,仍然受着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中老年女性,都还秉承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陈规陋俗,而不能接受平等婚姻观。把婚姻当成一种纯粹的交易。这是中老年婚姻质量普遍低下的深刻意识根源。其实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有了交点,能够结伴人生,哪怕只共同走一小段人生旅途,也是难得的缘分。尤其是经历了人生坎坷的再婚中老年男女,更应该倍加珍惜。
中老年人再婚的质量普遍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太“精明”了,过于贪婪,欲壑难填。如果中老年人能够以一个平等的理念对待再婚,至少能够有一段相对幸福的晚年生活。笔者生活里就有一个老教师,丧妻多年,因为生活孤独,儿女鼓励老人再找个伴儿,结果朋友给介绍来的,几乎都附带“条件”,都想从老人身上占便宜。正当老人心灰意冷时,一个退休的药剂师看中了这位退休的老教师,她没有提任何要求,得到老教师的认同后,就自己买了张床与电淋浴器送到老教师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十几年前,这位药剂师凭着老教师给的600元生活费,把日子过得稳稳当当,甚至还能从这些钱里攒出供热费。十多年的和谐日子后,老药剂师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拒绝老教师一家的挽留,主动离开老教师,回到自己的小房独自生活。老人临离开时说,趁着身体还能动,自己离开,免得将来病在老教师那儿,会给两个家庭带来许多矛盾。后来,因为老教师与其子女频频到老药剂师那儿照顾她,老人便以需要照顾仍在世的母亲为由离开本市。这位善解人意的老人,因其善良为自己赢得了晚年难得的十几年的幸福生活,也赢得了老教师一家的尊敬与怀念。
再婚的中老年人,不用说自身阅历丰富,洞悉人心,其家人也不会对老人再婚不闻不问。儿女的态度是中老年人再婚的又一大障碍。儿女反对老人再婚,有的基于对于另一方(父或母)的情感;有的出于个人的面子;有的担心老人再婚,财产外流;有的担心父母再婚上当受到伤害;还有的不愿意父母去侍候别人。林林总总,就是不能从人性的角度理解中老年人,不能站在中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大多数父母在儿女面前不能把自己的生理需求说出口,儿女们往往也把老人有这种需求看成是丢脸的事有意回避,把老人再婚说成是给孙辈丢脸,或要老人等孙辈成人后再考虑婚事。
中老年人的个人观念与儿女态度的内在联系就是,许多再婚的中老年人,往往是为了儿女或个人不可预知的未来欲占对方便宜的。可不管为了什么,这都是条走不通的路。倘若真的有这方面的忧虑,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真心对待对方,使对方念及这份情,在自身与儿女需要帮助时主动施以援手。
老年人再婚,最现实的做法,就是遵守公平的原则。到了中老年,开口就与人家谈“情”说“爱”,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虚伪。所以要现实些。此外,还应该就具体生活问题达成协议。
中老年男女双方见面,对自然条件互相接受后,就应该先商定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在此,提供几种中老年再婚生活模式,供中老年朋友再婚参考。
模式一:AA制,婚前商定再婚后的生活费用、家务均实行AA制,二人共同承担,除双方约定外,不许附带任何条件。婚前所有,各归原主。
这种模式,不易被女性接受。若男方提出,应该注重方式与语态,最好是两人单独商定;此方式由女方提出,成功率较高。不过,现实中必须主动履行约定,如果有增进彼此情感的意愿,还应该主动分担对方所需承担的家务。
此模式最大的忌讳就是,再婚的中老年人,千万不要把生活上的这种分工及履行分工的情绪带到房事中。房事上,应该忘记所有生活中的不愉快,全身心地投入。这即是互慰,也是种享受,更是解决生活分工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消极对待,会使生活中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婚姻终结。这是付出多少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辛劳都无法替代的。
模式二:日常生活费用由男方出(确定日常生活费用标准),女方负责日常生活中的买菜、做饭、收拾卫生、洗衣服等家务。这种方式,女性的牺牲较大。较易被男方接受,但女方接受比较困难。
许多中老年女性,对于原配的生活付出比较能够接受,对于再婚的配偶则不情愿做这些。以为这不是嫁人,是在做老妈子,此乃人之常情。可是如果理性地对待这种关系,就会明白正常情况下任何收获都是用付出换来的。如果在双方感情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女方的经济付出比男方多,常常会滋生男性的贪婪,会让男人把注意力用在榨取女人钱财上(尽管有时这只是一种潜意识),反而会冲淡再婚夫妻的感情。所以,再婚女性最好多付出点辛劳,如果自己有钱就攒着,留在婚姻出现意外(对方先故)、有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时雇人照料自己。当然,婚后两人在生活中产生感情,愿意主动付出那就另当别论了。
特别提醒,再婚的中老年夫妻必须尊重彼此的个人隐私,尊重彼此的隐私是最明智的。
再婚的中老年夫妻,能否共同走到人生的终点。能否经得起人生的考验,要看两人感情达到什么程度。千万别在这上面耍小聪明,这是再婚中老年夫妻的大忌,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再婚中老年夫妻的共性。所以,现在中老年夫妻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再婚中老年夫妻,彼此存戒心是正常的。这种戒心,只能靠增进夫妻感情来冲淡消蚀。只有二人在生理本能上过出亲情来,才能互相搀扶走向人生的终点。
中老年人再婚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仅关乎小家庭,还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中老年再婚应该成为时下社会成人教育的一个科目,这对于弥补中国现行养老体制的缺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