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泉州南安市眉山中学,福建泉州36231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更要让学生在读书中明白做事、做人的道理。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名家名作,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是品味人生之美和汲取精神食粮的宝库,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有益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课文有关的各种德育问题如为人处事、人生价值等,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使之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
《小巷深处》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林莉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抒写了一段非常精彩却又近乎凄美人刻骨铭心的亲情故事。文章语言浅显明白但感情极为真挚,非常富有感染力,而内容又极其贴近学生生活,是一篇能让学生感受母爱、学会感恩和唤起学生亲情教育的好文章。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双目失明的养母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并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而“我”长大后却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躲避母亲,进而离开家,与家完全隔绝,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面对现实,年少无知的、虚荣的“我”选择了躲避、离开,而母亲的爱却一如既往。整篇文章充溢着浓郁的亲情,养母的无私母爱、养女的情感变化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家进入初中不久,普遍会有思乡、思家、思亲的情感,特别是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而对于住校的学生来说,一周一般只能回家一趟,思亲情结可想而知。同时,他们绝大部分物质生活优裕,娇生惯养,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不懂感恩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而这一年龄段正是人生获取知识和养成良好品德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学习这篇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抒情散文,恰好可以在学生们稚嫩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中的“我”与学生年龄相仿,“我”的这些行为也是我们很多学生都体验过的,因此教学中便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我”的这些行为并交流感受,同时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联系母亲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件事(最让自己感动的瞬间),或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曾经做过的对不住母亲的一件事,来体会文中盲母与养女之间的真挚情感,从而认识到母亲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私的爱。这样通过畅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感悟母爱、理解亲情,学生回忆与母亲相处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瞬间的过程,也是重温母亲带给自己温暖与幸福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其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许只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抑或一声临别时的叮咛……这母爱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才感人,它可以普普通通、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的琐碎、平凡的生活中,这正如《小巷深处》一文中所写的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一样,但恰恰是这些琐细的事蕴含着深沉的无私的母爱。
感悟到了这些,学生此时对父母普遍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品味文中描写母亲外貌、神情的语句,这些语句有母亲为了养育“我”而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有“我”与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也有“我”被养母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更有“我”对自己的无知、虚荣的深深自责。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爱的情感,又增强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这样,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美好感情、好好对待父母的一片爱心、畅谈如何回报父母的恩情已水到渠成——为父母洗一次脚、捶一捶背、沏一杯茶、做一顿饭、夹一筷菜、洗一次衣服等等,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发自内心的,哪怕再细微、再普通,父母也会由衷高兴!
至此,学生不难领悟到:我应该好好学习,否则会让父母操心、不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所说的:“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我,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如此看来,学习《小巷深处》这篇文章,既让学生受到了爱的教育,又激励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那就让我们在《小巷深处》细细聆听爱的教育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更要让学生在读书中明白做事、做人的道理。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名家名作,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是品味人生之美和汲取精神食粮的宝库,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有益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课文有关的各种德育问题如为人处事、人生价值等,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使之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
《小巷深处》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林莉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抒写了一段非常精彩却又近乎凄美人刻骨铭心的亲情故事。文章语言浅显明白但感情极为真挚,非常富有感染力,而内容又极其贴近学生生活,是一篇能让学生感受母爱、学会感恩和唤起学生亲情教育的好文章。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双目失明的养母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并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而“我”长大后却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躲避母亲,进而离开家,与家完全隔绝,最后“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回到母亲身边。面对现实,年少无知的、虚荣的“我”选择了躲避、离开,而母亲的爱却一如既往。整篇文章充溢着浓郁的亲情,养母的无私母爱、养女的情感变化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家进入初中不久,普遍会有思乡、思家、思亲的情感,特别是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而对于住校的学生来说,一周一般只能回家一趟,思亲情结可想而知。同时,他们绝大部分物质生活优裕,娇生惯养,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不懂感恩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而这一年龄段正是人生获取知识和养成良好品德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学习这篇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抒情散文,恰好可以在学生们稚嫩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中的“我”与学生年龄相仿,“我”的这些行为也是我们很多学生都体验过的,因此教学中便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我”的这些行为并交流感受,同时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联系母亲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件事(最让自己感动的瞬间),或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曾经做过的对不住母亲的一件事,来体会文中盲母与养女之间的真挚情感,从而认识到母亲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私的爱。这样通过畅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感悟母爱、理解亲情,学生回忆与母亲相处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瞬间的过程,也是重温母亲带给自己温暖与幸福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其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许只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抑或一声临别时的叮咛……这母爱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才感人,它可以普普通通、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的琐碎、平凡的生活中,这正如《小巷深处》一文中所写的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一样,但恰恰是这些琐细的事蕴含着深沉的无私的母爱。
感悟到了这些,学生此时对父母普遍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品味文中描写母亲外貌、神情的语句,这些语句有母亲为了养育“我”而终年劳动、饱尝日晒的艰辛;有“我”与家隔绝后母亲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与神态;也有“我”被养母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更有“我”对自己的无知、虚荣的深深自责。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爱的情感,又增强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这样,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美好感情、好好对待父母的一片爱心、畅谈如何回报父母的恩情已水到渠成——为父母洗一次脚、捶一捶背、沏一杯茶、做一顿饭、夹一筷菜、洗一次衣服等等,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发自内心的,哪怕再细微、再普通,父母也会由衷高兴!
至此,学生不难领悟到:我应该好好学习,否则会让父母操心、不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所说的:“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我,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如此看来,学习《小巷深处》这篇文章,既让学生受到了爱的教育,又激励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那就让我们在《小巷深处》细细聆听爱的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