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产生动机,动机生成动力,只有对一样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才能转化成无尽的动力,使人积极主动地去做,并乐此不疲。
关键词: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小组合作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今人说:“兴趣是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能否让学生产生兴趣对教学成功与否都起着关键作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实际应用之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只是一味死记硬背,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一方面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重视兴趣的作用,树立兴趣出成效信念
所谓情趣,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这些都说明兴趣的重要作用。农村中学的学生,家庭文化氛围与城市家庭相比相对较低,家长对学习,特别是对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如果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容易产生对英语的厌学心理。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英语语言学习习惯的形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记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坚持以兴趣为出发点
(一)营造良好语言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的语言氛围,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英语环境。不仅要在课堂组织教学的环节尽可能做到全英语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余时间,通过播放英语歌曲、同唱英文节奏歌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英语,从而逐渐形成语感。
初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依赖心理和叛逆心理同时存在。过于严厉和过于温和的教育方式都不适用这个时期的学生。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做教育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同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学生心中的“百科全书”,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好英语和学好英语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材情境,创设寓教于乐课堂教学
例如Comic strip通过卡通漫画中可爱的小狗埃迪(Eddie)和电子狗霍波(Hobo)之间一段简洁有趣的对话,点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要点。其绘画风格饶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来进行学习。
(三)将直观教具与现代技术、身体语言相结合
在教授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简单易寻事物时可选择实物,使学生兴趣增加,既可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又可以将形象事物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如教授单词: ball,pen,ruler,banana等时,可直接出示或指出该物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具,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提升记忆度。在教授shapes和colour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带颜色的图形,从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记忆,效率很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讲授抽象词汇或生活中不易找到的实物时,如:Palace Museum等要发挥多媒体作用;而形象的动作在实际教学中也必不可少。例如,讲授jump,run等动态词汇时,教师一个简单动作就可以帮助学生知其意,让课堂活起来。
三、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小组合作激发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奖励机制必不可少。教师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运用赞扬语之外,还要建立长效奖励机制,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将短暂兴趣转化为长期喜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差异”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方面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小组间的竞争极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小组奖励机制十分关键和必要。这样既有助于潜能生的转换,又强化了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内互助学习、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教师对完成学习任务优异的小组给予全组人员的奖励,并开展组间竞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组合作与奖励机制的结合运用,让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成绩更增添了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重视兴趣的作用,运用兴趣的作用,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英语教师,不应该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如何生硬地教,而应放在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英语教与学的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黄山,《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英语,2009.10
2 杨民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观》[J],新课程·教师版2014.2
3 张林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
关键词: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小组合作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今人说:“兴趣是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能否让学生产生兴趣对教学成功与否都起着关键作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实际应用之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只是一味死记硬背,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一方面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重视兴趣的作用,树立兴趣出成效信念
所谓情趣,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这些都说明兴趣的重要作用。农村中学的学生,家庭文化氛围与城市家庭相比相对较低,家长对学习,特别是对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如果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容易产生对英语的厌学心理。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英语语言学习习惯的形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记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坚持以兴趣为出发点
(一)营造良好语言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的语言氛围,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英语环境。不仅要在课堂组织教学的环节尽可能做到全英语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余时间,通过播放英语歌曲、同唱英文节奏歌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英语,从而逐渐形成语感。
初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依赖心理和叛逆心理同时存在。过于严厉和过于温和的教育方式都不适用这个时期的学生。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做教育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同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学生心中的“百科全书”,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好英语和学好英语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材情境,创设寓教于乐课堂教学
例如Comic strip通过卡通漫画中可爱的小狗埃迪(Eddie)和电子狗霍波(Hobo)之间一段简洁有趣的对话,点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要点。其绘画风格饶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来进行学习。
(三)将直观教具与现代技术、身体语言相结合
在教授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简单易寻事物时可选择实物,使学生兴趣增加,既可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又可以将形象事物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如教授单词: ball,pen,ruler,banana等时,可直接出示或指出该物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具,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提升记忆度。在教授shapes和colour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带颜色的图形,从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记忆,效率很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讲授抽象词汇或生活中不易找到的实物时,如:Palace Museum等要发挥多媒体作用;而形象的动作在实际教学中也必不可少。例如,讲授jump,run等动态词汇时,教师一个简单动作就可以帮助学生知其意,让课堂活起来。
三、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小组合作激发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奖励机制必不可少。教师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运用赞扬语之外,还要建立长效奖励机制,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将短暂兴趣转化为长期喜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差异”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方面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小组间的竞争极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小组奖励机制十分关键和必要。这样既有助于潜能生的转换,又强化了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内互助学习、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教师对完成学习任务优异的小组给予全组人员的奖励,并开展组间竞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组合作与奖励机制的结合运用,让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成绩更增添了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重视兴趣的作用,运用兴趣的作用,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英语教师,不应该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如何生硬地教,而应放在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英语教与学的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黄山,《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英语,2009.10
2 杨民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观》[J],新课程·教师版2014.2
3 张林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