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的亲情诗内容丰富,涉及事业、婚姻、交友、生活、教育、家族的发展、对儿女的关爱、失子之痛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不再是那个冷冰冰、固执强硬的政治家,而是一个充满亲情与温情的长者。笔者将从家长的责任心、父亲的慈爱心两个方面来对诗人 的亲情诗进行分析,以期还原一个关爱家人、充满温情的诗人形象。
一、家长的责任心
王安石家中兄弟姊妹共十人,他排行第三,两个哥哥是异母所生,下有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是同母所出。王安石16岁时,父亲王益去世,因此王安石很早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并照顾母亲和弟妹们。也正因此,王安石对家人多了一份作为家长的责任心。
(一)手足之爱
王安石关心弟弟的事业、交友、婚姻和生活,其诗中细节处无不透露出手足之情。《离北山寄平甫》:“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诗人对仕途不得意的弟弟进行耐心宽慰和劝勉,李壁认为“诗意似勉平甫不必急于进”。其既关注弟弟的事业,又能察觉到弟弟内心情感的波动和变化并予以勉励,体现出了其情感的细腻和个性的温柔。
诗人对弟弟们的交友也十分关注。《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由该诗可知,诗人听说二弟王安世与陈师道一同乘船到汴京,对弟弟与益友同行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李注:“人之为颇僻,多由交非其类耳。今喜其得友,必能相观以善,可免父兄之忧。”
此外,王安石对弟弟的婚姻也十分关心。《春从沙碛底》:“所嗟独季子,尚客江湖澨。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李注“庄公二十四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诗意婚姻事当是纯甫”。诗人放心不下纯甫的婚事,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人生大事的关心,这种关怀体现了诗人的一种责任心。《送纯甫如江南》:“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诗句是说,昨日还是蹁跹少年,转眼弟弟已长大成人,业已成家,诗中体现了作为兄长的责任和关怀。
在生活上,诗人对他们也特别关心。尽管天各一方,其对弟弟妹妹的日常生活却十分关心,《寄纯甫》:“想子当红蕊,思家上翠微。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嘉祐五年(1060年)二月,诗人伴送契丹使者至北境,塞上天冷风急,诗人想到江寒未退,便叮嘱弟弟增添衣物。如此细致入微,体现了其作为兄长的慈爱心。
虽兄妹众多,但一家人却常面临分别。《示长安君》寥寥数语,却将离别的不舍、身不由己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饱含深情。程千帆先生评价此诗时说:“写得极朴实,极沉着,而且从生活的描写中透露出诗人的个性。”又如《寄虔州江陰二妹》,李注:“读此诗,知公于友爱最隆也。”为了生存四处宦游,家人分散,不知何时能够再聚,诗人内心即使万般不舍也无可奈何。
(二)关切后辈
诗人作为家长所有的责任心还体现在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上。《寄四侄旊二首》:
数篇持往助欢咍,想见封题手自开。春草已生无可句,阿连空复梦中来。
一日东岗望百回,迢迢云水隔苏台。遥知别后诗无数,黄犬归时总寄来。
李注:“旊,平父子,行第四。旊早能文,故公念之如此。”诗人对富有文采的侄儿十分喜爱,两人常往返数篇,助兴言欢,信件未到,便在东岗频频展望,希望可以早时读到侄儿的文章。看重能文的侄儿,正是诗人对家中后辈能够饱读诗书、有所作为的期待。他赠给外孙吴侔的《赠外孙》: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吴侔长得眉清目秀,再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他的神采,诗人期望他能够博览群书,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这不仅是对外孙的期望,也暗含了诗人期望子孙后代能够学有所成,使家族可以持续拥有荣耀。但吴侔并没有如诗人期待的那样,这是后话了。
(三)对家族的展望
王安石作为家长,不仅关注家中每个人的情况,还对整个家族的发展有所展望。《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父、兄、弟都能为学作文,一个这样的家族,必然会蓬勃兴旺。诗人也展开了美好的想象,希望整个家族的人都能成为贵仕,光耀门楣。可见,诗人是从整个家族的发展来考虑问题的,这必然是对家庭负有极大的责任心的人才能达到的高度。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王安石作为家中的长者对整个家庭的责任心。不论对弟弟们的事业、交友、婚姻、生活,还是对后辈的教育、成长,或者是对整个家族兴旺的关注,都能从诗中看出诗人的拳拳关切之心,这种关切,既是亲情所至的人之常情,也是诗人内在的责任心所致。
二、父亲的慈爱心
王安石在家族中扮演大家长的角色,同时,他又是一个父亲。王安石有三子三女,在鄞县所生的女儿,出生不久便夭折,长子王雱也英年早逝,作为父亲,其内心的悲恸可想而知。在次韵长女诗中,他以豁达的态度宽慰想家的女儿,饱含深情。通过王安石写给子女的诗歌可以看出,诗人的心中,饱含了对子女深深的爱护之情。
王雱性格聪敏且富有才华,“治平四年,雱举进士,授旌德尉,不赴,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皆安石辅政所施行者。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释》,亦数万言”。短短一生,著述颇丰。王安石对这个充满才气的长子十分欣赏,因此他对于王雱的离世,异常悲恸。《题雱祠堂》诗中,诗人写王雱实有天赋,他的离去就像凤凰去林般,如千秋梁木被摧,诗人甚至感到万物同悲,衰草恨、暮林哀,表达出诗人作为父亲内心无限的伤痛。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游览旧迹,看到王雱留下的遗墨,悲不自胜,之后写下了《题永庆壁有雱遗墨数行》: 永庆招提墨数行,岁时风露每凄伤。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钟未可忘。
看到爱子曾经的遗墨,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被勾起,他为爱子的早逝心痛不已。想到自己已经年迈,区区残骸将不久于人世,却忘不了丧子的悲痛,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深入肺腑。
对早夭的女儿,诗人也同样难以忘怀。《别鄞女》:
行年三十已衰翁, 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诗人离开鄞县前,专门乘舟到亡女的墓前作别,年轻的父亲满眼忧伤,从此家人将离开鄞县,只有女儿的墓孤零零地留在此处,诗人内心无比凄凉。其作为父亲的无奈、伤痛之情难以言说,实乃惨绝。
面对女儿的思家之苦,诗人温柔地宽慰。王安石长女封蓬莱县君,惠洪《冷斋夜话》赞其“工诗多佳句”。其有诗云: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和泪看黄花。
西风起,秋天至,女儿思念父亲,但两地远隔千里,女儿只能极目远眺,想家而不能归。面对女儿的思家之情,王安石作了两首次韵诗来宽慰女儿。《次吴氏女子韵二首》:
孙陵西曲岸乌纱,知汝凄凉正忆家。人世岂能无聚散,亦逢佳节且吹花。
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
诗人先是对女儿想家的心理表示理解,然后以豁达的人生哲学宽慰女儿: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聚散分离,应当保持平常心,佳节时日,就尽情地赏花游玩吧。但写到此诗人尚觉不够,于是在第二首更进一步,劝导女儿常读《楞严经》而不要想家,并表示能了世间诸缘的,只有佛禅。由第一首宽慰女儿理解人生聚散的道理,到第二首劝慰女儿读佛经,诗人的感情更进了一层,大概是他深知,只有读佛经,才能让心灵得到平静。多年与女儿不相见,诗人心中必是非常想念的,不过在饱经世事之后,他反而能以平淡的语气劝慰女儿。
王安石对长女充满了慈爱,对二女儿亦如此。他在《寄蔡氏女子二首》中写道:“感时物兮念汝,迟汝归兮携幼。”诗人以楚辞的句式,从城郭寫起,中间遍列绚烂之景,结尾处却落到感物伤时思念女儿,盼望女儿带着孩子归家的情形。第二首写道:“仰有桂兮俯有兰,嗟汝归兮路岂难。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诗人十分盼望女儿归家,但又感叹女儿回家之路的艰难,女儿归家并不容易,因此诗人只能仰望白云、临流长叹。诗句中充满了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作为父亲,王安石对子女的爱是深切的、浓烈的,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他失去孩子的痛苦、对女儿远嫁难归的愁思,以及他对子女们深沉的关怀和爱护。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了解到王安石慈父形象的一面。
三、结语
面对亲人,诗人无须掩饰,且能敞开心怀袒露内心,因此,通过其亲情诗,我们能真切地看到一个诗人真实的形象。不同于政治上的强硬、执拗的王安石,亲情诗中的王安石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充满柔情的人,他关心弟弟的事业、交友、婚姻和生活,对后辈充满期待,希望整个家族能够就此延续兴旺。他渴望亲人在侧、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对子女满含深情。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王安石是一个对家庭怀着强烈责任心、对兄弟姐妹和子女充满深情关爱、自己内心充满柔情的人。
一、家长的责任心
王安石家中兄弟姊妹共十人,他排行第三,两个哥哥是异母所生,下有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是同母所出。王安石16岁时,父亲王益去世,因此王安石很早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并照顾母亲和弟妹们。也正因此,王安石对家人多了一份作为家长的责任心。
(一)手足之爱
王安石关心弟弟的事业、交友、婚姻和生活,其诗中细节处无不透露出手足之情。《离北山寄平甫》:“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诗人对仕途不得意的弟弟进行耐心宽慰和劝勉,李壁认为“诗意似勉平甫不必急于进”。其既关注弟弟的事业,又能察觉到弟弟内心情感的波动和变化并予以勉励,体现出了其情感的细腻和个性的温柔。
诗人对弟弟们的交友也十分关注。《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由该诗可知,诗人听说二弟王安世与陈师道一同乘船到汴京,对弟弟与益友同行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李注:“人之为颇僻,多由交非其类耳。今喜其得友,必能相观以善,可免父兄之忧。”
此外,王安石对弟弟的婚姻也十分关心。《春从沙碛底》:“所嗟独季子,尚客江湖澨。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李注“庄公二十四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诗意婚姻事当是纯甫”。诗人放心不下纯甫的婚事,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人生大事的关心,这种关怀体现了诗人的一种责任心。《送纯甫如江南》:“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诗句是说,昨日还是蹁跹少年,转眼弟弟已长大成人,业已成家,诗中体现了作为兄长的责任和关怀。
在生活上,诗人对他们也特别关心。尽管天各一方,其对弟弟妹妹的日常生活却十分关心,《寄纯甫》:“想子当红蕊,思家上翠微。江寒亦未已,好好著春衣。”嘉祐五年(1060年)二月,诗人伴送契丹使者至北境,塞上天冷风急,诗人想到江寒未退,便叮嘱弟弟增添衣物。如此细致入微,体现了其作为兄长的慈爱心。
虽兄妹众多,但一家人却常面临分别。《示长安君》寥寥数语,却将离别的不舍、身不由己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饱含深情。程千帆先生评价此诗时说:“写得极朴实,极沉着,而且从生活的描写中透露出诗人的个性。”又如《寄虔州江陰二妹》,李注:“读此诗,知公于友爱最隆也。”为了生存四处宦游,家人分散,不知何时能够再聚,诗人内心即使万般不舍也无可奈何。
(二)关切后辈
诗人作为家长所有的责任心还体现在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上。《寄四侄旊二首》:
数篇持往助欢咍,想见封题手自开。春草已生无可句,阿连空复梦中来。
一日东岗望百回,迢迢云水隔苏台。遥知别后诗无数,黄犬归时总寄来。
李注:“旊,平父子,行第四。旊早能文,故公念之如此。”诗人对富有文采的侄儿十分喜爱,两人常往返数篇,助兴言欢,信件未到,便在东岗频频展望,希望可以早时读到侄儿的文章。看重能文的侄儿,正是诗人对家中后辈能够饱读诗书、有所作为的期待。他赠给外孙吴侔的《赠外孙》: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吴侔长得眉清目秀,再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他的神采,诗人期望他能够博览群书,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这不仅是对外孙的期望,也暗含了诗人期望子孙后代能够学有所成,使家族可以持续拥有荣耀。但吴侔并没有如诗人期待的那样,这是后话了。
(三)对家族的展望
王安石作为家长,不仅关注家中每个人的情况,还对整个家族的发展有所展望。《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父、兄、弟都能为学作文,一个这样的家族,必然会蓬勃兴旺。诗人也展开了美好的想象,希望整个家族的人都能成为贵仕,光耀门楣。可见,诗人是从整个家族的发展来考虑问题的,这必然是对家庭负有极大的责任心的人才能达到的高度。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王安石作为家中的长者对整个家庭的责任心。不论对弟弟们的事业、交友、婚姻、生活,还是对后辈的教育、成长,或者是对整个家族兴旺的关注,都能从诗中看出诗人的拳拳关切之心,这种关切,既是亲情所至的人之常情,也是诗人内在的责任心所致。
二、父亲的慈爱心
王安石在家族中扮演大家长的角色,同时,他又是一个父亲。王安石有三子三女,在鄞县所生的女儿,出生不久便夭折,长子王雱也英年早逝,作为父亲,其内心的悲恸可想而知。在次韵长女诗中,他以豁达的态度宽慰想家的女儿,饱含深情。通过王安石写给子女的诗歌可以看出,诗人的心中,饱含了对子女深深的爱护之情。
王雱性格聪敏且富有才华,“治平四年,雱举进士,授旌德尉,不赴,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皆安石辅政所施行者。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释》,亦数万言”。短短一生,著述颇丰。王安石对这个充满才气的长子十分欣赏,因此他对于王雱的离世,异常悲恸。《题雱祠堂》诗中,诗人写王雱实有天赋,他的离去就像凤凰去林般,如千秋梁木被摧,诗人甚至感到万物同悲,衰草恨、暮林哀,表达出诗人作为父亲内心无限的伤痛。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游览旧迹,看到王雱留下的遗墨,悲不自胜,之后写下了《题永庆壁有雱遗墨数行》: 永庆招提墨数行,岁时风露每凄伤。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钟未可忘。
看到爱子曾经的遗墨,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被勾起,他为爱子的早逝心痛不已。想到自己已经年迈,区区残骸将不久于人世,却忘不了丧子的悲痛,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深入肺腑。
对早夭的女儿,诗人也同样难以忘怀。《别鄞女》:
行年三十已衰翁, 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诗人离开鄞县前,专门乘舟到亡女的墓前作别,年轻的父亲满眼忧伤,从此家人将离开鄞县,只有女儿的墓孤零零地留在此处,诗人内心无比凄凉。其作为父亲的无奈、伤痛之情难以言说,实乃惨绝。
面对女儿的思家之苦,诗人温柔地宽慰。王安石长女封蓬莱县君,惠洪《冷斋夜话》赞其“工诗多佳句”。其有诗云: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和泪看黄花。
西风起,秋天至,女儿思念父亲,但两地远隔千里,女儿只能极目远眺,想家而不能归。面对女儿的思家之情,王安石作了两首次韵诗来宽慰女儿。《次吴氏女子韵二首》:
孙陵西曲岸乌纱,知汝凄凉正忆家。人世岂能无聚散,亦逢佳节且吹花。
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
诗人先是对女儿想家的心理表示理解,然后以豁达的人生哲学宽慰女儿: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聚散分离,应当保持平常心,佳节时日,就尽情地赏花游玩吧。但写到此诗人尚觉不够,于是在第二首更进一步,劝导女儿常读《楞严经》而不要想家,并表示能了世间诸缘的,只有佛禅。由第一首宽慰女儿理解人生聚散的道理,到第二首劝慰女儿读佛经,诗人的感情更进了一层,大概是他深知,只有读佛经,才能让心灵得到平静。多年与女儿不相见,诗人心中必是非常想念的,不过在饱经世事之后,他反而能以平淡的语气劝慰女儿。
王安石对长女充满了慈爱,对二女儿亦如此。他在《寄蔡氏女子二首》中写道:“感时物兮念汝,迟汝归兮携幼。”诗人以楚辞的句式,从城郭寫起,中间遍列绚烂之景,结尾处却落到感物伤时思念女儿,盼望女儿带着孩子归家的情形。第二首写道:“仰有桂兮俯有兰,嗟汝归兮路岂难。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诗人十分盼望女儿归家,但又感叹女儿回家之路的艰难,女儿归家并不容易,因此诗人只能仰望白云、临流长叹。诗句中充满了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作为父亲,王安石对子女的爱是深切的、浓烈的,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他失去孩子的痛苦、对女儿远嫁难归的愁思,以及他对子女们深沉的关怀和爱护。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了解到王安石慈父形象的一面。
三、结语
面对亲人,诗人无须掩饰,且能敞开心怀袒露内心,因此,通过其亲情诗,我们能真切地看到一个诗人真实的形象。不同于政治上的强硬、执拗的王安石,亲情诗中的王安石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充满柔情的人,他关心弟弟的事业、交友、婚姻和生活,对后辈充满期待,希望整个家族能够就此延续兴旺。他渴望亲人在侧、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对子女满含深情。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王安石是一个对家庭怀着强烈责任心、对兄弟姐妹和子女充满深情关爱、自己内心充满柔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