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水浒传》好汉形象鉴赏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gidtfdx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的问题设计,是启示学生用审辩的方式解读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好汉形象。在教学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审辩方式:一是非语文的人物形象审辩;二是非文学的人物形象审辩;三是语文与文学统一的人物形象审辩。
  【关键词】审辩 人物形象 语文 文学
  我国古代有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种说法固然带有某些偏见,但《水浒传》中大量血腥暴力的打斗场景,对于是非辨别能力尚不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确实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如何避免呢?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古典名著”单元,包含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景阳冈》。《景阳冈》这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
  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聽别人善意的劝告。
  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以塑造人物、刻画性格作为叙事的中心。课文后的问题,目的是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以“审辩”的方式正确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好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存在,进而提升学生古典文学的审美品位。然而,同样的问题设计,如果采用不同的教学处理方式,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非语文的人物形象审辩
  非语文的人物形象审辩,是指脱离了具体的文本语言,仅就事件本身对人物行为进行讨论与辨析。这实际上是对小说进行社会学的解读。教师也可以从报纸、新闻上摘取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审辩,这和审辩课文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教学案例一——
  师: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
  生1:我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武松不怕老虎,打死了老虎。
  生2:我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因为他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明知道山上有老虎,还上了山。这么做,很危险。
  生1:我认为武松勇敢,因为,勇敢就是不怕危险。武松不怕老虎,打死了老虎,就证明了他很勇敢。
  生2:我不认为武松勇敢,因为他上山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很有可能失去生命。武松明知危险还上山,说明了他很鲁莽。
  师:同学们,你们赞同哪种观点呢?武松该不该上山,他究竟是勇敢,还是鲁莽呢?
  ……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武松形象的审辩逐渐演变成对武松上山行为正误的是非争辩。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导致学生在争辩时,脱离了具体的文本细节,直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常识性判断。这样的课堂争辩,对于提升学生的行为理智有一定的益处。然而,提升学生的行为理智,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景阳冈》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以引导学生在文本品读中感受、理解人物形象为主,而不该任由学生从实用理性(非文学审美)的角度去评价人物行为的对错。
  二、非文学的人物形象审辩
  非文学的人物形象审辩,是指忽略了小说的文学性,带着对人物的固有印象从小说文本中寻找大量的信息来佐证。这其实是把文学作品当成了筛选信息的实用类文章。
  教学案例二——
  师: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怕老虎,还打死了老虎。
  师:请同学们到文中找找看,哪些句子表现了武松很勇敢。
  生:我从“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看出武松很勇敢。
  生:我从“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看出武松很勇敢。
  生:我从“那武松尽平昔神武,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看出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神武。
  师:除了勇敢外,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武松呢?
  生:我认为武松很爱面子,有些鲁莽,他不听酒家善意的劝告。
  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找看,从哪些地方看出武松爱面子、鲁莽。
  生:我从“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看出武松很爱面子、鲁莽。他因为怕酒家耻笑他,所以明知山上有老虎,还是上山了。
  上述教学环节中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了具体的文本。学生对武松形象的审辩,是以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为依据的。然而,这种先用关键词句概括、再试图寻找文本佐证的人物形象认知方式,实质上是用阅读实用文的方式学习小说。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小说,是不合宜的。因为,这会导致学生对武松形象的认知停留在片面的概念化层面上,难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理解武松的言行和情感,也难以享受到文学审美阅读的趣味。
  三、语文与文学统一的人物形象审辩
  小说是虚构的文学,不提供现实的必然,只呈现艺术的可能。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语文与文学统一的人物形象审辩,是指在小说艺术特性的视域下,在微观的文本细读品析中,走进人物的心灵,感受、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和情感,从而让学生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教学案例三——
  师:打虎英雄武松,已成为经典的艺术形象。对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启示我们在认识武松形象时,要有“审辩”意识。审辩人物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理解人物言行、心理的合理性及必然性。请同学们先细读课文,再谈谈你对武松形象的理解。   生:从第1~4小节可以看出,武松不听酒家善意的劝告,一是因为认为自己是“好汉”,好汉就应该不怕老虎;二是因为武松不相信酒家的劝告。
  师:当武松读了印信文榜,确知景阳冈上有老虎后,他为什么还偏要上山呢?
  生:从第5小节可以看出,武松偏要上山,是因为他自认为是好汉,怕酒家笑话他,不好意思回去,只得硬着头皮上山。另外,武松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山上不一定真有老虎。再說,武松上山前,共喝了十八碗酒,在酒力的作用下,他胆子也比平常常大了许多,所以他上山了。
  师:不过,人们所称颂的“打虎英雄”武松,真的如人们所以为的那样神武吗?
  生:从第6~8小节可以看出,武松见了真老虎时心里非常害怕,以至于有些惊慌失措了。另外,武松并不是力大无穷的,他的体力也是有限的。打死了老虎后的武松,心里依然是害怕的,一心想着保命。
  师:《景阳冈》之所以成为经典著作《水浒传》中的经典章节,原因之一正是武松与常人无异的“非神武”形象感染了读者。同学们也可以运用“审辩”的方式阅读《水浒传》这本书,尝试在具体的情节中理解好汉言行、情感在艺术世界中发展的必然。
  上述教学中,教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语文与文学”的统一:
  (一)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审辩武松形象。
  教师没有被书后问题所囿,就题论题(如案例一),而是巧妙地借助书后问题,启发学生以审辩的方式细读文本。学生在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文本中的细节,以及细节背后潜藏的信息,为深度理解武松形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适时抛出关键的话题,提供审辩支架。
  审辩好汉形象,不是对人物进行概念化的评价,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好汉言行、情感发展的必然,获得对好汉形象的丰富性认知。教师借助书后习题中的观点,提出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忽略思考的问题,为学生在文本世界里深入体验、审辩人物形象提供了支架。
  (三)由课文延伸到整本书,审辩解读好汉。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审辩”的方式阅读《水浒传》,既达成了本单元语文学习目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也通过引导学生从关注《水浒传》的情节描写,走向体验、理解、审辩好汉形象在虚拟世界里存在的某种必然。这让学生在审辩武松形象的同时,也在虚拟的艺术世界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还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审美趣味,进而避免大量血腥暴力的情节描写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王荣生,李冲锋.小说教学教什么[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其他文献
【摘要】“有知有味”的言语赋能是实现有意义、有品位的教育目标的关键。涵养教师理论底气、聚焦学生思维断点、紧扣社会发展导向,是言语赋能实现“有知”的根本遵循。回归学生视野,说有“实”的话;挖掘语言智慧,说有“趣”的话;加强师生交流,说有“情”的话,这是言语赋能实现“有味”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言语赋能 有知有味  现代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少控制多引导,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
期刊
最近在读安·拉莫特的《关于写作》一书,关于写作,作者在书中有许多经验之谈。我认为支撑这些经验的,是她“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人,主要指作者、读者和文中人物。  一、张扬作者个性,让笔下文字接地气  张扬写作个性需要克服言语依赖。言语依赖,指写作者习惯于挪用或套用他人语言来表达自身情感。《关于写作》指出:“当你用他人的表达方式或语汇,试图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便等于跟你的所见所闻隔了一层。”套用他人风
期刊
【摘要】自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全面推行使用以来,普遍存在将“语文要素”的落实窄化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语文课应该同时注重内隐智力培养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基于单元编排来设计、实施教学,具体可分“靠谱、找点、对话”三步,达到外显的语言训练和内隐的智力培养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统编教材 单元整体 教学设计 策略  自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全面推行以来,教师普遍注重落实“语文要素”,但在实践过程
期刊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大多以“组”的形式出现,主题也大多契合单元主题,有一定相似性。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组诗的“同”与“不同”,从而帮助学生领悟组诗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组诗 引导 发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古诗组成。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大多是以
期刊
【摘要】小古文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儿童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应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精准定位目标,兴趣为引;聚焦文本语言,读悟相融;创设释义情境,析意明理;落实语文要素,促进表达,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添油助力。  【关键词】儿童 小古文 综合素养  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统编版教材从三年
期刊
【摘要】在课外阅读越来越引起重视的今天,很多教师积极投入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来。但是笔者发现,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往往过于強势,常常站在绝对的指导或引导地位,而阅读应该是学生的阅读,怎样站在学生本位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 学生本位 问题 对策  “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如今,整本书课外阅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教师积极地尝试指导学
期刊
《论语》中的子夏是一个好学生,一直以来,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读到《子张·第十九》这一章,我非常喜欢子夏的两句格言——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对第一句格言,我有真切体会。每天学会一些过去不知道的,每月熟记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好学了。这是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始终保持读书、思考、写作的姿势。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毕业测试是对学生六年数学学习的一个综合性测试,作为毕业测试卷的命题人员,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对于基本数学思想的习得情况。同时,一份好的数学毕业试卷,应该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给小学数学教师平时的教学提供关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目标指引。笔者从教研员的视角,选取了小学数学毕业试题中一些较为典型的题例,给出有关小学数学毕业命题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面的导向的一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的学习,是一种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效率的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巧用课后习题,在理解编者意图的情形下设计课堂教学,推进课堂中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课后习题 深度学习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
期刊
《温儒敏谈读书》中提到:“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其实,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其他学科老师,如果想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应当以理论书籍为基石,不仅摒弃心浮气躁,还要沉心阅读,把从书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再进行反思,形成输入和输出的循环运转。这样,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逐渐螺旋上升,形成一股力量,带着学生和同伴一起攀登。近几年中,我渐渐走入“浸入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