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晚上临睡前拿起手机、平板电脑刷微博、玩微信或者浏览网页。科学家新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晚上临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恐怕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其主要的问题出在这些电子产品所发出的蓝光上。在本应就寝的时段暴露在蓝色的人造光下,会破坏我们机体内在的昼夜节律。
夜间使用电子产品
或让你不能安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在本应就寝的时段暴露在电子产品所发出的蓝光下,会破坏我们的日周期生物钟,影响我们机体内在的昼夜节律。研究者还认为,由于电视、电脑和平板屏幕主要是运用蓝白光,所以,相比起传统的白炽灯,电子产品发出的光对身体自然昼夜节律的破坏会来得更严重一些。
哈佛大学睡眠医学系的查尔斯·切斯勒教授在其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光对我们昼夜节律的影响比任何药物都大得多。我们的眼睛通过光感受到一天时间的变化,从而保证了生物钟的协调,并保证我们的身体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研究室张斌教授介绍说,哈佛大学近年来对睡眠与光照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研究项目其实是美国宇航局资助的,目的是解决有朝一日宇航员登临火星后的睡眠问题。”他说。因为火星上每天的日照时间比地球长39分35秒,火星上的一年差不多是地球上一年的1.88倍,这对地球人自身的日周期生物钟会是个很大的挑战。”
蓝光抑制
与睡眠相关的褪黑素
张斌介绍:“我们白天清醒,夜晚睡觉,过着朝行夕止的有时间节奏的生活。这是由我们机体运行的内在生理周期所决定的。这套机制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外界光线的明暗、周围环境声音的大小、周围人的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暗示都会从外部影响我们自身生物钟的调节。”在能影响我们日周期的诸多外在因素中,他认为光线的影响最主要,而这其中又以蓝色光影响最大。“研究者们发现,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中,蓝色光对我们的日周期以及情绪影响最大,进而对我们的睡眠影响最大。”
他表示,太阳光中就含有较多的蓝光,在白天,太阳的蓝色光照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会刺激我们的晝夜节律起搏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从而抑制我们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能够让我们保持觉醒状态,从而不会感到昏昏欲睡、精神萎靡,有振奋心情的作用。“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夜幕降临后,随着进入我们视网膜的光刺激尤其是蓝光刺激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开始增多,往往是半夜两三点钟达到高峰值。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深度睡眠的质量。老年人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夜间褪黑素的分泌会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睡眠紊乱、减少。”
褪黑素会受到日光或者室内明亮的灯光影响,尤其是淡蓝色光。夜间在蓝白灯光下,会让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推后,从而引发失眠。
早上运动接受日照有助睡眠
在医学上,恰当地运用蓝色光照,其实可以用来治疗季节性抑郁。
“比如在北欧地区比较多见的季节性抑郁,主要就跟冬季日照时间过少有关,通过用蓝光治疗,70%以上的季节性抑郁会痊愈。”张斌说,“但是,蓝光的照射,最好是在早晨或者上午。就算是阴天,太阳光的光照强度也比我们室内的白色灯光强很多。有实验表明,这个时段在户外活动,接受太阳光照,会让夜间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提前60—90分钟出现。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觉得周末白天在户外运动之后,晚上回到家会特别好睡的缘故。所以,为了促进睡眠,我们提倡大家早晨起来后到户外活动一段时间。”
简而言之,好的睡眠,是让我们顺应自然,在有光的时候接受光的刺激,在本该在黑暗中休息的时刻,不乱用光来刺激自己脆弱的神经。比如,有专家认为,对婴儿而言,在他们白天小睡的时候是需要灯光的,不可以让他们在黑暗的屋子里小睡。这是为了自然地减少他们白天的睡眠时间,让他们能在晚上睡得更长更好。
LED显示屏的蓝光
对视网膜有伤害
最近,日本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长时间近距离地观看LED液晶显示屏的人在不断增加。而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给眼睛带来很大的负担。蓝光的波长是380—495纳米,而从LED显示屏发出的光的波长,与伤害视网膜的蓝光波长基本上互相重叠。对动物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的损伤会导致视力下降,进而有可能引发老年黄斑病变。蓝光的波长比较短,遇到大气中的粒子会变得散乱,折射太大,焦点聚焦困难,眼部肌肉会在无意识之中不断运动,引起视觉疲劳。
张斌教授指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LED液晶显示屏以及LED灯发出的蓝白光,相比白炽灯,更容易刺激视网膜,过量高强度的刺激会造成视网膜上蛋白质的枯竭。“当然,对这些产品健康伤害风险的评估,需要更谨慎的大量实验研究来证明。”
(维庆摘自《南京日报》)
夜间使用电子产品
或让你不能安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在本应就寝的时段暴露在电子产品所发出的蓝光下,会破坏我们的日周期生物钟,影响我们机体内在的昼夜节律。研究者还认为,由于电视、电脑和平板屏幕主要是运用蓝白光,所以,相比起传统的白炽灯,电子产品发出的光对身体自然昼夜节律的破坏会来得更严重一些。
哈佛大学睡眠医学系的查尔斯·切斯勒教授在其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光对我们昼夜节律的影响比任何药物都大得多。我们的眼睛通过光感受到一天时间的变化,从而保证了生物钟的协调,并保证我们的身体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研究室张斌教授介绍说,哈佛大学近年来对睡眠与光照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研究项目其实是美国宇航局资助的,目的是解决有朝一日宇航员登临火星后的睡眠问题。”他说。因为火星上每天的日照时间比地球长39分35秒,火星上的一年差不多是地球上一年的1.88倍,这对地球人自身的日周期生物钟会是个很大的挑战。”
蓝光抑制
与睡眠相关的褪黑素
张斌介绍:“我们白天清醒,夜晚睡觉,过着朝行夕止的有时间节奏的生活。这是由我们机体运行的内在生理周期所决定的。这套机制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外界光线的明暗、周围环境声音的大小、周围人的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暗示都会从外部影响我们自身生物钟的调节。”在能影响我们日周期的诸多外在因素中,他认为光线的影响最主要,而这其中又以蓝色光影响最大。“研究者们发现,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中,蓝色光对我们的日周期以及情绪影响最大,进而对我们的睡眠影响最大。”
他表示,太阳光中就含有较多的蓝光,在白天,太阳的蓝色光照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会刺激我们的晝夜节律起搏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从而抑制我们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能够让我们保持觉醒状态,从而不会感到昏昏欲睡、精神萎靡,有振奋心情的作用。“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夜幕降临后,随着进入我们视网膜的光刺激尤其是蓝光刺激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开始增多,往往是半夜两三点钟达到高峰值。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深度睡眠的质量。老年人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夜间褪黑素的分泌会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睡眠紊乱、减少。”
褪黑素会受到日光或者室内明亮的灯光影响,尤其是淡蓝色光。夜间在蓝白灯光下,会让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推后,从而引发失眠。
早上运动接受日照有助睡眠
在医学上,恰当地运用蓝色光照,其实可以用来治疗季节性抑郁。
“比如在北欧地区比较多见的季节性抑郁,主要就跟冬季日照时间过少有关,通过用蓝光治疗,70%以上的季节性抑郁会痊愈。”张斌说,“但是,蓝光的照射,最好是在早晨或者上午。就算是阴天,太阳光的光照强度也比我们室内的白色灯光强很多。有实验表明,这个时段在户外活动,接受太阳光照,会让夜间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提前60—90分钟出现。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觉得周末白天在户外运动之后,晚上回到家会特别好睡的缘故。所以,为了促进睡眠,我们提倡大家早晨起来后到户外活动一段时间。”
简而言之,好的睡眠,是让我们顺应自然,在有光的时候接受光的刺激,在本该在黑暗中休息的时刻,不乱用光来刺激自己脆弱的神经。比如,有专家认为,对婴儿而言,在他们白天小睡的时候是需要灯光的,不可以让他们在黑暗的屋子里小睡。这是为了自然地减少他们白天的睡眠时间,让他们能在晚上睡得更长更好。
LED显示屏的蓝光
对视网膜有伤害
最近,日本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长时间近距离地观看LED液晶显示屏的人在不断增加。而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给眼睛带来很大的负担。蓝光的波长是380—495纳米,而从LED显示屏发出的光的波长,与伤害视网膜的蓝光波长基本上互相重叠。对动物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的损伤会导致视力下降,进而有可能引发老年黄斑病变。蓝光的波长比较短,遇到大气中的粒子会变得散乱,折射太大,焦点聚焦困难,眼部肌肉会在无意识之中不断运动,引起视觉疲劳。
张斌教授指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LED液晶显示屏以及LED灯发出的蓝白光,相比白炽灯,更容易刺激视网膜,过量高强度的刺激会造成视网膜上蛋白质的枯竭。“当然,对这些产品健康伤害风险的评估,需要更谨慎的大量实验研究来证明。”
(维庆摘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