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河北 丰宁 068350)
“导学达标”课堂改进是英语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各校正在深化学案导学有效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实施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打造高效课堂,“有效预习、高效课堂、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四模块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下面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1. 抓好课前预习,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1)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①抓好预习环节,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好办法就是,在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条件下,抓好预习环节。②抓好预习环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③抓好预习环节,是促进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手段。④抓好预习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
(2)搞好预习必备的条件。①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抓好预习环节的思想基础。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③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④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师能,师能最重要的就是处理教材、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⑤学生必须学会预习的方法。⑥必须精简课下作业。
(3)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由于以前这项工作整体上来讲是教学与管理中的“弱项”,因此,学生确实存在不会预习或应付的现象。要搞好预习,首先要抓好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
(4)关于预习的基本要求。①预习时间的安排。提前1-2天发放学案,学生掌握了本学科基本的预习方法后,将预习提前到课前;要先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指导,让学生熟悉并了解学科特点及学科预习的基本方法、方式。②预习学案的制作与要求。传统的预习方法仅仅是让学生粗略地捋一遍教材,这样的预习现在看来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需要了,也存在一些弊端。为此,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的预习方式,提倡实行“学案预习”,因此制作好“预习学案”则成为是否搞好预习、发挥好预习作用的关键。
2. 抓好课堂展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在强调过三维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学习策略、文化差异的教学,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要降低教学重心,给教学准确定位,适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初一、初二基础年级,要力争做到“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规范要求要严一点”。
第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第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低效,常常是由于设计不当或引导不当而造成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我们的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介绍法和阅读法,通过预习性学案来完成。
3. 抓好当堂达标训练与单元过关,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1)作业类型的划分。作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课前的准备性、预习性的“预习学案作业”;二是课堂内的实效性、限时性的“堂堂清”作业(也叫限时训练);三是课后的“周周清”作业,也叫巩固性、提高性训练作业;四是一个单元或课节教学周期后的“单元检测”作业,也叫单元性、反馈性测评作业。①“预习学案”作业,主要是教师在预习学案上设计,由学生在课前的预习环节完成,学生自主检查,反馈信息,为上课听讲做好准备。②“堂堂清”作业,主要是课堂上,教师授课结束后进行的随堂检测,该作业主要在课堂结束前的10-15分钟解决,以便检测教与学的效果。③“周周清”作业,主要是指每个周结束时学生对本周学习状况进行总结的作业,该作业一般要放在双休日学生自主时间来完成,目的是加强对一周所学课程的巩固和提高。④“单元检测”作业,主要是单元复习和总结性检测,目的是加强对单元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补救。
(2)作业的设计要求。①限时定量。“预习学案”作业一般10分钟左右,在课下完成;“堂堂清”作业(也叫限时训练),时间一般15-20分钟,在课上完成;“周周清”作业,一般为30——45分钟,在学生平时的自主时间(如自习课等)完成;“单元检测”作业,时间一般为45——60分钟,主要在学校、年级统一划定的时间区域内完成。②作业的内容。各类作业的题目必须是教师精心选择的题目,一般来讲,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基础知识占70%,基本能力考查占20%,贴近中考或中考题目占10%。③呈现方式。考虑到作业的功能和作用,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表达。书面作业尽量要采用闭卷式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技巧,毕竟考试是一种知识加技能的活动,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种能力要求。④作业的评价。对于作业,必须做到“三有”: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抓实细节的落实,才能提高实效性。
(3)注重训练的有效性。目前,我们在课堂练习(或作业)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练习太多、针对性不强;②习题难度过大,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反而使学生丧失信心;③习题讲评不到位,重讲不重评;④阅读训练不到位,学生为难发愁情绪重;⑤表达训练不到位,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赶进度,只重解题思路,不重表述规范。
(4)抓实单元过关。在各单元教学过程结束后要进行检测,以便使学生都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方面有缺漏,应进行补救。要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练后反思。
“导学达标”课堂改进是英语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各校正在深化学案导学有效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实施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打造高效课堂,“有效预习、高效课堂、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四模块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下面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1. 抓好课前预习,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1)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①抓好预习环节,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好办法就是,在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条件下,抓好预习环节。②抓好预习环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③抓好预习环节,是促进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手段。④抓好预习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
(2)搞好预习必备的条件。①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抓好预习环节的思想基础。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③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④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师能,师能最重要的就是处理教材、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⑤学生必须学会预习的方法。⑥必须精简课下作业。
(3)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由于以前这项工作整体上来讲是教学与管理中的“弱项”,因此,学生确实存在不会预习或应付的现象。要搞好预习,首先要抓好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
(4)关于预习的基本要求。①预习时间的安排。提前1-2天发放学案,学生掌握了本学科基本的预习方法后,将预习提前到课前;要先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指导,让学生熟悉并了解学科特点及学科预习的基本方法、方式。②预习学案的制作与要求。传统的预习方法仅仅是让学生粗略地捋一遍教材,这样的预习现在看来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需要了,也存在一些弊端。为此,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的预习方式,提倡实行“学案预习”,因此制作好“预习学案”则成为是否搞好预习、发挥好预习作用的关键。
2. 抓好课堂展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在强调过三维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学习策略、文化差异的教学,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要降低教学重心,给教学准确定位,适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初一、初二基础年级,要力争做到“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规范要求要严一点”。
第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第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低效,常常是由于设计不当或引导不当而造成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我们的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介绍法和阅读法,通过预习性学案来完成。
3. 抓好当堂达标训练与单元过关,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1)作业类型的划分。作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课前的准备性、预习性的“预习学案作业”;二是课堂内的实效性、限时性的“堂堂清”作业(也叫限时训练);三是课后的“周周清”作业,也叫巩固性、提高性训练作业;四是一个单元或课节教学周期后的“单元检测”作业,也叫单元性、反馈性测评作业。①“预习学案”作业,主要是教师在预习学案上设计,由学生在课前的预习环节完成,学生自主检查,反馈信息,为上课听讲做好准备。②“堂堂清”作业,主要是课堂上,教师授课结束后进行的随堂检测,该作业主要在课堂结束前的10-15分钟解决,以便检测教与学的效果。③“周周清”作业,主要是指每个周结束时学生对本周学习状况进行总结的作业,该作业一般要放在双休日学生自主时间来完成,目的是加强对一周所学课程的巩固和提高。④“单元检测”作业,主要是单元复习和总结性检测,目的是加强对单元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补救。
(2)作业的设计要求。①限时定量。“预习学案”作业一般10分钟左右,在课下完成;“堂堂清”作业(也叫限时训练),时间一般15-20分钟,在课上完成;“周周清”作业,一般为30——45分钟,在学生平时的自主时间(如自习课等)完成;“单元检测”作业,时间一般为45——60分钟,主要在学校、年级统一划定的时间区域内完成。②作业的内容。各类作业的题目必须是教师精心选择的题目,一般来讲,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基础知识占70%,基本能力考查占20%,贴近中考或中考题目占10%。③呈现方式。考虑到作业的功能和作用,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表达。书面作业尽量要采用闭卷式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技巧,毕竟考试是一种知识加技能的活动,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种能力要求。④作业的评价。对于作业,必须做到“三有”: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抓实细节的落实,才能提高实效性。
(3)注重训练的有效性。目前,我们在课堂练习(或作业)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练习太多、针对性不强;②习题难度过大,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反而使学生丧失信心;③习题讲评不到位,重讲不重评;④阅读训练不到位,学生为难发愁情绪重;⑤表达训练不到位,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赶进度,只重解题思路,不重表述规范。
(4)抓实单元过关。在各单元教学过程结束后要进行检测,以便使学生都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方面有缺漏,应进行补救。要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练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