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3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喽,开饭喽!”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活。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读】
一缕袅袅飘起的炊烟里,承载了母亲多少深厚的爱和殷殷的期盼啊!青黄不接的岁月里,这缕炊烟给过我们无限的希望;殷实的日子里,这缕炊烟满含着母亲无限的期盼。解读文章,我们体味到的是一份母爱的馨香;深入文字,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深切的念母情怀。这份深情,看似渺远,却又那么真切。历经岁月磨洗,那些往事已如炊烟飘散在记忆里,而那份深情却永远铭刻在心中。文章看似念“烟”,实则念“人”。作者以一缕炊烟为依托,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文中多用通感修辞,比如“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一句,将从视觉角度见到的“炊烟”描绘成从味觉角度感受到的“甜”,从触觉角度感受到的“暖”,以及从嗅觉角度感受到的“香”;再如文末写依稀看见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喊”是听觉,却用“暖暖地”这一触觉来修饰。这些通感修辞的使用,都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字里行间这份厚重的母爱。
【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红苕() 薄岚() 讪然() 援筷( )袅袅()
2.你知道“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中的“薄暮冥冥”一词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语出自谁的哪篇文章?
3.你怎样理解“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一这句中“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的意思?
4.结合选文谈一谈你从“一缕炊烟”中读出了什么。
5.仿照选文说一说,你感受到的母爱与什么有关。
【参考答案】
1.sháo lán shàn yuán niǎo
2.迫近傍晚的意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这是一种话题转换。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看见炊烟就好像看见了香香的饭菜在等着自己。此句写出了饭菜对“我”和妹妹的极大诱惑。
4.读出了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和对我们的那份永远的牵挂。
5.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比如:母亲的唠叨、责骂等,都蕴藏着伟大的母爱。
(指导教师/仝淑梅)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3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喽,开饭喽!”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活。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读】
一缕袅袅飘起的炊烟里,承载了母亲多少深厚的爱和殷殷的期盼啊!青黄不接的岁月里,这缕炊烟给过我们无限的希望;殷实的日子里,这缕炊烟满含着母亲无限的期盼。解读文章,我们体味到的是一份母爱的馨香;深入文字,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深切的念母情怀。这份深情,看似渺远,却又那么真切。历经岁月磨洗,那些往事已如炊烟飘散在记忆里,而那份深情却永远铭刻在心中。文章看似念“烟”,实则念“人”。作者以一缕炊烟为依托,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文中多用通感修辞,比如“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一句,将从视觉角度见到的“炊烟”描绘成从味觉角度感受到的“甜”,从触觉角度感受到的“暖”,以及从嗅觉角度感受到的“香”;再如文末写依稀看见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喊”是听觉,却用“暖暖地”这一触觉来修饰。这些通感修辞的使用,都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字里行间这份厚重的母爱。
【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红苕() 薄岚() 讪然() 援筷( )袅袅()
2.你知道“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中的“薄暮冥冥”一词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语出自谁的哪篇文章?
3.你怎样理解“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一这句中“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的意思?
4.结合选文谈一谈你从“一缕炊烟”中读出了什么。
5.仿照选文说一说,你感受到的母爱与什么有关。
【参考答案】
1.sháo lán shàn yuán niǎo
2.迫近傍晚的意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这是一种话题转换。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看见炊烟就好像看见了香香的饭菜在等着自己。此句写出了饭菜对“我”和妹妹的极大诱惑。
4.读出了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和对我们的那份永远的牵挂。
5.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比如:母亲的唠叨、责骂等,都蕴藏着伟大的母爱。
(指导教师/仝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