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突出重点、简析明了,成为梳理知识与建构知识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推动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为切入点,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
關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有效教学;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借助图示、符号、色彩、线条等元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呈现知识,梳理凌乱的、模糊的要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直观可见。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促进数学教育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实效性,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思考数学、运用数学,激励创造性思维,这与新课标的目标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将思维导图工具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意义非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理解知识
小学生刚接触系统性的数学教育,面对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定律公式,难免心生畏惧,不知从何着手;尤其在传统的教学思路下,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占据主导,而很多时候大家一边背、一边忘,学习效率非常低,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整合了抽象、易混淆的数学知识,重难点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串联知识、深化理解、形成记忆,由此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启发思维
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了冲突,这是导致他们数学课上学习难、学习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小学阶段就涉及一些略微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这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是巨大挑战,使他们陷入了思维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绘制思维导图,由此打开解题思路,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化处理,数学问题迎刃而解,全面开启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策略
(一)完善思维导图框架,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基础环节,其教学有效性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尤其一些数学概念抽象难懂、容易混淆,只有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构建知识框架,整合与对比数学概念,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例如,学习“四边形的分类”时,课上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各小组围绕“四边形”为中心,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填写第一级关键词并完善具体的内容,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再具体列出四边形的定义、特征及公式等信息。通过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产生了各种有特色、有条理的思维导图,层层递进的呈现数学概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发他们从整体出发去理解数学概念,也有利于强化记忆、加深印象,为下一步实际解决数学问题、锻炼数学思维打好根基。
(二)发挥思维导图效用,增添学习趣味
想要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笔者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他们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进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才能不断加强积累,提高学习能力。而思维导图走进数学课堂,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也让小学生的解题思路豁然开朗,活跃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例如,学到“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数学知识时,这一部分涉及了乘法、口算、笔算等诸多知识,为了让学生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地把握这一部分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结合具体的例题逐一讲解知识、归纳总结,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中产生了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享受学习过程,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
(三)优化思维导图内容,促进查缺补漏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查缺补漏、促进积累的过程,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借助思维导图工具,让学生养成记录错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的学习习惯,在整理错题的同时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归纳总结关键的知识点,这让学习过程更有目标性和效率性。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方面是“短板”,就以“应用题”为关键词,整理计算题、统计题、图形题等不同的应用题型,再具体分为行程问题、年龄问题、工程问题、抽样调查、植树问题、最优方案问题等不同分支,有侧重点地练习,重点标注频繁出错的题型并加强反思、深化训练、找出原因。只有查缺补漏,才能认识自身的不足,才能让自学活动更有效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侧重点,教师要转变思路,做好教学服务,挖掘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并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带来更多丰富、有用的资源和素材,让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抽象思维活跃起来,在梳理与把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教改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倩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44-346.
[2]车红红.思维导图——让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更突出[J].考试周刊,2020,(15):49-50.
關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有效教学;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借助图示、符号、色彩、线条等元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呈现知识,梳理凌乱的、模糊的要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直观可见。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促进数学教育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实效性,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思考数学、运用数学,激励创造性思维,这与新课标的目标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将思维导图工具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意义非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理解知识
小学生刚接触系统性的数学教育,面对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定律公式,难免心生畏惧,不知从何着手;尤其在传统的教学思路下,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占据主导,而很多时候大家一边背、一边忘,学习效率非常低,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整合了抽象、易混淆的数学知识,重难点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串联知识、深化理解、形成记忆,由此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启发思维
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了冲突,这是导致他们数学课上学习难、学习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小学阶段就涉及一些略微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这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是巨大挑战,使他们陷入了思维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绘制思维导图,由此打开解题思路,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化处理,数学问题迎刃而解,全面开启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策略
(一)完善思维导图框架,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基础环节,其教学有效性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尤其一些数学概念抽象难懂、容易混淆,只有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构建知识框架,整合与对比数学概念,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例如,学习“四边形的分类”时,课上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各小组围绕“四边形”为中心,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填写第一级关键词并完善具体的内容,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再具体列出四边形的定义、特征及公式等信息。通过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产生了各种有特色、有条理的思维导图,层层递进的呈现数学概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发他们从整体出发去理解数学概念,也有利于强化记忆、加深印象,为下一步实际解决数学问题、锻炼数学思维打好根基。
(二)发挥思维导图效用,增添学习趣味
想要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笔者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他们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进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才能不断加强积累,提高学习能力。而思维导图走进数学课堂,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也让小学生的解题思路豁然开朗,活跃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例如,学到“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数学知识时,这一部分涉及了乘法、口算、笔算等诸多知识,为了让学生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地把握这一部分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结合具体的例题逐一讲解知识、归纳总结,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中产生了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享受学习过程,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
(三)优化思维导图内容,促进查缺补漏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查缺补漏、促进积累的过程,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借助思维导图工具,让学生养成记录错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的学习习惯,在整理错题的同时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归纳总结关键的知识点,这让学习过程更有目标性和效率性。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方面是“短板”,就以“应用题”为关键词,整理计算题、统计题、图形题等不同的应用题型,再具体分为行程问题、年龄问题、工程问题、抽样调查、植树问题、最优方案问题等不同分支,有侧重点地练习,重点标注频繁出错的题型并加强反思、深化训练、找出原因。只有查缺补漏,才能认识自身的不足,才能让自学活动更有效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侧重点,教师要转变思路,做好教学服务,挖掘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并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带来更多丰富、有用的资源和素材,让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抽象思维活跃起来,在梳理与把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教改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倩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44-346.
[2]车红红.思维导图——让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更突出[J].考试周刊,2020,(1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