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学翻译的一些感受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 来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四川省作协主席。著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
  接到这个会议通知时,我心里是有些犹豫的,到底要不要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来面对这么多的汉学家,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翻译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会议主办方一个主要动机就是推荐一些中国作家,来引起翻译家的注意,接受他们的挑选。
  有些情形下,等待被关注被挑中并不是一种特别美妙的感觉。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翻译这件事的感觉可能比别人更为复杂。
  在每一部关于中国抗战的电影电视中,几乎都有一个翻译的形象出现。穿着中国的便服,戴着日本的军帽,传达的也总是来自侵略者的不祥的消息。我从刚刚看得懂一个故事的时候开始,耳濡目染的就是这样的关于翻译的漫画式的形象。这自然是创造性疲软,思维方面习惯性懒惰造成的结果。因为我们知道翻译不都是这样的形象。早在我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就已经熟悉另外一种翻译的形象。那时,我生活在一个以嘉绒语为日常语言的村庄。人们用这种语言谈论气候、地理、生产、生活,以及各式各样的,简单的复杂的情感,当然还用这种语言谈论远方。那些我的大部分族人从未涉足过的,却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远方。我所讲的这个嘉绒语,今天被视为一种藏语方言。而很多的远方,那些人群讲着另外的语言。近一些是藏语里另外的方言,再远是不同的汉语。在我的家乡,他们的确把汉语分成不同的汉语,前些年,一个老人对我谈我的爷爷就说,那是个有本事的人,他会讲两种汉语,甘肃的汉语,四川的汉语。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和收音机里时时响起的普通话。那时,我们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就有着能程度不同地操持别种语言的人,有他们在,两个或更多只会一种语言的人就可以互相交换货物,交流想法。这些会别种语言的人,往往还能带来远方世界更确实的消息。在我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中,这些会翻译的人是一些形象高大的人,他们是聪明的人,他们是能干的人,是见多识广的人。他们和抗日电影里呈现的翻译形象完全是天壤之别。那时,我还没有上学,但我已经有了最初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个乡村的口语翻译家。
  后来,村子里有了小学校。我上学了,开始学习今天用于写作的这种语言。那时,我小小的脑袋里一下塞进来了那么多陌生的字,词,还有这些字词陌生的声音。我呆滞的小脑袋整天嗡嗡作响,因为在那里面,吃力的翻译工作正在时刻进行。有些字词是马上可以互译的,比如“鸟”,比如“树”。但更多的字与词代表着那么多陌生的事物,比如“飞机”。还有那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我那建立在上千年狭隘乡村经验的嘉绒语中,根本不可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表达,这是我最初操持的母语延续至今的困境。即便这样,我也骄傲地觉得我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可能比以前那些乡村翻译更出色的翻译家。
  是的,当我在年轻时代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很多时候都觉得,我不是在创作,而是在翻译。这使得我的汉语写作,自然有一种翻译腔。我常常会把嘉绒语这个经验世界中一些特别的感受与表达带到我的汉语写作中间。当小说中人物出场,开口说话,我脑子里首先响起的不是汉语,而是我刚开口说话时所操持的嘉绒语,我那个叫作嘉绒的部族的语言。然后,我再把这些话译写成汉语。自然,当我倾听那些故土人物的内心,甚至故乡大地上的一棵树,一丝风,它们还是会用古老的嘉绒语发出声音,自然,我又在做着一边翻译一边记录的工作。刚刚从事这种工作的那些年,我有时会忍不住站到镜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变成了电影电视里那种猥琐的日军翻译官的形象。还好,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我在镜子中表情严肃,目光坚定,有点像是一个政治家即将上台发表鼓动性演讲前那种模样。
  到20世纪80年代到来时,我和这一代作家一样,开始了贪婪的阅读。而且,绝大部分是翻译文学。从乔叟到爱伦坡,从托尔斯泰到马尔克斯,从惠特曼到聂鲁达,从庞德到里尔克。一度,他们的经验曾经显得比杜甫和苏东坡还要重要。我们记得那些作家诗人名字的同时,也记下了一些翻译家的名字。他们把整个世界带到了一代不懂外国语的中国作家面前。使我们得以从一开始,就以歌德所预言过的那种世界文学的标准书写自己的故事与经验。虽然,这些年有一个来自歌德故乡的汉学家总在说,中国这些不懂得外国语的作家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这引起了一些作家的愤怒。但这对我没有影响。因为从我写作的那一天起,我就只想过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作家。而不是某一民族的,某一国度的作家,自然,也没有想过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世界的作家。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最具价值的工作,就是大规模的翻译。通过翻译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表达而全面刷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汉语这种语言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嬗变,新的词汇,新的语法,新的修辞,也基本是借翻译之功才得以完成。
  更早一些,从东汉到唐几百年间持续不断的佛经的翻译也极大地改变了汉语的面貌,丰富了汉语的内涵与表达。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表达中,中国文化总被描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正是大规模的翻译突破了这个一度高度闭合的系统。今天,随便走进中国任何一家书店,任何一座图书馆,翻译外来图书之多,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也许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肩。翻译图书的数量与图书总量的比例,也不妨看成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开放程度的可靠指标。
  仅就文学来讲,没有翻译,世界文学的版图就难以完善。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就,如果没有翻译的推动,也是根本不能想象的。所以,我对翻译这个事业,以及翻译家是信任与尊敬的。
  但我又不得不说,这种对于翻译的依赖与期许是在阅读各种外语译为汉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而今天,我们这些人在这里聚会,要做的工作是推进汉语文学作品往外翻译。一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那些翻译的反向的翻译。一种文化输出。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件向世界敞开,与世界对话的努力。这件事情到一定时候就必然会发生。通过持续不断的翻译,我们知道了整个世界,现在,这个翻译要转换一下方向,要把汉语译成各种外国语,也让世界知道一点中国。通过文学翻译让世界也了解一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中国的事,中国人的情感与心思。这是这些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努力中的一个部分。这十多年间,我也有少数作品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在国外发行。我也随着这些书去到一些国家,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好奇的游客。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过程,但当最初的兴奋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中国文学的翻译可能并不如自己最初所期待的那样,一路都是友善的鲜花与掌声。因为我们所遇到的汉学,遇到的翻译,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汉学,也有各式各样的翻译。我的情形更为特殊一点,我还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藏学。如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部分,那么藏学也是汉学的一个部分。但我常常遇到的情形是,说首先藏学不是汉学。那么用汉语写出的藏族社会,也不是真正的这一民族的文学。记得我第一本书在美国出版时,翻译和出版方都抱着很美好的希望,但书刚上市,就遇到了认为旧时的藏人社会是人间天堂的藏学家。他反对写出这个社会的残酷与蒙昧,反对这个社会中人痛苦的挣扎。这样的人在西方社会很有能量,可以使翻译和出版方感到担心与忧虑。也是在一个西方国家,我被一个做翻译的人带去参观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其实,这位翻译是要带我去看这座寺院里正在举办的一个关于中国藏区的展览。那是青藏高原上简陋至极的乡村学校的照片。那位翻译这么做当然有他的用意。他还特意问我有什么感觉。我告诉他:这些学校的面貌确实让人感到汗颜,但青藏高原上还有很多很像样的学校,这里怎么没有?此其一。其二,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把寺庙盖到外国来的人,他们统治青藏高原的时候,竟连这样简陋的学校也没办过,那么他们基于什么样的道德感来办这个暴露性的展览?其三,我告诉这位翻译,我今天之所以能从事写作,并因为写下那些文字而来到他的国家,正是拜我的小村庄里开天辟地以来出现的那所简陋的小学校所赐,让我可以在两种不同语言间不断往返穿越,做重新建设我们精神世界的工作。我在前面说过,那样的小学校培养了我对语言魔力的最初的体验,如此这般把这样的学校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在我看来,不但说不上起码的尊重与理解,而是一种挑衅。
  翻译不只是一件匠人般的技术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天然地包含了巨大的技术含量。翻译也跟意识形态,跟文化观密切相关。而被翻译,其实也是一个被衡量被挑选的过程。尤其是这个过程发生在有关中国文学的权衡与挑选时,尤其是有关藏人这个族群的文学表达时,可能也并不完全是基于文学本身的考量。虽然我依然愿意自己的文字可以传播到更宽广的世界,但同时我也知道,这条道路我们遭逢的并不都是同情与理解,还会充满很多困难。
  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年也看到被翻译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文学的面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创作者文学的初衷,而去进行某种角色扮演。翻译成外国语的中国文学图景与中国文学本身并不真正吻合。我当然对那些翻译过我作品的翻译朋友们充满感激,但我也不打算试图因为应对翻译的挑选而改变自己写作的初心与路径。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都是有关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语言间的相互的理解与沟通,按佛教观点讲,这就是一种巨大的善业。但中国文学在被翻译过程中还得准备好接受种种非文学的挑战与考验。在我的嘉绒母语中,把翻译叫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舌头的人,在更遥远的古代,一个把大量佛经翻译为汉语的外国翻译家鸠摩罗什,也说翻译就是用舌头积累功德。今天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地方,还筑有一个高塔,人们相信,塔下就藏着鸠摩罗什的舌头舍利。
  意识形态标准至上的做法曾经从内部严重戕害过中国文学,那么,今天,在这个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的世界上,一方面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走向世界,但也要警惕来自外部的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文学可能造成的伤害。而在座的翻译家们如果能够坚持基于人,人类,基于文学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家与中国的文学,你们的如簧之巧舌也会在人类交流史上造成一个巨大的善业。
  而在我看来,一个中国作家,也只有造就了真正基于中国人感受的文学,基于汉语这种语言,并对这种语言有所创新,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文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学。
其他文献
曾有一个微笑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淡淡的,却永远忘不了。  相 遇  人生匆匆,过客何其多,第一眼看见你,如是。  像刚出笼的鸟儿,内心紧张不安,远远观望着繁华却陌生的世界,虚弱地扇动稚嫩的翅膀,依旧在低谷徘徊,嘴角是紧抿的弧度,傻傻地假装坚强。  总是孤独地坐在独属的位置上,竖起课本,用一双眼怯怯地望向成群结队的人们,眼里盈满渴望,却可望遥不可及。每一株草都会开花,我却寻不到属于我的花期。  我蜷缩
期刊
阿里(Ali Sotoudehfar),伊朗人。本科和硕士阶段均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并获法律硕士学位。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曾获中国政府和北京市奖学金。  每个国家的文学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本国的文化及其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的各种经历,而且常常包含着珍贵的忠告。伊朗正如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很多知识分子和著名的伟大文学家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  我在中国已经生活11年了
期刊
少女时代,应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写久了,及至长大,人们极少先说我是女孩,动不动以作家冠之。我的性别被忽略,授予一个光环闪耀的替代词,堂而皇之地替代。这个替代词适于所有写作的人,只是我“人之初”始“读书未破卷,下笔老有神”罢了。  少小时节,痴醉在一片欢呼声里,忙不迭地“春蚕工桑丝无尽,蜡炬成明泪始欢”,耕耕种种着很自我的文字。一转身,发现自己长大,长发及腰,眉目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
期刊
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①,举世习焉不察②,予特表而出之③。  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观身。《易》曰:“观我生进退”。欲观我生,此其资也④。  予垂髫种此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
期刊
这是一篇小品文,用极简省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笔清新灵活。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梧桐不同于其他花木的生长特点,梧桐可以记录自己的生长历程。由树及人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李渔曾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由此可见,作者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是一致的:立意鲜明,主题突出。  文章开篇指出梧桐的特点:“梧桐是草木中的编年史”。暗喻运用得巧妙而奇特
期刊
秋初雨霁,天色如洗,于西安城南登高纵目,望见一抹黛青,便觉安稳。那山,就是终南山。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山,我尤爱终南。《诗经·小雅·节南山》即有“节彼南山,维石岩岩”的赞叹,“终南与清都,烟雨遥相望”(李商隐),“终南山北望,直下是长安”(齐己),帝都之南的终南山与长安宫阙遥遥相对,满山秀色映入城内,从周时镐京,到唐时长安,及至今日西安,在秦岭北麓城市中生息的人,眼里、心中都必有终南。终南可仰望
期刊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充满诗意的歌词,贴近生活的陈述,那远方的景色,是我们脑海中的一片净土,是我们心中的一片海,它代表了我们对生活的追求,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在追逐它的过程中磨炼、成长。  为了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制订了远大的目标,我们坚持着,为这个目标努力着。虽然在深夜点灯熬油时、在题山卷海中奋战时,曾迷茫无助过,也有时会信心全无,想缴械投降、就此沉沦。但是为了那片海,
期刊
陈 彦 陈彦,陕西镇安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一级编剧。影视作品有《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主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作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唱段精选》等著作多部。曾荣获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在我的家乡陕西省镇安县,有一个清代的知县很有名,他姓聂名焘,号环溪,是湖南衡山县环溪村人。乾隆十三年,也就
期刊
生离,是朦胧的月日。死别,是憔悴的落花。  南 桥  所有故事的开始,坐落在一座小小的桥上,桥下是一条弯弯的河,河里的鸭子啪嗒着湿漉漉的脚蹼,头顶澄蓝的天空,柔软的云飘进我儿时的梦里。  我的学校在桥的那头,晨曦微露的时候,祖母就用她宽厚的手掌牵着我去学校,水声潺潺,日光浅浅,遨游的白鸽掠过柳枝的倩影。我气定神闲地走着,口袋里装着祖母用荷叶包裹的米饭,有夏天的清新,荷花露珠的香气。香幽的气息萦绕过
期刊
一  从凤仪门进来,朝左拐,再朝右拐,就是平遥著名的西大街。这条街被称为“大清金融第一街”,它浓缩了整个明清金融业的辉煌,它们的形式与内容在此被留存。我在人流中随波沉浮——人流,有各种旅行团队,有本地的居民和商户,也有像我一样孤独的散客,一起流动在九月中旬的大街上。各地方言在秋天的色彩里浓重地流淌,阳光在尘埃中飞舞,像雪,像落叶,像丝线,像某种意象,最终也化为河流。这些川流不息的事物,其实就是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