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跨世纪人才以及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结合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抓住童心激趣,积极创设想像空间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儿童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巧妙借助儿童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其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儿童爱涂涂画画,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发现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要不断激发其绘画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提高作画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1.猜谜激趣
如在讲《克隆“动物园”》一课时,笔者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笔者告诉学生今天带了好多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不过要同学们先猜一猜它们的名字:“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脸上长勾子,头也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它”、“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性情躁烈爆,常披黄皮袄,山中称大王,我说那是猫”。学生都非常有兴趣地猜中所有动物的名称,笔者趁机提示课题,带同学去克隆的“动物园”参观,让学生根据刚才谜语中动物的特点,利用绘画、剪纸等方式表现出来。
2.故事激趣
在学习《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森林巨人》的故事,听完故事之后,大家很自然地展开联想。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巨人,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矮人,画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而在学《肚子里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先讲了一个小朋友在鱼肚子里的有趣经历,学生们听完之后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画下来,而且有的学生还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写在图画的下面,甚至有个别学生画完后还上讲台亲口讲述他的精彩历险记。
3.音乐激趣
在讲岭南版第一册教材中《遥远的星空》一课,课前笔者先和学生一起唱儿歌《闪闪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听着听着,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忆起了夜空中的那些闪闪的小星星,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的世界。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乐于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的萌芽状态,教师只有不断挖掘,才能促进其生长和发展。对于创新精神比较突出的,教师要及时扶植,促其开花和结果。对同一命题的作业,不同的学生会绘出不同的画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學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学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地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养成,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养成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的习惯,从而提高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在创造艺术形式和艺术美的过程中获得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做出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而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就是那些具有全方位知识的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能否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第一中心小学)
(作者单位:孙霞)
一、抓住童心激趣,积极创设想像空间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儿童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巧妙借助儿童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其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儿童爱涂涂画画,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发现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要不断激发其绘画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提高作画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1.猜谜激趣
如在讲《克隆“动物园”》一课时,笔者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笔者告诉学生今天带了好多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不过要同学们先猜一猜它们的名字:“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脸上长勾子,头也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它”、“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性情躁烈爆,常披黄皮袄,山中称大王,我说那是猫”。学生都非常有兴趣地猜中所有动物的名称,笔者趁机提示课题,带同学去克隆的“动物园”参观,让学生根据刚才谜语中动物的特点,利用绘画、剪纸等方式表现出来。
2.故事激趣
在学习《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森林巨人》的故事,听完故事之后,大家很自然地展开联想。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巨人,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矮人,画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而在学《肚子里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先讲了一个小朋友在鱼肚子里的有趣经历,学生们听完之后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画下来,而且有的学生还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写在图画的下面,甚至有个别学生画完后还上讲台亲口讲述他的精彩历险记。
3.音乐激趣
在讲岭南版第一册教材中《遥远的星空》一课,课前笔者先和学生一起唱儿歌《闪闪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听着听着,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忆起了夜空中的那些闪闪的小星星,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的世界。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乐于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的萌芽状态,教师只有不断挖掘,才能促进其生长和发展。对于创新精神比较突出的,教师要及时扶植,促其开花和结果。对同一命题的作业,不同的学生会绘出不同的画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學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学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地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养成,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养成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的习惯,从而提高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在创造艺术形式和艺术美的过程中获得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做出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而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就是那些具有全方位知识的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能否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第一中心小学)
(作者单位: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