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引入新课程理念,从根本上摆脱“知识”本位,而回归到“学习”本位,将有力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也使新课程理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和体现。那么,如何使教学设计能体现新课程理论呢?
一、认真学习课标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为教学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新课标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过去,我们习惯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现在,我们更强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才是“授人以渔”。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将课程、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四者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有机系统中,让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托新教材中丰富多样、功能强大的教材栏目体系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如“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概括?整合”“迁移?应用”等。这种以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将建构起一个立体网络式教学结构,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线性模式为结构性和整合性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种教学设计过程体现了师生教学互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最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
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化学内容,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化学发现和发明等情景素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学习合成氨、药物的合成、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可以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再如,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教师把枯燥乏味的化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落实人人学有价值这一课程理念,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热爱化学,不断提高化学学习的能力。
三、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环节,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并不断探索化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的规律及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切实体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合作讨论、思维碰撞、意见交流等方式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实验探究“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学性质”,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观察现象、对比归纳,从不同侧面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和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体现科学的学习规律,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过程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的目标。
四、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也就没有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都是一个个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的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些教学内容增添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调整,如果机械地按照固有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思想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火苗。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也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应具有多样性。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把体验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体验,引起学生内部心理过程。而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是模式的核心,教师要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传统的教学设计重结论轻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设计过程注重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设计是不科学的,它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使学生成为储存知识的容器,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学设计必须是多样性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一、认真学习课标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为教学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新课标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过去,我们习惯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现在,我们更强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才是“授人以渔”。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将课程、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四者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有机系统中,让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托新教材中丰富多样、功能强大的教材栏目体系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如“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概括?整合”“迁移?应用”等。这种以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将建构起一个立体网络式教学结构,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线性模式为结构性和整合性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种教学设计过程体现了师生教学互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最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
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化学内容,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化学发现和发明等情景素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过学习合成氨、药物的合成、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可以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再如,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教师把枯燥乏味的化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落实人人学有价值这一课程理念,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热爱化学,不断提高化学学习的能力。
三、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环节,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并不断探索化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的规律及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切实体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合作讨论、思维碰撞、意见交流等方式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实验探究“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学性质”,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观察现象、对比归纳,从不同侧面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和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体现科学的学习规律,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过程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的目标。
四、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也就没有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都是一个个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的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些教学内容增添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调整,如果机械地按照固有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思想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火苗。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也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应具有多样性。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把体验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体验,引起学生内部心理过程。而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是模式的核心,教师要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传统的教学设计重结论轻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设计过程注重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设计是不科学的,它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使学生成为储存知识的容器,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学设计必须是多样性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