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并且提出更有效的推进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
胡锦涛指出:“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需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必须有一种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理论凝聚人心,使这项任务变成亿万群众自觉的活动。而大学生这个群体正是下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并且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有能力的部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必须首先使大学生这个群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才能更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2、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认识,同时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使我们党和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并使党的事业顺利推进。
3、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所谓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一方面,就执政党来说,其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符合民意,做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其执政理念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另一方面就民众来说,是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理念、行为的普遍认可、信仰与服从。合法性是政党现代性的两个支点之一。从建国开始,我们党就成为执政党,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地位,取得了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也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同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是分不开的。但新的执政环境又一次考验党的领导能力,党领导革命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否在建设中也发挥同样作用,成为检验党执政合法性的标准,而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使我们党所奉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贯彻到日常的社会实践中去,特别是变成大学生这个高知群体的自觉自愿的行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使自己成长为合格现代公民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公民,一个人需要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具备现代意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合格公民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人了解、学习一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伦理体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完成社会化必不可少的任务。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只有把握其内涵、理解其精髓,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使自己按社会要求的标准,承担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成长为中国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通过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青年学生完成社会化这一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师是关键。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师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理论,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化教师队伍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深入浅出的讲授风格,这些因素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说服别人先要说服自己。教师要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相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理论素养,要正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把握时代特点和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从而用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阐释社会现象,去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帮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是根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改变原有枯燥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增加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特别是增加当前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加深理论的学习,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加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理论。其次,在教学语言上,要采用大众化的语言,要善于把抽象、严谨,有时甚至是晦涩的学术概念转换成形象、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教师要善于学习和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甚至是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使教师的话语引起学生的共鸣,打动学生的心灵,使相对抽象的教材语言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在教学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比如多媒体技术与视频技术的结合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一些当前社会事件的进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感悟,去理解和归纳理论,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使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
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
对教育者而言,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评价标准基本上等同于其他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通常以完成的课时量和科研量作为评价标准。然而,由于这门学科的特殊的育人性,还应该把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作为考核目标。〔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该首先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的可衡量性差。可以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过程性的评价。如通过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包括教育专家在内的听课评教;通过学生期末评教;通过对已毕业就业创业的学生的邮件回访、利用学生十年聚会、校庆的机会作抽样调查等方式,形成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评价机制。
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配合是基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高校统一的工作机制、完整的育人格局已经形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相互配合还不是很流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理论,学生工作系统则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培养,目前这两个系统的相互沟通还存在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定期沟通机制,各工作系统相互通报各自的工作情况,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有的放矢的展开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也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4.
[2] 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1)
[3]彭颜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0(19)
[4]陈东琼.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对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
胡锦涛指出:“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需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必须有一种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理论凝聚人心,使这项任务变成亿万群众自觉的活动。而大学生这个群体正是下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并且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有能力的部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必须首先使大学生这个群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才能更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2、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认识,同时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使我们党和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并使党的事业顺利推进。
3、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所谓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一方面,就执政党来说,其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符合民意,做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其执政理念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另一方面就民众来说,是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理念、行为的普遍认可、信仰与服从。合法性是政党现代性的两个支点之一。从建国开始,我们党就成为执政党,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地位,取得了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也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同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是分不开的。但新的执政环境又一次考验党的领导能力,党领导革命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否在建设中也发挥同样作用,成为检验党执政合法性的标准,而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使我们党所奉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贯彻到日常的社会实践中去,特别是变成大学生这个高知群体的自觉自愿的行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使自己成长为合格现代公民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公民,一个人需要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具备现代意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合格公民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人了解、学习一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伦理体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完成社会化必不可少的任务。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只有把握其内涵、理解其精髓,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使自己按社会要求的标准,承担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成长为中国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通过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帮助青年学生完成社会化这一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师是关键。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师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理论,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化教师队伍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深入浅出的讲授风格,这些因素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说服别人先要说服自己。教师要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相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理论素养,要正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把握时代特点和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从而用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阐释社会现象,去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帮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是根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改变原有枯燥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增加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特别是增加当前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加深理论的学习,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加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思考问题,深入理解理论。其次,在教学语言上,要采用大众化的语言,要善于把抽象、严谨,有时甚至是晦涩的学术概念转换成形象、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教师要善于学习和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甚至是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使教师的话语引起学生的共鸣,打动学生的心灵,使相对抽象的教材语言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在教学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比如多媒体技术与视频技术的结合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一些当前社会事件的进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感悟,去理解和归纳理论,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使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
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
对教育者而言,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评价标准基本上等同于其他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通常以完成的课时量和科研量作为评价标准。然而,由于这门学科的特殊的育人性,还应该把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作为考核目标。〔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该首先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的可衡量性差。可以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过程性的评价。如通过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包括教育专家在内的听课评教;通过学生期末评教;通过对已毕业就业创业的学生的邮件回访、利用学生十年聚会、校庆的机会作抽样调查等方式,形成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评价机制。
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配合是基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高校统一的工作机制、完整的育人格局已经形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相互配合还不是很流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理论,学生工作系统则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培养,目前这两个系统的相互沟通还存在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定期沟通机制,各工作系统相互通报各自的工作情况,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有的放矢的展开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也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4.
[2] 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1)
[3]彭颜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0(19)
[4]陈东琼.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