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孕妇,24岁.孕7个月,首次妊娠,既往体健,无遗传病史.常规超声检查示:羊水过多,羊水指数25cm.内脏反位。
【机 构】
: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超声科,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超声科,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超声科,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孕妇,24岁.孕7个月,首次妊娠,既往体健,无遗传病史.常规超声检查示:羊水过多,羊水指数25cm.内脏反位。
其他文献
孕妇1,27岁,孕20周.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4.0cm,股骨长2.0 cm,头颅光环完整,颅内结构、脊柱未见异常.头颈部见一囊性包块,约4.1 cm×4.0 cm×2.5 cm,边界清,内呈无回声,可见分隔,胎儿四肢呈"藕节状",皮肤增厚,胸腹轮廓明显缩小,无胎心胎动,羊水少.超声诊断:胎儿头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并死胎(图1).引产尸解所见:胎儿男性,皮肤呈暗红色,水肿,头颅表面不平,颈部后方见
患者女,31岁.第2胎孕26周,第一次行孕期超声检查.孕妇取仰卧位,超声检查显示:妊娠子宫,耻骨上方测及胎头回声.胎儿颈前区见一约4.2 cm×2.7 cm略强的团块状回声,形如肺组织,边缘清晰,壁光滑完整。
1968年,Gramiak等[1]通过左心导管注入吲哚花青绿时偶然发现左心室内短暂的回声增强现象,自此,揭开了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微气泡造影已由早期的经心导管注射心室造影发展到经外周静脉注射,通过肺循环进行实质脏器的超声造影.表1列举了几种常用的超声造影剂及其分类[2,3]。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TEE)探测冠状窦血流频谱的变化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行OPCAB的患者,根据术后即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5%和<5%分为两组,对各组用TEE检测其术前、术后即刻冠状窦血流频谱.结果 LVEF提高≥5%组冠状窦血流速度峰值(PV)和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较术前有显著增加(P<0.01~0.05),LVEF提高<5%组冠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剂改变动物体内生物组织对入射超声的反应,以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实体肿瘤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方法,把32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按体质量配对分为两组,每组16只,两组兔肝分别接受:①单纯HIFU治疗;②增强HIFU治疗,即先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白蛋白包裹的含全氟丙烷的气体微泡,全氟显),再接受HIFU治疗.两组治疗参数包括辐照时间、功率、频率、焦距相同.记录并比
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血流能够评价左心功能,对诊断心力衰竭有重要临床价值,但这种方法很难鉴别二尖瓣血流正常与假正常.本研究应用Tei指数,结合收缩及舒张功能对3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进行了观察,以鉴别二尖瓣血流正常与假正常,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20例对照者,35例尿毒症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PW-DTI检查.PW-DTI分析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DTI平均指标:舒张早期峰值速率(V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VA)、VE/VA比值.结果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尿毒症患者分为射血分数(EF)正常组与EF降低组.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EF正常组与EF降低组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结合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心尖搏动图测定房室环运动速度及幅度、跨瓣血流速度及压力变化,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心房功能的恢复及心房顿抑的发生.方法房颤患者34例于复律后1 h、1 d、1周及1个月行超声检查,并与正常组对照.采用TDI技术测量房室环游离壁舒张晚期即心房收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Am)、舒张早期即心室主动舒张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Em),并计算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