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上海紧紧围绕对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动产业经济“求质、求新、求实、求进”。国务院在2015年的督查中,将上海加大调结构工作力度,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大力扶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列为地方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一、做好顶层谋划,推动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结合
上海市经信委紧紧把握国内外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建设全国首个“四新经济”实践区战略协议,在建立协同区域创新体系、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工程等方面深化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布局落实《中国制造2025》。未来,上海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两化融合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能力。
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上海在编制“十三五”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和路线图中明确提出:推动产业经济向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继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保持制造业的合理规模和比重,使先进制造业成为经济中心的坚实依托,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使上海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征的全球高端智能制造中心;到2025年,落实国家战略的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集群,上海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二、促进融合提升,推动先进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
把握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从“制造+服务”全产业链角度,优化产业经济的质量效益、内在结构。
一手抓先进制造业重大工程和项目。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发布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实施意见,围绕应用层、装备层、网络层和平台层,实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自主突破、标准支撑、平台创建、载体建设五大工程。一批重点项目实现突破,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首架商业运营ARJ21飞机交付;和辉光电点亮国内首款5.6寸OLED柔性显示屏;核电主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9%;世界首制17.2万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交付;上海轨道17号线成为国内首条由本土企业独立提供完整信号关键装备的地铁线路;3D打印零部件首次用于“浦江一号”卫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突破4万辆。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均在沪设有机构。上海有3个项目入选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9个项目获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7家企业获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另一手抓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意见,放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2015年生产性服务重点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8%;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2.2%。上海浦东获批成为首个“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上海,国内首家集成电路融资公司—芯鑫融资租赁2015年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质量、品牌战略,发挥创意设计对产业经济的重塑与提升作用,推动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世界手工艺博览会等重大项目建设。成立智慧照明产业联盟,通过对城市路灯的再定义再创意再设计,将遍布城市的微型基站、LED光源、充电桩等集聚一体,创新推出普罗娜(PRONA)智慧照明系统,并在部分区域开展示范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物理载体。
三、培育增长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与创新
加強与《中国制造2025》在战略目标、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平台等方面融合对接,注重“破旧立新”,以“四新经济”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增长新动能。
一是加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上海经信委积极对接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布《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规划实施“互联网+”研发设计、协同制造等21个重点专项行动,与腾讯、阿里巴巴等合作落实“互联网+”战略。加快工业云、工业软件在汽车、航空、钢铁、装备等重点产业的普及应用。制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探索设立数据交易中心,推动金融、商业、航运等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促进传统企业以模式和业务创新带动转型发展。例如,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承担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建设任务,推动位置网+车联网+道路交通网“三网合一”,提升城市智能交通水平。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新突破,“电梯物联网”示范工程已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电梯信息采集、定位及急修调度管理等功能,目前入网电梯已达4万台,计划2018年扩展到10万台以上。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四新经济”。上海发展“四新经济”,本着政府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设定统计口径、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的原则,鼓励差异化探索,深化经信委和发改委牵头、相关委办局和16个区县共同参与的“2+X+16”联合工作机制,完善“科技研发+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产业人才+应用示范”“六位一体”联动模式。借助自贸区等平台,近两年累计解决企业在“四新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52项,推动互联网教育、网络视听、互联网金融等“抓手型行业”迅速成长,产业实现跨界融合、迭代创新。上海经信委牵头做好总结,滚动发布年度“四新经济”绿皮书,目前创建了包含1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近90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20家高技能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首席信息官(CIO)联盟等在内的44个产业创新联盟。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发展“四新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专题报告上批示:“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对新经济业态和动能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四、加强制度保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政策性创新并举
供给侧改革方面,聚焦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与效率提升、调整与发展联动,拓展创新转型的动力空间。一是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定不移推进“减与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园区转型、生态建设、“四新”经济、众创空间、社会治理联动,按照锁定项目、地块、进度、责任的要求,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减少对重化工业、投资拉动、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制定2015年版《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提出“十三五”期间推进50个成片区域结构调整路线图(“1350”计划),涉及调整的土地约5万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压减清除无效、低效产能和僵尸企业,建立优质产能利用跟踪服务机制。二是围绕产城融合,完善工业用地规划布局,构建产业基地、产业城区、产业社区和零星工业用地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空间新体系;依托工业园区、大学校区、文创基地、科技孵化器、商圈楼宇,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众创空间”。三是实行“三首”政策,通过“首台套”装备风险补贴,超过80%的首台套装备实现量产;形成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补偿机制,带动新材料广泛应用和产业化扩张;研究软件“首版次”实施方案,鼓励关键领域国产化产品替代。
需求侧创新方面,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激发市场主体动力与活力,打破需求瓶颈和市场阻隔,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发行“四新经济”服务券,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转让等,首批36家企业获得服务券。下一步将推出“四新”服务券升级版,逐步由政府统一购买产业、文化、科研等公共服务,创新主体自主选择服务提供方,政府实现由“返税”向“返服务”转变,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对接国家战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上海经信委牵头组建500亿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设立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基金。加快设立“战略新兴板”、“科技创新板”,为战略性、科技型、轻资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围绕市场需求,完善服务机制,借助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平台,探索突破政策瓶颈,積极培育发展信息经济、信用经济、绿色经济等。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任务,围绕制造业“守底线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推进、抓落实、补短板,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能级,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发挥应有作用。
一、做好顶层谋划,推动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结合
上海市经信委紧紧把握国内外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建设全国首个“四新经济”实践区战略协议,在建立协同区域创新体系、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工程等方面深化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布局落实《中国制造2025》。未来,上海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两化融合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能力。
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上海在编制“十三五”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和路线图中明确提出:推动产业经济向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继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保持制造业的合理规模和比重,使先进制造业成为经济中心的坚实依托,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使上海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征的全球高端智能制造中心;到2025年,落实国家战略的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集群,上海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二、促进融合提升,推动先进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
把握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从“制造+服务”全产业链角度,优化产业经济的质量效益、内在结构。
一手抓先进制造业重大工程和项目。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发布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实施意见,围绕应用层、装备层、网络层和平台层,实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自主突破、标准支撑、平台创建、载体建设五大工程。一批重点项目实现突破,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首架商业运营ARJ21飞机交付;和辉光电点亮国内首款5.6寸OLED柔性显示屏;核电主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9%;世界首制17.2万方薄膜型液化天然气船交付;上海轨道17号线成为国内首条由本土企业独立提供完整信号关键装备的地铁线路;3D打印零部件首次用于“浦江一号”卫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突破4万辆。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均在沪设有机构。上海有3个项目入选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9个项目获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7家企业获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另一手抓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意见,放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2015年生产性服务重点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8%;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2.2%。上海浦东获批成为首个“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上海,国内首家集成电路融资公司—芯鑫融资租赁2015年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质量、品牌战略,发挥创意设计对产业经济的重塑与提升作用,推动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世界手工艺博览会等重大项目建设。成立智慧照明产业联盟,通过对城市路灯的再定义再创意再设计,将遍布城市的微型基站、LED光源、充电桩等集聚一体,创新推出普罗娜(PRONA)智慧照明系统,并在部分区域开展示范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物理载体。
三、培育增长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与创新
加強与《中国制造2025》在战略目标、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平台等方面融合对接,注重“破旧立新”,以“四新经济”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增长新动能。
一是加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上海经信委积极对接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布《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规划实施“互联网+”研发设计、协同制造等21个重点专项行动,与腾讯、阿里巴巴等合作落实“互联网+”战略。加快工业云、工业软件在汽车、航空、钢铁、装备等重点产业的普及应用。制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探索设立数据交易中心,推动金融、商业、航运等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促进传统企业以模式和业务创新带动转型发展。例如,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承担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建设任务,推动位置网+车联网+道路交通网“三网合一”,提升城市智能交通水平。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新突破,“电梯物联网”示范工程已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电梯信息采集、定位及急修调度管理等功能,目前入网电梯已达4万台,计划2018年扩展到10万台以上。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四新经济”。上海发展“四新经济”,本着政府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设定统计口径、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的原则,鼓励差异化探索,深化经信委和发改委牵头、相关委办局和16个区县共同参与的“2+X+16”联合工作机制,完善“科技研发+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产业人才+应用示范”“六位一体”联动模式。借助自贸区等平台,近两年累计解决企业在“四新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52项,推动互联网教育、网络视听、互联网金融等“抓手型行业”迅速成长,产业实现跨界融合、迭代创新。上海经信委牵头做好总结,滚动发布年度“四新经济”绿皮书,目前创建了包含1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近90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20家高技能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首席信息官(CIO)联盟等在内的44个产业创新联盟。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发展“四新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专题报告上批示:“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对新经济业态和动能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四、加强制度保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政策性创新并举
供给侧改革方面,聚焦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与效率提升、调整与发展联动,拓展创新转型的动力空间。一是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定不移推进“减与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园区转型、生态建设、“四新”经济、众创空间、社会治理联动,按照锁定项目、地块、进度、责任的要求,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减少对重化工业、投资拉动、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制定2015年版《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提出“十三五”期间推进50个成片区域结构调整路线图(“1350”计划),涉及调整的土地约5万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压减清除无效、低效产能和僵尸企业,建立优质产能利用跟踪服务机制。二是围绕产城融合,完善工业用地规划布局,构建产业基地、产业城区、产业社区和零星工业用地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空间新体系;依托工业园区、大学校区、文创基地、科技孵化器、商圈楼宇,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众创空间”。三是实行“三首”政策,通过“首台套”装备风险补贴,超过80%的首台套装备实现量产;形成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补偿机制,带动新材料广泛应用和产业化扩张;研究软件“首版次”实施方案,鼓励关键领域国产化产品替代。
需求侧创新方面,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激发市场主体动力与活力,打破需求瓶颈和市场阻隔,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发行“四新经济”服务券,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转让等,首批36家企业获得服务券。下一步将推出“四新”服务券升级版,逐步由政府统一购买产业、文化、科研等公共服务,创新主体自主选择服务提供方,政府实现由“返税”向“返服务”转变,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对接国家战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上海经信委牵头组建500亿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设立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基金。加快设立“战略新兴板”、“科技创新板”,为战略性、科技型、轻资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围绕市场需求,完善服务机制,借助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平台,探索突破政策瓶颈,積极培育发展信息经济、信用经济、绿色经济等。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任务,围绕制造业“守底线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推进、抓落实、补短板,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能级,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发挥应有作用。