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用四块糖果成功教育了一位喜欢打架同学的故事,早已为人们传为美谈。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一天,陶先生看到那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马上予以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待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等在那里,便從衣兜里面掏出一块糖奖给他,理由是他守时。接着,他又掏出一块糖奖给他,理由是先生不让他打人,他立刻住了手,表明他对先生的尊重。待男生将信将疑接过糖果,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理由是与他打架的那位同学欺负女生,这说明他有正义感。顿时,男生哭着向先生承认了错误,“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呀。”先生便又掏出了第四块糖,表示既然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两人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当然,许多人会对此不以为然,教育转化一位学生岂能如此简单?并且这种方法根本无法移植推广,纯属偶然。的确,用四块糖果就轻松自然地解决了一件在大多数人看来特别棘手的教育问题,如果轻易相信这一点,无疑也就否定了教育工作的繁复性与创造性。
然而,细细想来,那四块糖果的独特妙处,便在于是出自一位校长之手,而且是一位教育大师之手,于是那糖果便被赋予了大师的性灵与思想,结果也就超乎寻常了。
这样说,并非是故弄玄虚。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四块糖果中所折射出来的教育大师的思想境界。普通的四块糖果并非是经由大师的手而简单地送给了那位名叫王友的学生,而是被赋予了奖励的意义,说是奖励也并非是捕风捉影,而是事实确凿,有理有据。你看,这些糖果分别代表着守时、责任感、尊重别人、勇于承认错误,味道甜美芳香诱人的糖果饱含着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高雅意蕴,这样的肯定又是出自一位校长口中,那些充满溢美之辞的肯定,与其说是对王友同学行为的肯定,不如说是对他精神的感召与灵魂的启迪,最后他的幡然悔悟也就顺理成章:自己纵然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方法也是需要改进的。这样的教育,又岂能简单地用四块糖果来一言以蔽之?
大师毕竟是大师,糖果在经过他的手之后,便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于是,四块糖果成功转化了一位习惯于打架斗殴的学生,也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曾听说武功高强之人,可以用树枝乃至树叶来攻击敌人,武功再上乘之人,根本不用出手,只要一张口,甚至是只要站在那儿,便足以令对手甘拜下风。这样的功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即是被称作专业素养的东西,真正拥有这样的功力,比如像陶先生用四块糖果来成功转化一位学生,怕不是一日之功吧?
教育王友的成功,首先在于先生对他的信任。先生清楚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并不成熟的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与错误都是自然而然的。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王友同学是能够改掉打架斗殴这一不良习惯的。因此,他并没有轻易放弃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转化机会,让他放学之后去自己的办公室。
教育王友的成功,源自于先生对他的尊重。先生奖励给王友同学第二块糖果的理由,是他听从劝阻没有打架,这是对先生的尊重。其实,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先生才真正是用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明了他对王友同学的真诚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自由交流的基本前提,也是有效教育活动的起点。
教育王友的成功,还在于先生对他的了解。作为校长,虽然没有直接与王友同学接触,但是他必然清楚那是一位惯于打架斗殴又难以管教的学生,而且先生应当知道王友同学的脾气性格,譬如说豪爽,甚至知道教师曾对王友同学采用过的教育方式。先生知道应当采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转化他,即使不用糖果,或者说即便用糖果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那么先生也会在适当的机会采用其他的方式继续教育王友同学,并且也必然会取得教育的成功。
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试问,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对自己所任教班级的任何一位学生都了如指掌呢?是否能够将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生活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如数家珍地细说一番呢?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又怎么谈得上对学生的教育是有效的呢?
这是发生在伟大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的一个故事。小时候,罗斯福因为身体残疾而极度自卑,为了让他能够尽快地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父亲带领他和小伙伴们在他家屋后栽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槭树,并且郑重地告诉他们,谁的槭树长得最健壮,谁将来就最有出息。也许这件事对于那些活泼有余的伙伴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自卑懦弱的罗斯福来说,则成了改变命运的魔杖。由于父亲暗暗地悉心照料,罗斯福的树自然成为所有小树中长得最健壮的一棵,他的自信心也随之日益增强。也许,有人认为父亲这样做取得成功完全是一种偶然,或者说罗斯福的成功在于他天生的优秀。其实,父亲何止是为罗斯福栽种了一棵小树,他是将自己那如山的父爱寄托于那棵树上。可以肯定的是,父亲不仅为罗斯福栽种了一棵属于他的槭树,更是唤醒了他的自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的确,从罗斯福父亲那里,我们看到一位好父亲成就一个好国家!
于为人师长者而言,那些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永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闪亮的灯塔一样时时照耀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一天,陶先生看到那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马上予以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待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等在那里,便從衣兜里面掏出一块糖奖给他,理由是他守时。接着,他又掏出一块糖奖给他,理由是先生不让他打人,他立刻住了手,表明他对先生的尊重。待男生将信将疑接过糖果,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理由是与他打架的那位同学欺负女生,这说明他有正义感。顿时,男生哭着向先生承认了错误,“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呀。”先生便又掏出了第四块糖,表示既然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两人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当然,许多人会对此不以为然,教育转化一位学生岂能如此简单?并且这种方法根本无法移植推广,纯属偶然。的确,用四块糖果就轻松自然地解决了一件在大多数人看来特别棘手的教育问题,如果轻易相信这一点,无疑也就否定了教育工作的繁复性与创造性。
然而,细细想来,那四块糖果的独特妙处,便在于是出自一位校长之手,而且是一位教育大师之手,于是那糖果便被赋予了大师的性灵与思想,结果也就超乎寻常了。
这样说,并非是故弄玄虚。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四块糖果中所折射出来的教育大师的思想境界。普通的四块糖果并非是经由大师的手而简单地送给了那位名叫王友的学生,而是被赋予了奖励的意义,说是奖励也并非是捕风捉影,而是事实确凿,有理有据。你看,这些糖果分别代表着守时、责任感、尊重别人、勇于承认错误,味道甜美芳香诱人的糖果饱含着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高雅意蕴,这样的肯定又是出自一位校长口中,那些充满溢美之辞的肯定,与其说是对王友同学行为的肯定,不如说是对他精神的感召与灵魂的启迪,最后他的幡然悔悟也就顺理成章:自己纵然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是方法也是需要改进的。这样的教育,又岂能简单地用四块糖果来一言以蔽之?
大师毕竟是大师,糖果在经过他的手之后,便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于是,四块糖果成功转化了一位习惯于打架斗殴的学生,也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曾听说武功高强之人,可以用树枝乃至树叶来攻击敌人,武功再上乘之人,根本不用出手,只要一张口,甚至是只要站在那儿,便足以令对手甘拜下风。这样的功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即是被称作专业素养的东西,真正拥有这样的功力,比如像陶先生用四块糖果来成功转化一位学生,怕不是一日之功吧?
教育王友的成功,首先在于先生对他的信任。先生清楚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并不成熟的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与错误都是自然而然的。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王友同学是能够改掉打架斗殴这一不良习惯的。因此,他并没有轻易放弃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转化机会,让他放学之后去自己的办公室。
教育王友的成功,源自于先生对他的尊重。先生奖励给王友同学第二块糖果的理由,是他听从劝阻没有打架,这是对先生的尊重。其实,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先生才真正是用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明了他对王友同学的真诚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自由交流的基本前提,也是有效教育活动的起点。
教育王友的成功,还在于先生对他的了解。作为校长,虽然没有直接与王友同学接触,但是他必然清楚那是一位惯于打架斗殴又难以管教的学生,而且先生应当知道王友同学的脾气性格,譬如说豪爽,甚至知道教师曾对王友同学采用过的教育方式。先生知道应当采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转化他,即使不用糖果,或者说即便用糖果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那么先生也会在适当的机会采用其他的方式继续教育王友同学,并且也必然会取得教育的成功。
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试问,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对自己所任教班级的任何一位学生都了如指掌呢?是否能够将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生活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如数家珍地细说一番呢?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又怎么谈得上对学生的教育是有效的呢?
这是发生在伟大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的一个故事。小时候,罗斯福因为身体残疾而极度自卑,为了让他能够尽快地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父亲带领他和小伙伴们在他家屋后栽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槭树,并且郑重地告诉他们,谁的槭树长得最健壮,谁将来就最有出息。也许这件事对于那些活泼有余的伙伴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自卑懦弱的罗斯福来说,则成了改变命运的魔杖。由于父亲暗暗地悉心照料,罗斯福的树自然成为所有小树中长得最健壮的一棵,他的自信心也随之日益增强。也许,有人认为父亲这样做取得成功完全是一种偶然,或者说罗斯福的成功在于他天生的优秀。其实,父亲何止是为罗斯福栽种了一棵小树,他是将自己那如山的父爱寄托于那棵树上。可以肯定的是,父亲不仅为罗斯福栽种了一棵属于他的槭树,更是唤醒了他的自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的确,从罗斯福父亲那里,我们看到一位好父亲成就一个好国家!
于为人师长者而言,那些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永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闪亮的灯塔一样时时照耀着他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