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在当今大数据、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的理念、思想、内容、方法、课程的标准以及课堂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教师也面临着教育观念、模式、手段、评价等不断改变的严峻挑战。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越来越有赖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强大支撑。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更使我们意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工作,为教师的职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持续的、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不断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是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职后教育困难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属于会考和高考科目,出于学习名额和培训经费等多方面的的原因,学校一般派出那些语数外等“主科”教师,而很少会派出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在各级中小学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配备都相对较少。承担的教学以外的各项工作繁重,由于工作需要的原因也造成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无法脱岗接受职后教育。即使获得培训学习的机会,由于家庭生活与学习、工作以及学习费用的分摊等多方面原因,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也会选择放弃。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效果差
通过调查表明,参加过培训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师对职后教育满意程度不高,评价一般,原因主要集中在:(1)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一般,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2)培训内容整齐划一,培训教师准备不充分。没有对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参训教师情况、参训目的等内容进行调研,授课没有针对性。(3)授课方式陈旧,讲授内容过时,教学应变能力不足,缺少互动,经常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4)与当前的中小学课改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拼凑课程,讲授内容单调,实效性差。(5)培训模式乏味、单一,缺乏创新。(6)培训纪律松散,培训考核松懈,应付检查,走过场。许多受训教师都对培训期望值较高,结果培训后学习效果太差。造成心里落差太大,认为费时费力参加培训特别不值得。
3.缺乏经费保障
按照教育部第7号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应该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再加上观念上的某些原因,教师培训费用难以得到保障。学校、地方教育部门为了保工资、保运行,常规的职后继续教育被边缘化。既没有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规划。也没有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制度安排,专项拨款进行继续教育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越到基层。落实职后继续教育经费越困难。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1.观念陈旧,认识错位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信息技术课被列入非主干课程,不属于会考和高考科目,所以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学生成绩好坏无所谓,只要了解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够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就行。上课通常讲一小会后就让学生自己玩玩键盘、鼠标练习的小游戏等,课程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能够应付教学主管部门的常规检查就算过关。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需要有多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让不让这些“副科”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都一样。只需要着力提升承担语数外教学的教师综合素质就行,不让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还可以节约学校的培训经费,让主科教师获得更好的提升。而在教师自身方面,不少教师没有自身的成长计划,仅仅把教书作为一种生活的手段,因此,缺少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职后继续教育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2.制度不全,措施不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培训不能有效实施和高效运行,主要原因在于:(1)制度政策不完善。平时没有政策和经费的的支持,使职后教育由主动变为被动,带有功利倾向,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去参加学习培训,比如因职称晋级需要一个培训证书的时候才会参加学习培训。(2)激励教师接受职后教育的措施不够。激励教师接受职后教育的各项措施不配套,是否参加培训学习没有区别。能够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就行了。(3)没有动力和压力。学习态度不端正,毫无积极性。培训学习后职称不会得到提升。工资也不会有改变,反而会耽误日常教学,继而影响年终考核以及评优等方面。(4)整个培训费用的支付政策不合理。通常是政府补贴一小部分,学校象征性的报销一点差旅费,参训教师负担大部分费用,造成许多教师对职后教育不感兴趣,认为职后教育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把职后教育当作“包袱”。
3.形式主义,效果一般
由于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缺失,造成上级有布置安排,下面学校就安排一些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甚而出现找人代学,或者交了培训费用。消磨完培训时间,混一张培训学习的结业证书回去就交差的情况。培训机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就由任课教师东拼西凑,机械、任务式地完成规定的培训课时。造成培训效果较差,参培教师基本没有收获。
三、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的对策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抓好素质教育,不能只关注会考和高考科目;加强文化科目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工作需要;平等、均衡地发展各个学科,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培训;在课时分配、课时测算、考核制度、职称评定等方面均应一视同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努力为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2.健全激励与奖励机制
制定并执行一些合理奖励的措施,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兴趣,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进取心,让教师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接受职后教育,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政策支持,合理分解培训费用
在经费问题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必须有专项经费支持,单靠学校的日常经费根本不能满足。就经费的承担主体来讲,各国都采用了不同方式,比如,美国各州采取政府与教师个人分别承担50%费用的形式,在德国、日本,一般来说是由政府全部承担。在我国现有国情、学校的发展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还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由单独一方来承担继续教育经费都不合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应该由政府、学校、教师分别来承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承担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培训费用,学校报销往来车费和住宿费,教师自己承担其他部分的生活开支。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增加教师职后教育的幸福感。
4.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工学矛盾
由于各个学校的编制都相当的紧张。很多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甚至是超工作量,我们在组织培训学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尽量减少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冲突。可以参考大学的选课模式。安排多个培训时段,增加弹性,尽量避免因为固定培训时间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
5.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培训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培训的组织领导,让培训机构对培训对象进行必要的调研,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同新课改有机结合,丰富培训方式,尽量让受训教师参与到培训中来,加强互动。提高授课效率,提升培训效果,让受训教师感觉到学有所获。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6.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职后教育评价体系,在职后教育过程中对接受职后教育的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不合理的评价可能对教师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主要是过程性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而不仅仅是看教师参加培训时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教师的成长,因为教师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长效性与滞后性。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小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改和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现。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的重要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职后教育困难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属于会考和高考科目,出于学习名额和培训经费等多方面的的原因,学校一般派出那些语数外等“主科”教师,而很少会派出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在各级中小学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配备都相对较少。承担的教学以外的各项工作繁重,由于工作需要的原因也造成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无法脱岗接受职后教育。即使获得培训学习的机会,由于家庭生活与学习、工作以及学习费用的分摊等多方面原因,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也会选择放弃。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效果差
通过调查表明,参加过培训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师对职后教育满意程度不高,评价一般,原因主要集中在:(1)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一般,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2)培训内容整齐划一,培训教师准备不充分。没有对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参训教师情况、参训目的等内容进行调研,授课没有针对性。(3)授课方式陈旧,讲授内容过时,教学应变能力不足,缺少互动,经常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4)与当前的中小学课改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拼凑课程,讲授内容单调,实效性差。(5)培训模式乏味、单一,缺乏创新。(6)培训纪律松散,培训考核松懈,应付检查,走过场。许多受训教师都对培训期望值较高,结果培训后学习效果太差。造成心里落差太大,认为费时费力参加培训特别不值得。
3.缺乏经费保障
按照教育部第7号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应该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再加上观念上的某些原因,教师培训费用难以得到保障。学校、地方教育部门为了保工资、保运行,常规的职后继续教育被边缘化。既没有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规划。也没有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制度安排,专项拨款进行继续教育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越到基层。落实职后继续教育经费越困难。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1.观念陈旧,认识错位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信息技术课被列入非主干课程,不属于会考和高考科目,所以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学生成绩好坏无所谓,只要了解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够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就行。上课通常讲一小会后就让学生自己玩玩键盘、鼠标练习的小游戏等,课程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能够应付教学主管部门的常规检查就算过关。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需要有多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让不让这些“副科”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都一样。只需要着力提升承担语数外教学的教师综合素质就行,不让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还可以节约学校的培训经费,让主科教师获得更好的提升。而在教师自身方面,不少教师没有自身的成长计划,仅仅把教书作为一种生活的手段,因此,缺少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职后继续教育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2.制度不全,措施不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培训不能有效实施和高效运行,主要原因在于:(1)制度政策不完善。平时没有政策和经费的的支持,使职后教育由主动变为被动,带有功利倾向,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去参加学习培训,比如因职称晋级需要一个培训证书的时候才会参加学习培训。(2)激励教师接受职后教育的措施不够。激励教师接受职后教育的各项措施不配套,是否参加培训学习没有区别。能够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就行了。(3)没有动力和压力。学习态度不端正,毫无积极性。培训学习后职称不会得到提升。工资也不会有改变,反而会耽误日常教学,继而影响年终考核以及评优等方面。(4)整个培训费用的支付政策不合理。通常是政府补贴一小部分,学校象征性的报销一点差旅费,参训教师负担大部分费用,造成许多教师对职后教育不感兴趣,认为职后教育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把职后教育当作“包袱”。
3.形式主义,效果一般
由于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缺失,造成上级有布置安排,下面学校就安排一些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甚而出现找人代学,或者交了培训费用。消磨完培训时间,混一张培训学习的结业证书回去就交差的情况。培训机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就由任课教师东拼西凑,机械、任务式地完成规定的培训课时。造成培训效果较差,参培教师基本没有收获。
三、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的对策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抓好素质教育,不能只关注会考和高考科目;加强文化科目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工作需要;平等、均衡地发展各个学科,正确对待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培训;在课时分配、课时测算、考核制度、职称评定等方面均应一视同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努力为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2.健全激励与奖励机制
制定并执行一些合理奖励的措施,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兴趣,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进取心,让教师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接受职后教育,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政策支持,合理分解培训费用
在经费问题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必须有专项经费支持,单靠学校的日常经费根本不能满足。就经费的承担主体来讲,各国都采用了不同方式,比如,美国各州采取政府与教师个人分别承担50%费用的形式,在德国、日本,一般来说是由政府全部承担。在我国现有国情、学校的发展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还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由单独一方来承担继续教育经费都不合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应该由政府、学校、教师分别来承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承担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培训费用,学校报销往来车费和住宿费,教师自己承担其他部分的生活开支。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增加教师职后教育的幸福感。
4.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工学矛盾
由于各个学校的编制都相当的紧张。很多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甚至是超工作量,我们在组织培训学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尽量减少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冲突。可以参考大学的选课模式。安排多个培训时段,增加弹性,尽量避免因为固定培训时间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冲突与矛盾。
5.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培训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培训的组织领导,让培训机构对培训对象进行必要的调研,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同新课改有机结合,丰富培训方式,尽量让受训教师参与到培训中来,加强互动。提高授课效率,提升培训效果,让受训教师感觉到学有所获。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6.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职后教育评价体系,在职后教育过程中对接受职后教育的教师进行合理的评价。不合理的评价可能对教师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主要是过程性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而不仅仅是看教师参加培训时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教师的成长,因为教师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长效性与滞后性。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后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小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改和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现。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后教育的重要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