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I型糖尿病的临床认识以及诊治水平。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25例I型糖尿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儿进行分析,患有I型糖尿病的儿童主要是学龄儿童,约40%在6~13岁之间,其中14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16例同时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1例合并感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患儿均采用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结论:I型糖尿病患儿多为学龄儿童,同时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同时患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临床無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
关键词:儿童 I型糖尿病 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91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97-01
儿童I型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缺乏,首发症状主要为酮症酸中毒,长期病变可导致微血管病变、眼病以及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对儿童的心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健康[1]。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25例I型糖尿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25例I型糖尿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4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男患儿年龄在(8.5±4.0)岁,女患儿年龄在(7.6±3.4)岁,同时入院前未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DKA的实验室断标准[2],诊断年龄为(8.0±3.7)岁。
1.2 方法。对所选的患儿进行分析,患儿胰岛素、血电解质、C肽等指标进行测定。本文所选的患儿有20例有多饮多尿现象,19例表现为消瘦,只有4例表现出多食现象,16例同时合并了DKA,21例同时合并感染,1例同时存在糖尿病肾病。
1.3 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统计学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酮症酸中毒情况。所选的25例患儿中,I型糖尿病患儿中有16例同时存在DKA,总发生率64.0%;其中最多见的年龄段在0~1岁之间,发生率达到100%,其次多见的年龄段在2~6岁之间,共5例,发生率为20.0%;然而年龄组在7~15岁的患儿发病率最低。
2.2 合并感染情况。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21例同时存在感染现象,其中最多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共为17例,达到68%。1例为支气管炎,1例为左肺炎,1例为腹泻病。患儿入院时有1例有同时存在皮肤脓疱病,1例为胆管炎及尿路感染。患儿住院期间有2例出现院内感染,还有1例患儿同时存在两个系统感染。
2.3 治疗及转归。治疗主要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较重的患儿要建立2条经脉通道,一条用于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一条补充液体,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如电解质、血糖及酸碱平衡等。当Ph值未超过7.1时,运用碳酸氢钠进行纠酸治疗,如血钾未超过4.5mmol/L是给予补钾治疗,未见有死亡病例,有1例患儿DKA纠正后即可出院,1例患儿已经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本文所选的25例患儿中,入院时有21例存在感染,这就说明患儿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的主要诱因即为感染。而且本文所选的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患儿,这就说明糖尿病患儿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降低,引起感染几率增加。
3 讨论
最近几年,因人们生活的环境因素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儿童患有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渐的上升,其中大部分为I型糖尿病,通过对全国20个地区及城市流行病学调查,1988年~1996年,我国年龄未超过15岁的儿童患有I型糖尿病每年发病率约为0.57/10万[3]。现今具体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糖尿病易感性基因遗传基础上,外界环境中化学物质或病毒感染的损伤,诱导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由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临床具体表现如下:①发病较急,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急性症状;②小儿及青少年可见有典型病例,但是任何年龄都可见发病患儿;③C肽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或者无法测得,服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仍然表现为低平曲线;④主要运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一旦停止用药,就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⑤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第6对染色体上HLA一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这种情况与HLA有较强相关性。⑥I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抗体主要有4种[4]:分别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
患儿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具体是指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本文所选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消瘦和多饮多尿症状,然而多食者较少,这就说明糖尿病患儿并不一定会出现多食症状,一些患儿可表现为食欲减低或者正常,体重很快消瘦或者减轻,精神萎靡多见,也可表现为疲乏无力。I型糖尿病儿童也可表现出不典型的隐匿表现。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儿进行分析,患有I型糖尿病的儿童主要是学龄儿童,约40%在6~13岁之间,其中14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16例同时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1例合并感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患儿均采用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发展缓慢,如果能够对血糖进行良好的控制,可延缓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出现,因而对糖尿病患儿及家长来说影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坚持服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移植等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必然会给糖尿病患儿带来一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周昭森.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25):864-867
[2] 曲波.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30(02):71-72
[3] 王婧,郭佳,王瑶,周智广,何国平.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23(27):642-643
[4] 王民德,朱飞凤.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42(03):248-249
关键词:儿童 I型糖尿病 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91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97-01
儿童I型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缺乏,首发症状主要为酮症酸中毒,长期病变可导致微血管病变、眼病以及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对儿童的心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健康[1]。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25例I型糖尿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25例I型糖尿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4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男患儿年龄在(8.5±4.0)岁,女患儿年龄在(7.6±3.4)岁,同时入院前未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DKA的实验室断标准[2],诊断年龄为(8.0±3.7)岁。
1.2 方法。对所选的患儿进行分析,患儿胰岛素、血电解质、C肽等指标进行测定。本文所选的患儿有20例有多饮多尿现象,19例表现为消瘦,只有4例表现出多食现象,16例同时合并了DKA,21例同时合并感染,1例同时存在糖尿病肾病。
1.3 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统计学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酮症酸中毒情况。所选的25例患儿中,I型糖尿病患儿中有16例同时存在DKA,总发生率64.0%;其中最多见的年龄段在0~1岁之间,发生率达到100%,其次多见的年龄段在2~6岁之间,共5例,发生率为20.0%;然而年龄组在7~15岁的患儿发病率最低。
2.2 合并感染情况。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21例同时存在感染现象,其中最多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共为17例,达到68%。1例为支气管炎,1例为左肺炎,1例为腹泻病。患儿入院时有1例有同时存在皮肤脓疱病,1例为胆管炎及尿路感染。患儿住院期间有2例出现院内感染,还有1例患儿同时存在两个系统感染。
2.3 治疗及转归。治疗主要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较重的患儿要建立2条经脉通道,一条用于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一条补充液体,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如电解质、血糖及酸碱平衡等。当Ph值未超过7.1时,运用碳酸氢钠进行纠酸治疗,如血钾未超过4.5mmol/L是给予补钾治疗,未见有死亡病例,有1例患儿DKA纠正后即可出院,1例患儿已经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本文所选的25例患儿中,入院时有21例存在感染,这就说明患儿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的主要诱因即为感染。而且本文所选的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高于其他疾病的患儿,这就说明糖尿病患儿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降低,引起感染几率增加。
3 讨论
最近几年,因人们生活的环境因素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儿童患有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渐的上升,其中大部分为I型糖尿病,通过对全国20个地区及城市流行病学调查,1988年~1996年,我国年龄未超过15岁的儿童患有I型糖尿病每年发病率约为0.57/10万[3]。现今具体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糖尿病易感性基因遗传基础上,外界环境中化学物质或病毒感染的损伤,诱导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由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临床具体表现如下:①发病较急,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急性症状;②小儿及青少年可见有典型病例,但是任何年龄都可见发病患儿;③C肽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或者无法测得,服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仍然表现为低平曲线;④主要运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一旦停止用药,就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⑤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第6对染色体上HLA一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这种情况与HLA有较强相关性。⑥I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抗体主要有4种[4]:分别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
患儿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具体是指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本文所选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消瘦和多饮多尿症状,然而多食者较少,这就说明糖尿病患儿并不一定会出现多食症状,一些患儿可表现为食欲减低或者正常,体重很快消瘦或者减轻,精神萎靡多见,也可表现为疲乏无力。I型糖尿病儿童也可表现出不典型的隐匿表现。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儿进行分析,患有I型糖尿病的儿童主要是学龄儿童,约40%在6~13岁之间,其中14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16例同时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1例合并感染,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患儿均采用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发展缓慢,如果能够对血糖进行良好的控制,可延缓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出现,因而对糖尿病患儿及家长来说影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坚持服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移植等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必然会给糖尿病患儿带来一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周昭森.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25):864-867
[2] 曲波.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30(02):71-72
[3] 王婧,郭佳,王瑶,周智广,何国平.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23(27):642-643
[4] 王民德,朱飞凤.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42(0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