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深入开展,使得大多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经途径就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通过有效改革和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以及学训交替的探究,将明确定位、培养规划标准、先进教学理念、特色鲜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致作为烹饪专业建设目标。本文将从烹饪专业出发,并对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究。
关键词:烹饪;改革;教学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学结构有效调整升级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现阶段的烹饪专业教育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够明确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改革就很有必要了。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有几点,一是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九六年提出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实用性,优先对农村和第一线区域对高等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满足”。二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意见这一文献,可以得知职业院校要培养适应建设、生产、管理与服务是第一线,并需要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本身要了解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对和本专业有关的专业技术领域内进行基本技能和能力练习和重点掌握,并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从我国对于和烹饪知识有关技能教育现状与历史的了解可以得知,烹饪行业过于重视模仿忽视实践发挥,重视以往的传统教育忽视对技能的创新,对循规蹈矩过于强调,反而却并不关注开拓进取,对相关经验过于强调,并不注重规律教学,这些都是存在很长时间但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不足和弊端。传统烹饪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不足就是专业技能实践训练和理论知识发生严重脱节。由于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学科知识分类,使得各个部分的内容不具备有效的横向联系,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分别进行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学和理论教学,这两者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并且无法积极参与学习,这样也使得教学資源和重复教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对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极大程度上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高校有关营养专业烹饪工艺,在课堂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基本上还是沿用专业基础课、传统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这一课程设置模式和思路,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组织,对学生在创新能力及个性方面的发展并不重视,这类教学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绝大多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却有所限制,不具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知这类学生的职业发展生涯也因此被限制和阻碍。因此针对传统烹饪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实践和体制改革就十分有必要了。
二、产教融合模式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念
产教融合指的就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基本概念就是融合发展与教育为一体,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独立割裂出来有所不同,虽然教育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却与实际生产发生严重脱节,不能有效推动和促进生产长足健康发展,这样失败的教育模式是无法长久存在并传承下去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使得生产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教育的真正目的进行充分有效地展现。而教育发展与传承的实际目标就是为生产提供良好服务,与教育发生脱离的生产也是无法迈入成功的,并且是与现实和实际不相切合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二)类型
1.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和企业通过要素组合、资源共享实现办学的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在经过共同投入后打造的优质教学设施和环境,从而实现对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的教学目标。近几年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在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现阶段已经有了良好的成效。这类教育教学合作模式,不仅对烹饪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实训条件进行了改善,并对合作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文化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企业本身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经营项目,再加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进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校中廠模式
校中廠模式的具体应用是在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学校为企业提供部分设施、生产场地以及劳动生产要素,并将企业的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吸引到了校园中,从而使企业在生产设施、生产场地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方面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企业则是向学校针对与生产相关技术传授、生产教学场地以及生产管理实践进行直接开放,并提供定岗实习机会给予那些将要毕业的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生产研发从而使技术得到有效升级,得到显著研究成果。企业在这一合作模式中能够使其生产技术得到革新,且产销两旺,能够作为学校烹饪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需要将一定的利润上交给学校,进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3.厂中校模式
厂中校模式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由学校来提供,学校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降低的同时能够对企业生产与发展需求予以满足,这样也能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单价实习实训对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行了锻炼和加强,教师对企业自身研发和管理的有效参与,也能够对自身专业水平进行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在企业的协助下有了良好的食宿和学习条件,并将劳动报酬进行相应支付。这一模式会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进行运用,学生在进行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分批阶段交替展开。学校和企业在这一模式的应用条件下对人才资源保障与实践基地保障长效机制进行建立,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只会愈加密切。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之外,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各种形式的优化组合,但是这一模式的前提是生产效率在这种组合下得到显著提高。
三、针对产学融合人才培养方式有效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新型培养模式
依据烹饪专业岗位群对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方面的需求,进一步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其在烹饪职业特点进行相应完善和健全,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关于课程体系
建设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是在餐饮市场人才招聘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对烹饪专业现有实践技能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形成的课程小学进行有效完善,注重对课程开发、教学质量以及与市场人才需求保持一致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提高。在设置烹饪专业课程只主要分为基本功、文化基础、中西式面点与热菜、制作冷菜以及雕刻食品等版块,烹饪专业课程需要紧绕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改革计划,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及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对面点、冷拼、烹饪、雕刻、西餐以及面点等专业课程进行编写。
(三)关于师资建设
培养烹饪要有5个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并且需要有一半的教师要有中级以上的职称,要有八成比例的教师学历是本科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要是百分之百,与此同时可以对烹饪行业具有杰出贡献的烹饪大师4人并进行引进,以此为基础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关于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实一体化是烹饪专业需要建立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培养内容设计时需要将职业能力作为指导依据,从而将岗位需求为本构建由中西式热菜和面点、基本功、文化基础、制作冷菜、雕刻食品版块所组成的烹饪技能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具有进阶式、模块式以及结合型的特征,从而对实践技能培养本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强化。教学目标是以红白案制作等任务的有效实施,教学方法是项目型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在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制作菜点以及装饰菜肴制作承担者的角色,在对专业技能进行全面掌握后经过综合任务的考察,从而了解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和程度。
(五)关于高、精、尖
作为专业技能目标的“高”指的是高技术含量,“精”指的就是精品和经典,“尖”指的是独树一帜。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中绝大多数的烹饪实践课程都会被制作基础菜肴来限制和阻碍,部分菜肴已经完全和烹饪行业发生脱节,学生在毕业就业后无法在社会中进行良好适应,因此对于高校烹饪课程的专业实践课改革就十分有必要了。在实践操作课程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关于基础刀工、基础菜肴以及基础面点等,还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如何进行原料搭配的改变、面点造型的改变以及到刀工性质的改变、色泽变化等等,以此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六)关于主题教育课
班级众多教育活动其中一个形式就是主题班会,教师和班级学生依据教学和教育的实际要求从而在对主题进行确立之后紧跟主题开展的班会活动。部分学生在高校中会因为各类原因选择烹饪专业,但却没有对烹饪专业产生兴趣,也没有多少感情。例如教师可以将一节课作为专业展示课,并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进行参观,并对学生自己菜肴进行品尝,再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主实践和探究产生成就感;也可以开展一节情境模拟展示课,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分工协作的方式下对一桌菜肴进行制作和完成。学生在以上方式中可以对自身情操进行陶冶,从而使學生在班级主题课程的开展中能够加强对烹饪专业的感情。
结束语
通过对烹饪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有效分析,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想要加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对其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在对其各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后,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企业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润红;刘旭光;闫茂华;;以就业为导向的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夏育成;;烹饪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04期
关键词:烹饪;改革;教学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产学结构有效调整升级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现阶段的烹饪专业教育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够明确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改革就很有必要了。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有几点,一是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九六年提出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实用性,优先对农村和第一线区域对高等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满足”。二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意见这一文献,可以得知职业院校要培养适应建设、生产、管理与服务是第一线,并需要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本身要了解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对和本专业有关的专业技术领域内进行基本技能和能力练习和重点掌握,并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从我国对于和烹饪知识有关技能教育现状与历史的了解可以得知,烹饪行业过于重视模仿忽视实践发挥,重视以往的传统教育忽视对技能的创新,对循规蹈矩过于强调,反而却并不关注开拓进取,对相关经验过于强调,并不注重规律教学,这些都是存在很长时间但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不足和弊端。传统烹饪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不足就是专业技能实践训练和理论知识发生严重脱节。由于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学科知识分类,使得各个部分的内容不具备有效的横向联系,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分别进行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学和理论教学,这两者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并且无法积极参与学习,这样也使得教学資源和重复教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对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极大程度上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高校有关营养专业烹饪工艺,在课堂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基本上还是沿用专业基础课、传统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这一课程设置模式和思路,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组织,对学生在创新能力及个性方面的发展并不重视,这类教学模式下教出来的学生绝大多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却有所限制,不具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知这类学生的职业发展生涯也因此被限制和阻碍。因此针对传统烹饪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实践和体制改革就十分有必要了。
二、产教融合模式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念
产教融合指的就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基本概念就是融合发展与教育为一体,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独立割裂出来有所不同,虽然教育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却与实际生产发生严重脱节,不能有效推动和促进生产长足健康发展,这样失败的教育模式是无法长久存在并传承下去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使得生产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教育的真正目的进行充分有效地展现。而教育发展与传承的实际目标就是为生产提供良好服务,与教育发生脱离的生产也是无法迈入成功的,并且是与现实和实际不相切合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二)类型
1.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和企业通过要素组合、资源共享实现办学的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在经过共同投入后打造的优质教学设施和环境,从而实现对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的教学目标。近几年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在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现阶段已经有了良好的成效。这类教育教学合作模式,不仅对烹饪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实训条件进行了改善,并对合作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文化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企业本身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经营项目,再加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进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校中廠模式
校中廠模式的具体应用是在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学校为企业提供部分设施、生产场地以及劳动生产要素,并将企业的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吸引到了校园中,从而使企业在生产设施、生产场地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方面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企业则是向学校针对与生产相关技术传授、生产教学场地以及生产管理实践进行直接开放,并提供定岗实习机会给予那些将要毕业的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生产研发从而使技术得到有效升级,得到显著研究成果。企业在这一合作模式中能够使其生产技术得到革新,且产销两旺,能够作为学校烹饪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需要将一定的利润上交给学校,进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3.厂中校模式
厂中校模式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由学校来提供,学校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降低的同时能够对企业生产与发展需求予以满足,这样也能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单价实习实训对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行了锻炼和加强,教师对企业自身研发和管理的有效参与,也能够对自身专业水平进行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在企业的协助下有了良好的食宿和学习条件,并将劳动报酬进行相应支付。这一模式会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进行运用,学生在进行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分批阶段交替展开。学校和企业在这一模式的应用条件下对人才资源保障与实践基地保障长效机制进行建立,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只会愈加密切。 除了以上三种模式之外,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各种形式的优化组合,但是这一模式的前提是生产效率在这种组合下得到显著提高。
三、针对产学融合人才培养方式有效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新型培养模式
依据烹饪专业岗位群对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方面的需求,进一步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其在烹饪职业特点进行相应完善和健全,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关于课程体系
建设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是在餐饮市场人才招聘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对烹饪专业现有实践技能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形成的课程小学进行有效完善,注重对课程开发、教学质量以及与市场人才需求保持一致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提高。在设置烹饪专业课程只主要分为基本功、文化基础、中西式面点与热菜、制作冷菜以及雕刻食品等版块,烹饪专业课程需要紧绕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改革计划,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及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对面点、冷拼、烹饪、雕刻、西餐以及面点等专业课程进行编写。
(三)关于师资建设
培养烹饪要有5个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并且需要有一半的教师要有中级以上的职称,要有八成比例的教师学历是本科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要是百分之百,与此同时可以对烹饪行业具有杰出贡献的烹饪大师4人并进行引进,以此为基础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关于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实一体化是烹饪专业需要建立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培养内容设计时需要将职业能力作为指导依据,从而将岗位需求为本构建由中西式热菜和面点、基本功、文化基础、制作冷菜、雕刻食品版块所组成的烹饪技能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具有进阶式、模块式以及结合型的特征,从而对实践技能培养本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强化。教学目标是以红白案制作等任务的有效实施,教学方法是项目型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在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制作菜点以及装饰菜肴制作承担者的角色,在对专业技能进行全面掌握后经过综合任务的考察,从而了解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和程度。
(五)关于高、精、尖
作为专业技能目标的“高”指的是高技术含量,“精”指的就是精品和经典,“尖”指的是独树一帜。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中绝大多数的烹饪实践课程都会被制作基础菜肴来限制和阻碍,部分菜肴已经完全和烹饪行业发生脱节,学生在毕业就业后无法在社会中进行良好适应,因此对于高校烹饪课程的专业实践课改革就十分有必要了。在实践操作课程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关于基础刀工、基础菜肴以及基础面点等,还需要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如何进行原料搭配的改变、面点造型的改变以及到刀工性质的改变、色泽变化等等,以此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六)关于主题教育课
班级众多教育活动其中一个形式就是主题班会,教师和班级学生依据教学和教育的实际要求从而在对主题进行确立之后紧跟主题开展的班会活动。部分学生在高校中会因为各类原因选择烹饪专业,但却没有对烹饪专业产生兴趣,也没有多少感情。例如教师可以将一节课作为专业展示课,并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进行参观,并对学生自己菜肴进行品尝,再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主实践和探究产生成就感;也可以开展一节情境模拟展示课,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分工协作的方式下对一桌菜肴进行制作和完成。学生在以上方式中可以对自身情操进行陶冶,从而使學生在班级主题课程的开展中能够加强对烹饪专业的感情。
结束语
通过对烹饪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有效分析,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想要加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对其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在对其各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后,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企业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润红;刘旭光;闫茂华;;以就业为导向的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夏育成;;烹饪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