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波在北上广的人们,对春节肯定别有一番感触,而最令人头疼的恐怕就是回家过年时父母的各种唠叨。回到家中,挨挨擦擦、别别扭扭地熬着日子,好容易从年三十、初一熬到初六、初七,便忙不迭地回城上班,走出家门的那一刻甚至松一口气,心里的石头落地:要命的团圆年,终于结束了。
刚出来工作的几年间,笔者和大部分北漂族一样,不愿意在春节时回家过年,即使回去了也不愿意听父母唠叨,而返程的时候更是将耳朵里的“老人言”全然抛在脑后。可是随着涉世渐深、年岁渐长,对老掉牙的《常回家看看》完全无感的自己,竟然会被春晚上王铮亮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刹那击中心脏,眼眶发红、手足无措、毫无戒备。
背井离乡、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城,信誓旦旦要融入北京万家灯火。然而转眼小十年过去,依然是无房无车无功名,只有那撞得头破血流却毫不动摇的理想,依然伴随左右、野兽般年轻。曾经自诩追梦人潇洒走四方,但不知何故,突然在年近三十的关口开始算算数:从求学到工作的十年间,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全部加起来竟然还不超过一个月。更令人心酸的是,笔者再也不敢往下接着算:那生我养我的爹娘,还有几个十年?
怀揣愧意和悔意回家,心中格外忐忑和脆弱,今年母亲的唠叨非但全听进去了,还几乎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母亲絮絮的几句话,无非是雷打不动的“老三篇”——什么时候相亲,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抱娃。平心而论,短期内并不打算采取什么实际的行动,但口头上却收起了曾经的忤逆和不驯,唯唯地应承了下来。抬眼再看父母,已是满脸堆笑。于是,这暂时的欺骗瞬时化为压力,就此黑云一般乌压压堆上心头。
曾经总是跟“北漂”的老乡抱怨:父母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总是自以为是地替我们做决定。当我们年少的时候,无不试图抓紧那终将逝去的青春,希望父母离自己远一点、再远一点,选择那条少有人走的路;可是父母却为了让我们继承他们未实现的梦,一味以爱的名义为我们安排着他们认为的幸福人生。
然而在父母老去的时候,他们开始希望跟儿女多一点时间团聚,但我们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同样以爱的名义固执地发给他们衣服、首饰甚至红包,以此代替父母渴望的团聚,并且天真地以为物质的搪塞就能取代感情的团圆,甚至觉得如此这般,我们便是孝顺的子女了。以爱之名行残酷之实,何其幼稚,也何其荒唐。
也许有人会问:团圆何时变得这么阴冷、自私以及无情无义了呢?在父母与子女互不理解的两难局面下,究竟哪一方应该做出妥协呢?笔者个人的选择是:如果可能的话,带领父母一起敞开心扉,互相理解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希望不大,那么更年轻的自己就多一些、再多一些妥协和让步吧,毕竟你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辛苦大半辈子的时候,依然如那首歌唱得那般愁苦:“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诚然,老人家有些想法与价值观在现代显得古板、传统甚至诡异,但请不要去批评他、矫正他,甚至颠覆他。要知道: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粗暴的生活哲学,帮助我们的父母把一个个子女拉扯大,平平安安过了大半辈子。如今你走出了小镇走进了大城市,却在除夕的团圆饭上反过来教训年迈的父母,扯着脖子跟他说这些都是错的,那对他们将是多么大的挫折和打击:难道老张我这大半辈子,所作所为都是错的吗?
众所周知,美国二战后诞生了嬉皮而不羁的“垮掉的一代”,他们留长发、纹刺身、性开放甚至吸大麻,放浪到不知今夕何夕、天高地厚。保守派哀叹:嬉皮士们忤逆了上帝,美国的未来将就此坍塌。然而谁又能想到,正是这帮在伍德斯托克的烂泥里打滚的愤青们,在越战结束后剪掉了长发、穿上了职业装,朝九晚五、上班打卡,成为新一代的“美国好爸爸”……
不如这样,我们和父辈握个手吧,因我们终究也会有老去的一天。
刚出来工作的几年间,笔者和大部分北漂族一样,不愿意在春节时回家过年,即使回去了也不愿意听父母唠叨,而返程的时候更是将耳朵里的“老人言”全然抛在脑后。可是随着涉世渐深、年岁渐长,对老掉牙的《常回家看看》完全无感的自己,竟然会被春晚上王铮亮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刹那击中心脏,眼眶发红、手足无措、毫无戒备。
背井离乡、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城,信誓旦旦要融入北京万家灯火。然而转眼小十年过去,依然是无房无车无功名,只有那撞得头破血流却毫不动摇的理想,依然伴随左右、野兽般年轻。曾经自诩追梦人潇洒走四方,但不知何故,突然在年近三十的关口开始算算数:从求学到工作的十年间,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全部加起来竟然还不超过一个月。更令人心酸的是,笔者再也不敢往下接着算:那生我养我的爹娘,还有几个十年?
怀揣愧意和悔意回家,心中格外忐忑和脆弱,今年母亲的唠叨非但全听进去了,还几乎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母亲絮絮的几句话,无非是雷打不动的“老三篇”——什么时候相亲,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抱娃。平心而论,短期内并不打算采取什么实际的行动,但口头上却收起了曾经的忤逆和不驯,唯唯地应承了下来。抬眼再看父母,已是满脸堆笑。于是,这暂时的欺骗瞬时化为压力,就此黑云一般乌压压堆上心头。
曾经总是跟“北漂”的老乡抱怨:父母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总是自以为是地替我们做决定。当我们年少的时候,无不试图抓紧那终将逝去的青春,希望父母离自己远一点、再远一点,选择那条少有人走的路;可是父母却为了让我们继承他们未实现的梦,一味以爱的名义为我们安排着他们认为的幸福人生。
然而在父母老去的时候,他们开始希望跟儿女多一点时间团聚,但我们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同样以爱的名义固执地发给他们衣服、首饰甚至红包,以此代替父母渴望的团聚,并且天真地以为物质的搪塞就能取代感情的团圆,甚至觉得如此这般,我们便是孝顺的子女了。以爱之名行残酷之实,何其幼稚,也何其荒唐。
也许有人会问:团圆何时变得这么阴冷、自私以及无情无义了呢?在父母与子女互不理解的两难局面下,究竟哪一方应该做出妥协呢?笔者个人的选择是:如果可能的话,带领父母一起敞开心扉,互相理解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希望不大,那么更年轻的自己就多一些、再多一些妥协和让步吧,毕竟你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辛苦大半辈子的时候,依然如那首歌唱得那般愁苦:“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诚然,老人家有些想法与价值观在现代显得古板、传统甚至诡异,但请不要去批评他、矫正他,甚至颠覆他。要知道: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粗暴的生活哲学,帮助我们的父母把一个个子女拉扯大,平平安安过了大半辈子。如今你走出了小镇走进了大城市,却在除夕的团圆饭上反过来教训年迈的父母,扯着脖子跟他说这些都是错的,那对他们将是多么大的挫折和打击:难道老张我这大半辈子,所作所为都是错的吗?
众所周知,美国二战后诞生了嬉皮而不羁的“垮掉的一代”,他们留长发、纹刺身、性开放甚至吸大麻,放浪到不知今夕何夕、天高地厚。保守派哀叹:嬉皮士们忤逆了上帝,美国的未来将就此坍塌。然而谁又能想到,正是这帮在伍德斯托克的烂泥里打滚的愤青们,在越战结束后剪掉了长发、穿上了职业装,朝九晚五、上班打卡,成为新一代的“美国好爸爸”……
不如这样,我们和父辈握个手吧,因我们终究也会有老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