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京东提交在美国上市的申请,拟最高募资15亿美元。随后又有传言称腾讯想战略入股。一时之间,京东值多少钱、能卖多少钱成为热门话题。
这令笔者回想起以前对亚马逊的讨论。
亚马逊靠什么盈利
2002年前后正值第一次科网热潮退烧,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投资者都相对冷静了,但看好亚马逊的人仍然不少。唱多的逻辑非常简单,当时网络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全社会零售额。况且,网络的最佳经济规模可以是无限大。随着营业收入的不断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会逐渐体现,运营效率提升。纵使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没法扩大,由于网站运营费用(管理、营销与广告、IT投入、仓储物流等)占营收比重下滑,就能逐步实现营业利润。
反方根本就不敢反对有关规模经济的逻辑,因为那是学院派分析企业的利器,也确实是真理。不过,他们集中火力攻击网络销售的两大弱点。首先,如果没有网站的赔钱补贴,网络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会止步于多少?或者,换个问法,各种商品的网络零售是不是都比线下零售更有效率,更能创造消费者价值?如果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由于传统零售式微导致商业物业房租成本降低,同时人工上涨导致物流快递费用走高,那么,基数变大之后的网络零售业是不是还能有更快的增长速度?
这几个问题,当时都不太确定,所以在判断亚马逊的营收增速及“天花板”上有分歧。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数据称,2013年,美国网购占比大约只有5%,小于中国的7.8%。
反方的另一个理由是,网络零售公司的现金能否熬到盈利之日?投资者有没有这样的耐心?如果投资者有耐心,是不是也意味着网上的竞争对手数量很难减少?因为它们也能获得融资,愿意苦苦撑下去,甚至是不断发起价格战。为了应对竞争,零售网站们必须保持低价优势,扩大市占率,才能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而这个竞争的过程,通常也意味着网站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导致更大的亏损。
转眼12年过去了,亚马逊还活着,但其盈利能力还不太强、不太稳定,2012年全年亏损,2013年全年有两个季度亏损。总体来看,正方获胜了。
但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没料到亚马逊变成一家不纯粹的零售网站,拥有大量非零售业务,如自有品牌硬件、自出版、云服务、物流服务、广告、软件应用商店等——这说明互联网拥有无限可能性。这些非零售业务的毛利率较高,而且给了资本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亚马逊以745亿美元的年度销售额、2.74亿美元的年度净利润获得了1600亿美元的市值。规模经济定理仍然有效,但不只是体现在零售业务的边际利润,还体现在衍生服务上面,因为用户多、流量大、IT基础好,可以在原有平台上不断延伸、扩展各种高毛利业务。
京东的空间有多大?
回到京东本身。目前的京东跟12年前的亚马逊有些像,当时的讨论框架目前也仍然适用。
先看资本市场背景与竞争对手。如今网络股再热,作为中国网络自营零售市场占有率45%的老大,京东不愁找不到钱。其账上拥有88亿元现金,且在2013年前9个月实现了6000万元净利润。倘若成功IPO,它又可以多融资15亿美元,按2012年近20亿元历史最高的营运亏损额来算,也够“烧”四年多。但京东面临的竞争对手数量比较多,有天猫(淘宝)、亚马逊、易迅(腾讯)、当当、易购、1号店、新蛋等。不管行业之间怎么并购、淘汰,最后估计起码还会有天猫(淘宝)、亚马逊留下与之抗衡。从亚马逊的情况来看,美股投资者似乎更看重营收增长速度,而不是短线盈利。因此,可以预见IPO之后重金在手的京东,会扩大投入、争取用户,不急于猛增盈利。
其次,关于中国网购增速及市场空间的问题。京东招股书引用艾瑞咨询的数据称,2012年,中国网上零售规模约为1.3万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3.6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8.9%/年。由于2013年增长率较高,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复合增长率会降至25%。笔者预计,2017至2020年,四年复合增长率还会进一步降到13%-15%区间。
历史上京东营收增速高于全行业。2012年、2013年前9个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95.85%、70.85%,均比全行业高20多个百分点。随着基数的变大,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肯定会逐年放缓。但未来三年内,似乎没人怀疑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及京东的成长性。
第三,关于营收与支出的沙盘推演。2012年,京东运营亏损与营收的比率为4.71%,2013年前9个月大幅降至0.64%。应该说,实现运营盈利已见曙光。我们分悲观、乐观两种情况来判断京东的营收、毛利率、费用率,进而推算未来三年的运营收支。
先说悲观情况,假设2014年至2016年京东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5%、25%、15%,与全行业预测值持平;为了打压对手、吸引用户,尽管高毛利率的服务收入增长更快,但整个公司2014年毛利率维持在2012年的8.42%与2013年前9个月的9.76%之间,约为9.3%,随后微升至9.5%、10%;由于大幅增加IT及仓储物流投入,员工工资上涨,并向集约度较低、规模经济性较差的三四线城市拓展,导致公司营运费用率降幅缓慢,2014年取2013年前9个月的10.4%,随后降至10%、9.5%。在这样的三项假设下,京东2014年-2016年的运营利润分别为-9.8亿元、-5.6亿元和6.4亿元。
从乐观情况来看,假设2014年至2016年京东营收增速分别为45%、30%、20%;公司毛利率2014年为10%,随后升至10.8%、11.5%;公司营运费用率逐年减少,2014年10%,随后降至9.8%、9.5%,则京东2014年-2016年的运营利润分别可达0亿元、12.4亿元、29.9亿元(近5亿美元)。目前,亚马逊的市销率(PS)约为2.1倍左右,当当网PS则只有0.6倍左右。若取2倍PS,按京东2013年营收约为110亿美元来计算,上市后估值有望在200亿美元以上,届时,2016年预测市盈率仍有40倍之高。
所以,如果只看未来三年,京东有很大的概率实现年度运营利润转正,甚至是连续两个年度盈利,但与其市值相比,盈利也会偏小。投资者也许更看重它的并购整合机会,在未来两三年内有效压缩竞争对手数量,从而可以提高毛利率;又或许看得更远,看到五年后京东能有2000亿元营收、14%的毛利率、9%的营运费用率,实现运营利润超过16亿美元!
当然,乐观派也会对京东提高服务收入比重,进而提升毛利率抱有很大期望。这种期望并非没有来由,2013年前9个月,公司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6%。我们估算,2013年,京东的第三方平台业务(类似天猫的网络市场)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80%-90%,2014年也能有30%-40%的增长。再考虑广告、金融等业务收入,2014年,京东服务收入有望超过31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3.2%。除快递行业毛利率较低外,第三方平台、广告、金融业的毛利率都比较高,像阿里集团毛利率在60%以上。如果2016年京东服务收入占比为5%,毛利率为60%;零售业务毛利率9%,则整体11.5%的毛利率就可以实现。
有评论者认为,亚马逊估值高是因为有云服务、自出版、硬件(平板、电子书)、软件应用商店等业务,且四成业务在美加之外的国际市场,而京东很难向它学习,所以京东估值应该向当当靠拢,在100亿美元左右;而不是跟亚马逊看齐,达到200亿-300亿美元。其实,亚马逊的其他收入(主要是云服务)占比也仅有6%。笔者认为,尽管这两种估值相差很大,但都不无道理,只是分别反映了对未来的悲观与乐观预期。
最大的变数是竞争对手,易迅、当当、易购、1号店、新蛋等会不会被并购?被谁并购?如果这些网站倒闭或者被京东收购,腾讯(易讯)与京东联姻,则京东前景就会相当乐观;如果百度、阿里等网络大佬战略投资它们,则京东还会有几年肉搏苦战。
这令笔者回想起以前对亚马逊的讨论。
亚马逊靠什么盈利
2002年前后正值第一次科网热潮退烧,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投资者都相对冷静了,但看好亚马逊的人仍然不少。唱多的逻辑非常简单,当时网络零售额增速明显快于全社会零售额。况且,网络的最佳经济规模可以是无限大。随着营业收入的不断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会逐渐体现,运营效率提升。纵使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没法扩大,由于网站运营费用(管理、营销与广告、IT投入、仓储物流等)占营收比重下滑,就能逐步实现营业利润。
反方根本就不敢反对有关规模经济的逻辑,因为那是学院派分析企业的利器,也确实是真理。不过,他们集中火力攻击网络销售的两大弱点。首先,如果没有网站的赔钱补贴,网络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会止步于多少?或者,换个问法,各种商品的网络零售是不是都比线下零售更有效率,更能创造消费者价值?如果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由于传统零售式微导致商业物业房租成本降低,同时人工上涨导致物流快递费用走高,那么,基数变大之后的网络零售业是不是还能有更快的增长速度?
这几个问题,当时都不太确定,所以在判断亚马逊的营收增速及“天花板”上有分歧。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数据称,2013年,美国网购占比大约只有5%,小于中国的7.8%。
反方的另一个理由是,网络零售公司的现金能否熬到盈利之日?投资者有没有这样的耐心?如果投资者有耐心,是不是也意味着网上的竞争对手数量很难减少?因为它们也能获得融资,愿意苦苦撑下去,甚至是不断发起价格战。为了应对竞争,零售网站们必须保持低价优势,扩大市占率,才能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而这个竞争的过程,通常也意味着网站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导致更大的亏损。
转眼12年过去了,亚马逊还活着,但其盈利能力还不太强、不太稳定,2012年全年亏损,2013年全年有两个季度亏损。总体来看,正方获胜了。
但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没料到亚马逊变成一家不纯粹的零售网站,拥有大量非零售业务,如自有品牌硬件、自出版、云服务、物流服务、广告、软件应用商店等——这说明互联网拥有无限可能性。这些非零售业务的毛利率较高,而且给了资本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亚马逊以745亿美元的年度销售额、2.74亿美元的年度净利润获得了1600亿美元的市值。规模经济定理仍然有效,但不只是体现在零售业务的边际利润,还体现在衍生服务上面,因为用户多、流量大、IT基础好,可以在原有平台上不断延伸、扩展各种高毛利业务。
京东的空间有多大?
回到京东本身。目前的京东跟12年前的亚马逊有些像,当时的讨论框架目前也仍然适用。
先看资本市场背景与竞争对手。如今网络股再热,作为中国网络自营零售市场占有率45%的老大,京东不愁找不到钱。其账上拥有88亿元现金,且在2013年前9个月实现了6000万元净利润。倘若成功IPO,它又可以多融资15亿美元,按2012年近20亿元历史最高的营运亏损额来算,也够“烧”四年多。但京东面临的竞争对手数量比较多,有天猫(淘宝)、亚马逊、易迅(腾讯)、当当、易购、1号店、新蛋等。不管行业之间怎么并购、淘汰,最后估计起码还会有天猫(淘宝)、亚马逊留下与之抗衡。从亚马逊的情况来看,美股投资者似乎更看重营收增长速度,而不是短线盈利。因此,可以预见IPO之后重金在手的京东,会扩大投入、争取用户,不急于猛增盈利。
其次,关于中国网购增速及市场空间的问题。京东招股书引用艾瑞咨询的数据称,2012年,中国网上零售规模约为1.3万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3.6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8.9%/年。由于2013年增长率较高,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复合增长率会降至25%。笔者预计,2017至2020年,四年复合增长率还会进一步降到13%-15%区间。
历史上京东营收增速高于全行业。2012年、2013年前9个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95.85%、70.85%,均比全行业高20多个百分点。随着基数的变大,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肯定会逐年放缓。但未来三年内,似乎没人怀疑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及京东的成长性。
第三,关于营收与支出的沙盘推演。2012年,京东运营亏损与营收的比率为4.71%,2013年前9个月大幅降至0.64%。应该说,实现运营盈利已见曙光。我们分悲观、乐观两种情况来判断京东的营收、毛利率、费用率,进而推算未来三年的运营收支。
先说悲观情况,假设2014年至2016年京东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5%、25%、15%,与全行业预测值持平;为了打压对手、吸引用户,尽管高毛利率的服务收入增长更快,但整个公司2014年毛利率维持在2012年的8.42%与2013年前9个月的9.76%之间,约为9.3%,随后微升至9.5%、10%;由于大幅增加IT及仓储物流投入,员工工资上涨,并向集约度较低、规模经济性较差的三四线城市拓展,导致公司营运费用率降幅缓慢,2014年取2013年前9个月的10.4%,随后降至10%、9.5%。在这样的三项假设下,京东2014年-2016年的运营利润分别为-9.8亿元、-5.6亿元和6.4亿元。
从乐观情况来看,假设2014年至2016年京东营收增速分别为45%、30%、20%;公司毛利率2014年为10%,随后升至10.8%、11.5%;公司营运费用率逐年减少,2014年10%,随后降至9.8%、9.5%,则京东2014年-2016年的运营利润分别可达0亿元、12.4亿元、29.9亿元(近5亿美元)。目前,亚马逊的市销率(PS)约为2.1倍左右,当当网PS则只有0.6倍左右。若取2倍PS,按京东2013年营收约为110亿美元来计算,上市后估值有望在200亿美元以上,届时,2016年预测市盈率仍有40倍之高。
所以,如果只看未来三年,京东有很大的概率实现年度运营利润转正,甚至是连续两个年度盈利,但与其市值相比,盈利也会偏小。投资者也许更看重它的并购整合机会,在未来两三年内有效压缩竞争对手数量,从而可以提高毛利率;又或许看得更远,看到五年后京东能有2000亿元营收、14%的毛利率、9%的营运费用率,实现运营利润超过16亿美元!
当然,乐观派也会对京东提高服务收入比重,进而提升毛利率抱有很大期望。这种期望并非没有来由,2013年前9个月,公司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6%。我们估算,2013年,京东的第三方平台业务(类似天猫的网络市场)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80%-90%,2014年也能有30%-40%的增长。再考虑广告、金融等业务收入,2014年,京东服务收入有望超过31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3.2%。除快递行业毛利率较低外,第三方平台、广告、金融业的毛利率都比较高,像阿里集团毛利率在60%以上。如果2016年京东服务收入占比为5%,毛利率为60%;零售业务毛利率9%,则整体11.5%的毛利率就可以实现。
有评论者认为,亚马逊估值高是因为有云服务、自出版、硬件(平板、电子书)、软件应用商店等业务,且四成业务在美加之外的国际市场,而京东很难向它学习,所以京东估值应该向当当靠拢,在100亿美元左右;而不是跟亚马逊看齐,达到200亿-300亿美元。其实,亚马逊的其他收入(主要是云服务)占比也仅有6%。笔者认为,尽管这两种估值相差很大,但都不无道理,只是分别反映了对未来的悲观与乐观预期。
最大的变数是竞争对手,易迅、当当、易购、1号店、新蛋等会不会被并购?被谁并购?如果这些网站倒闭或者被京东收购,腾讯(易讯)与京东联姻,则京东前景就会相当乐观;如果百度、阿里等网络大佬战略投资它们,则京东还会有几年肉搏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