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谢《收藏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研讨的园地,也感谢张天琚先生在第7期著文对笔者“大官”碗的研究。
其实要对长沙窑辨伪鉴真并不困难。冯先铭先生主编《中国陶瓷》一书中,对长沙窑就有过精辟论述:“瓷器的胎质,前期较粗松,胎色为暗红色,后期胎质细密,色多为灰黄和灰青。釉色前期黄中带青,黄的成份略重,胎釉结合不好,常有剥釉现象;后期釉色青而微黄,色调稳定……釉与胎结合严密,未见有剥釉现象。”又说:“用单一褐彩绘画,色泽稳定,线条流畅……与绿彩合用时,褐彩勾线。绿彩(氧化铜)……往往用来填彩。”本文再提供“大官”碗的细部特征,可与之对照。另外,还可见到“大官”碗熟旧细碎的纹片匀布,薄釉柔光,外壁淌釉,绿彩斑驳,剥釉后露出干涩的胎体。这与现仿品那种胎体潮润新鲜,釉厚而闪亮刺目,没有自然剥落,斑驳苍桑的岁月痕迹相比较,简直难以相提并论。
至于张天琚先生据以判定“大官”碗为赝品的两个理由,即长沙窑碗无饼足无支烧,笔者想再抄录《中国陶瓷》“唐代陶瓷特征”一节中的论述:“碗是生产量最大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南北各地瓷窑都普遍烧制,形制也大体相同。唐初的碗深腹,直口、平底,较多保留隋碗的造型……唐代中期,开始出现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壁形底足的碗。晚唐以后这种碗式大量出现,……从玉壁形底向宽圈足方向发展”:在讲到长沙窑碗时说:“碗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底足和口沿”。可见,从隋唐到古代,全国各地瓷窑的碗足,都循平底、饼足、玉壁底、玉环底的形制演变,长沙窑也概莫能外。因为这并不取决于某个窑场工匠的喜好,而是由当时瓷器的轮旋工具水平所决定的。支烧问题也一样,对于—个采用叠烧工艺的瓷窑来讲决不可能几百年只用一种装烧方法,比如《中国陶瓷》就特别提到:“隋瓷多为用支具支托叠烧”:初唐就会沿袭。
长沙窑是一个创烧于初唐而止于五代,历经三百多年烟火不灭的大窑场,如果单凭一种胎质,一种釉色,一种工艺,一种器型就去判真辨假,那只会使鉴别走向僵化。
为慎重起见,笔者曾将“大官”碗清教过省级文博部门的多位著名专家,认定为唐长沙窑已不成问题,但有两点歧见:①“大官”款未有先例;②该碗为釉上彩绘,彩绘可能是后加彩。对于第一点,笔者已在第一篇文章中作了初步的考证。对于第二点,若为后加彩,当在1956年世人始知有长沙窑之后,甚至是在1997年主持发掘定窑的刘世枢先生发表论文有了唐宋“大官”署的论述之后。但从本文提供的彩照可以见到,该碗的彩绘微微下沉于底釉,斑驳熟旧,开裂的纹片与底釉纹片浑然一体,决非近几十年甚至近几年加彩所能呈现的岁月沧桑,反而似是当时施釉加彩后一次烧成,另外,在碗心支钉痕旁遗有一滴红色的氧化铜釉疤,也在釉面上,当可佐证确是釉上施彩。
编后语:对这件题写“大官”款碗的探讨,希望藏友们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此两点资料可作补充,其一:官、大官、太官、新官等古器物款识极可能与古代“太官署”的设置有关,“太官”之名秦汉时已有,汉代时太官令为少府的属官,“掌御饮食”,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铜壶上已有刻划“大官”铭文-三国至隋唐时此机构均有设置,北齐后改隶属于光禄寺,《新唐书》讲述太官今的职责为“掌供祠宴朝会膳食”,五代、北宋前期沿袭此设置,但至宋徽宗“崇宁三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目前我国瓷器上最早的“太官”款1997年出土在湖南湘阴岳州窑遗址,在出土隋代早期青瓷碗内底中心戳印有“太官”,无疑为隋代太官署烧造的印记,其二:关于长沙窑唐代绘画瓷器是釉上,釉下还是釉中(因其胎上普遍加饰有一层化妆土)彩绘的争议曾长期持续,但根据上海张福康先生《中国古陶瓷的科学》等陶瓷科技考古成果可知,通过测试标本,对长沙窑彩绘瓷切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扫描获知,长沙窑极大部分都为高温釉上彩。
——本刊栏目主持:耕 生
其实要对长沙窑辨伪鉴真并不困难。冯先铭先生主编《中国陶瓷》一书中,对长沙窑就有过精辟论述:“瓷器的胎质,前期较粗松,胎色为暗红色,后期胎质细密,色多为灰黄和灰青。釉色前期黄中带青,黄的成份略重,胎釉结合不好,常有剥釉现象;后期釉色青而微黄,色调稳定……釉与胎结合严密,未见有剥釉现象。”又说:“用单一褐彩绘画,色泽稳定,线条流畅……与绿彩合用时,褐彩勾线。绿彩(氧化铜)……往往用来填彩。”本文再提供“大官”碗的细部特征,可与之对照。另外,还可见到“大官”碗熟旧细碎的纹片匀布,薄釉柔光,外壁淌釉,绿彩斑驳,剥釉后露出干涩的胎体。这与现仿品那种胎体潮润新鲜,釉厚而闪亮刺目,没有自然剥落,斑驳苍桑的岁月痕迹相比较,简直难以相提并论。
至于张天琚先生据以判定“大官”碗为赝品的两个理由,即长沙窑碗无饼足无支烧,笔者想再抄录《中国陶瓷》“唐代陶瓷特征”一节中的论述:“碗是生产量最大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南北各地瓷窑都普遍烧制,形制也大体相同。唐初的碗深腹,直口、平底,较多保留隋碗的造型……唐代中期,开始出现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壁形底足的碗。晚唐以后这种碗式大量出现,……从玉壁形底向宽圈足方向发展”:在讲到长沙窑碗时说:“碗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底足和口沿”。可见,从隋唐到古代,全国各地瓷窑的碗足,都循平底、饼足、玉壁底、玉环底的形制演变,长沙窑也概莫能外。因为这并不取决于某个窑场工匠的喜好,而是由当时瓷器的轮旋工具水平所决定的。支烧问题也一样,对于—个采用叠烧工艺的瓷窑来讲决不可能几百年只用一种装烧方法,比如《中国陶瓷》就特别提到:“隋瓷多为用支具支托叠烧”:初唐就会沿袭。
长沙窑是一个创烧于初唐而止于五代,历经三百多年烟火不灭的大窑场,如果单凭一种胎质,一种釉色,一种工艺,一种器型就去判真辨假,那只会使鉴别走向僵化。
为慎重起见,笔者曾将“大官”碗清教过省级文博部门的多位著名专家,认定为唐长沙窑已不成问题,但有两点歧见:①“大官”款未有先例;②该碗为釉上彩绘,彩绘可能是后加彩。对于第一点,笔者已在第一篇文章中作了初步的考证。对于第二点,若为后加彩,当在1956年世人始知有长沙窑之后,甚至是在1997年主持发掘定窑的刘世枢先生发表论文有了唐宋“大官”署的论述之后。但从本文提供的彩照可以见到,该碗的彩绘微微下沉于底釉,斑驳熟旧,开裂的纹片与底釉纹片浑然一体,决非近几十年甚至近几年加彩所能呈现的岁月沧桑,反而似是当时施釉加彩后一次烧成,另外,在碗心支钉痕旁遗有一滴红色的氧化铜釉疤,也在釉面上,当可佐证确是釉上施彩。
编后语:对这件题写“大官”款碗的探讨,希望藏友们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此两点资料可作补充,其一:官、大官、太官、新官等古器物款识极可能与古代“太官署”的设置有关,“太官”之名秦汉时已有,汉代时太官令为少府的属官,“掌御饮食”,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铜壶上已有刻划“大官”铭文-三国至隋唐时此机构均有设置,北齐后改隶属于光禄寺,《新唐书》讲述太官今的职责为“掌供祠宴朝会膳食”,五代、北宋前期沿袭此设置,但至宋徽宗“崇宁三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目前我国瓷器上最早的“太官”款1997年出土在湖南湘阴岳州窑遗址,在出土隋代早期青瓷碗内底中心戳印有“太官”,无疑为隋代太官署烧造的印记,其二:关于长沙窑唐代绘画瓷器是釉上,釉下还是釉中(因其胎上普遍加饰有一层化妆土)彩绘的争议曾长期持续,但根据上海张福康先生《中国古陶瓷的科学》等陶瓷科技考古成果可知,通过测试标本,对长沙窑彩绘瓷切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扫描获知,长沙窑极大部分都为高温釉上彩。
——本刊栏目主持:耕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