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哲学观照下,“理解”根植于教育每一方面,充盈于活动每一环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方式。对“理解”的本体、对象以及过程中发生的机理的理解,既是教育实践得以开展的根基,更是在对实践品质的追求过程中,使师生获得成长,这也正是理解的意义与使命所在。
【关键词】理解;哲学观照;教育的使命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2-0042-02
【作者简介】1.杨军,江苏省灌云县新区实验小学(江苏连云港,222200)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2.侍作兵,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3)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理解”是什么?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理解”要理解什么?“理解”如何发生?它的使命在哪?苏格拉底式的追问,使我们置身澄明之境,通过“理解”,不论是认知还是实踐,都具有了逻辑的性质,并无限地朝向且接近教育的本真。
没有理解就没有尊重。对事物内在规律的尊重,对理性的尊重,对理解主体与对象的尊重,对理解过程的尊重,均为理解的核心要义。回到教育范畴,在义务教育阶段,什么是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如何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基于对儿童立场、儿童认知规律、学习方式及儿童成长诉求的理解之上,思考是站在“成人立场”还是“儿童立场”,是从作为“个体人”“社会人”还是“未来人”的视角,通过对衡量知识价值的“人的尺度”的尊重与理解,以追求实践中的“教育温度”。
没有理解就没有视域的融通。过去的视域不是既成固化的在场,而是不断地被实践构建的结构体。人就是在这样的契合于自身境遇的一个个意义域或意义场中,通过理解与实践而得以发展的。
没有理解就没有对话。教育哲学视域下,“理解”发生在师生、生生、文本、课程之间,通过认知、对话、反思、互动等交互性活动,促成一种视域融合,逐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由片面走向完整。这一过程对话是基础,以教育活动为载体的主体间的对话,不仅是语言上的建构与运用,也是精神上的滋养与敞亮。
没有理解就没有意义的发现。“理解”是对事物意义的把握。随着学习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信息时代的智能技术将学习科学与学校的教学连接起来,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人才观念和学习方式被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构,表现出带有时代特征的思考和定义,无时不在召唤我们去理解。
(一)由理解抵达教育的本义
1.遵循儿童成长规律。
成长过程暗含序列结构,有着关键时期,也有内在的节律。成长和成材不同,有各自的价值周期。成长遵循生长秩序和节律,成材计算成本与收益。前者以延长时间、以觉醒生命为旨归,过程恰恰是对周围世界的理解、领悟与创造;后者则要求节约时间、创造财富。以缩短儿童的成长周期为代价去追求成材,是打乱儿童智力发展节奏为代价的教育,这种以“爱”的名义的自戕式教育,是课程显性目标的功利驱动下的短视行为,紊乱了成长与成材的内在逻辑。
2.丰盈儿童成长空间。
儿童学习空间有两个:一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学习空间(好奇心、游戏及交往),二是成人为儿童创造的学习空间(环境、学校和活动)。儿童自己创造的空间与成人为儿童创造的空间是两个可以相互融合的境域,一方面由空间向学生精神世界渗透;另一方面,学生精神世界在空间里丰富。两个空间形成的中间地带的大小决定了成长的幸福指数。理想的境界是儿童自由而真实地向往、享受在中间地带,感受不到教育拉扯的“疼痛”。这一理解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知识组块、人与物的要素进行重组,建构一个个真实或虚拟的学习空间,形成某一完整知识发生体系学习场,激发学生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形成,成为当下理解的使命之一。
3.理解教育本质内涵。
生命气息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会有多大活力。教育的生命气息不在给儿童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帮助儿童培养诸如情怀、智慧、从容等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有的性格特质。成绩不是成长中儿童“生命气息”里的唯一内容,习惯与视野、情怀与精神等,都是教育本质的内涵。
(二)由理解提升课程的品质
1.学习方式的变革。
经验永远是个体化的,即使在同一活动中,不同的人获得的感悟、体验都会带有独特的印记。对学习空间、物与人的要素,以儿童为主体,学为中心,技术介入,增加学生活动经验的设计,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全过程,必将成为未来学习方式的主旋律。
2.课程建构与创生。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新的变革思路、新的机制与新的路径,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宽知识学习的场域。
学科整合、学科融合理念下的课程建构与创生,在“理解”催生下,成为撬动课程改革推进与深化的支点。
“理解”本身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经验中,它与人类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深切地体悟到“理解”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只有以深刻理解为前提,才会有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与规律的遵循,才会有致力于具体实践的理解和理解的实践。
【关键词】理解;哲学观照;教育的使命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2-0042-02
【作者简介】1.杨军,江苏省灌云县新区实验小学(江苏连云港,222200)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2.侍作兵,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3)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理解”是什么?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理解”要理解什么?“理解”如何发生?它的使命在哪?苏格拉底式的追问,使我们置身澄明之境,通过“理解”,不论是认知还是实踐,都具有了逻辑的性质,并无限地朝向且接近教育的本真。
一、教育哲学视域下“理解”的意义举隅
没有理解就没有尊重。对事物内在规律的尊重,对理性的尊重,对理解主体与对象的尊重,对理解过程的尊重,均为理解的核心要义。回到教育范畴,在义务教育阶段,什么是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如何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基于对儿童立场、儿童认知规律、学习方式及儿童成长诉求的理解之上,思考是站在“成人立场”还是“儿童立场”,是从作为“个体人”“社会人”还是“未来人”的视角,通过对衡量知识价值的“人的尺度”的尊重与理解,以追求实践中的“教育温度”。
没有理解就没有视域的融通。过去的视域不是既成固化的在场,而是不断地被实践构建的结构体。人就是在这样的契合于自身境遇的一个个意义域或意义场中,通过理解与实践而得以发展的。
没有理解就没有对话。教育哲学视域下,“理解”发生在师生、生生、文本、课程之间,通过认知、对话、反思、互动等交互性活动,促成一种视域融合,逐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由片面走向完整。这一过程对话是基础,以教育活动为载体的主体间的对话,不仅是语言上的建构与运用,也是精神上的滋养与敞亮。
没有理解就没有意义的发现。“理解”是对事物意义的把握。随着学习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信息时代的智能技术将学习科学与学校的教学连接起来,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人才观念和学习方式被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构,表现出带有时代特征的思考和定义,无时不在召唤我们去理解。
二、教育哲学观照下“理解”的教育使命
(一)由理解抵达教育的本义
1.遵循儿童成长规律。
成长过程暗含序列结构,有着关键时期,也有内在的节律。成长和成材不同,有各自的价值周期。成长遵循生长秩序和节律,成材计算成本与收益。前者以延长时间、以觉醒生命为旨归,过程恰恰是对周围世界的理解、领悟与创造;后者则要求节约时间、创造财富。以缩短儿童的成长周期为代价去追求成材,是打乱儿童智力发展节奏为代价的教育,这种以“爱”的名义的自戕式教育,是课程显性目标的功利驱动下的短视行为,紊乱了成长与成材的内在逻辑。
2.丰盈儿童成长空间。
儿童学习空间有两个:一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学习空间(好奇心、游戏及交往),二是成人为儿童创造的学习空间(环境、学校和活动)。儿童自己创造的空间与成人为儿童创造的空间是两个可以相互融合的境域,一方面由空间向学生精神世界渗透;另一方面,学生精神世界在空间里丰富。两个空间形成的中间地带的大小决定了成长的幸福指数。理想的境界是儿童自由而真实地向往、享受在中间地带,感受不到教育拉扯的“疼痛”。这一理解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知识组块、人与物的要素进行重组,建构一个个真实或虚拟的学习空间,形成某一完整知识发生体系学习场,激发学生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形成,成为当下理解的使命之一。
3.理解教育本质内涵。
生命气息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会有多大活力。教育的生命气息不在给儿童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帮助儿童培养诸如情怀、智慧、从容等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有的性格特质。成绩不是成长中儿童“生命气息”里的唯一内容,习惯与视野、情怀与精神等,都是教育本质的内涵。
(二)由理解提升课程的品质
1.学习方式的变革。
经验永远是个体化的,即使在同一活动中,不同的人获得的感悟、体验都会带有独特的印记。对学习空间、物与人的要素,以儿童为主体,学为中心,技术介入,增加学生活动经验的设计,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全过程,必将成为未来学习方式的主旋律。
2.课程建构与创生。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新的变革思路、新的机制与新的路径,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宽知识学习的场域。
学科整合、学科融合理念下的课程建构与创生,在“理解”催生下,成为撬动课程改革推进与深化的支点。
“理解”本身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经验中,它与人类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深切地体悟到“理解”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只有以深刻理解为前提,才会有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与规律的遵循,才会有致力于具体实践的理解和理解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