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办公室的窗子向外望去,那里的景致令你沉醉吗?你看到的是繁茂的林木和大片的绿地,还是铁丝网和垃圾桶?午休时分,你愿意走出写字楼到外面转一转,还是宁愿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发呆?
学术文献《办公环境对员工的影响概览》提出:室内工作环境,特别是光线、噪音和温度等诸多因素,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有着巨大的影响。致力于为那些“为了生活而非生存”的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及服务的纽约WeWork公司,其商业模式——基于“提供具有开放空间和休闲活动设施的优质办公环境”这一理念,吸引了众多小型企业及初创团体。如果室内办公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提升员工士气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古代学者曾经坚信,在学院中设置安静清幽的回廊有助于营造自由思维的氛围;如今,加州的大型现代科技公司努力打造舒适便捷办公环境的初衷,其实与古代先贤们如出一辙。而现代的科技企业更拥有强大的财力及空间去实现这一想法。硅谷的印度同行,譬如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和金奈的塔塔咨询服务公司,也选址于高等学府周边,旨在打造静谧自由的工作氛围。然而,只有大型跨国公司可以做到这些,因为他们的员工数量多且集中,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更能够满足大量停车位的需求。
大城市的工作者一般会选择远离闹市,远离令人焦虑的交通拥堵。但也有例外,位于伦敦西部的奇斯威克公园商业园区就是令当地居民工作之余心之向往的独特所在。那里不仅有瀑布和被野鸭“占领”的湖泊,还有绿树成荫的草坪,每到晴朗夏日都会迎来大批野餐宿营的游客,对于那些运动细胞更丰富的游客,则可以选择体育活动区去打篮球或组一场五人足球赛。
然而,工作日期间,有超过9000人云集于园区的12栋大楼内,这里是来自全球各地总计73家公司的办事处,其中包括大型传媒公司派拉蒙影业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日本索尼集团、三菱集团,还有法国跨国食品集团达能。园区前身曾是伦敦西区的一处公共运输仓储站,这便可以说明该地面积之广袤、位置之优越。早在20年前,斯图尔特·利普顿率先对此地进行开发建设——位于伦敦金融区的宽门大厦也是由他开发建造的,但奇斯威克至今仍有零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完善之中。今年一月,一座新的步行天桥就在园区竣工并投入使用,它为来往于附近火车站的通勤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马特·库尔森是奇斯威克园区建设管理公司“享受工作”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部分隶属于美国著名私人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百仕通集团。库尔森先生曾任职于提供假日营地服务的管理公司Centreparcs,该公司视承租的企业主和员工为“宾客”,以“顾客至上”为宗旨。秋高气爽之夜,园区内常可以观赏到焰火表演。风和景明之日,还会举办美食餐会、音乐会或其他休闲活动。楼群中最高的建筑顶端时常悬挂着一条高空滑索,以供爱冒险的员工闲暇之时找找刺激。
如果你去过科技公司,就可能发现一些似乎原本不该属于那里的东西,比如前厅里的数把吉他或可供租用的共享单车。巴托比就参观过一家新翻修竣工的公司,工作区内的座椅舒适而美观,还立着一张台球桌——乍看上去倒像是一家高档酒店的休息室。
然而,针对这些内部设施堪称完美的公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之声:这些老板是打算让员工在公司待尽可能长的时间吗?如果吃饭、健身这些事都可以在公司完成,连干洗衣物都有人为你代劳,还回家干什么?
工业革命将人们赶进工厂,严苛的规章制度和重复性工作是管束他们的皮鞭。随后,人们搬入写字楼,办公自动化使员工们变得徒劳无功,他们只得呆坐在整齐划一的办公桌前,格子间和公司守则成了限制他们的新工具,耐心等待时钟指向17:00成了他们如今的必修课。但未来学家的警告一直不绝于耳:常规、重复性工作终将由机器来完成,人类应该着眼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并为此付出相应努力。这则意味着,当下的大众化工作环境必将由更加自由开放、能够催生灵感的环境所取代,如此才能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前瞻未来经济环境的诸多方面,危机的根源仍然是阶级的极端分化:一头是在环境优雅、设施顶尖的办公区内为大型科技公司敲击着代码的少数高薪人士,另一头是“执行部门”和那些在乏味格子间里做着毫无成就感的工作、薪水又微乎其微的其他劳动者。但乐观一些看,卑微的苦工至少给了人们一个下班回家的理由。
[譯自英国《经济学人》]
编辑:刘婷
学术文献《办公环境对员工的影响概览》提出:室内工作环境,特别是光线、噪音和温度等诸多因素,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有着巨大的影响。致力于为那些“为了生活而非生存”的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及服务的纽约WeWork公司,其商业模式——基于“提供具有开放空间和休闲活动设施的优质办公环境”这一理念,吸引了众多小型企业及初创团体。如果室内办公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提升员工士气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古代学者曾经坚信,在学院中设置安静清幽的回廊有助于营造自由思维的氛围;如今,加州的大型现代科技公司努力打造舒适便捷办公环境的初衷,其实与古代先贤们如出一辙。而现代的科技企业更拥有强大的财力及空间去实现这一想法。硅谷的印度同行,譬如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和金奈的塔塔咨询服务公司,也选址于高等学府周边,旨在打造静谧自由的工作氛围。然而,只有大型跨国公司可以做到这些,因为他们的员工数量多且集中,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更能够满足大量停车位的需求。
大城市的工作者一般会选择远离闹市,远离令人焦虑的交通拥堵。但也有例外,位于伦敦西部的奇斯威克公园商业园区就是令当地居民工作之余心之向往的独特所在。那里不仅有瀑布和被野鸭“占领”的湖泊,还有绿树成荫的草坪,每到晴朗夏日都会迎来大批野餐宿营的游客,对于那些运动细胞更丰富的游客,则可以选择体育活动区去打篮球或组一场五人足球赛。
然而,工作日期间,有超过9000人云集于园区的12栋大楼内,这里是来自全球各地总计73家公司的办事处,其中包括大型传媒公司派拉蒙影业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日本索尼集团、三菱集团,还有法国跨国食品集团达能。园区前身曾是伦敦西区的一处公共运输仓储站,这便可以说明该地面积之广袤、位置之优越。早在20年前,斯图尔特·利普顿率先对此地进行开发建设——位于伦敦金融区的宽门大厦也是由他开发建造的,但奇斯威克至今仍有零星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完善之中。今年一月,一座新的步行天桥就在园区竣工并投入使用,它为来往于附近火车站的通勤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马特·库尔森是奇斯威克园区建设管理公司“享受工作”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部分隶属于美国著名私人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百仕通集团。库尔森先生曾任职于提供假日营地服务的管理公司Centreparcs,该公司视承租的企业主和员工为“宾客”,以“顾客至上”为宗旨。秋高气爽之夜,园区内常可以观赏到焰火表演。风和景明之日,还会举办美食餐会、音乐会或其他休闲活动。楼群中最高的建筑顶端时常悬挂着一条高空滑索,以供爱冒险的员工闲暇之时找找刺激。
如果你去过科技公司,就可能发现一些似乎原本不该属于那里的东西,比如前厅里的数把吉他或可供租用的共享单车。巴托比就参观过一家新翻修竣工的公司,工作区内的座椅舒适而美观,还立着一张台球桌——乍看上去倒像是一家高档酒店的休息室。
然而,针对这些内部设施堪称完美的公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之声:这些老板是打算让员工在公司待尽可能长的时间吗?如果吃饭、健身这些事都可以在公司完成,连干洗衣物都有人为你代劳,还回家干什么?
工业革命将人们赶进工厂,严苛的规章制度和重复性工作是管束他们的皮鞭。随后,人们搬入写字楼,办公自动化使员工们变得徒劳无功,他们只得呆坐在整齐划一的办公桌前,格子间和公司守则成了限制他们的新工具,耐心等待时钟指向17:00成了他们如今的必修课。但未来学家的警告一直不绝于耳:常规、重复性工作终将由机器来完成,人类应该着眼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并为此付出相应努力。这则意味着,当下的大众化工作环境必将由更加自由开放、能够催生灵感的环境所取代,如此才能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前瞻未来经济环境的诸多方面,危机的根源仍然是阶级的极端分化:一头是在环境优雅、设施顶尖的办公区内为大型科技公司敲击着代码的少数高薪人士,另一头是“执行部门”和那些在乏味格子间里做着毫无成就感的工作、薪水又微乎其微的其他劳动者。但乐观一些看,卑微的苦工至少给了人们一个下班回家的理由。
[譯自英国《经济学人》]
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