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相互渗透,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实验课程微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学习。为利用已有的优质课程视频资源,增强实验教学微视频资源库的建设,作者对现有实验教学视频改造成微视频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设计并开发了视频微型化编辑平台,在不改变原有视频的前提下,实现了传统实验教学视频的分割和组合的功能。
关键词:微视频;课内实验;教学视频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共组织建设了3909门国家精品课程,750余所高校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已经有成千上万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可以提供免费使用。形成面对不同学科领域和各层次的课堂实验教学视频资源。现阶段,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已深入到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如果能将以往优质教学视频资源改造,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视频改造成为微视频资源,就可以增强实验教学微视频资源的重复利用,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1 微视频教学应用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近几年来,“微视频”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例如:快手已经被称为国民短视频社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平台。在这里,看到真实有趣的世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也可以让世界发现真实有趣的自己。它是资讯类短视频生产者,由资深媒体团队和全球拍客共同创造,专注为年青一代提供适合移动终端观看和分享的短视频产品,内容涵盖商业、社会、科技、媒体等。微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对于微视频的它的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同时微视频也被广泛运用到学习中,称为微课程。微课程现在也已经被运用到教学领域,已经不仅仅单是学校教师讲授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培训和企业培训市场的微课程也已经逐渐增多。现在社会之中,智能手机应用十分广泛,使得微学习已经开始飞速蔓延,微课程内容简洁明了,分类明确,便于学生查找学习,同时也能够及时进行学习反馈,还可以与上传视频者进行学术交流。
但是微视频的制作和教学模型设计,尤其是实验课程微视频的制作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够建立起完整的计算机类微视频数据库。对课程微视频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视频录制软件把教学内容重新录制和编辑;二是用传统的视频编辑软件,将原有的若干个视频资源从整体文件切割成为多个视频片段,根据教学知识点,将知识点分为重点和难点,再把视频片段再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课程知识体系。第一种优点是可以根据微视频的特点灵活的进行处理和提炼,但是制作者需重新学习制作软件的使用,并且对于年纪大的教师掌握难度较大,而且教师投入大,会造成以往课堂优质教学视频的资源闲置;第二种优点是可以避免原有优质资源的浪费,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对于切割后的视频片段,它对原有视频的画质、音质都会有不同程度破坏,在多个教学方案使用同一个视频或者同一个教学方案使用不同的视频媒体的时候,就需要多种方案的分割和串接,这又造成了视频内容的冗余。
因此,本研究视频资源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操作过程简便,制作者只需要将原视频的来源、微视频片段的定位时间以及标签名,再根据标签来进行组合就可以方便、灵活地把原有的一个或多个视频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视频片段的任意划分和组合,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快速灵活地将原视频进行任意“打碎”,再进行任意组合播放的功效。
2 微视频的概念
录像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专题型视频时间长,播放过程中易疲劳,学习效率较低;而且专题型视频,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它的局限性决定了无法适应现代千变万化的教学环境。微视频正以其不同于传统型专题型视频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从教学角度来看,微视频是一种蕴含一定教学内容和意义的直观的、灵活的、生动的微教学单元。它选择某学科、某年级所有适合视频媒介表现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以文字教材为依托,教学大纲为根据,教学目标为归宿,从而拍摄制作成为系列的数字视频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即时播放。因此,微视频具有内容精、时间短、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一般长度 3-5 分钟,即停即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播放,更有利于发挥微视频的教学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微视频具有不同于以往专题型微视频的显著优点,在选题上,可以表现某个知识点,或表现某个操作的演示过程;在内容上,可以记录型素材为主,也可以为编辑型的资料;短视频制作费用低,切实切合我国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现状;使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得到发挥,可提高教学效果,而且,短视频可以灵活地与其他媒体结合使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视频微型化编辑设计
视频微型化编辑与实现采用爱剪辑进行开发。
3.1视频微型化制作
添加及截取视频:在软件主界面顶部点击“视频”选项卡,在视频列表下方点击“添加视频”按钮,在弹出的文件选择框添加视频片段。添加视频后,会进入“预览/截取”对话框,直接点击“确定”按钮,将视频导入。其次,添加视频后,在视频预览框中播放视频,在播放到需要截取的时间点处,将视频暂停,如需精确到某一个画面,可在视频预览框单击鼠标左键,通过上下方向键精确逐帧移动画面,然后点击主界面下方中央处的“超级剪刀”一键截取视频片段。在“已添加片段”中即可显示已被分段的视频片段,如果仍需继续分段,在“已添加片段”中选取要分段的视频,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同时也可以为视频片段间加应用转场特效,搭配恰到好处的转场特效能让不同的视频片段过渡得更自然。选中需要应用转场特效的视频缩略图,一键应用转场特效。《爱剪辑》提供了上百种各具特色的转场特效,让创作者的发挥更随心所欲,不受局限。也可以添加或截取教师讲课语音教师讲课语音在视频当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添加教师讲课语音或者音效能让视频更显生动活泼。在“音频”选项卡中一键添加背景教师讲课语音或音效,利用拾取小按钮更可以随心截取音频片段,随时调节播放时间,一键勾选“头尾声音淡入淡出”即能让不同音频片段自然过渡,为视频配乐非常迅速到位。最后为微视频的制作添加教师讲解字幕,添加了教师讲课语音之后,配上教师讲解字幕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字幕特效”选项卡中,一键选择字幕特效,并设置字幕的样式和特效时间,一秒钟智能实现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爱剪辑》的字幕特效琳琅满目,如风沙特效、火焰特效、水墨特效、光斑特效等等,自由搭配,绚丽多变,为视频画面轻松营造教师真实讲解效果。同時该平台提供了非常灵活、便利的制定所需要的视频微型化方案的方法,用户需要做的只是指定视频来源和起止点,找到相对应的标签名称,就可以自定义视频片段。设定以后下次应用只要找到相应标签就可以再次编缉该视频。同时也可以对已经编辑好的视频进行必要的扩充和删减,以及对视频片段长短,起止时间,和标签名称时行修改。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 ,一种是在系统的编辑窗口直接对单个标签修改,二是在电子表格数据中,通过“数据导入”的功能来修改,也就是对原来的视频进行更新,可以实现对多个标签批量快速的修改。 3.2视频长短制作
视频片段划分的关键是片段的起止位置,因此,对于起止位置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起止时间可以手工来设定,也可以在视频播放下自动获取,经过以上方法获得的数据都会自动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3.3微视频编辑和演示
对于每一个视频标签,可进行统一的编号,在设计视频播放方案时,只需对设定的每个视频标签时行组合即可,这体现了视频重组的播放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的一大特点。当教师使用时,只要指出视频所对应的编号就可以实现对视频的重组和播放。
3.4教师微视频数据资源维护
数据的导出和导入是系统为了方便查看和制定视频微型化方案而设定的功能。导出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而导入功能可以使定定数据快速读取到系统的数据表格当中,这些功能真正实现了数据与系统的分享功能。
4 视频微型化实验教学应用
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两大阶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在教学中的就用,改变了传统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且对课堂时间的安排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规化。知识传授是通过信息技术在上课以后来完成的,不同于以往通过教师课堂讲解来完成,而知识内化过程是由同学间的协作和教师的帮助在课堂上完成,不同于以往在课后学生通过作业完成,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理学院“数值计算及软件开发实践基地”。它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下设“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创新中心”、“实践教学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现开设计算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汇编语言等多门课内实验课程,将这些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视频进行微型化,通过爱剪辑视频编辑软件,将学院所有实验课程的精品课网站的视频,改写为实验类教学微视频,并重新在理学院linux服务器上上线试用,通过整合各個实验类课程的微视频将学生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每个教师上课前的教学任务,通过平台一微视频的方式下发,让学生事先学习,并通过平台进行课后答疑和解惑。平台已经上线试用,反应良好,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内实验的热情,起到了促进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
5 结束语
在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面对大量的课程内容,老师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观看传统单一大段教学视频,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影响学习的效果,课后复习负担也相应加重。从而微视频成为现代教学的必要工具,拓宽了教学途径,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把传统视频教学改进为微视频教学,有利于创推进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魏群, 贾艳萍, 郑胜, 于大禹, 赵晴潇。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生物工艺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东北电力大学报 2013 (4): 91-93.
[2]王觅,贺斌,祝 智 庭.微 视 频 课 程:演 变 、定 位 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3]张剑平,陈仕品,张家华.网络学习及其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2.
[4]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05-107.
关键词:微视频;课内实验;教学视频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共组织建设了3909门国家精品课程,750余所高校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已经有成千上万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可以提供免费使用。形成面对不同学科领域和各层次的课堂实验教学视频资源。现阶段,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已深入到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如果能将以往优质教学视频资源改造,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视频改造成为微视频资源,就可以增强实验教学微视频资源的重复利用,进一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1 微视频教学应用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近几年来,“微视频”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例如:快手已经被称为国民短视频社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平台。在这里,看到真实有趣的世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也可以让世界发现真实有趣的自己。它是资讯类短视频生产者,由资深媒体团队和全球拍客共同创造,专注为年青一代提供适合移动终端观看和分享的短视频产品,内容涵盖商业、社会、科技、媒体等。微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对于微视频的它的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同时微视频也被广泛运用到学习中,称为微课程。微课程现在也已经被运用到教学领域,已经不仅仅单是学校教师讲授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培训和企业培训市场的微课程也已经逐渐增多。现在社会之中,智能手机应用十分广泛,使得微学习已经开始飞速蔓延,微课程内容简洁明了,分类明确,便于学生查找学习,同时也能够及时进行学习反馈,还可以与上传视频者进行学术交流。
但是微视频的制作和教学模型设计,尤其是实验课程微视频的制作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够建立起完整的计算机类微视频数据库。对课程微视频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视频录制软件把教学内容重新录制和编辑;二是用传统的视频编辑软件,将原有的若干个视频资源从整体文件切割成为多个视频片段,根据教学知识点,将知识点分为重点和难点,再把视频片段再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课程知识体系。第一种优点是可以根据微视频的特点灵活的进行处理和提炼,但是制作者需重新学习制作软件的使用,并且对于年纪大的教师掌握难度较大,而且教师投入大,会造成以往课堂优质教学视频的资源闲置;第二种优点是可以避免原有优质资源的浪费,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对于切割后的视频片段,它对原有视频的画质、音质都会有不同程度破坏,在多个教学方案使用同一个视频或者同一个教学方案使用不同的视频媒体的时候,就需要多种方案的分割和串接,这又造成了视频内容的冗余。
因此,本研究视频资源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操作过程简便,制作者只需要将原视频的来源、微视频片段的定位时间以及标签名,再根据标签来进行组合就可以方便、灵活地把原有的一个或多个视频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视频片段的任意划分和组合,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快速灵活地将原视频进行任意“打碎”,再进行任意组合播放的功效。
2 微视频的概念
录像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专题型视频时间长,播放过程中易疲劳,学习效率较低;而且专题型视频,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它的局限性决定了无法适应现代千变万化的教学环境。微视频正以其不同于传统型专题型视频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从教学角度来看,微视频是一种蕴含一定教学内容和意义的直观的、灵活的、生动的微教学单元。它选择某学科、某年级所有适合视频媒介表现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以文字教材为依托,教学大纲为根据,教学目标为归宿,从而拍摄制作成为系列的数字视频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即时播放。因此,微视频具有内容精、时间短、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一般长度 3-5 分钟,即停即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播放,更有利于发挥微视频的教学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微视频具有不同于以往专题型微视频的显著优点,在选题上,可以表现某个知识点,或表现某个操作的演示过程;在内容上,可以记录型素材为主,也可以为编辑型的资料;短视频制作费用低,切实切合我国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现状;使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得到发挥,可提高教学效果,而且,短视频可以灵活地与其他媒体结合使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视频微型化编辑设计
视频微型化编辑与实现采用爱剪辑进行开发。
3.1视频微型化制作
添加及截取视频:在软件主界面顶部点击“视频”选项卡,在视频列表下方点击“添加视频”按钮,在弹出的文件选择框添加视频片段。添加视频后,会进入“预览/截取”对话框,直接点击“确定”按钮,将视频导入。其次,添加视频后,在视频预览框中播放视频,在播放到需要截取的时间点处,将视频暂停,如需精确到某一个画面,可在视频预览框单击鼠标左键,通过上下方向键精确逐帧移动画面,然后点击主界面下方中央处的“超级剪刀”一键截取视频片段。在“已添加片段”中即可显示已被分段的视频片段,如果仍需继续分段,在“已添加片段”中选取要分段的视频,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同时也可以为视频片段间加应用转场特效,搭配恰到好处的转场特效能让不同的视频片段过渡得更自然。选中需要应用转场特效的视频缩略图,一键应用转场特效。《爱剪辑》提供了上百种各具特色的转场特效,让创作者的发挥更随心所欲,不受局限。也可以添加或截取教师讲课语音教师讲课语音在视频当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添加教师讲课语音或者音效能让视频更显生动活泼。在“音频”选项卡中一键添加背景教师讲课语音或音效,利用拾取小按钮更可以随心截取音频片段,随时调节播放时间,一键勾选“头尾声音淡入淡出”即能让不同音频片段自然过渡,为视频配乐非常迅速到位。最后为微视频的制作添加教师讲解字幕,添加了教师讲课语音之后,配上教师讲解字幕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字幕特效”选项卡中,一键选择字幕特效,并设置字幕的样式和特效时间,一秒钟智能实现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爱剪辑》的字幕特效琳琅满目,如风沙特效、火焰特效、水墨特效、光斑特效等等,自由搭配,绚丽多变,为视频画面轻松营造教师真实讲解效果。同時该平台提供了非常灵活、便利的制定所需要的视频微型化方案的方法,用户需要做的只是指定视频来源和起止点,找到相对应的标签名称,就可以自定义视频片段。设定以后下次应用只要找到相应标签就可以再次编缉该视频。同时也可以对已经编辑好的视频进行必要的扩充和删减,以及对视频片段长短,起止时间,和标签名称时行修改。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 ,一种是在系统的编辑窗口直接对单个标签修改,二是在电子表格数据中,通过“数据导入”的功能来修改,也就是对原来的视频进行更新,可以实现对多个标签批量快速的修改。 3.2视频长短制作
视频片段划分的关键是片段的起止位置,因此,对于起止位置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起止时间可以手工来设定,也可以在视频播放下自动获取,经过以上方法获得的数据都会自动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3.3微视频编辑和演示
对于每一个视频标签,可进行统一的编号,在设计视频播放方案时,只需对设定的每个视频标签时行组合即可,这体现了视频重组的播放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的一大特点。当教师使用时,只要指出视频所对应的编号就可以实现对视频的重组和播放。
3.4教师微视频数据资源维护
数据的导出和导入是系统为了方便查看和制定视频微型化方案而设定的功能。导出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而导入功能可以使定定数据快速读取到系统的数据表格当中,这些功能真正实现了数据与系统的分享功能。
4 视频微型化实验教学应用
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两大阶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在教学中的就用,改变了传统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且对课堂时间的安排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规化。知识传授是通过信息技术在上课以后来完成的,不同于以往通过教师课堂讲解来完成,而知识内化过程是由同学间的协作和教师的帮助在课堂上完成,不同于以往在课后学生通过作业完成,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理学院“数值计算及软件开发实践基地”。它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下设“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创新中心”、“实践教学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现开设计算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汇编语言等多门课内实验课程,将这些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视频进行微型化,通过爱剪辑视频编辑软件,将学院所有实验课程的精品课网站的视频,改写为实验类教学微视频,并重新在理学院linux服务器上上线试用,通过整合各個实验类课程的微视频将学生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将每个教师上课前的教学任务,通过平台一微视频的方式下发,让学生事先学习,并通过平台进行课后答疑和解惑。平台已经上线试用,反应良好,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内实验的热情,起到了促进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
5 结束语
在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面对大量的课程内容,老师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观看传统单一大段教学视频,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影响学习的效果,课后复习负担也相应加重。从而微视频成为现代教学的必要工具,拓宽了教学途径,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把传统视频教学改进为微视频教学,有利于创推进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魏群, 贾艳萍, 郑胜, 于大禹, 赵晴潇。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生物工艺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东北电力大学报 2013 (4): 91-93.
[2]王觅,贺斌,祝 智 庭.微 视 频 课 程:演 变 、定 位 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3]张剑平,陈仕品,张家华.网络学习及其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2.
[4]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