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以淇县赵庄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为样本,介绍传统村落赵村地方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梳理对照、分析研究,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延续性的传统村落发展意见与建议,提高原始居民的生活水平,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有关部门提供发展思路和决策参考,进一步推动淇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工作深入开展,使城镇化和传统村落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构筑美丽中国梦。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淇县赵村
1、前言
城市经济飞速的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必然会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日益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空巢化等问题严重。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拆村并点力度强大,巨量的村落也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在规划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的传统村落,也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直到2012年传统村落的发展才有了重大转机,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原先习惯称呼的“古村落”,改名为“传统村落”。
2012年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并把盘查家底列为工作之首要;表明了这一举国的文化举动所拥有的气魄、决心与科学的态度,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陆续发文。
2013年9月18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 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河南省发布的文件有《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建村镇〔2013〕1号)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豫建函〔2013〕224号)等。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
2015年12月,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列入《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
2016年11月8日,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赵庄村入选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联合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通知(建村〔2016〕99号),公示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淇县赵庄村的基本介绍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鹤壁市。县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殷商末称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因有北方漓江之称的淇河流经于此而闻名,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被孔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家鬼谷子,刺秦义士荆轲等都出自这片古老的土地。林姓、卫姓、康姓、商姓、殷姓以及韩国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赵庄村位于河南省淇县,是灵山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豫北太行山区,辖:东赵庄、西赵庄、窄狭、碾沟、地谷岭五个自然村。村落最早形成于明末清初,先由李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徙于此,后有冯、赵、蔡、贾等姓因战争避难汇集加入。村域面积12.59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260余亩。村内传统建筑成方连片,基本坐北面南,靠山而建,选址向阳,错落有致。另外,赵庄是武财神赵公明的故乡。
3、淇县赵庄村村域环境分析描述
村域内的古灵山是女娲修真处,村内现有清代中后期石头建筑100多座,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东赵庄四合院及碾沟村纣王避暑行宫清凉庵最具代表性。纣王降香处、《封神榜》故事发生地,村域有纣王采暖行宫朝阳寺,清代古民居石头城古村落。主题文化是女娲文化和殷商文化。居民房屋建筑基本以石木结构、砖石结构为主,多为一至二进四合院组成的群体院落,房屋多采用硬山式屋顶,起隔热和排水的作用;山墙采用青石花样砌墙,美观又有防火功能。房屋构架一般为一层半,斜屋顶与室内顶棚之间可做仓库,同时又具通风隔热的效果。从建筑的选址布局、设计格调、建筑风貌處处体现了豫北乡土建筑特色和太行山区居民智慧的精华。
灵山寺:创建于南北朝年间,修于唐朝开元,寺以灵山为主,取心诚则灵。灵山寺四周十景文明遐迩。一曰威严少进,二曰群峰耸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经莲壶,五曰半岩风雨,六曰九天鸣佩,七曰巨崖走叫,八曰双剑横秋,九曰东海龙吟,十曰西山虎啸。灵山寺景观有女娲峰、古佛宫、女娲宫、玉带河等主要景点40 多个。
自灵山寺向南有朝阳山,半山腰有朝阳寺,始建于东魏武定七年,依山建造,遥望如空中楼阁,故称悬空寺。朝阳寺,四季向阳,冬阳光普照,暖意融融。有诗赞曰:千峰浮晴蔼,飘飘蔽云空,登高时寓目,身人碧云中。
清凉庵:在朝阳寺西山坡,碾沟顶端,壁立千仞之下,绿树成荫,靖净凉爽。庙对面壁下有6个石洞,洞内塑像、摩崖题记众多,妙趣横生。
三佛寺:位于红卫水落石出库北侧,临袁大线,寺内有灵光阁,门楣书“花开见佛”四字。寺北有灵光湖。站立石崖边,山色苍茫,鸟鸣清脆,微雨靡靡,凉风习习,十分畅意。
朝歌寨:在村域西南,系太行山群峰中险峻的一峰,海拔700.3 米。《山海经》上曰:朝歌山。殷纣王在山上建寨屯兵后,就叫朝歌寨了,又因其古老,所以又叫老寨。
收粮洞:在朝歌寨山北半山腰绝壁处,相传殷纣王收的粮食放在此洞,故名。进深120米,宽3-5米,高一般在10米左右。洞口虽不算大,但达了龙王庙地方便大起来,内阴森,凉气袭人,洞顶滴水,尽头有集水一池,投石有声。洞口石壁上有明代李宇光摩崖石刻一首:古洞流云滴玉华,琼浆金粟列仙。 鸾骖一去无消息,惟风险岩锁翠霞,赞美收粮洞及其周围的景色。
山顶草原:一望无际,有些地方草高一米三四左右,站于其中,胸前及肩的草儿随风摇曳,再衬于身后的远山,是一个留影的好地方。
4、淇县赵庄村传统村落规划
4.1保护总体策略
保护村域的自然和民俗环境,包括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
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科学合理进行保护区划,构建分级、分层次的保护体系。
保持街巷格局、宽度与尺度,整治公共空间环境,保持传统村落空间肌理。
保护、恢复、修缮历史建筑,保留、维修传统建筑,改造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
保护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古寨河、古寨墙等重要文化景观空间载体。
挖掘、延续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传统村落内涵。
禁止有污染行为,禁止开山采石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保护完整的区域环境格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完善配套设施,引导电力、电信架空线路逐步地埋,营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完整的传统风貌。
加强消防及防洪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注入活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传统村落经济条件的改善。
4.2村落保护区划:本次赵庄村保护范围划分两个层次: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外围划定环境协调区。
核心保护范围四至边界:(1)东赵庄、西赵庄:现状村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赵庄河、引水桥和村委会,面积7.15公顷。(2)窄狭:现状村址除去临袁大线附近的零散新建现代建筑,面积4.20公顷。 核心保护区区总面积11.35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四至边界: 核心保护范围以外100-150米,依据地形,沿等高线分布,主要是未来可能建设的范围,面积47.93公顷。
4.3村域保护区划
村域保护的自然环境为朝歌寨、清凉庵、灵山寺、三佛寺和赵庄河等。
(1)朝歌寨、清凉庵、灵山寺、三佛寺以遗址实体或寺庙建筑群以外100米为保护范围。
(2)赵庄河保护范围:以河道边界外扩20米为界。
(3)植被保护:严格保护山体植被,严禁山体植被的破坏,保护山林地的性质,在保护的基础上可成片种植观赏林和经济林。
(4)农田:严格保护农田的用地性质,达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保护农田的完整性,将农田景观作为整体村域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耕文明的见证。
5、结束语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文件,在当地政府和省市有关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我有幸参加了《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该规划分别于2017年1月19日、2017年2月11日原则通过淇县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住房和建设厅组织的评审。相信在该规划的指导下,在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淇县赵庄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張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9
[2]王景慧.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若干问题解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2
[3]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2013(1):1-2.论文
[4]蒋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淇县赵村
1、前言
城市经济飞速的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必然会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日益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空巢化等问题严重。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拆村并点力度强大,巨量的村落也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在规划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的传统村落,也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直到2012年传统村落的发展才有了重大转机,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原先习惯称呼的“古村落”,改名为“传统村落”。
2012年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并把盘查家底列为工作之首要;表明了这一举国的文化举动所拥有的气魄、决心与科学的态度,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陆续发文。
2013年9月18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 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河南省发布的文件有《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建村镇〔2013〕1号)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豫建函〔2013〕224号)等。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
2015年12月,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列入《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
2016年11月8日,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赵庄村入选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联合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通知(建村〔2016〕99号),公示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淇县赵庄村的基本介绍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鹤壁市。县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殷商末称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因有北方漓江之称的淇河流经于此而闻名,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被孔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家鬼谷子,刺秦义士荆轲等都出自这片古老的土地。林姓、卫姓、康姓、商姓、殷姓以及韩国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赵庄村位于河南省淇县,是灵山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豫北太行山区,辖:东赵庄、西赵庄、窄狭、碾沟、地谷岭五个自然村。村落最早形成于明末清初,先由李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徙于此,后有冯、赵、蔡、贾等姓因战争避难汇集加入。村域面积12.59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260余亩。村内传统建筑成方连片,基本坐北面南,靠山而建,选址向阳,错落有致。另外,赵庄是武财神赵公明的故乡。
3、淇县赵庄村村域环境分析描述
村域内的古灵山是女娲修真处,村内现有清代中后期石头建筑100多座,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东赵庄四合院及碾沟村纣王避暑行宫清凉庵最具代表性。纣王降香处、《封神榜》故事发生地,村域有纣王采暖行宫朝阳寺,清代古民居石头城古村落。主题文化是女娲文化和殷商文化。居民房屋建筑基本以石木结构、砖石结构为主,多为一至二进四合院组成的群体院落,房屋多采用硬山式屋顶,起隔热和排水的作用;山墙采用青石花样砌墙,美观又有防火功能。房屋构架一般为一层半,斜屋顶与室内顶棚之间可做仓库,同时又具通风隔热的效果。从建筑的选址布局、设计格调、建筑风貌處处体现了豫北乡土建筑特色和太行山区居民智慧的精华。
灵山寺:创建于南北朝年间,修于唐朝开元,寺以灵山为主,取心诚则灵。灵山寺四周十景文明遐迩。一曰威严少进,二曰群峰耸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经莲壶,五曰半岩风雨,六曰九天鸣佩,七曰巨崖走叫,八曰双剑横秋,九曰东海龙吟,十曰西山虎啸。灵山寺景观有女娲峰、古佛宫、女娲宫、玉带河等主要景点40 多个。
自灵山寺向南有朝阳山,半山腰有朝阳寺,始建于东魏武定七年,依山建造,遥望如空中楼阁,故称悬空寺。朝阳寺,四季向阳,冬阳光普照,暖意融融。有诗赞曰:千峰浮晴蔼,飘飘蔽云空,登高时寓目,身人碧云中。
清凉庵:在朝阳寺西山坡,碾沟顶端,壁立千仞之下,绿树成荫,靖净凉爽。庙对面壁下有6个石洞,洞内塑像、摩崖题记众多,妙趣横生。
三佛寺:位于红卫水落石出库北侧,临袁大线,寺内有灵光阁,门楣书“花开见佛”四字。寺北有灵光湖。站立石崖边,山色苍茫,鸟鸣清脆,微雨靡靡,凉风习习,十分畅意。
朝歌寨:在村域西南,系太行山群峰中险峻的一峰,海拔700.3 米。《山海经》上曰:朝歌山。殷纣王在山上建寨屯兵后,就叫朝歌寨了,又因其古老,所以又叫老寨。
收粮洞:在朝歌寨山北半山腰绝壁处,相传殷纣王收的粮食放在此洞,故名。进深120米,宽3-5米,高一般在10米左右。洞口虽不算大,但达了龙王庙地方便大起来,内阴森,凉气袭人,洞顶滴水,尽头有集水一池,投石有声。洞口石壁上有明代李宇光摩崖石刻一首:古洞流云滴玉华,琼浆金粟列仙。 鸾骖一去无消息,惟风险岩锁翠霞,赞美收粮洞及其周围的景色。
山顶草原:一望无际,有些地方草高一米三四左右,站于其中,胸前及肩的草儿随风摇曳,再衬于身后的远山,是一个留影的好地方。
4、淇县赵庄村传统村落规划
4.1保护总体策略
保护村域的自然和民俗环境,包括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
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科学合理进行保护区划,构建分级、分层次的保护体系。
保持街巷格局、宽度与尺度,整治公共空间环境,保持传统村落空间肌理。
保护、恢复、修缮历史建筑,保留、维修传统建筑,改造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
保护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古寨河、古寨墙等重要文化景观空间载体。
挖掘、延续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传统村落内涵。
禁止有污染行为,禁止开山采石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保护完整的区域环境格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完善配套设施,引导电力、电信架空线路逐步地埋,营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完整的传统风貌。
加强消防及防洪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注入活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传统村落经济条件的改善。
4.2村落保护区划:本次赵庄村保护范围划分两个层次: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外围划定环境协调区。
核心保护范围四至边界:(1)东赵庄、西赵庄:现状村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赵庄河、引水桥和村委会,面积7.15公顷。(2)窄狭:现状村址除去临袁大线附近的零散新建现代建筑,面积4.20公顷。 核心保护区区总面积11.35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四至边界: 核心保护范围以外100-150米,依据地形,沿等高线分布,主要是未来可能建设的范围,面积47.93公顷。
4.3村域保护区划
村域保护的自然环境为朝歌寨、清凉庵、灵山寺、三佛寺和赵庄河等。
(1)朝歌寨、清凉庵、灵山寺、三佛寺以遗址实体或寺庙建筑群以外100米为保护范围。
(2)赵庄河保护范围:以河道边界外扩20米为界。
(3)植被保护:严格保护山体植被,严禁山体植被的破坏,保护山林地的性质,在保护的基础上可成片种植观赏林和经济林。
(4)农田:严格保护农田的用地性质,达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保护农田的完整性,将农田景观作为整体村域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耕文明的见证。
5、结束语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文件,在当地政府和省市有关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我有幸参加了《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该规划分别于2017年1月19日、2017年2月11日原则通过淇县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住房和建设厅组织的评审。相信在该规划的指导下,在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淇县赵庄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張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9
[2]王景慧.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若干问题解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22
[3]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2013(1):1-2.论文
[4]蒋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