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的重要手段。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具体课例谈谈如何做好数学课堂问题设计。
一、问题设在趣味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人都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又是最好的驱动力。在学习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能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的欲望。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内容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新鲜感,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播放录像:周笔畅参加“超女”比赛时5位评委当场亮分结果:9.85、8.98、 9.64、9.95、9.57。
师:谁来宣布一下结果?
生1:九点八十五,八点九十八……
生2:应该是九点八五,八点九八……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听谁的?这样吧,我们请真正的主持人来宣布,看看她是怎么宣布的,与我们宣布时有什么不同?
教师接着播放主持人宣布评委亮分的录像片段。
这个教学片断因为引进了“时尚”元素,教师围绕“时尚”元素设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很快就进入到了最佳状态。
二、问题设在关键点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问。
例如,建立“整除”这个概念,我设计了下列一组问题:
(先出示一组算式)
23÷7=3……2
24÷2=12
12÷0.6=20
6÷5=1.2
15÷3=5
4.5÷0.5=9
问:你能把具有整除关系的式子放进圈里吗?
然后设计了一组小组讨论的问题:
(1)为什么12÷0.6=20、4.5÷0.5=9不能放进圈里?(不在小学里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23÷7=3……2、6÷5=1.2也不放进圈里?(商有余数或不是自然数)
(3)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什么叫“整除”?
通过以上一组提问导引学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把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能区别“面积”和“长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是否也相等呢?”这样,教师把易混易错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争论最后获得明确的认识,从而正确掌握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将问题设在关键点,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学习创设条件,启发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
三、问题设在疑惑点
知识反馈环节中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疑点。在强化新旧知识的练习反馈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维错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摸准疑点,巧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纠错,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学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教师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纸袋里面装着的各是什么三角形?”学生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因为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这时,教师追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有的学生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有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的类型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会茅塞顿开。
四、问题设在比较点
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从而灵活地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具有比较意义的新问题,使学生在思辨中获得正确的理解。这样,比直接灌输答案就更有价值。如教学比较和的大小。
师: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这样提问,学生的思维开放、活跃,他们能多视角、多层面地理解和学习知识,在开放的情境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五、问题设在升华点
问题的设计还要注重创造性,以升华学生的认识。创造性问题的价值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地预测和猜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一些经验去创造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在课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导学生对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事例,围绕“说出你的百分数是从哪里收集来的?”“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这一串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提问还要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要无误,还要强调组合的最优化——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各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使思维得到发展。
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两种,即鸡和兔)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兔子是每2只在一起,鸡是每3只在一起),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小兔、3只3只地数小鸡,然后提问“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引导下,有效地从问题情境中捕捉了数字信息,初步感知了“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做好了铺垫。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好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南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一、问题设在趣味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人都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又是最好的驱动力。在学习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能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的欲望。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内容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新鲜感,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播放录像:周笔畅参加“超女”比赛时5位评委当场亮分结果:9.85、8.98、 9.64、9.95、9.57。
师:谁来宣布一下结果?
生1:九点八十五,八点九十八……
生2:应该是九点八五,八点九八……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听谁的?这样吧,我们请真正的主持人来宣布,看看她是怎么宣布的,与我们宣布时有什么不同?
教师接着播放主持人宣布评委亮分的录像片段。
这个教学片断因为引进了“时尚”元素,教师围绕“时尚”元素设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很快就进入到了最佳状态。
二、问题设在关键点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问。
例如,建立“整除”这个概念,我设计了下列一组问题:
(先出示一组算式)
23÷7=3……2
24÷2=12
12÷0.6=20
6÷5=1.2
15÷3=5
4.5÷0.5=9
问:你能把具有整除关系的式子放进圈里吗?
然后设计了一组小组讨论的问题:
(1)为什么12÷0.6=20、4.5÷0.5=9不能放进圈里?(不在小学里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23÷7=3……2、6÷5=1.2也不放进圈里?(商有余数或不是自然数)
(3)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什么叫“整除”?
通过以上一组提问导引学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把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面积之后,为了让学生能区别“面积”和“长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是否也相等呢?”这样,教师把易混易错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争论最后获得明确的认识,从而正确掌握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将问题设在关键点,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学习创设条件,启发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
三、问题设在疑惑点
知识反馈环节中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疑点。在强化新旧知识的练习反馈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维错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摸准疑点,巧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纠错,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学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教师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纸袋里面装着的各是什么三角形?”学生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因为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这时,教师追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有的学生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有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的类型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会茅塞顿开。
四、问题设在比较点
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从而灵活地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具有比较意义的新问题,使学生在思辨中获得正确的理解。这样,比直接灌输答案就更有价值。如教学比较和的大小。
师: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这样提问,学生的思维开放、活跃,他们能多视角、多层面地理解和学习知识,在开放的情境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五、问题设在升华点
问题的设计还要注重创造性,以升华学生的认识。创造性问题的价值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地预测和猜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一些经验去创造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在课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导学生对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事例,围绕“说出你的百分数是从哪里收集来的?”“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这一串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提问还要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要无误,还要强调组合的最优化——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各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使思维得到发展。
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两种,即鸡和兔)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兔子是每2只在一起,鸡是每3只在一起),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小兔、3只3只地数小鸡,然后提问“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引导下,有效地从问题情境中捕捉了数字信息,初步感知了“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做好了铺垫。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好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南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