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颅神经疾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根治性手术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但对于高龄、复发或伴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相对微创、风险低的方法成为首选,早期射频热凝术由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局麻等优点被广泛推广适用,但近年来临床针对其随访研究发现,患者对于治疗过程有恐惧感(射频热凝过程中相当于刺激疼痛反复发作),射频热凝术短期复发率高,术后麻木感持续时间长,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千篇一律,无法做到个性话的诊疗等缺点,随着近年来广大三叉神经痛患者就医需求的提高,射
【机 构】
:
230001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功能与脑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临床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颅神经疾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根治性手术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但对于高龄、复发或伴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相对微创、风险低的方法成为首选,早期射频热凝术由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局麻等优点被广泛推广适用,但近年来临床针对其随访研究发现,患者对于治疗过程有恐惧感(射频热凝过程中相当于刺激疼痛反复发作),射频热凝术短期复发率高,术后麻木感持续时间长,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千篇一律,无法做到个性话的诊疗等缺点,随着近年来广大三叉神经痛患者就医需求的提高,射频热凝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少;而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由于其全麻时间短,手术风险小,术后起效快,术后无痛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实践中被迅速应用起来,本文就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临床应用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中的难点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SCN1A基因异常相关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行VNS治疗的5例SCN1A基因异常相关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行临床随访18个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VNS治疗18个月,5例患儿的无发作率为20%(1/5),总体有效率为80%(4/5).5例患者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 VNS治疗SCN1A基因异常相关儿童难治性癫痫有效,未见并发症,但样本量较少,有待于长期随访.
目的 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大鼠的各项指标变化,探讨黄连温胆汤对MS大鼠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及GLUT-4的影响.方法 选用54只SD大鼠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选用高糖高脂高盐饲料方式喂养,造模20周.造模成功后,在实验组大鼠中筛选符合MS标准的大鼠44只,按照造模成功后各组情况,分别为模型组8只、格华止组8只、黄连温胆汤高、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各9只,对照组中符合标准大鼠8只,在每日1次固定时间给予各组大鼠进行灌胃,干预4周.实验过程中测量大鼠体重、内脏脂肪、腹围、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测量离心血浆空腹血糖、血
部分慢性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患者残存不同水平的意识活动,如何准确检测隐匿的意识并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策略,是DOC临床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近年来,以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为代表的人机交互技术,旨在建立大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流控制渠道,被逐渐应用于DOC的意识检测,并通过运动意图感知实现意识的输出,以实现患者与外界的功能性交流.本文综述了人机交互技术目前在意识障碍领域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及临床研究结果,为扩
目的 对比不同分割次数射波刀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副作用,并进行相关因素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间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86例,其中行射波刀治疗三次的患者有46例,治疗五次的患者有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中位生存期、副作用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6.0个月(5.8~38.0个月);三次组与五次组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3.5%和95.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856).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5.8个
目的 探讨颅内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在胆脂瘤切除术结合MVD中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及侧方扩散电位的变化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例颅内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相关指标,并结合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报道.结果 MVD后W2、W3波恢复正常,患者右侧颜面部疼痛消失;LSR消失,左侧颜面部抽搐消失,随访半年TN和HFS症状未见复发.结论 BTEP及LSR在手术治疗颅内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方面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
目的 对比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与经侧裂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至2019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依据患者家属的选择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内镜组62例,手术组66例.内镜组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手术组为开颅经侧裂血肿清除.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预后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 内镜组围手术期指标中平均手术时间为(1.25±0.87)h,术中出血量(55.74 11.32)ml,住院时
目的 探讨术前MRI解剖定位与术中MER功能定位相结合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6~74岁,平均64.38岁.病程6~15年,平均7.86年.临床分型:僵直为主型10例,僵直—震颤混合型11例.按照Hoehn&Yahr分级:Ⅲ级6例,Ⅵ级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先在MRI上行双侧底丘脑的解剖定位,术中再结合MER功能定位调整手术靶点,确认无误后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以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术前在MRI上均能准确定位双侧底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结合影像学在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伴发癫痫手术的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74例2015~2020年来我中心就诊的伴发癫痫的C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CM伴发癫痫的脑电特征及长程视频脑电(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相关震颤是运动障碍疾病领域中常见疾病之一,丘脑腹中间内侧核是治疗这类震颤的神经调节和毁损术的靶点.随着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和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有大量文献报道了特发性震颤的外科治疗计划过程中,选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在特发性震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本文搜集了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的网络在特发性震颤中的动态,并提出与脑神经网络联合在临床诊疗方案及应用前景.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记录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HR、MAP呈下降趋势;试验组在T2、T3、T4的HR及MAP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镇静时间上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