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术对英歌舞的技术体系及其文化内涵有着莫大的关联因素,以武术动作为英歌舞创编的主体技术动作符合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内容要求,武术载负的侠文化丰富了英歌舞的文化艺术内涵,武术种类繁多的步型步法能为英歌舞的创编提供丰富的步型步法,武术的对练、技击方法为英歌舞对打,阵型变换提供强大的素材资源,借鉴全国各不同派系的拳种将使英歌舞表演形成各地区不同特色的英歌舞,为此以武术为英歌舞创编的主要动作资源将更有利于拓展英歌舞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武术;英歌舞;创编
1 前言
英歌舞始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1],是汉族独具男子群体舞风采的3种民间舞蹈之一,流行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尤为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地区,即潮阳、普宁、惠来等地区更是盛行。它量以人物为主题,以《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大破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故事为内容的群众性广场情景舞,是一种把武术、舞蹈、戏剧融为一体的民间体育。近年来出现一些借鉴地方南拳创编出的英歌舞表演动作,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为英歌舞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创编思路。
2 英歌舞表演的内容结构
英歌舞当地简称“英歌”,其意即是英雄的歌舞,英歌舞又称“秧歌”“因歌”“鹰歌”。传统的“英歌舞”表演由前棚、中棚、后棚组成,称“全棚”。前棚部分为“唱英歌”,是全棚的主要部分,中棚部为拉弦唱曲,后棚部分可以是无所不包的表演,如小歌舞演唱、杂耍、武术等。由于全套英歌舞的表演较为复杂、大型,较难表演,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取其简单易行的前棚“唱英歌”部分进行表演,删去“唱”的部分,形成“只枳不唱”的表演方式。英歌舞表演的人数可多可少,一般为偶数,如16、24,36(俗称三十六天罡)、72人(俗称七十二地煞)等,多者可达108人(扮成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英歌舞的脸谱、装束与潮剧的相似,根据梁山泊人物的形象、性格而定,多着重于先攻入大名府的几个主角装扮,如李逵、杨志、鲁智深等,其他队员也画脸谱,着统一服饰不明确是哪个具体人物,有些地区的脸谱只绘成“武畔”“文畔”两种脸谱。英歌舞表演担负着“联络”任务的是“时迁”,不时的穿行于队伍中叫唤动作名称,保持表演队伍的整齐划一。表演队最前的领头队员俗称头槌、二槌,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或“秦明”,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或“杨志”,亦有领头是使双斧头的李逵和使双鞭的呼延灼。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有的地区英歌队表演时部分队员执手鼓,形成一半英歌槌一半鼓的表演阵型。英歌舞表演的阵形较多有“洗街”、“拜年”、“布田”、“过跨”、“坐莲”、“8字形”、“接龙骨”、“杀四门”、“双龙出海”等[2]。“银蛇脱壳”、“四路发兵”、“四龙夺珠”、“铁塔凌霄”、“金龙穿水”、“田螺圈”等。
3 英歌舞技术研究现状
3.1 英歌舞的技术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英歌舞的专家大部分是文化系统及舞蹈专业的专家学者,体育系统及体育院校的学者参与较少,研究的角度大多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较多,如英歌的文化背景、起源、表演形式、美学特征、社会价值功能的研究,有些研究涉及到英歌舞与中原文化、潮汕文化、水浒情结、群众文化、学校教育等的关系。而目前对英歌舞的技术动作的研究大多只是从欣赏的角度运用美学的理论对其表演的情景、阵型变换、动作节奏等进行描述分析。近年来少数的体育工作者从体育的角度研究了英歌舞,探讨英歌舞的体育属性、体育文化特征及其体育的价值功能。研究认为英歌舞大约集中了中国古代18般武艺的精髓,是强身健体、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的体育活动和形式之一,但并未进一步深入到武术如何影响英歌舞表演动作的创编。
3.2 英歌舞的技术体系有待整合
各地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大体相同,但表演的内容结构、所采用的动作技术、阵型有些相同,有些又独具特色,以英歌舞的基本槌法为例,潮阳地区的使用横虎槌为主,潮州地区以纵虎槌击为主,惠来以活槌及半活槌为主,普宁地区以实槌及横虎槌为主,甲子地区以反卷腕花槌为主,有些地区又分别使用“三下槌、四下槌、五下槌、七下槌、八下槌、十下槌、十一下、十三下槌[1]”等组合动作的槌法。又如各地英歌队表演的阵型,许多队形阵法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样,例如眼镜框队形与八字队形是一样的,又如游街的阵型有单曲龙、双曲龙与单绳股、双绳股是一样的队形,为此急需对英歌舞的技术体系作进一步的整理,整合英歌舞的技术既有利于保持英歌舞的传统味道,又有利于新的英歌舞技术的创新。
3.3 英歌舞创编的指导思想
英歌舞的创编过程要与时俱进,须融入新的现代的体育艺术元素,借鉴其他舞蹈、戏剧、技巧、健美操和技击术等有利于英歌舞发展的元素。如英歌舞中持手蛇的“时迁”表演,可以借鉴舞狮动作中的上腿、钳腰及坐头动作,表现时迁高超“轻功”的功夫,展现时迁善于探路及偷窥的人物特征,提高英歌舞技法动作的体育艺术价值。创编的动作所体现的内容要注重体现英歌舞主题及内涵的表现,如对英歌舞动作进行合理的安排,运用不同的节拍、配乐把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联缀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提高英歌舞的文化内涵及艺术观赏性。
3.4 英歌舞创编的思路与方法
英歌舞的发展在于其技术体系的整合,在于其表演套路动作、阵型、表演模式的革新。表演动作的创新除了整合各地英歌舞的技术之外,可以借鉴其他舞蹈表演的动作模式去创编,可以从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中去寻找创编思路,亦可以从事物的拟态动作去考量英歌舞动作的创新。《水浒传》里的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亦可成为英歌舞表演队列阵型、人物创新的切入点,也可以借用《水浒传》里的故事情节去挖掘英歌舞表演内容的创新。当今英歌舞表演的模式是由一帮老艺人通过他们自己对英歌舞的记忆和理解,借鉴戏剧及地方南拳进行创编整理出来,武术与英歌舞有着莫大的内在关联因素,在英歌舞的创新上,重视发挥武术的作用是英歌舞创新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4 武术对英歌舞表演创编的影响
4.1 符合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内容
英歌舞以表演人物为主题,是以《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大破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故事为内容的广场情绪舞。在整部《水浒传》中武术是展现梁山众英雄好汉形象,豪爽个性的重要载体,亦是该部小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英歌舞的创编中融入武术的动作能将观众更好地带到其所要表达内容的意境中去,更好地表现英歌舞的主题内涵。
4.2 武术载负侠文化[3]
千百年来无数人对侠的非凡人格、刚烈气质、高尚情操抱有无比的热情和崇敬,历代的文人不仅尚武任侠,而且用文学表现对侠的敬仰、对侠行的歌颂,对侠社会作用的评估,由此形成了以侠客义士为主角,以歌颂侠义精神为主旨的侠文化。侠文化是作为中国本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在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方面一定程度上就是正义的化身,是对社会中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一种补偿和对抗物。《水浒传》描述宋代封建社会朝政腐败,各地民众揭竿而起,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齐聚梁山,宣扬正义的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小说歌颂梁山众英雄高超武艺、侠肝义胆、铁骨豪情。英歌舞在创编的过程中融入武术的动作,易于勾起人们的侠义情节,对倡导社会公平、宣扬正义推进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意义。
4.3 武术为英歌舞提供丰富的步型步法
步型是指步的式样和类型,武术的步型有马、弓、虚、仆、歇基本步型,还有坐盘、丁步、摆步、戳脚步、横裆步、单蝶步、跪步、坐莲步、骑龙步……等几十种步型。步法是指脚步移动变换的方法,武术步法有阴阳步(或称两仪步)、三角步(或称三才步)、四门步、五行步(或称梅花步)、七星步(或称天罡步)、八卦步、九宫步、十面埋伏步等步型。英歌舞在创编的过程可大胆地借鉴武术的步型步法,结合不同的手法、技法、槌法创编出千变万化的动作和技法,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英歌舞套路。
4.4 武术为英歌舞提供丰富的对打素材
英歌舞表演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就是对打部分,统一的动作、统一的步调、统一的身形身法、统一的槌音、节奏将英歌舞表演的气氛推向高潮,看得观众如痴如醉。武术的对练众多,一般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几大类,这些对练都能为英歌舞的对打部分提供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器械对练方面更是丰富多样扣人心弦,有对刺剑、单刀对枪或对双枪、有双刀对练等等各式各样的对练,英歌舞若借鉴这些对练动作定能为其表演锦上添花。
4.5 种类繁多的拳种促进不同特色英歌舞的形成
中国的武术种类繁多派系纷呈,各地区有各地不同风格的拳种。在广东粤东地区流传的是当地的地方南拳,当地的英歌舞就汲取了当地的拳种创编出极富艺术价值的英歌舞,如潮阳的西岐英歌队从南拳散手选择大战马、大铁夹、弓步等步法,创造通天滚手、玉人照镜、秦琼背锏、燕子翻身、魁星踢斗、雄狮开口等动作,创编出新的单打、对打、三人打、四人打的动作[6]。各地武术种类的繁多,为英歌舞的创编与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易发展出不同风格的英歌舞,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5 小结
武术与英歌舞有着莫大的内在关联因素,对英歌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武术载负的侠文化丰富了英歌舞的文化艺术内涵,以武术动作为英歌舞创编的主体技术动作符合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内容要求,武术种类繁多的步型步法能为英歌舞的创编提供丰富的步型步法,武术的对练、技击方法为英歌舞对打,阵型变换提供强大的素材资源,全国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拳种融入到英歌舞能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英歌舞,形成各地区不同特色的英歌舞,推进英歌舞的发展。在今天建设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全民健身,提高整个民族的体质,加强文明建设,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该得到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大力借鉴武术将为英歌舞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隗芾,际云.朝阳英歌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8.
[2]普宁民间艺术:英歌舞www.guangzhou.gov.cn2010年1月11日10:41:42来源:广东文化网.
[3]方港,陈耀佳,麦启文.武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7:53-55.
[4]中国武术基本步型步法基础学习http://www.hn8868.com/Html/slws/20100628072107340_3.html.
[5]蚁哲芸.论英歌舞起源、表演形式、价值及其特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53-55.
[6]王汉武.英歌与潮汕文化[N].汕头日报,2008-09-22.
[7]方港,郑旭东,邱心贤,林文弢.广东民间体育“英歌”走进学校课堂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10,4(2):58-59.
[8]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9:550-553.
[9]郑钟麟等.潮阳英歌舞[M].汕头:广东省潮阳县文化局、文化馆编印,1992,5.
[10]由广东省潮阳县、文化局、文化馆编印的《潮阳英歌舞》,1992年5月.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武术;英歌舞;创编
1 前言
英歌舞始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1],是汉族独具男子群体舞风采的3种民间舞蹈之一,流行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尤为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地区,即潮阳、普宁、惠来等地区更是盛行。它量以人物为主题,以《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大破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故事为内容的群众性广场情景舞,是一种把武术、舞蹈、戏剧融为一体的民间体育。近年来出现一些借鉴地方南拳创编出的英歌舞表演动作,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为英歌舞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创编思路。
2 英歌舞表演的内容结构
英歌舞当地简称“英歌”,其意即是英雄的歌舞,英歌舞又称“秧歌”“因歌”“鹰歌”。传统的“英歌舞”表演由前棚、中棚、后棚组成,称“全棚”。前棚部分为“唱英歌”,是全棚的主要部分,中棚部为拉弦唱曲,后棚部分可以是无所不包的表演,如小歌舞演唱、杂耍、武术等。由于全套英歌舞的表演较为复杂、大型,较难表演,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取其简单易行的前棚“唱英歌”部分进行表演,删去“唱”的部分,形成“只枳不唱”的表演方式。英歌舞表演的人数可多可少,一般为偶数,如16、24,36(俗称三十六天罡)、72人(俗称七十二地煞)等,多者可达108人(扮成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英歌舞的脸谱、装束与潮剧的相似,根据梁山泊人物的形象、性格而定,多着重于先攻入大名府的几个主角装扮,如李逵、杨志、鲁智深等,其他队员也画脸谱,着统一服饰不明确是哪个具体人物,有些地区的脸谱只绘成“武畔”“文畔”两种脸谱。英歌舞表演担负着“联络”任务的是“时迁”,不时的穿行于队伍中叫唤动作名称,保持表演队伍的整齐划一。表演队最前的领头队员俗称头槌、二槌,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或“秦明”,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或“杨志”,亦有领头是使双斧头的李逵和使双鞭的呼延灼。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有的地区英歌队表演时部分队员执手鼓,形成一半英歌槌一半鼓的表演阵型。英歌舞表演的阵形较多有“洗街”、“拜年”、“布田”、“过跨”、“坐莲”、“8字形”、“接龙骨”、“杀四门”、“双龙出海”等[2]。“银蛇脱壳”、“四路发兵”、“四龙夺珠”、“铁塔凌霄”、“金龙穿水”、“田螺圈”等。
3 英歌舞技术研究现状
3.1 英歌舞的技术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英歌舞的专家大部分是文化系统及舞蹈专业的专家学者,体育系统及体育院校的学者参与较少,研究的角度大多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较多,如英歌的文化背景、起源、表演形式、美学特征、社会价值功能的研究,有些研究涉及到英歌舞与中原文化、潮汕文化、水浒情结、群众文化、学校教育等的关系。而目前对英歌舞的技术动作的研究大多只是从欣赏的角度运用美学的理论对其表演的情景、阵型变换、动作节奏等进行描述分析。近年来少数的体育工作者从体育的角度研究了英歌舞,探讨英歌舞的体育属性、体育文化特征及其体育的价值功能。研究认为英歌舞大约集中了中国古代18般武艺的精髓,是强身健体、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的体育活动和形式之一,但并未进一步深入到武术如何影响英歌舞表演动作的创编。
3.2 英歌舞的技术体系有待整合
各地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大体相同,但表演的内容结构、所采用的动作技术、阵型有些相同,有些又独具特色,以英歌舞的基本槌法为例,潮阳地区的使用横虎槌为主,潮州地区以纵虎槌击为主,惠来以活槌及半活槌为主,普宁地区以实槌及横虎槌为主,甲子地区以反卷腕花槌为主,有些地区又分别使用“三下槌、四下槌、五下槌、七下槌、八下槌、十下槌、十一下、十三下槌[1]”等组合动作的槌法。又如各地英歌队表演的阵型,许多队形阵法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样,例如眼镜框队形与八字队形是一样的,又如游街的阵型有单曲龙、双曲龙与单绳股、双绳股是一样的队形,为此急需对英歌舞的技术体系作进一步的整理,整合英歌舞的技术既有利于保持英歌舞的传统味道,又有利于新的英歌舞技术的创新。
3.3 英歌舞创编的指导思想
英歌舞的创编过程要与时俱进,须融入新的现代的体育艺术元素,借鉴其他舞蹈、戏剧、技巧、健美操和技击术等有利于英歌舞发展的元素。如英歌舞中持手蛇的“时迁”表演,可以借鉴舞狮动作中的上腿、钳腰及坐头动作,表现时迁高超“轻功”的功夫,展现时迁善于探路及偷窥的人物特征,提高英歌舞技法动作的体育艺术价值。创编的动作所体现的内容要注重体现英歌舞主题及内涵的表现,如对英歌舞动作进行合理的安排,运用不同的节拍、配乐把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联缀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提高英歌舞的文化内涵及艺术观赏性。
3.4 英歌舞创编的思路与方法
英歌舞的发展在于其技术体系的整合,在于其表演套路动作、阵型、表演模式的革新。表演动作的创新除了整合各地英歌舞的技术之外,可以借鉴其他舞蹈表演的动作模式去创编,可以从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中去寻找创编思路,亦可以从事物的拟态动作去考量英歌舞动作的创新。《水浒传》里的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亦可成为英歌舞表演队列阵型、人物创新的切入点,也可以借用《水浒传》里的故事情节去挖掘英歌舞表演内容的创新。当今英歌舞表演的模式是由一帮老艺人通过他们自己对英歌舞的记忆和理解,借鉴戏剧及地方南拳进行创编整理出来,武术与英歌舞有着莫大的内在关联因素,在英歌舞的创新上,重视发挥武术的作用是英歌舞创新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4 武术对英歌舞表演创编的影响
4.1 符合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内容
英歌舞以表演人物为主题,是以《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大破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故事为内容的广场情绪舞。在整部《水浒传》中武术是展现梁山众英雄好汉形象,豪爽个性的重要载体,亦是该部小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英歌舞的创编中融入武术的动作能将观众更好地带到其所要表达内容的意境中去,更好地表现英歌舞的主题内涵。
4.2 武术载负侠文化[3]
千百年来无数人对侠的非凡人格、刚烈气质、高尚情操抱有无比的热情和崇敬,历代的文人不仅尚武任侠,而且用文学表现对侠的敬仰、对侠行的歌颂,对侠社会作用的评估,由此形成了以侠客义士为主角,以歌颂侠义精神为主旨的侠文化。侠文化是作为中国本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在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方面一定程度上就是正义的化身,是对社会中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一种补偿和对抗物。《水浒传》描述宋代封建社会朝政腐败,各地民众揭竿而起,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齐聚梁山,宣扬正义的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小说歌颂梁山众英雄高超武艺、侠肝义胆、铁骨豪情。英歌舞在创编的过程中融入武术的动作,易于勾起人们的侠义情节,对倡导社会公平、宣扬正义推进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意义。
4.3 武术为英歌舞提供丰富的步型步法
步型是指步的式样和类型,武术的步型有马、弓、虚、仆、歇基本步型,还有坐盘、丁步、摆步、戳脚步、横裆步、单蝶步、跪步、坐莲步、骑龙步……等几十种步型。步法是指脚步移动变换的方法,武术步法有阴阳步(或称两仪步)、三角步(或称三才步)、四门步、五行步(或称梅花步)、七星步(或称天罡步)、八卦步、九宫步、十面埋伏步等步型。英歌舞在创编的过程可大胆地借鉴武术的步型步法,结合不同的手法、技法、槌法创编出千变万化的动作和技法,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英歌舞套路。
4.4 武术为英歌舞提供丰富的对打素材
英歌舞表演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就是对打部分,统一的动作、统一的步调、统一的身形身法、统一的槌音、节奏将英歌舞表演的气氛推向高潮,看得观众如痴如醉。武术的对练众多,一般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几大类,这些对练都能为英歌舞的对打部分提供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器械对练方面更是丰富多样扣人心弦,有对刺剑、单刀对枪或对双枪、有双刀对练等等各式各样的对练,英歌舞若借鉴这些对练动作定能为其表演锦上添花。
4.5 种类繁多的拳种促进不同特色英歌舞的形成
中国的武术种类繁多派系纷呈,各地区有各地不同风格的拳种。在广东粤东地区流传的是当地的地方南拳,当地的英歌舞就汲取了当地的拳种创编出极富艺术价值的英歌舞,如潮阳的西岐英歌队从南拳散手选择大战马、大铁夹、弓步等步法,创造通天滚手、玉人照镜、秦琼背锏、燕子翻身、魁星踢斗、雄狮开口等动作,创编出新的单打、对打、三人打、四人打的动作[6]。各地武术种类的繁多,为英歌舞的创编与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易发展出不同风格的英歌舞,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5 小结
武术与英歌舞有着莫大的内在关联因素,对英歌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武术载负的侠文化丰富了英歌舞的文化艺术内涵,以武术动作为英歌舞创编的主体技术动作符合英歌舞表演的主题内容要求,武术种类繁多的步型步法能为英歌舞的创编提供丰富的步型步法,武术的对练、技击方法为英歌舞对打,阵型变换提供强大的素材资源,全国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拳种融入到英歌舞能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英歌舞,形成各地区不同特色的英歌舞,推进英歌舞的发展。在今天建设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全民健身,提高整个民族的体质,加强文明建设,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该得到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大力借鉴武术将为英歌舞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隗芾,际云.朝阳英歌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8.
[2]普宁民间艺术:英歌舞www.guangzhou.gov.cn2010年1月11日10:41:42来源:广东文化网.
[3]方港,陈耀佳,麦启文.武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7:53-55.
[4]中国武术基本步型步法基础学习http://www.hn8868.com/Html/slws/20100628072107340_3.html.
[5]蚁哲芸.论英歌舞起源、表演形式、价值及其特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53-55.
[6]王汉武.英歌与潮汕文化[N].汕头日报,2008-09-22.
[7]方港,郑旭东,邱心贤,林文弢.广东民间体育“英歌”走进学校课堂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10,4(2):58-59.
[8]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9:550-553.
[9]郑钟麟等.潮阳英歌舞[M].汕头:广东省潮阳县文化局、文化馆编印,1992,5.
[10]由广东省潮阳县、文化局、文化馆编印的《潮阳英歌舞》,1992年5月.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